刻意性隐喻理论视域下混喻的三维认知模式构建论文

刻意性隐喻理论视域下混喻的三维认知模式构建

范振强,郭雅欣

(浙江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摘 要: 混合隐喻是隐喻研究的前沿课题。但现有研究存在不足:包括缺乏统一的界定和分类;忽视发话者的意向因素;研究相对零散,缺少统一的理论模型。针对现有不足,借助新兴的刻意性隐喻理论及其话语、思维和交际三维分析范式,对混喻进行分类和解析,研究发现:以交际者的交际意向为标准,可将混喻分为刻意性和非刻意性两大类;话语维度为混喻的刻意性提供识别标记;思维维度可以解释混喻的内部认知机制;交际维度能够解释混喻的语境因素和交际效果。三个维度有机结合,旨在为混喻研究提供相对综合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混合隐喻;刻意性隐喻理论;话语识别标记;认知机制;语用效果

引 言

混喻(mixed metaphor,又译作混合隐喻、复合隐喻和混杂隐喻)是国内外研究的较新课题[1-4],指的是“在同一语篇中混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一致隐喻概念的现象,即‘譬喻不伦’”[5](P.116)。大多数的国内外研究[6-7]都认为其“混而不杂”,因此本文暂称为混合隐喻,简称混喻。混喻是“自然语言中隐喻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8](P.110),但“学界对混喻的关注度依然过少”[9](VIII),而且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综合的混喻研究理论”[10](P.98)[11](P.318)

传统的修辞学和文体学认为隐喻混杂是一种应该避免的文体瑕疵[12](P.32),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混杂隐喻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视角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例如,美国的心理学家Gibbs与阿姆斯特丹隐喻研究实验室联袂出版了论文集[13],呈现了混杂隐喻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主要的理论包括概念隐喻理论、动态话语理论、心理激活论、伪装论、刻意性隐喻理论、文化视角以及多模态理论等。我国学者也在描述充分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张健[14]、陈道明[15]、廖 美 珍[16]、刘星、李恒威[17]、严 莉 莉[18]等。也有国内学者开始将国外的最新成果介绍到国内[19]。但总体而言,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进行解释的研究也开始起步[20],构建一个针对混喻的“全面的解释框架是一项挑战,应对这个挑战需要将概念隐喻理论和其他概念或话语方法相结合”[21](P.109)

刻意性隐喻理论是国外近几年兴起的理论,在展示其强大解释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争鸣[22-26]。该理论提出了系统的刻意性隐喻识别程序[27],依靠语料库语言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实证研究,逐步走向成熟。刻意性隐喻理论号称自己是“升级版的新当代隐喻理论”[28],但刻意性隐喻理论要逐步走向深入还需要接受更多语料类型的检验。混喻是众多理论关注的焦点,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检验刻意性隐喻理论解释力的理想试金石,更为新生隐喻理论提供了用武之地,正如Gibbs所强调的,“任何一个综合隐喻理论的重要检验方法是看它是否有能力解释混喻的生成和理解。这种‘混喻检验法’应成为学者们评估各种隐喻理论的严谨性和解释力的重要方法之一”[29](P.XIV)

纵观现有研究,目前混喻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混喻的界定和分类缺少统一的标准;(2)侧重受话者对混喻的理解,相对忽视发话者的生成因素,故而没有厘清刻意性混喻和非刻意性混喻的区别;(3)各个解释都基于自己的模型,只聚焦混喻的某一侧面,缺少一个相对综合的解释模型。

(1)所检桥梁主要病害为第六联(第19~22跨)T梁整体有较明显扭转,从桥面伸缩缝位置量测为:18#墩柱位置T梁整体向左方向横向位移最大(约 5.5 cm),22#墩位置处T梁整体向右方向轻度位移(约 2.0 cm)。

针对以上不足,本文首先对混喻进行界定和分类,重点区分刻意性混喻和非刻意性混喻,进而结合刻意性隐喻理论的三维模型(话语、思维和交际)分别解释刻意性和非刻意性混喻的话语标记、内部认知机制和外部语用效果。

2.交替式混喻

一、混合隐喻研究的理论缘起

尽管修辞学和文体学将混喻视为写作大忌,但混喻一般都是“语义连贯、易于理解的”[30](P.111)。因此,“隐喻的混杂对语言使用者而言并不是什么问题,而对隐喻理论来说却构成挑战”[31](P.40)。所以混喻对于交际双方而言可能是隐喻的混合,而隐喻理论需要解释为什么人们对混喻的生成和理解是如此的自然,“杂”是如何消除的。

