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27(2011)02-0046-06

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历史任务,既是关于当代中国问题的理论表达,也是关于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理论表达。这一理论体系对中国问题的探索和解答,本身也包含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着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一、把社会主义发展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实际出发来认识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作为是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种路径选择,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切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摆脱了单纯从原则出发来谈论社会主义的倾向,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主义的历史价值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不是一张凭着想象就可以任意描绘的理想画卷,也不是一个脱离现实生活的由抽象原则构建起来的乌托邦,而是在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进步状态。社会主义一产生,就是针对资本主义衍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来的。但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很多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多的是进行了道德上的谴责;对社会主义的论证,更多的是进行了价值上的判断。到了马克思恩格斯这里,他们“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根据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矛盾,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意义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正是立足这样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社会主义才摆脱了空想,有了全新的视野。由此,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回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找出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手段①。

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而不是简单地从原则出发,用书本上的个别论断来裁剪或框定社会生活。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证社会主义所体现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准则。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能不能成为一种好的“主义”,关键要看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是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为了社会主义而选择社会主义,而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所以,社会主义在中国一开始就与“拯救中国”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后又与“发展中国”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就是围绕“发展中国”这个问题展开的。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作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并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把社会主义发展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如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在党领导下,发展人民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坚持多党派参政,形成新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进步,发展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等等。这样一些内容,既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使社会主义更切合了中国的实际。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国家所要解决问题,使社会主义体现出了不同的民族特色;不同时代所面对的问题,使社会主义表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点;不同发展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使社会主义带有了阶段性的特征。人们在追求和实践社会主义过程中,头脑中难免总是浮现出理想化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可以成为一种理想,但不能理想化。一旦把社会主义理想化,很容易对现实社会主义产生诸多的困惑,甚至会对现实社会主义产生过多的指责和失望。不能以为搞了社会主义一切都好,或一切都应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理论命题,本身就包含着社会主义还“不够格”的含义,强调了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表明了各种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产生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其成熟和完善,都需要一个要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脱离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简单地用社会主义的原则或价值来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含量。

二、把社会主义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联系在一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人类文明的进程来认识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视为文明发展的结果,强调社会主义必须继承包括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在内的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改变了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简单对立起来的偏向。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是文明积累和社会进步相统一的过程。社会主义无论作为一种思想理论,还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是同人类文明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其发展也都离不开对人类文明的继承。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首先产生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这种历史发展的因缘际遇,使一些国家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阶段性的变化。这种阶段性的变化,一方面使一些国家的社会进步摆脱了资本主义发展必然带来的痛苦和磨难;另一方面也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缺少了资本主义奠定的文明基础。因为没有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这样的国家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少,封建主义传统多。这“一多一少”,决定了产生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必然要带有“先天不足”的弱点。这样的社会主义具有超越资本主义的价值目标,但缺少超越资本主义的现实基础。它要完成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必须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继承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首先使自身立足的那个社会加速完成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对于现实的社会主义来说,承接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才能谈得上对资本主义的超越,才能真正体现出制度的优越性。由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长期受到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人们对资本主义难免怀有天然的恐惧;也由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长期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盘剥和控制,人们对资本主义也难免怀有心理上的敌意。因此,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人们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往往只看到或更多地强调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对立斗争的一面,而很少看到或不承认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还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在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些重要思想的时候,往往更多地关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揭露和批判,而忽视或没有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历史作用及其创造性的肯定。这样,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很容易变成对资本主义历史作用的否定;对资本主义影响的防范,也很容易变成对资本主义一切的抵制。片面的否定和抵制,不仅导致忽视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学习和借鉴,也容易使社会主义的发展偏离了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轨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过程中,以人类文明的大视角来观察问题,逐步矫正了对资本主义认识上的片面性,强调了社会主义只有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全部文明成果,并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才能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③ 广泛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把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联系在一起,这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个明确准则。这种新的认识体现在实践中,最显著的成效,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此之外,如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等等,这样一些制度性的建设,都体现了对人类文明成果尤其是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借鉴。

三、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联系在一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走向来认识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强调了社会主义是不能动摇的原则,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历史任务,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了明确的现实目标,也有了鲜明的爱国主义特征。

社会主义是普世的,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和必然走向。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之前,欧洲社会已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流派。在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用社会主义救中国之前,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传播了三百余年。进入20世纪,社会主义的追求逐步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在走向社会主义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因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道路,并要完成不同的历史任务。对此,列宁有这样一种经验性认识,他认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④ 正是因为俄国的革命带有很大的特殊性,所以,列宁在推进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首先着眼的是改变俄国的经济文化落后状态,使俄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起步,从一开始就是同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联系在一起的。从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过程来看,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惟一出路,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追求。历史的出路和人民的追求集中在一点上,就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结合。通过社会主义途径实现中国的现代化,通过现代化的实现进而实现民族的复兴,这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只有把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复兴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明确目标,通过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实现来巩固社会主义,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毛泽东曾多次强调,中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我们就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从而实现民族的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把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社会主义有了丰厚的实践内容,也使民族复兴获得了新的强大生机。

