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贵州总队医院内一科 贵州 贵阳 550005
【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缺血性脑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生显像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管内膜中层厚度阳性率、管腔壁血栓和斑块阳性率分别为43.1%、39.7%,与对照组的21.6%、17.2%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内径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内膜中层厚度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病的诊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缺血性脑病;颈动脉超声;粥样斑块
缺血性脑病是血管源性脑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包括完全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三种类型[1]。缺血性脑病的致残率较高,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结合临床症状,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情况及粥样硬化情况,可对缺血性脑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采用色多普勒超生显像仪对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现就报道相关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依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的诊断标准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1.5±4.8)岁;病程1-12年,平均时间(7.2±4.2)年。对照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61.7±4.6)岁。两组临床资料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采用美国飞利浦HD15型彩色多普勒超生显像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受试者取仰卧位,检查两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动脉分叉处(BIF)。判定标准[3]: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1.00mm或管腔壁上出现血栓和斑块为阳性。
1.3统计学方法、
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数据,P<0.05说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颈动脉超生检查结果的对比
两组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及管腔壁血栓和斑块阳性率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和表2所示。
3讨论
缺血性脑病造成脑卒中等脑部组织损伤,可导致患者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或瘫痪现象。因此,对缺血性脑病进行积极诊治至关重要。颈动脉超声是检查缺血性脑病的可靠手段,其具有简单、无创、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研究表明[4],缺血性脑病的发生与颈动脉狭窄有关。颈动脉狭窄多见于颈内动脉起始段,颈部血管易于暴露,利用超声检查可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同时从多角度对血管结构进行观察,可进一步了解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造成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腔内斑块的形成引起的血管狭窄可能并不明显,而与狭窄程度的判断相比,斑块性质的确定更为重要。不稳定斑块造成的溃疡、内出血可引起内膜撕裂,管腔破裂或堵塞造成脑出血或脑梗,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命。超声检查对粥样斑块的评估十分准确,出现缺血性脑病症状的患者进一步检查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可对缺血部位进行进一步明确。另外,有研究指出[5]: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可以提示冠状动脉病变,同时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对动脉硬化的改善情况进行判定。本组结果显示:两组血管内膜中层厚度阳性率、管腔壁血栓和斑块阳性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径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内膜中层厚度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颈动脉内异常情况、血管内膜中层厚度进行判断,可为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颈动脉超声检查判断血管狭窄及严重程度,判断斑块大小、位置及活动度,可为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预防提供重要的临床意义。但颈动脉超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轻度动脉狭窄的判断不敏感、严重血管狭窄与阻塞的辨别不准确等。因此,临床检查过程中,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判断,以此提高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静.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3,12(36):58-59.
[2]刘培琴,周君,唐琪等.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2015,26(20):3012-3014.
[3]张建平,夏耀林,胡志耕等.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的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62-64.
[4]周芳.颈动脉超声技术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5,20(5):43-45.
[5]祁明.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5,10(22):98-99.
论文作者:陈雪梅,徐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缺血性论文; 超声论文; 颈动脉论文; 脑病论文; 血管论文; 统计学论文; 内膜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