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稳定物价的经验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物价论文,启示论文,稳定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论的及经验的探索均表明,尽管物价上涨在短时期内通过刺激需求,促使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善,并使就业压力得到缓和。但从中长期来看,物价的大幅度上涨却不仅由于社会收入的再分配而引发不稳定因素,而且还会通过损害价格的资源分配功能而最终损害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关系,有效地控制物价上涨,是每个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都要面临的问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德国推行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通过一系列法律的制定及国家的干预,不仅成功地使战后被严重摧毁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实现了所谓的“战后经济奇迹”,而且在这同时始终把物价的波动和上涨幅度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这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良性循环,并对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从50年代到90年代,联邦德国物价涨幅大体上保持在3 %的水平(表1),与其它几个重要的工业化国家相比,这也是较低的(表2)。
表1联邦德国生活物价涨幅
年份 涨幅 年份 涨幅 年份 涨幅 年份 涨幅 年份 涨幅
1950 -6.4 1960 +1.5 1970 +3.6 1980 +5.4 1990 +2.7
1951 +7.8 1961 +2.3 1971 +5.1 1981 +6.3 1991 +3.5
1952 +2.1 1962 +2.9 1972 +5.6 1982 +5.3 1992 +4.0
1953 -1.8 1963 +3.0 1973 +6.9 1983 +3.3 1993 +4.2
1954 +0.2 1964 +2.3 1974 +6.9 1984 +2.4
1955 +1.6 1965 +3.2 1975 +5.9 1985 +2.0
1956 +2.5 1966 +3.5 1976 +4.4 1986 -0.1
1957 +2.2 1967 +1.6 1977 +3.6 1987 +0.2
1958 +2.0 1968 +1.6 1978 +2.7 1988 +1.2
1959 +1.1 1969 +1.9 1979 +4.2 1989 +2.8
资料来源:德罗斯顿银行,1950年至1993年联邦德国经济发展,1994年5月
表2 消费物价年均上涨(%)
年份 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
1950-19591.1 1.8 3.1 3.6 6.2
1960-19692.4 2.3 5.4 3.6 3.9
1970-19794.9 7.1 9.1 12.77.9
1980-19892.9 5.6 2.5 7.5 7.3
1990-19933.6 3.9 2.4 5.2 2.8
1950-19933.0 4.1 4.5 6.5 5.6
资料来源:德罗斯顿银行,1950至1993年世界经济,1994年9月
不仅如此,德国物价波动与上述的其它几个国家相比,也是较平缓的。比如,在70年代因石油危机诱发价格大幅上涨,但其变动幅度在德国相对来说是最小的。
德国物价的另一特点是其变动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不大,在60、70年代,其价格涨幅低于经济增长幅度。但在80年代前半期则反过来。随后则又回复如前。但总的来说,价格的波动幅度小于经济的波动幅度(见图),除了在两次石油危机期间,价格变动与经济增长呈反方向外,价格的变动一般来说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而不管经济周期是处于高峰或低潮。要么是高增长但同时高物价,要么低物价但同时也经济萧条的两难困境,在此似乎显得并不十分突出。
图 德国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动
历史的回顾
据此,人们有理由认为,联邦德国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突出的。这首先得归因于人们在认识上对此的重视,这种已达成全民共识的对抑制通胀的高度重视又是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的。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经历了因国家信用膨胀而诱发的恶性通货膨胀。出于对这种经历的痛苦记忆, 人们对维护货币稳定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1948年联邦德国开始了货币改革。德国马克取代了实际上已不值一文的帝国马克,在初始阶段,盟军在西德建立了两级的中央银行体系,它基本上效仿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它是由在各州的法律上独立的州立中央银行以及由在1948年3月在法兰克福成立的德国国际银行所组成。 德国国际银行从一开始就不依附于任何政治机构,包括在1949年行使权力的联邦政府。1957年颁布的《德国联邦银行法》取消了二级制的中央银行体系,并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德国中央银行。根据该法律,德国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和确保货币价值的稳定性。在执行该任务的过程中,它可以不受政府的影响。在这个前提下,它有义务支持联邦政府的一般性经济政策。在该法律中,自主权的原则也得到了保障。政府不能随意要求央行发放信贷。联邦银行只可在一定的范围向联邦和各州发放短期的直接贷款。其限额在联邦这一级为60亿马克,在州一级总额为26亿马克。另外,联邦特别资金(如铁路,邮政,平衡基金等)也有少量的配额。但必须注意,这只是贷款的上限,并不意味着这些机构有权向中央银行要求该数额的贷款。除此以外,这限额内的贷款只能用于解决各级财政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平衡问题,而不能用于弥补财政赤字。联邦银行也不能直接购买由国家机构发行的公债,而只能在公开市场上以相应的市场条件来购买,并且这种购买只能出于对管理货币市场的目的,即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和货币市场的利率。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工具
德国联邦中央银行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通过运用一定的工具来实施其货币政策。这些工具中,最重要的是再融资政策、最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其中再融资又包括贴现和伦巴德贷款。贴现指的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购买商业票据及向联邦、各州及联邦特别资金购买债券,伦巴德贷款则指中央银行发放的以一定的有价证券和债权作为抵押的贷款。中央银行在运用再融资政策工具时,可以通过对融资限额和利率的确定,来使其为货币政策目标服务。通过最低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可以确定商业银行发放信贷与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之比例。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中央银行则出于管理货币和资金市场的需要,与其它商业银行一样,以市场价格买进或卖出各类债券。通过对这几个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运用,中央银行可以有效地操纵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额,并从而达到控制物价波动的目的。