隐喻研究占主流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语言中的隐喻仅仅是一种表现,其背后的规律是人们思维中的概念隐喻系统,具体表征为源域向目标域的系统性映射[32]。概念隐喻理论特别强调概念隐喻系统的连贯性[33](P.22),即使用隐喻时要保持隐喻的前后一致,“人们若不恰当地将属于不同隐喻概念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前后矛盾的隐喻(inconsistent metaphors)在同一语篇中混用,就会破坏隐喻的连贯性,产生‘混杂隐喻’”[34](P.116)。可见,混喻是概念隐喻理论的短板。

二、混喻的界定和分类

(一)混喻的界定

混喻的典型界定是,“这种在同一语篇中混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一致隐喻概念的现象,即‘譬喻不伦’……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混杂隐喻’”[35](P.116)。如在“它们还利用联合国作防空洞,作为掩护进攻人民,进攻和平的碉堡”中,同时将联合国混喻为“避难之地”和“防御据点”,即譬喻不伦[36](P.312-313)

大多数混喻研究只关注非刻意性混喻,修辞学和文体学从发话者角度劝导人们要避免混喻,而以概念隐喻理论为代表的其它理论则尝试从受话者角度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理解混喻。“习语大多源于隐

(1)John’s research wounded the theory’s shakyfoundations.(Reasoning About Mixed Metaphors Within an Implemen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Lee &Barnden.)

例(1)中“wounded”和“foundations”分别体现的概念隐喻是ARGUMENT IS WAR和THEORIES ARE BUILDINGS。由于“伤害”(wound)只能作用于有生命的事物,而不能作用于“建筑根基”(foundations),因此两个概念隐喻发生了冲撞。

3.动态相关系数图分析与配对样本T检验。“深港通”开通前后两阶段深港两地的收益率对冲击的反应表现出非对称性,同时两地之间也存在着较强的持续动态相关性,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考察深港两地之间的动态关联度,需要通过动态相关系数图进行分析。

在相邻语篇部分,多个始源域和多个目标域交替出现(A IS B;C IS D……)。

最近,有一类“土味视频”悄然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走红。它们大多来自于普通人的生活与奋斗:原原本本地呈现母亲如何制作咸菜,忠实记录在山里做电力维护的日常,直播出江捕鱼的辛劳与收获……这个秋天,鲜活而不做作的“土味”,让人们看到许多“原生态”的生活。

电解液分为液体电解液、固态电解质以及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其中,液、固体电解质的钠电池已成为未来储能的重要发展方向[13-15];而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因其不能大规模生产,还有待研究[16-17]。

(2)暖和的阳光下,人们众星捧月似的围绕了我,人人喜气洋洋的,情绪像梅红纸。(贾大山《写对子》)

例(2)中出现了两个源域“众星捧月”和“写对联的梅红纸”,两个目标域“人群围观”和“情绪”,这种连续交替出现的混喻也称为连喻。

3.连锁式混喻

例(10)中,词汇概念[佛陀慈爱的目光]、[回味]和[路]和[历程]分别对应始源域“佛陀”“饮食”“旅影响因素。下例选自历史教科书:

云南泡核桃壳提取物体外抗肝纤维化活性研究……………………………………李春艳,陈进汝,董寿堂,刘 熙,郝芳芳,李冬梅,李丹丹(5)

(3)让她看起来就像是一只精致美丽的变种花豹,花豹中最娇艳的一朵玫瑰。(多丽丝·莱辛《特别的猫》)

(10)老师说没事时浏览这一排排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书籍,仿佛佛陀慈爱的目光[A]注视着自己,能回味[B]起生命时光里点点滴滴的心路[C]历程[D]!(《读者》,2012年第4期)

鉴于此,本文将刻意性混喻定义为:发话者在不影响受话者理解的情况下,在邻近语篇中让多种隐喻同时成簇出现,故意制造不同隐喻概念间的矛盾和冲撞,以达到一定的交际效果。没有这种混喻意图的混喻即为非刻意性隐喻。

(二)混喻的分类

混喻的类型比较复杂,涉及不同的标准。

首先,根据混喻所涉及的两个或多个隐喻之间的重合度或紧密度,可以分为互补型、重合交叉型与各种独立型三类[38](P.106-108)

其次,根据混喻的具体语篇布局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并行式混喻

在一个语篇邻近部分,同一个目标域A被同时喻为多个始源域(B、C、D……),而这些始源域是完全不同或相互不兼容的事物。例如,作植物,是类别上的递进,故也称为进喻。

4.发散式混喻

在一个相邻语篇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始源域映射到同一个目标域,又称为博喻或复喻。如下例中的“白丁香花”有三个喻体。

