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置换理论看科技创新在中国经济模式转变中的意义与作用--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经验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从资源置换理论看科技创新在中国经济模式转变中的意义与作用--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经验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从资源代换理论看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方式转变中的意义和作用——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我国论文,科技创新论文,意义论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素质的提高”,“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代换以及如何实现资源代换的问题,我们想就这个问题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也算是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初步体会。

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物质生产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活动。社会物质生产不但是一种对资源配置的活动,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资源是不断代换的。纵观人类生产发展史,就是建立在不断发现新的资源和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的,是一部开发利用和资源不断代换的发展史。具体地说,人类社会物质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在特定的意义和范围内也主要表现在较高层次的资源取代较低层次的资源,如劳动力资源代换自然资源,物质资源(资本)代换劳动力、智力资源代换物质资本(物质资本是特殊意义的自然资源)。所谓生产结构升级,就意味着自然资源分别为劳动力、物质资本、智力或科学技术所替代。或者说,劳动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替代自然资源,又可被物质资本或科学技术所取代;物质资本可在特定的程度上替代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又可被智力资源所替代;而智力或科学技术可替代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本。就以上资源的内在潜能来说,越是排列在前的资源物质性越强,而精神性相对较弱,在生产过程中,其先天性的作用也就越大;越是列后的资源,其精神因素相对越高,物质性因素相对减弱,其生命活力也就越强。而以信息产业为基础以高科技为本质特征的新型工业经济,从最本质的意义上看,可以说是一种智力性的经济,因而活力最旺盛,最富有生命力,也最有前途。也正因为资源可以代换,才有了各国的产业结构,往往是从(自然)资源型产业起步,依次向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化,再到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从资源代换理论来说,就是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劳动力和物质资本发展经济,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的素质发展经济,更有效、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进一步增强物质资本内在的科学技术含量,促进经济由经验型向科学型发展,使物质生产科学知识化,提高整个物质生产的科学技术品位。在整个产业结构中,逐步降低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使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步成为主导性产业,使我国的经济增长的方式真正从外延性发展走向内涵性发展,经济增长不仅表现为数量的扩大,更表现为质量的提高。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经济的发展来看,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比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有利于经济的增长,物质资本的运用比劳动力的运用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运用智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则比运用物质资本发展经济会创造更惊人的奇迹。从自然资源的存量来看,我国尽管是一个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人均资源又是一个相对紧缺和贫乏的国家。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人均能源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从人口推动理论来说,有它的优势;但从技术发展拉动论来说,却因劳动者的素质问题,造成经济发展的最大压力;而我国的物质资本不但与发达国家,就是同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谈不上雄厚。从以上诸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长就更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取决于培养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数以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充分发挥我国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实现资源的代换。

生产力是物质生产水平的根本标志,也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三要素既存在着转化关系又存在着替代关系。三要素只有通过转化,才能构成现实的物质生产;三要素只有通过替代才能展现出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推动整个经济高速发展。从生产力三要素的转化关系来说,它包括二层含义:一是三要素相互转换,从这一种要素变为另一种要素;二是在生产过程中三要素要发生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从第一种含义看三要素的转换,我们会清楚地看到,在物质生产中,劳动对象、生产工具以及劳动者它们到底属于三要素中的哪一种要素。不能静止不变的看,而是要从它们在生产和消费中所处的具体地位和用途来考察。就一般而论,人是生产力三要素首要的活的要素,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劳动对象的改造者。但这种认定,是指人在生产中、是力的发出者,并在这种力的发出过程中改变了力的接受者(劳动对象)的形态或物理化学生理心理的性能,由此才被称为劳动者或生产者。但如果一个人在生产过程中,不是力的发出者,而是他人力的接受者。如作为患者接受医生的治疗或心理咨询,他就变成了劳动对象;而如果他是一个学生,他作为受教育者,即接受教师的教育,增长自身的素质,他就是教师劳动的对象。但学生在接受教育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能动地接受,自身也是力的发出者和智慧的开启者,因而他同时也是劳动者,这就实现了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二者的统一。毛泽东同志说,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这从物质生产看,人作为劳动者同时也是劳动对象,他扮演着双重角色。因而,我们只是在特定意义上认定人是生产者而不是劳动对象。正因为人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的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劳动者的角色,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角色变换,即在生产力要素的转变中,人不仅是生产系统的主体,而且也是生产过程中被改造的对象,人自身才能不断地改造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从生产力要素的转换看生产力三要素,不但作为生产活动要素的人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从这种要素转变为另一种要素,其他两种要素也是这样。比如一台机器,当它在生产中借助人的劳动,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时,它当然是生产工具或劳动资料,但当它产生了故障而被修理时,它则变成了劳动对象。而无人操纵的智能机,在特定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生产者。自然资源,一般被划入生产力三要素中的劳动对象。但这也是相对的,在生产过程中,它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其他要素。如江河,当它被治理时,它是劳动对象;但当它用于灌溉农田或发电,它又成了劳动生产资料。正因为生产力三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在特定的意义和范围内是可以转化的,三要素作为三种不同的经济资源,也就可以代换。

