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原因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也不断受到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干扰。尽管每次通货膨胀的表面原因各异,但是从深层次上寻其根源则不难发现,我国通货膨胀反复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一、经济增长方式与中国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划分增长方式最为常用的标准是依据经济增长中的诸要素的贡献份额,它是以现代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及相应的经济增长分析理论为基础的。
根据索洛的总量生产函数:
Y=F(K,L,t) (1)
其中Y是产出,K是资本投入,L是劳动投入,t是时间。在(1 )式两端对时间求导并化简整理得:
(2)
上式中
分别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
设
则C[,Y]、C[,K]、C[,L]分别为产出增长率、 资本投入增长率和劳动投入增长率,而C[,A] 则表示综合要素生产率(投入效率)的增长率。将(2)式改写为:
G[,A]=G[,Y]-αG[,K]-βG[,L](3)
(3)式即为衡量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数学模型。 它的意义是:经济增长是由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和投入效率的提高带来的。利用这个数学模型,可以把经济增长方式粗略地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它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比投入效率的提高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大;另一种是集约型增长方式,它是指生产要素投入效率的提高在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大于要素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表1提供了我国1953~1995年经济增长、 投入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基本数据,从中可以看出各投入要素和投入效率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
表1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时 期 1953~1995 1953~1977 1978~1995 "六五"
经济增长率 7.585.8610.6010.70
资本投入增长率10.62
10.8010.36 8.95
劳动投入增长率 2.702.70 2.71 3.37
生产率增长率 1.006
-1.19 4.36 4.70
资本投入贡献份额 68.52
99.0046.8439.45
劳动投入贡献份额 18.21
21.3213.3116.64
综合要素生产率
贡献份额 13.27 -20.3239.8543.91
时 期 "七五" "八五"
经济增长率
7.8611.93
资本投入增长率 10.5012.36
劳动投入增长率
2.75 2.24
生产率增长率 1.74 5.14
资本投入贡献份额58.0851.52
劳动投入贡献份额19.78 9.56
综合要素生产率
贡献份额22.1438.92
资料来源:李京文等《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载《数量经济技术研究》1996年第12期。
从表1中,我们看到1953~1995年的43年间, 我国经济增长中86.73%靠要素的投入,其中资本的投入贡献占68.52%,劳动投入贡献占18.21%,综合要素生产贡献只有13.27%,表明这期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典型的粗放型增长。在1953~1977年改革开放前的25年中,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99%,加上劳动投入的贡献21.32%,超过100%,综合要素生产贡献已是负值,反映了这一时期综合投入的增长大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完全是靠要素投入支撑的。 改革开放后的1978 ~1995年,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0.15%, 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提高到39.85%,比改革开放前有了大幅度提高。 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提高,表明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是,与国际经验相对照,我国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还很低。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一般主要靠投入效率的提高,投入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50~80%(见表2)。
表2 经济增长因素的国际比较(%)
国别(时期)
经济增长率 要素投入贡献率 综合要素生产率贡献率
中国(1953~1995)
7.58 86.7313.27
(1978~1995) 10.60 60.1539.85
美国(1950~1962)
3.40 44
56
法国(1950~1962)
4.70 14
86
德国(1950~1962)
7.30 38
62
(原联邦德国)
意大利(1950~1962) 6.30 23
77
资料来源:中国的数据来自表1; 西方国家的数据见《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6年第28期。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还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高投入来支撑,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
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通货膨胀
(一)我国经济高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对应性
一般来说,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经济的高增长未必会引起通货膨胀,因为集约型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主要是由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所带来的,而无需大量地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因而一般不会引起需求过度。例如,日本(1955~1973)、德国(原联邦德国)(1950~1985)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8~10%,而其通货膨胀率很低,平均在3~5 %(注:根据《世界经济展望·1993》,中国金融出版社,第129~140页的有关数据计算。),其中不少年份两国的经济增长率在10%以上,但并未引起明显的通货膨胀。
我国1978~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约为10%,通货膨胀率(以零售物价指数代替)平均为7.4%,总的来看属于高增长、 中通胀,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但这期间也发生过三次较明显的通货膨胀。第一次是1985年,通货膨胀率达到8.8%,第二次是1988~1989年, 通货膨胀率分别达到18.5%和17.8%,第三次是1993~1994年,通货膨胀率分别达到13.2%和21.7%。与这三次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是,每次高通货膨胀发生的前一二年(或当年)都出现了明显的经济高增长。例如,1984~1985的GDP增长率分别为15.2%和13.5%,高于上述18 年平均增长率5.2和3.5个百分点;1987~1988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1.6%和11.3%,高于平均增长率1.6和1.3个百分点;1992~1994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4.2%、13.5%和11.8%,比平均增长率分别高出4.2、3.5和1.8个百分点(注:有关数据参见《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因此,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把高通胀与经济高增长联系起来,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只要连续两年超过10%,必然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笔者认为,我国经济高增长引发高通胀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引发通货膨胀的机制和途径