(4)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王蒙《春之声》)

例4中,目标域“白丁香花”对应的三个不同的事物(“雪”“玉”和“浪花”),出现混合。

最后,根据交际者的施喻意图,基于上述类型,下文将混喻又分为刻意性混喻和非刻意性混喻。

三、基于三个维度的混合隐喻刻意性解释

Steen[39]虽然阐释了刻意性和混喻的关系,但他将混喻拆开,只讨论了组成混喻的单个刻意性隐喻和混喻之间的关系,他的研究并没有涉及“为了混杂而混杂”的整体性刻意性混喻,因此未能在交际维度上剖析语境对混喻的作用,更没有解释刻意性混喻的语用效果。总之,Steen只论述了单个混喻的语言识别标记,对混喻的思维和交际维度重视不足。

本文提出,所谓刻意性混喻,指的是发话者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在预判受话者可知的前提下,刻意将不同的隐喻混合在一起,让受话者既理解交际意义,同时又获得一定的交际效果。与之相对,非刻意性混喻指的是发话者并不以追求某种效果为目的,而无意识地将不同的隐喻混杂在一起。

根据刻意性隐喻理论[40-41]。刻意性隐喻的分析可以从话语、思维和交际三个维度展开,话语维度刻意性的识别为主,思维层面以解释刻意性隐喻理解的认知机制为主并兼顾识别功能,交际维度以阐释刻意性隐喻的语境维度和语用效果为主。本文以刻意性隐喻理论为框架,以发话者的交际意向(intentionality)为标准,超越单个隐喻的刻意性,按照刻意性混喻和非刻意性混喻两大新分类,分别从话语、思维和交际三个维度进行详细剖析,旨在能为混喻研究构建一个相对综合的解释框架。

(一)非刻意性混合隐喻的三维构建

本节从话语、思维和交际三个维度分别论证非刻意性隐喻。

1.话语维度的非刻意性隐喻

混喻的语篇特征是混喻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包括语法、隐喻提示词、模糊语、降调语(downtoners)等。此外,语言中的语气、态度等也会影响混喻加工,“如果一个隐喻表达嵌于小句中并表现出贬义态度,那么这表明发话者拒绝该隐喻,是为了语篇衔接而否定之前的隐喻”[42](P.97)。最后,混喻在整个语篇宏观结构中的位置和语篇演变的前后逻辑也能决定其被激活或凸显程度[43](P.109)。语篇中嵌入的隐喻持续地切换,它们可以在描写事物的现实状态、可能状态或未来状态之间切换;它们可以在描写个人的信念、他人的信念、大众的信念之间切换;它们也可以在描述过去现在和未来,甚至是虚拟的可能世界之间切换。这种移步换景似的话题或话题某一方面之间的切换构成了临时的隔断,使得各种隐喻之间不会出现混杂,这与发话者“为了混喻而混喻”的刻意性混喻明显区分开来。例如:

(5)我忍不住又问:当年汉斯离开的时候,您是怎么熬过来的?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夫妇两人总有一个要先走。他先走了,就是说要让我来送他,然后我便一个人继续我的路。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不是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担心烦恼都不能解决问题,那就随意吧。(《读者》,2012年第4期)

词汇概念[离开][走][送][路]是“旅程”隐喻,而[熬]是“烹饪”认知域的概念成分,这个语篇中出现了[人生是旅程]和[人生是烹饪]两个概念隐喻的混合,“同时将人生喻做旅行和烹饪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这两个不同始源域在同时喻指人生的过程中产生了概念内容的冲突”[44](P.112)。实际上,从语篇布局上可以看出,在语义上,例中的概念词汇分别由不同的施事者发出,并且大致交替出现;在句法上,这些词汇概念分布于不同的小句中,中间用逗号或句号隔开,这种语篇布局并不能彰显发话者“为了混喻而混喻”的施喻刻意性,因此从上下文判断它们为非刻意性隐喻。从受话者角度看,他们不需要通过多个概念隐喻的混杂获得发话者的交际意义。此外,例子中的隐喻都是规约化隐喻,接下来小节讨论概念规约化问题。

在政治或经济语篇中,“门户开放”是一个常规隐喻表达,而例中“……采取门户开放政策,然后将其从窗户扔出去”,使得“门户开放”这一常规化的隐喻表达重新复活,门户(door)和窗户(window)的同时出现,相映成趣,幽默讽刺。刻意性将常规隐喻复活的混喻用法可以借助概念隐喻理论[54]加以解释,此处不赘。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源于人类的具身经验,包括社会文化经验。一些隐喻在人们的使用中经历磨损[45-46],隐喻义逐渐固化成为词典义,久而久之,语言隐喻背后的概念隐喻也沉淀成为人们常规的固化的概念思维方式。当然,常规化不等于变成死喻,而是成为一种无意识认知或者默认的、惯常的认知方式,在一定语境下,人们依然可以刻意地激活常规化的概念隐喻,在语言上使用新奇隐喻。以“水”为源域的常规隐喻包括:

