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分析论文_黄照强

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分析论文_黄照强

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51064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传统的住宅建筑发展迅速,而且工业建筑、商业建筑以及大型综合体项目都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状况以及相关行业做法各有不同。本文主要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筑施工技术的日新月异,这些对我们从事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相关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保证满足国家规范和行业规程的前提下,根据施工现场的相关条件,使得设计成果不仅满足业主的日常使用,而且能在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等方面有所突破,是广大设计人员面临的全新课题。

1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给排水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家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有力保证下,建筑行业也迎来了较快的发展。并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容量急剧攀升,城市居民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建筑设计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居住和工作的场所,同时也应为其与居民生活的息息相关。建筑设计的材料选取及高新技术的应用都对广大城市居民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建筑给排水设计。由于给排水设备的技术更新较快、设备类型千差万别,用户的使用感受也各有不同。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环保的理念下,建筑给排水设计作为实现建筑节水与绿色建筑的重点方向,建筑设计任重道远。目前的建筑给排水设计,由于我国地域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建筑风格各有不同,建筑给排水设计也不可能完全相同,造成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地域差异以及在设备选型方面的各有不同。同时,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日益枯竭,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建筑设备的节水节能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传统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尚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粗放式的给排水设计必将带来水资源的浪费。现代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是要在立足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通过与其他专业及厂家的配合,以及广泛学习高新技术及建筑新材料。通过科学设计来促进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的实现,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不仅要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现场情况与施工图设计内容不符

施工图应该作为指导现场施工的主要依据,但由于现场情况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设备专业施工图在指导现场施工上,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由于施工图设计人员未充分考虑现场情况,以及未与建筑、结构专业充分沟通,导致按照设备图纸施工,可能会对建筑立面、建筑净高、功能等要求有影响。设计图纸与现场的脱节,会直接导致施工现场未能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使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运行安全以及建筑节能等的设计意图难以实现。同时,部分施工人员及甲方出于工程造价等方面的考虑,对部分给排水设计的设备进行擅自更换及去除,也是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设计中未设置给水管道入户阀

对每户设置给水管道入户阀,可以在用户户内发生给水设备漏水,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给水管道需要维修时,仅需关闭入户阀,即可单户维修,而不必关闭楼座给水总阀,从而避免了对其他住户的正常用水的影响。

2.3 给水管道未设置倒流防止器

正常情况下,给水管道应该设置倒流防止器。在给水管道发生特殊情况时,如未设置倒流防止器,则有可能导致管网内水发生倒流,从而对管内给水造成污染。希望广大设计人员已经对这一问题引起了足够的重视,避免对设备运营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加强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有效措施

3.1 设计中优先采用新型管材

与传统的金属铸铁管材相比,新型的各种塑料管材不仅本身的耐腐蚀性及耐久性较好,而且质量较轻,可随着建筑布局随意弯折,同时便于施工安装。目前已经全面取代传统的金属管材。而且现在一些厂商在原有塑料管材的基础上,开发出了用于不同用途的特殊管材,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在传统管材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应该积极学习和了解各种新型管材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并运用到实际工程中。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建筑及公共建筑等对建筑品质要求较高的建筑类型中,新型管材的应用有重要的价值。

3.2 给排水管道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目前的建筑设计中,设备管井的面积作为公摊面积的一部分,管井面积的大小,受到甲方的特别关注,设计阶段都希望能够将管井面积缩小一些。但是作为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设置适合的设备管井。管井较小时,管井内部的管井无法正常排布,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都会造成管线相互影响,甚至由于管线排布较密集,造成部分阀门无法正常开启的情况。

同时在建筑室内管线平行布置的管线,给水管和排水管的最小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布置时,排水管不得设置在给水管上方。设计时应该尽可能的将给水管与排水管分开设计,避免由于排水管泄露对给水管造成污染。

3.3 设计中应该明确对管线的检修

由于设备给排水管线运行过程中,日常损耗较大。需要在施工图设计中,明确建筑给排水管线应该定期进行巡线检修。特别是对消防管线及水泵、水箱、室外管线等特殊管线,由于其管线复杂,工作环境差异较大,需要重点检查。通过检修,可以对管线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避免由于管线破损对设备运行及住户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3.4 设计中要考虑管道的噪音污染

在使用过程中,落水管、排水管等的噪音污染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管道噪声对居住体验及楼盘品质都有影响。在给排水设计中,越来越多的甲方已经要求将落水管布置在室外,以减小管道的噪音污染对住户的影响,但是,设计在室外则对建筑立面有一定影响。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采用防噪、降噪型的管线,同时应该尽量避免多个卫生间设计在卧室周边,避免对住户的生活造成影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广大业主对建筑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建筑给排水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国家规范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要根据业主的不同需求,在满足现场施工可行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高新技术,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设计作品。同时,作为一名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还应该积极探讨建筑节能在设计中的应用意义。通过对每一个建筑进行给排水节能环保方案设计,推动我国建筑给排水相关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不仅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且为我国倡导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祖刚援世界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石磊.试谈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4(22):226-226+260.

[3]姜文源.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芋)[J].给水排水,1997,33(10):35-37.

[4]郭百龙.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6).

论文作者:黄照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分析论文_黄照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