货币供应量作为最优的中介目标
中央银行所运用的各种政策工具,都是服务于稳定货币这一目的。然而,就货币政策的实际实施而言,这并没有精确地回答联邦银行如何能够衡量货币和信贷政策措施的效果问题。故货币政策在某个时期是否与目标相一致,一般来说只能由某些金融指标来确定。这些指标介于中央银行在其中发挥作用的货币市场和受货币政策影响的主要经济变量之间。德国联邦银行选用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中介目标。1974年12月联邦银行首次确定了一个年度货币供应量目标。1975—1981年该目标为中央银行货币,从1988年起为M[,3](注:联邦德国对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为:央行货币=现金+最低准备金;M[,1]=现金+活期存款;M[,2]=M[,1]+4 年以下的定期存款;M[,3]=M[,2]+法定提前通知提取的储蓄存款)。该目标的形式也经历了变化。从1975年至1978年联邦银行选用了一个单一的数字,将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定为8%左右。 在该目标每年都被超过而未能实现后,联邦银行从1979年起至1988年,采用了区间数作为货币目标的形式,比如1979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为6%~9%。从1979—1985年该目标得到实现,但随后又被超越。货币供应量指标在确定和实现上的困难,主要是由于联邦银行只能通过适当地确定利率,及其他获得中央银行存款的条件,来间接地保证货币供应量沿着预定的路径扩大。在中央银行的行为和作为货币创造过程的结果的货币供应量增长之间有一个复杂的传导机制。这正是联邦银行何以仅仅确定货币供应量增长年度目标的原因。回顾物价的变动情况,证明货币供应量政策还是富有成效的。比如,在70年代中期第一次石油危机后, 生活费用物价上升至7%,但至1978年又重新降为2.7%。80年代中期则首次实现了自50 年代末期以来的价格稳定。
当然,货币政策还不能最终决定这些货币增长是用于生产的扩大还是仅仅引发价格和成本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和社会团体的行为。
财政政策对物价稳定的贡献
政府对物价稳定的贡献,在于它所一贯执行的对财政赤字的严格控制。在50年代和60年代,德国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0.8%和0.5%。自70和80年代以来,该比重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其它一些工业化国家(表3)。
表3 财政赤尔占GDP的比重(年均)
年份 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
1971-1980-1,2-2,3-6,6-4,3-0,6
(1976-1980)
1981-1990-1,5-4,2-4,5-2,5-2,6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社会伙伴的合作
除了联邦银行及政府以稳定为导向的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外,要在长期内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对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则劳资双方的自愿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工人工资的适度增长对价格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表4所示,自50年代以来工资的增长总是低于经济的增长。
表4 德国年均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
年份 小时工资 GNP(名义增长)
1950-19597.5 10.8
1960-19698.0 8.3
1970-19798.8 8.9
1980-19894.2 4.9
1990-19935.5 6.2
资料来源:德罗斯顿银行,《历史统计系列》,1994,5
在决定工资增长幅度的过程中,工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联邦德国,目前约有40%的工人是工会的成员。工会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与雇主协会进行工资谈判,由此确定每个工人工资的基本条件。传统上德国的工会组织在政治上并不很极端,因而在谈判过程中,更多的是采取理智的而不是偏激的态度。随着经济发展的减缓及就业压力的加大,在工资增长问题上采取克制的态度变得尤为重要。
对外币值的坚挺
自战后,德国马克对其它重要的外国货币(日元除外)都升了值,比如,1948年100马克等于25美元,但到了1995年已相当于75美元。 这种由经济的总体实力而引起的马克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坚挺,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内通胀的压力,有助于国内价格的稳定。
启示
德国在稳定物价方面的经验表明,经济的发展与物价的稳定,通过人们的努力是可以同时实现的。反观我国物价变动的情况,每次物价的波动,无不与经济的周期息息相关。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物价的上扬。这又反过来迫使人们压缩需求,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此反复,难以进入良性循环。当然,发展中国家因其发展阶段和水平与发达国家不一样,故构成通胀压力的因素也有所不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抑制通胀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贯高昂的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及结构性调整因素(如价格体制的改革及价格比例关系的调整等)但是,从根本上说,在中长期内,价格的大幅上涨,如果没有货币量的超经济发行,是难以变为现实的。在这方面,我国以往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一个有法律作保障,具有独立货币管理的权威,作为货币的发行者和捍卫者,并对银行业具有宏观监管和调控权力的,行之有效的中央银行。另外,信贷发放长期以来靠制定和控制信贷规模,货币政策工具单一。在这些方面,德国的做法和经验对我们不无有益的借鉴。已经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为我国金融管理走向法制化、正规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虽然要使这些法律法规有效实施,还需不断的探索和积累经验。
货币的有效管理只是从源头上为控制通胀创造了前提条件。要实现物价的稳定,正如从德国的经历中所看到的那样,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此,应着重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价格管理,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以正确引导和制约需求。
标签:货币供应量论文; 央行论文; 联邦银行论文; 德国货币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德国经济论文; 银行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货币论文; 外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