(6)[金钱是水](例:资金流动、资本流失、花钱如流水、资金的流动性、注入资金、资金波动)

(7)[交际是水](例:口若悬河、文思泉涌、滔滔不绝)

(8)[历史是水](例:历史潮流、历史长河、历史的大潮、历史的潮头)

(9)[数量是水](例:人头涌动、人海、移民的涌入、移民潮、好评如潮、人流、××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英语课程标准》设置九级目标体系,其中三至五级为初中阶段英语课程目标,五级为初中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评价应严格依据课程目标要求来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评价包括对学生认知领域的评价和情感领域的评价两个层面。认识领域的评价包括对知识、技能和智力的评价。情感领域的评价包括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的评价。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目标域(金钱、交际等)对人们而言是如此熟悉的具身经验,我们每天都在花钱,都在交际,为何还要用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水”做隐喻?实际上,如果钱的量很小,我们一般不说“注入”“流动”等跟水有关的隐喻,同样,在形容简短的交谈、单个历史事件或小的数量时也不会使用如例(6)-(9)的水隐喻。不难看出,“水”常规隐喻的四个目标域的共同特点是“MASS/LARGE AMOUNT”(量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汉语言文化中,人们在思维上习惯用水隐喻来描述事物的“量大”。也就是说,在语言社团成员的常规思维中,水隐喻并不是将源域水的方方面面都进行穷尽式映射,在某一语言社团中,常规隐喻往往是局部定点映射。换成其它的语言文化社团,习惯性映射的又可能是水的另外方面,定点映射是常规概念隐喻的规律。Baldauf[47](P.55)运 用 大 量 英 语 语 料 对 JOURNEY(旅程)所映射的隐喻目标域(包括“事业”“进步”“生命”“时间”“交际”)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JOURNEY隐喻定点投射的是事物的“进展”,即是说,交际主体在描述事物的“进展”时,通常会选择JOURNEY隐喻,这已经成为英语文化的惯常思维,见图1。Kövecses[48](P.5)对“建筑”隐喻分析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即建筑可以投射到无数的目标域上,但人们通常在描述事物的结构或稳固性时更习惯使用建筑隐喻,他把这种局部定点映射称为隐喻的“意义焦点论”(the meaning foci theory of metaphor)。如机器隐喻的意义焦点是“功能”,身体隐喻的意义焦点是“等级结构”,战争隐喻的意义焦点是“控制”等。

总之,就概念隐喻的源域而言,它们往往都是定点激活,因此每个源域都有各自专长的“焦点”,在人们的认知和交际中,各个源域各司其职,发挥特长,分工合作。就目标域而言,人们认知的事物或交谈的对象往往具有多面性,在谈论每个方面时可以找到该方面擅长的源域,如果在交际时,多个方面需要同时论及,这时选用多个“各有专长”的源域进行表达也就顺理成章。由于是定点映射,而非穷尽式映射,因此除了“意义焦点”以外的源域成分激活程度较低或者不激活,属于认知浅加工[49],这就解释了混合隐喻的“混”而不“杂”。例如:

本文提出了(N,m)维修模型,在充分考虑不同部件的维修优先级不同的条件下,对高维修优先级部件,采用修复性维修以及预防性维修;对低维修优先级部件,采用成组维修。不同于传统的依赖于单一团队的集中式维修模式,本文提出了异构多部件系统的竞争式维修模式。以全周期的最低维修费率为目标,通过计算不同部件的失效次序统计量,对参数进行优化,进而得到最优维修策略。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维修策略的有效性,并对参数敏感度进行了分析。

图1 “旅程”作为源域,映射到目标域的常规焦点成分是“进展”

例中将猫(她)先比作动物(花豹),再将动物比喻,使用时若不注意与语篇中其它隐喻的连贯性,显然就会产生‘混杂隐喻’”[37](P.116)。很显然,这种研究忽略了“为了混喻而混喻”的刻意性混喻。

在同一个语篇内部,目标域A被喻为B,而B又同时被喻为C。

绿通治理APP通过移动终端的NFC读取通行卡内的信息,通过调用在线密钥对信息进行解密,可将入口车牌号、入口车型和入口收费站等信息直接显示在APP上,减少绿通治理人员在绿通检查取证过程中的信息录入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绿通检查的效率。

