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立林业局医院 154721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心律失常患者急诊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3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律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QT间期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P-R间期和QT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很好,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律失常;胺碘酮;心律平;急诊
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effect of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6 in our hospital treated 136 cases of tachyarrhythmia patients,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6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treatment law,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the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and QT interval.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12%,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0.88%).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pressure,heart rate,P-R interval and QT interva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P<0.05). Conclusion amiodarone is very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emergency arrhythmia,and has high safety.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 arrhythmia;amiodarone;propafenone;emergency
心律失常是临床急诊常见的突发性疾病,其危害性很大,如果没有及时的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严重时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的统计表明[1],心律失常的發病类型有很多,而且受到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整个治疗的过程漫长。随着近些年膜片钳技术、组织电生理技术等的发展,对于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已经进入到了分子的水平,多种心律失常可以进行基因定位诊断[2]。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稳定性心律失常相比,病情发展的非常快,临床致死率较高,必须及时的进行诊断和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采用胺碘酮,治疗效果显著[3]。本文主要研究心律失常急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急诊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3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心电图检查确诊,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27~86岁,平均(46.2±2.3)岁;心室率为每分钟121~248次,平均(186.4±10.5)次/min;基础疾病中先天性心脏病2例、冠心病18例、急性心肌梗死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例、风湿性心肌病2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心律失常类型中快速型房颤24例、阵发性室上速17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3例、多源性室性早搏10例、心房扑动4例;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分别为25例、17例、19例、7例。对照组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28~84岁,平均(46.1±2.2)岁;心室率为每分钟118~251次,平均(186.2±10.8)次/min;基础疾病中先天性心脏病1例、冠心病17例、急性心肌梗死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例、风湿性心肌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心律失常类型中有快速型房颤23例、阵发性室上速16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4例、多源性室性早搏10例、心房扑动5例;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分别为24例、16例、18例、1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医院后,首先进行心电图检查,确诊是否为心律失常。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Sanofi-Aventis,国药准字0000527J6),静脉注射剂量为150 mg(4 mg/kg),注射时间为10 min,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必要时13 min左右后再次注射,然后以每分钟1.3 mg左右的速度,静脉滴注6 h,随后逐渐降低到每分钟0.5 mg,注射的总量要控制在每天0.2 g以内,最大剂量为每天2.2 g。整个治疗的期间,要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心率变化情况,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采用心律平(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492)进行治疗,将70 mg心律平加入到2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8 min左右,然后以每分钟0.8 mg左右的速度进行点滴,如治疗的效果较差,应该在半小时后再次静脉推注。待患者成功复律后继续采用150 mg的心律片口服治疗,每天服用3次,然后对患者进行血液动力学检测,如发现患者异常,应该进行电复律治疗,常规的检测患者的血常规、心电图等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根据心律失常的原因、类型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和QT间期、P-R间期等情况,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分为有效和无效,有效为心率恢复正常,心室率或窦性心律恢复至每分钟60~100次;无效为未达到上述标准,或者患者死亡[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中文版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病因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湿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0.00%、94.44%、95.45%、95.65%、100.00%、100.00%。对照组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湿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0%、82.35%、79.17%、85.71%、66.67%、50.00%,见表3。两组患者相同病因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快速型房颤、阵发性室上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性早搏、心房扑动的有效率分别为95.83%、94.12%、92.31%、100.00%、75.00%,见表4;对照组患者中快速型房颤、阵发性室上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性早搏、心房扑动的有效率分别为86.96%、81.25%、71.43%、80.00%、80.00%,见表5。两组患者的相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QT间期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P-R间期和QT间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P-R间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QT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QT间期、P-R间期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心率、P-R间期、QT间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仅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1例和低血压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2例、低血压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律失常是心搏频率、心律起源部位和冲动传导等出现异常,心律失常包含了心跳频率和节律失常双重意思[5],在器质性心脏病中心律失常发病率很高,尤其是在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中,还有内分泌失调、电解质紊乱等也可诱发心律失常。随着近些年医疗技术的发展,急诊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心电图描记技术、经导管消融技术、程控刺激技术等的发展,能够更好的描述心律失常的致病机理等[6]。急诊心律失常的起病急、进展快,临床上的病死率很高,严重的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表明[7],急诊心律失常患者通常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病,使得患者的机体内环境不稳定,如果受到手术、心力衰竭、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影响,非常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现有研究[8]表明,心律失常主要由自律异常和传导异常导致的,心脏传导系统中的P细胞等特殊细胞,能够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自行发动电冲动,使得心脏有节律的舒张和收缩,而膜电位增大时,窦房结细胞自律性减低,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而膜电位减小时,会提高自律组织的自律性,同时导致心房肌等非自律性组织的自发电活动。此外,有些药物、体液、神经、电解质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传导障碍,从而引发心律失常[9-12]。
急诊心律失常的治疗,通常要经过心电图监测确诊,然后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用药史等情况,及时的判断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确定治疗的方案,然后采取急救措施,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基础,防止患者转变成恶性心律失常,降低患者的死亡率[13]。临床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药物的应用非常谨慎,如药物使用不当,就会引发心律失常,必须选择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是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等治疗效果显著,对于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等,能够使其变为窦性心律,碘胺酮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滞钾通道,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从而消除折返激动,同时还能够非竞争性阻断α、β受体,将冠脉扩张,减小外周血管阻力,对缺血心肌起到保护作用[14-15]。本研究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根据不同的类型和发病因素,治疗有效率的组间差异很小,说明胺碘酮的适应症广泛,而治疗后的血压、心率、P-R间期和QT间期变化显著,说明胺碘酮可以很好的改善心律失常状态,能够纠正患者心功能,而不良反应很少。综上所述,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很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芳,张少强. 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应用胺碘酮临床效果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5):92-93.
[2]李亚,叶健晓,黄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急诊观察与护理[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9):151-153.
[3]张建勤,江力勤,王迎,等. 急性心肌梗死缓慢型心律失常急诊PCI术前应用阿托品临床疗效观察[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3,13(4):330-331.
[4]杨华,王月权,李宁. 急性心肌梗死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急诊胺碘酮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15,23(17):287-287.
[5]栗全英. 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5,25(8):235-236.
[6]赫留党,李长罗. 22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诊应用胺碘酮临床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0):11-12.
[7]古勋清. 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664-665.
[8]温丽民. 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29-130.
[9]项连慧. 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应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521-522.
[10]张雪花,拓小义,崔琼,等. 心律失常患者急诊治疗临床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9):2561-2562.
[11]蒋晓玲,陈颖.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J]. 世界临床医学,2015,9(4):513-513.
[12]古兰拜尔·白克里. 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2):115-116.
[13]梁朝矿,何树发,李文升. 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9):45-47.
[14]湯天津. 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15(3):92-93.
[15]郑秀琴,刘秀兰. 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6):72-73.
论文作者:刘继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心律失常论文; 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间期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率论文; 快速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