围绕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具体化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并使其成为兴国之要;把社会主义的过程性具体化为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初步达到小康,再到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体系;把社会主义的全面性具体化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并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把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具体化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以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推动中国走向繁荣昌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理论,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正是因为有了对社会主义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避免社会产生剧烈动荡和两极分化的前提下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正是因为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为明确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充分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不断凝聚起民族力量,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四、把社会主义发展与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联系在一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人民的主体地位来认识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作为展现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新舞台,作为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制度保障,强调社会主义发展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社会主义作为体现人类社会进步的创造性事业,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利益上的共有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事业内含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反映着人民群众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它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其强大动力来自人民群众,其深厚基础也在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的利益主体,也是社会主义的发展主体。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始终是遵循着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把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智慧源泉。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这是我们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转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就提出了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问题。他特别强调改革开放一定要依靠人民群众,要善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胡锦涛总书记后来也明确指出:“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⑤ 正是因为注重了保护、引导和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迸发的创新精神、创业勇气和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才充满了活力。

尊重人民主体的地位,还有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顺应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样性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只有维护了人民的利益,体现了人民的愿望,满足了人民的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把这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化为参与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用邓小平的话说,只有“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⑥。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样性需要,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和着眼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根本原因所在。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实意的理解和支持,就可以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矛盾,即使出现了一些偏差,也不会酿成大的动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是否造福于人民作为是判断各项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各项工作是否正确的重要尺度。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再有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关心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发展归根到底也是人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追求。关心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是社会主义本身所内含的理念。社会主义要消灭阶级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社会主义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价值目标。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也在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价值目标的逐步体现创造着更充分的条件。

五、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时代的潮流联系在一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时代的变化来认识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事业,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在和平中发展,在发展中维护和平,使社会主义的发展更加符合时代的潮流,符合人类社会的进步趋势。

社会主义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它在革命中产生,需要在和平中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和平的环境,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必然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世界形势在紧张动荡中发生了重大变化,尽管世界还存在着不安定因素和局部性的动荡,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越来越强,谋求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进入21世纪,要和平、求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对外思和、对内图变,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内外政策的中心。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时代的潮流。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对立,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也为社会主义在和平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形势和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首先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重要判断。这一重要判断,为我们集中精力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可靠的世情依据,同时也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产生新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作出新的调整。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历史眼光来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重要观点,并由此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战略思想。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彻底摆脱了封闭半封闭状态,扩大了与世界的联系,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中国借鉴和学习一切国家的先进经验、文明成果创造了条件,为人们的观念更新和思想飞跃提供了横向比较的外部动力。在全面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强调了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已从国际舞台的外围走向了中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最有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平等互利竞争,也使中国社会主义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发挥了比较优势,获得了比较利益,并使中国从经济全球化的边缘者变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随着中国同世界联系的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更加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改变了单纯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破除了“一球两制”、“相互对立”的斗争观念,提出了要维护和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个国家在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上的自主选择。并明确强调,“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⑦。在此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进一步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也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现实选择。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当今世界合理走向的基本看法,也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思想的传承与深化。这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思想、新判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表明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姿态,也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视野。

六、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执政党建设联系在一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历史经验来认识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发展同执政党的建设贯通起来,围绕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要求来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使社会主义事业始终能够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可靠的政治保证。

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共产党都是不可缺少的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没有共产党领导。”⑧ 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决定着党的建设的基本走向和目标要求。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共产党由革命党变为执政党,党的建设必然要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展开。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在执政党建设方面进行过一些新的探索。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对执政党的建设问题也作过一些新的思考。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该怎样建设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使我们党在执政党建设方面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其突出特点,就是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统一在一起,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一致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同党的前途命运是紧密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同党的兴旺发达也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事业搞不好,人民不满意,共产党就会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认同,也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党自身建设搞不好,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跟不上事业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事业也很难搞好。因此,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既是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需要,也是我们党面对新的形势所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执政能力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因素。”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在国际国内局势不断发生复杂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的。时代条件的变化,社会环境变化,要求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方式方法也必须相应地加以改变或改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有统一的思想基础,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优良的作风和传统,有覆盖全国的网络式组织结构,有数以千万计的社会精英和先进分子,还有严格的规章和纪律,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使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丰厚的理论资源;真心实意地维护人民利益,与人民血脉相连,使中国共产党拥有深厚的社会根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强大与人民富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吸引了数以千万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汇成了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拥有了数以千万计的党员。此外,它还通过民主党派、各种社会组织,团结和联系了众多社会优秀成员。有这样众多的先进分子和社会优秀成员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内,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使中国共产党有了不竭的智力源泉和强大的战斗力。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可以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丰功伟绩。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②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373页。

④ 《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页。

⑤⑨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46、571页。

⑥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

⑦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8页。

⑧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