(11)…the economic cake grew fast enough in these years for most demands to be a accommodated without conflict.(Steen 2016:115)

保持两弹簧刚度k相同且不变,弹簧固定点位置不变,通过改变弹簧长度来改变连杆初始角度θ1、θ2的大小。由于工作时工具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以很小的速度匀速运动),因此可以用ADAMS软件进行静力学仿真来研究机械臂的承重性能,同时不考虑动力学因素,即工具的惯性力不再考虑,此时在机械臂云台工具固定处施加一个等效力FG,FG大小不随机械臂移动而改变,其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按照实际工作情况添加机械臂相关约束。

例(11)谈论的主题是经济。只有有生命的事物程”。按照经典的概念隐喻理论,三个始源域会产生冲突。根据刻意性隐喻理论,“仿佛”是刻意性隐喻的标记,将[书籍]比喻成[佛陀慈爱的目光]在概念上是新奇隐喻,因此属于刻意性隐喻,但根据语言语境,[佛陀慈爱的目光]的施事是书籍,而[回味]、[路]和[历程]的主语是“我”,因此[A]和[B][C][D]之间并没有混喻的刻意性标记,不属于刻意性混喻。从概念维度来看,用[饮食]域的[回味]表达[回忆],用[旅程]定点表示[进程]都已成为常规隐喻,变成了一种无意识的概念表征,而且在语言上隐喻义已经沉淀成为词项的字典义,因此即便[B][C][D]在语言上是动宾关系,有混杂的压力,但从概念层面而言,常规性的定点激活使得“饮食”和“旅程”不会出现混杂,所以[B][C][D]之间也非刻意性混喻。

从年龄方面来看,年轻人更愿意乘坐飞机,年纪较大的人则更倾向于选择高铁,年纪较大的人可能会有一些身体健康问题,不适合乘坐飞机,乘坐高铁也比较方便。年纪大些的人时间可能比较充足,可以花费一些时间,而不愿意花费更多的金钱。在时间的选择方面,乘坐高铁出行的,大约选择上午这个时间段,而选择民航出行的,大多集中在下午的时间段。

3.交际维度的非刻意隐喻

即使出现在同一个小句内,隐喻簇有时候也不会出现隐喻的混杂。语境也是混喻混而不杂的重要才可以执行grow动作,一般不说“cakes grow”(可以说cakes become bigger),于是出现了语义冲突。但在经济话题语境下,将“economy”与“grow”搭配已经成为英文的常规用法[50](p.138),无论从语法、语义和语用角度都看不出“grow”是一个刻意性隐喻,除非是写作教师或者是隐喻研究人员有意分析混喻的例子,一般的受众根本感受不到该例子中隐喻的混杂性。所以,尽管cake和grow在语言语境下有需要混合的压制,但是在当前语境下,这种压制被抵消了。Svanlund[51](P.77)指出,从目标域引入的因素可以降低隐喻的隐喻强度,“grow”作为经济目标域的一个常规因素,它的引入抵消了“cake”的隐喻度,更何况,把经济比喻为蛋糕似乎也是一种常规用法。如果这句话配一幅漫画,描述象征经济的蛋糕快速增长,那么始源域信息或字面义会得到深度激活,这两个隐喻的混杂压力又会出现,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非语言语境因素。

当然,上面例子出现的语境是历史教科书,以阐述史实为主,如果换成童话故事或儿童科幻语境,“cakes grow”完全可以是一个刻意性混杂隐喻,而且受喻者必须进行混杂认知加工才能理解发话者的意图。

(二)刻意性混合隐喻的三维构建

跟非刻意性混喻一样,刻意性隐喻的理解也需要兼顾话语、思维和交际三个维度。

1.话语维度刻意性混喻的识别标记

现代水文考察发现汉江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省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今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

塞米诺[52]用语料库分析发现,混喻常伴有元语言标签,而这种标签是混喻刻意性最明显的标记。如:

(12)这种情况令我沮丧,我总是依赖在我指尖在我嘴边的文字(抱歉使用了混合隐喻),但目前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塞米诺,2017:42)

该例中括号里的元语言旁白清晰地彰显了作者的混喻意图,体现了混喻使用当中较高的意识性和刻意性。

此外,“话语维度的非刻意性隐喻”一节所述的语言上对混喻的临时隔断仅仅是一方面,三个维度综合在一起才能看出隐喻的混合性和刻意性。从话语角度,可粗略分出三个梯度的连续统:处于不同修辞结构[53]的隐喻混合压力最小,刻意性最弱;关系比较松散的小句之间次之;小句内部的混喻刻意性最明显,混合压力最大。

(13)a.[…]The European Union is a network in permanent onward flux(Guardian)

Step1:依据公式(5)或(6)计算目标用户与k 个聚类中心之间的相似性,得到相似度向量V={ v1,v 2,v3,…,vk}。

b.By rights,the French and Dutch NO should have stopped the ramshackle EU constitution in its tracks.