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点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要素的投入量来实现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要素投入量的流向(主要指向各地区和各产业部门的流入)主要是由计划来决定的;而在市场取向的改革过程中,要素投入量的流向主要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或者说是由要素需求各方所持有的货币数量及相应货币购买能力来实现的。因此,粗放型经济增长会导致两个相应的结果:一是各地区和各部门在争相扩大要素支配数量的过程中所导致的货币数量(包括信贷规模)的急剧膨胀;二是在靠货币的扩张来支持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投入产出的效率较低,使得货币数量扩张的物价水平效应越来越大,而货币扩张的产量水平效应则越来越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引发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各类投资主体对投资规模的扩张有着强烈的冲动,在投资乘数效应影响下,由于我国体制原因,各类投资主体又普遍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整个投资规模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急剧膨胀,呈现出一种投资的积累扩张惯性。这种投资积累扩张惯性所产生的结果是:
首先,推动了货币投放的高增长和信贷规模的膨胀。历次的粗放型高增长都是通过信用膨胀和货币膨胀才得以实现的,而高货币增长是高通胀的直接原因。对我国1979~1995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M[,0]和M[,1]增长率与滞后1~2年的通货膨胀率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例如,1985年的高通胀显然受到1984年M[,0]增长49.5 %,M[,1]增长31.4%的影响;1988 年的高通货膨胀则受到前两年超过20%的平均增长率以及当年46.7%(M[,0])和22.5%(M[,1])高增长的共同影响;1993~1994年的高通胀与1992~1993年M[,0]、M[,1]增长率分别高达35.9%和28.5%(注:根据《中国金融年鉴·1996》第409 页的有关数据计算。)有直接关系。
其次,投资规模的膨胀,一方面直接影响到相当一部分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要素价格的上涨,形成了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由于相当一部分的投资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人们的货币收入,这就加大了整个经济中通货膨胀的需求推动力量。例如,1979~1995年,我国银行工资性支出增长率平均为18.6%,而1984、1985年分别高达22.3%和26.2%,1988年为26.5%,1992~1994年分别为25.5%、30.3%和40.5%(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第615 页的有关数据计算。),是改革以来三个高峰时期。
2.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经济的水平扩张为主要方式的经济增长。因此,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问题不仅得不到比较有效的解决,反而会随着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更趋严重。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的加重,不仅会进一步扭曲投资结构,更为严重的是它会导致或加重供求结构的失衡,从而通过供给的相对短缺加大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通货膨胀的压力。改革以来,由粗放型高增长导致的产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加工工业发展过旺,特别是轻工业中某些高档耐用消费品超速发展,而农业、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彼此间的缺口越来越大,从而带动了农产品、原材料等基础产品价格上涨,继而推动消费品价格上涨。例如,1994年我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了21.7%, 据测算, 其中由于农副产品短缺影响物价上涨13%(注:参见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载《新华月报》1995年第4期。)左右。
3.在粗放型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的高增长同时引起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并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传递。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使得城市沿海发达地区较农村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拥有更大的资源支配能力,从而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过程中出现了“东部低、中西部高”,“城市低、农村高”的明显趋势。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经济增长较快,物价水平比较高,价格调整和改革的步伐比较快,一些价格放开的时间比较早,同时地方财力比较强,居民收入水平也比较高,结果是发达地区的高物价吸引落后地区的物资向发达地区流动,使发达地区更加繁荣发达,相对落后地区由于物资的大量外流被迫感染上物价上升之疾。例如,我国1994年通货膨胀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下半年起东部地区的高通货膨胀逐渐传递到中西部地区,使得中西部地区在10月份以后的物价上涨幅度要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10个百分点。)(注:参见《改革文摘报》1994年12月20日第2版。)。
此外,在粗放型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投资规模的急剧膨胀及投资结构的扭曲,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和各种产品价格的上涨并不是一个较为均等的价格水平上涨过程。因此,在粗放型经济增长过程中,特别容易引起地区和部门间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由此诱发各地区和产业部门间的收入攀比加剧,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出现或加剧。
综上所述,在粗放型经济增长过程中,要保持高速增长,必须快速而大量地投入各种生产要素,而由于经济效益较低,过多的投入会引起需求过度,从而导致通货膨胀。而集约型增长的情形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主要是由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所带来的。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速度,只要不超过社会总生产要素的容量,保持高速增长同样是有效的,这将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因此,笔者认为关键问题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而在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只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才有可能使我国经济进入一个低通货膨胀的高速增长时期。
标签: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生产率论文; 粗放型经济论文;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经济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劳动生产率论文; 投入资本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