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宏伟
( 河北衡水市妇幼保健院 053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疝气患儿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实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疝气,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确切,有效缩短患儿手术时间,减少患儿术中出血量,降低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横纹小切口;小儿疝气;临床效果
疝气是普外科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且常见于小儿,特别是男性患儿。临床统计,男性患儿疝气的发病概率是女性患儿的10倍左右[1]。在众多疝气中,以腹股沟疝气最为常见。临床治疗该种疾病的时候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在过去临床常常采用的是高位结扎术。而该种手术治疗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复发率相对较高,而且会给患儿带来极大的损伤。针对这样一种情况,临床工作人员开始研究一种新型的手术治疗方法。其中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在临床中的效果比较明显。本文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疝气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疝气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14例,患儿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3.7±2.5)岁。所有患儿中斜疝气45例、直疝气33例,左侧21例,右侧57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儿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性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对比实验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在对患儿进行麻醉后,让患儿保持平卧位,将其臀部抬高。在患儿的患侧腹股沟内上1cm的位置切除3cm左右的瓶形切口,随后将腹外斜肌前鞘切开,分离攀提肌,充分显露出精索,显露精索后找出疝囊。从疝囊的颈部将其彻底的剥离,随后就可以实行高位结扎。在患儿手术结束后,需要连续3d予以抗生素进行治疗。
观察组:观察组患儿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予以治疗。患儿在麻醉处理后,采取平卧位。在患儿腹股沟韧带的中点上方2横指处,顺着腹横纹的走向,切开1cm左右的切口。切开患儿皮肤,分离组织钝性,并将腹外斜肌建模从腹中提取出,切开长度为0.8cm左右的切口。将患儿精索分离到切口,利用小拉钩,蚊式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显露精索后找出疝囊并纵向切开游离分剥。最后利用可吸收线高位结扎疝囊颈部,复位精索睾丸,止血后夹住切口皮肤覆盖敷贴。在患儿手术结束后,需要连续3d予以抗生素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X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详情见表1。
注: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在小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疝气的形成会对其消化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引发患儿腹胀气、便秘、吸收功能差、下腹坠胀、易疲劳、体质下降以及吸收功能差等情况[2]。人体的腹股沟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一旦形成疝气还会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与此同时,疝囊中的肠管或者是大网膜非常容易受到挤压或者碰撞,继而引发炎性肿胀的情况,使得疝气回纳相对困难、疝气嵌顿,引发腹部疼痛以及肠梗阻、肠坏死等多种情况。如果没有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一旦小儿形成疝气,就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彻底的治疗。小儿疝气的手术治疗方法是最有效的一种。患儿采用手术治疗需要进行全麻、高位结扎等措施。临床手术按照这样的操作实行,必然会引发一定的危险。常规的手术治疗是在腹股沟的平行人带进行斜切口,并且这种切口相对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同时该种治疗方法非常容易复发。相对比就会发现,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明显的效果[3]。手术操作中需要分离的组织较少,出血量少,切口较小,整体的平整度都比较好。术后出现感染的情况也比较少见。在本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组患儿采用腹横纹小切口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手术予以治疗,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数值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从这就可以看出,腹横纹治疗小儿疝气效果较为明显,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小儿疝气,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确切,有效缩短患儿手术时间,减少患儿术中出血量,降低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新云,秦建领.采用腹纹横小切口的疝气手术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169-170.
[2]沈建国.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30例小儿疝气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2):56-57.
[3]杨永平.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21(1):61-63.
论文作者:梁宏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5年10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9
标签:患儿论文; 疝气论文; 手术论文; 小儿论文; 统计学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前沿》2015年10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