(14)想一想,中年就是一道坎儿,放肆不易,放下也难。或一时放纵,人仰马翻;或随波逐流,最终变成年轻时自己讨厌的人。(《女王》2016年第12期,《读者》2017年第3期36页)

(15)采访像狩猎 星光大道追部长

……

昨天一大早,人们大会堂前广场已是黑压压一片的记者,个个像狩猎者,拿着“长枪短炮”,等候“猎物”出现。

……

开幕式结束,又是一场混战,重甲记者在读守在部长离去的必经之路,工作人员立即清场,清空部长必经之路。一名香港女记者躲到邻近的厕所里,结果被两名工作人员“请”了出来。(“两会‘新闻战’空前激烈”,《参考消息》,2008年3月7日第8版)

从语言的维度看,例(13)-(15)的混喻刻意性程度按照句内、段内和篇内依次递减。例(13)的是刻意性最强的混喻。例(14)将中年分别比喻成[坎儿][陆路旅程]和[水路旅程],由于分布于不同句子之间,稍有隔段,故刻意性稍弱。而例(15)将两会采访喻为[狩猎][战争],但出现位置一个接近语篇开头,一个位于结尾,较长的隔段使其刻意性最弱。从概念角度而言,虽然(14)和(15)刻意性程度相对较低,但根据刻意性隐喻理论,由于其概念的新奇性和隐喻细节的详尽性,都一定程度彰显了作者的混喻意图。

2.思维维度刻意性混喻的认知机制

1.2.4.1 毛细管的处理 毛细管使用前,按顺序用超纯水、甲醇、超纯水冲洗20、20、3 min,再分别用1 mol/L NaOH活化10 min、0.1 mol/L NaOH活化40 min,最后用超纯水、缓冲溶液分别冲洗5、10 min即可。每次进样前都应分别用0.1 mol/L NaOH冲洗5 min,超纯水冲洗3 min,缓冲溶液冲洗5 min。

(1)死喻复活

(16)If they do that,they might as well take the open door policy and throw it right out the window.(Kövecses,2016:12)

2.思维维度的非刻意性隐喻

(2)概念整合

(17)一位已经谢世的老作家,曾经对我讲起一出地方小戏中感动他的细节。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不能自由恋爱,更无法当众相互表达爱慕之意,一位乐意成全他们爱情的长者便当起牵线搭桥的人。在舞台上,那一对男女四目相望却不能靠近,这位长者的“搭桥法”是,把那对男女无形的目光像有形的丝线一样一束一束收集起来,捏在手中将它们衔接在一起,就像织鱼网,或者织毛线。观众完全相信这舞台上的浪漫,并从这没有语言的纺织动作里体会到那一男一女悠长的爱意。原来目光也是可以“纺织”成桥的,观众就踏着这情意绵绵的“桥”,走进了剧中人的心。(铁凝《桥的翅膀》,《读者》2017年第3期第11页)

根据刻意性隐喻理论,新奇隐喻和扩喻是刻意性的显著标记,两种手段的同时运用,显示了施喻者的刻意性意图。例(17)中,演员之间以及演员与观众之间积少成多的“目光连接”被比喻成“丝线成束”,而最终这些丝束又演变成可以步行跨越的心理或情感之桥。最终的男女角色以及演员与观众之间连通的桥梁同时具有“丝线”的“连接”和“桥梁”的“承重”特征。这是一种概念整合的过程[55],图示如下:

上面论证的是话语维度的识别标记,概念维度主要负责刻意性混喻的认知加工机制。

图2 “目光丝线构建心理之桥”的概念整合

如图所示,最终的心理桥梁复合体(心理整合空间)继承整合了“目光丝线的连接”(心理输入空间1)和“桥梁的承重”(心理输入空间2)两个特征,前者使得心理桥梁连通各方,后者使得各方步行实现虚拟切身交际。

(3)虚拟条件

思维上的虚拟也可以造成混喻,例如,

(18)字面义:If all ropes break,I’ll hang myself up.

隐喻义:If all else fails,I’ll give up.

