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县峨山二小 安徽 芜湖 241200
摘 要: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它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肢体语言的运用是英语有效教学方法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尤其是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都需要教师合理有效地运用肢体语言。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只能教出“死的语言”,学生很难学以致用。充分认识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学会适度、准确、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会让小学英语课堂五彩纷呈。
关键词:肢体语言 小学英语 学生
一、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拉近师生距离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词汇量、语感等方面的限制,教师的课堂用语往往很难被学生领会。当教师需要让学生专心听某段听力材料的时候,就会经常用到“Attention, please!”“Listen carefully!”等指令,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孩子来说,听懂这些课堂用语是有难度的。如果教师用手放在耳旁做聆听状再加上全神贯注的神情,学生们便会立刻明白教师想让他们做什么。几次重复之后,教师如果再提到“Listen carefully!”,不用做动作学生也会明白该指令的意思。除了教师的课堂组织用语之外,学生对于教师所用的评价用语有时候也不大明白,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很好的时候,教师会常用“Well done!”“Good job!”“Wonderful!”“Super!”等词语去鼓励自己的学生。如果教师能够一边说一边竖起大拇指,面带微笑,点头默许,或者是和学生击掌叫好,又或是为其鼓掌打气,那么学生就会知道这些词语都代表着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和赞许,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从而形成和谐温暖的课堂氛围。小学生们都是接受能力很强,很善于模仿的。
二、调动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爱上某个学科,因此想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自然少不了肢体语言的帮助。一个诚恳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充满爱意的点头都可能让学生获得快乐满足的情感体验,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得到诱发,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师们经常会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用歌曲,chant等活跃气氛,但是有些歌曲里的单词学生们并不能熟练掌握,如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表情动作等辅助教学,则会大大降低歌曲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丰富课堂表现形式,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和传统英语教学相比,当今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中比较流行的有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TPR教学法等,其中TPR教学法是依据“完全生理反应理论”(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简称TPR理论)而形成的。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 Asher)提出,认为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肢体语言的运用并且注重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三模块第七单元的话题是My day,这个单元中有很多新授词组,如brush my teeth, wash my face, have breakfast, have lunch, get up, go to bed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先做动作演示,再让学生根据指令完成动作,然后边说边做,最后通过你说我做的游戏环节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并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我市小学阶段采用的是上海版的牛津英语教材,该教材在编排上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信息量大。下面我将结合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肢体语言的运用在解决重难点方面起到的明显效果。
案例,2016年安徽省小学英语优质课观摩活动。这是一节由芜湖市镜湖区北塘小学教师执教的阅读课,本节课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话题为Henry’s new friend,讲述了一只名叫Henry的小狗通过自己的经历发现了自己和影子之间的微妙关系,最终成为朋友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文本是这样的,Henry runs.The black shape runs,too.Henry stops. The black shape stops,too.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策略的同时,并没有规避对生词stop的教学。出乎意料的是,教师邀请一名学生来到讲台前扮演影子,教师本人扮演Henry,其他的学生则集体朗读这段文本,一场奇趣的表演就这么开始了。教师在前面做害怕状跑着,扮演影子的同学兴趣盎然地跟跑者,坐在下面的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剧场看着起劲,读着更起劲。当学生们读到Henry stops,教师立刻停下来,掌心朝内贴在大腿两侧,做静止状,跟跑的学生也立刻停了下来,模仿教师的姿态和神情。无须太多的解释,也无需繁杂机械的口头操练,学生们通过这样一场精彩纷呈的师生秀不仅深刻理解了单词stop的含义,更加认识到了主人公Henry和这个black shape之间的微妙关系,揭示了本课的主题shadow。该环节对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让本节课达到了新的高潮,令在场所有的师生们都大饱眼福。
当今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下,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等都有待提高,对于肢体语言的使用的度的把握还需要相当的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1]徐东泉《浅谈小学英语肢体语言的运用》.《贵州教育》,2002年,第11期。
[2]吴长荣《体态语在教学中的语用》.《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7期。
论文作者:何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教师论文; 肢体论文; 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课堂论文; 学生们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