在条件句中,前提否定了后件命题实施的必要条件,虚拟和现实之间出现的矛盾导致了刻意性混喻的产生。这类混喻也可以从概念整合角度解释,详见 Müller[56](P.43),不赘。

3.交际维度刻意性混喻的语用效果

刻意性混喻在交际维度上表现出对特定交际效果的刻意性显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说理效果

刻意性混喻可以“揭示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引人深思”[57](P.42),如:

(19)世上最难约束的乃是人心。歌儿不能唱在嘴上,依旧唱在心里;你什么也听不见,他正唱给自己听。这叫做——无形的存在。(冯骥才《进香》)

(20)“老爷子说:‘人跟尸首没大的区别,也就是一口气,可,没气儿的活人和有气儿的尸首,多了去啦,数也数不清。’”(苏叔阳《生死之间》)

刻意性混喻的一种典型用法是“在定语部分用‘无形’、‘无声’来否定本来有形、有声的语义特征,表现出显而易见的比喻用法”[58](p.42)。例(19)和例(20)就是这样的混喻类别,它体现了“无形”和“存在”、“没气活人”和“有气的尸首”之间的两两对立统一,利用和制造了矛盾,形成了不寻常的、富有哲理的混喻话语,具有言有余而意无穷的说理效果。

(2)幽默效果

(21)It’s as easy as falling off a piece of cake.

(http://therussler.tripod.com/dtps/mixed_

(22)BitingThe Hand That Rocks The Cradle:Why Caregiver Discrimination is Gaining Momentum and What Your Client Should Be Doing About It Right Now(美国劳动就业法研讨会主题,2009)

(https://www.americanbar.org/content/dam/aba/administrative/labor_law/meetings/2009/ac2009/066.authcheckdam.pdf 13/8/2017)

习语“to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you”就是恩将仇报的意思。最初可能直接指的是婴儿对母亲造成的无知伤害,后来逐渐图式化或泛化,表示“to harm metaphors.html 1/8/2017)

例(21)是个体发话者故意将英语习语隐喻“it’s as easy as falling off a log”和 “it’s a piece of cake”进行混合。这是一例典型的混合隐喻,非但混而不杂,并且由于两者具有大致相同的意义,受喻者理解起来毫不费力。蛋糕具有松软的属性,不大可能从上面滑落下来,所以混合后的隐喻会产生一种荒谬的意象,并制造出幽默诙谐的语用效果。例(16)也是带有幽默效果的刻意性混喻。

(3)讽刺效果someone who does good things for you”,bite泛指“伤害”,hand that feeds you泛指“恩人”。美国著名诗人华莱士① William Ross Wallace,1819-1881. 有一首广泛流传的形容母爱的诗歌,the Hand That Rocks The Cradle,同时在美国还有一部电影也以此命名,“the Hand That Rocks The Cradle”已经成为“母亲”的代名词。发话人在使用混喻的时候,重新激活了该习语最初指称的婴儿和母亲的原始图景,并且将the hand that feeds you替换成了the Hand That Rocks The Cradle,由于两者在“母爱、恩惠”方面存在相同点,所以受众不难理解。但是婴儿处于无知,偶尔咬到母亲喂奶的手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咬到正在摇摇篮的手,就显得有点荒谬可笑了。如果连摇摇篮的手都咬,也体现了受惠对象对恩人的“恩将仇报”的刻意性,淡化了原来习语“婴儿处于无知偶然咬到母亲的手”的情境,所以混喻在荒谬之余起到了强化说理效果的作用。

除了以上三种语用效果外,刻意性混喻还有吸引注意力、增强话语感染力等多种效果[59](P.98),这些效果的取得都带有刻意性。

四、结 语

混喻在人们的话语中普遍存在,逐渐成为隐喻研究的前沿课题,但目前的研究只集中于从文本或概念等某个视角分析混喻,缺少相对综合的理论模型,并且对使用混喻的交际主体及其认知因素重视不足。

刻意性隐喻理论是较新的隐喻理论,迫切需要通过运用到更多的、更难解释的语言现象中来扩大理论解释力,接受隐喻实践的检验,进行理论完善。混喻这一普遍而又特殊的隐喻现象构成了检验隐喻理论的试金石。虽然刻意性隐喻理论注意到了混喻,但它只讨论了组成混喻的单个隐喻的刻意性,对混喻作为整体的刻意性重视不足。

本文旨在构建的混喻三维模型,以话语识别标记为支撑,兼顾内部认知思维机制和外部语用效果,有望构建一种相对综合的刻意性隐喻的识别与解释模型。将解释单个隐喻刻意性的理论拓展并应用到混喻上,可以检验理论的解释力,同时为混喻打开新的理论视窗。

参考文献:

[1][6][9][13][20][29]Gibbs,R.W.J.Mixing Metaphor [C].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16.

[2][19][52]埃琳娜·塞米诺等.基于语料库的元语言评述术语“混合隐喻”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36-48.

[3][16]廖美珍.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隐喻语篇一致性和跳跃性[J].外语学刊,2014,(1):61-68.

[4][11][18]严莉莉.《混合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2):314-318.

[5][34][35][37]陈道明.“混杂隐喻”和隐喻连贯[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15-120.

[7][8][30][44]黄华新,刘星.混杂隐喻的语义连贯机制[J].浙江社会科学,2015,(4):110-114.

[10][21][38][43][59]Kimmel,M.Why we mix metaphors(and mix them well):discourse coherence,conceptual metaphor,and beyond[J].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0,(42):97-115.

[12][31][49][56]Müller,C.Why mixed metaphors make sense?[A]//Gibbs,R.(ed.)Mixing Metaphor [C].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16:31-56.

[14]张健.论合喻[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28-30.

[15]陈道明.当代隐喻理论研究若干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4-7.

[17]刘星,李恒威.当代隐喻簇的认知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34(1):54-60.

[22]Steen,G.Deliberate metaphor theory:basic assumptions,main tenets,urgent issues[J].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2017a,(1):1-24.

[23]Gibbs,R.W.&E.Chen.Taking metaphor studies back to the stone age:a reply to Xu,Zhang,and Wu(2016)[J].In -tercultural Pragmatics .2017,(1):117-124.

[24]孙毅,陈朗.蓄意隐喻理论的学术进路[J].现代外语,2017,(5):715-724.

[25]孙亚等.国外隐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外语,2017,40(5):695-704.

[26]范振强.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以“A is B”型隐喻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8-89.

[27]Reijnierse,W.G.The Value of Deliberate Metaphor [M].Utrecht:LOT,2017.

[28]Steen,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now new and improved![C]//Gonzálvez-García,F.,Sandra Peña Cervel,M.,&Pérez Hernández,L.(eds.)Metaphor and Metonymy Revisited Beyond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13.27-65.

[32][33][54]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003.

[36]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开明书店,1951.

[39][50]Steen,G.Mixed metaphor is a question of deliberateness[A]//Gibbs,R.(ed.)Mixing Metaphor [C].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16.113-132.

[40]Steen,G.The paradox of metaphor:why we need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or metaphor[J].Metaphor Symbol .2008,(4):213-241.

[41]Cuccio,V.Attention to Metaphor :From Neurons to Representations [M].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18.

[42]Koller,V.Metaphor Clusters in Business Media Discourse :A Social Cognition Approach [D].Vienna:Vienna University,2003.

[45]高志明.比喻耗损与激活机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90-94.

[46]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6.

[47]Baldauf,C.On the mixing of conceptual metaphors[A]//Zelinsky-Wibbelt,C.(ed.)Text,Context,Concepts[C].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3.47-63.

[48]Kövecses,Z.A view of“mixed metaphor”within a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framework[C]//Gibbs,R.(ed.)Mixing Metaphor .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16:3-15.

[51]Svanlund,J.Metaphor and conven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7,(18):47-89.

[53]Mann,W.C.&S.A.Thompson.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descrip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ext structures[J].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 Kempen .1987,(135):85-95.

[55]Fauconnier,G.&M.Turner.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 ’s Hidden Complexities [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57][58]李向农.隐逻辑辞格与混杂隐喻[J].当代修辞学,1987,(4):41-43.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mixed metaph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liberate metaphor theory

FAN Zhen-qiang,GUO Ya-x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Zhejiang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China )

Abstract: Mixed metaphor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scholarly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But a review of existing research reveals that a unified defi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and a comprehensive explanatory model are lacking.Moreover,the deliberateness of mixing metaphors by the addressers has been neglected.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offers a three-dimensional scritinization of mixed metaphors,incorporating discursive,conceptive,and communicative levels.It is found that mixed metaphor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eliberate and non-deliberate ones,and each has markers on the discursive level.Moreover,the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conceptual mechanism and pragmatic effects of mixed metaphors.The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is hoped to shed new light on the pervasive phenomenon of mixed metaphors.

Key words: mixed metaphors;deliberate metaphor theory;discourse markers;cognitive mechanism;pragmatic effects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102-(2019)02-0151-08

收稿日期: 2018-11-07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认知语用学视域下的刻意性隐喻研究”(16YJC740015)

作者简介:

范振强(1980-),男,汉族,山东青岛人,语言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

郭雅欣(1996-),女,汉族,浙江衢州人,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责任编辑:李 静)

标签:;  ;  ;  ;  ;  ;  

刻意性隐喻理论视域下混喻的三维认知模式构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