在生产中,生产力三要素相互转化的第二层含义是三要素之间的相互转换和能量交换。物质生产就是生产力三要素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和交换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首先从理论上阐明了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条件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关系,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并依据物质循环和物质转化的规律,从一般意义上论证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是物质循环转化利用的过程。用这一理论看生产力三要素的转化,可以概括为:生产力三要素在生产过程中会不断改变自己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生理心理性能(主要指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人),并使自己部分能量消耗体现在另一物的能量积累上。如劳动力和劳动资料,在生产中不断消耗自身的能量,劳动对象则吸收这些能量,从而使自己成为可满足社会特定需要的物质或精神产品;而这些产品通过社会的分配和消费,再转化为各种生产要素,即再生产出劳动力和形成新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只有这样,社会物质生产才能继续下去,并在新的层次上发展和提高。但这种发展和提高,已不是生产力三要素之间简单的平面转化关系,而是三要素的替代关系。因为经济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不是三要素的横向转换和物质能量的相互的交换,而是三要素之间的替代,特别是精神性的要素替代物质要素,凭借人的智力和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关于生产力三要素的替代关系,也分两种意义上的替代:一是一般意义上的替代,一是本质意义上的替代。所谓一般意义上的替代即人的劳动可以替代一定的劳动对象或劳动工具。如当原材料不足时,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从而替代一定的原材料;再如农业生产中广种薄收转化为精耕细作,从而使土地这一自然资源的使用比重有所下降,而劳动力的比重上升,这是劳动力对劳动对象的替代。同时,劳动工具也可以替代劳动力。仍以农业为例,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必然会使农产品中的劳动比重减少,科学技术(生产工具)的比重增加。进一步说,在一定范围内,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之间也存在着某种替代关系。从生产发展史的角度考察,生产力三要素的代换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三要素的替代关系是一种历史递进过程。一种生产要素之所以替代另一种生产要素,是由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人的发展程度决定的,同时也与某生产要素的丰富程度有关。自然经济是一种“直接劳动”,是劳动力与自然对象的直接结合,一般不存在物质资本替代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情况。只有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才出现了物质资本替代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而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的智力资源的开发,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出现知识资本不断取代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传统工业经济开始向知识经济转化。所以生产力三要素的替代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种历史性替代。社会生产力也就是通过自身构成要素的替代展现出生产力发展水平。

对生产力要素替代关系的研究,不但要进行历史的考察,也要进行逻辑的考察。从逻辑的角度考察生产三要素的替代关系,可以概括为一般技术劳动(大机器生产)替代直接劳动、智力劳动(高科技)取代一般科技劳动(主要指传统工业生产)。所谓一般技术劳动取代直接劳动,从生产力三要素的替代关系来说,以大机器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实质上就是以物质资本替代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因为大机器作为一种物质资本,它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含量,它不但替代劳动力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因而它本质上不同于直接的劳动,而具有技术劳动的特性。而智力劳动虽然同一般的技术劳动有联系,高新技术产业也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形态,但它不同于一般科学技术的物化形态的机械工业,它蕴含的主要是人的知识,人的智力,是人的智能的物化。或者说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知识和智能为基础的产业,它在形式上虽然表现为一种物质生产,本质上却具有精神生产的性质,是以精神生产的方式进行物质生产,即智能机主要从事物质生产,智能人则主要从事精神生产。因此,智力劳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劳动,即传统上的工业生产。这从生产力三要素的替代关系来说,它不同于机器大生产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而是知识或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替代。童天湘同志曾在《点亮心灯——智能社会的形态描述》一书中,把世界高新技术革命之前的社会,概括为人们所进行的能量革命。这包括从原始人的人工造火(第一次能量革命),到近代蒸汽机发明开始的第二次能量革命。第二次能量革命还包括以机械、电子为代表的整个现代工业。童天湘同志把以智能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称之为智能革命,并以此把未来社会称之为“智能社会”。我们原则上不同意“智能社会”的提法,而且童天湘把古代到近现代的技术革命统统归结为能量革命也未必确切。但从生产力诸要素代换的关系角度看,以大机器生产为代表的整个现代工业生产是一种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它本质上不同于人的智力劳动,还是有道理的。因为从资源的特性说,物质资本既是一种能量,也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就其资本的物质实体而论,它是经过生产过程转化而来的自然资源。正如机器设备是组装起来的金属,而推动机器运转的动力就是能源的运用。可见,物质资本确实具有能量的特性,它与智力资源确实具有不同的性质。

我们之所以讨论资源代换的问题,特别是生产力三要素的替代问题,并不是就资源替代讨论资源替代,而是为了以资源替代理论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考察科技创新,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特殊作用,借以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从客体生产力向精神性的主体生产力转变的特征。以当代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智力劳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生产,它以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具有精神替代物质的性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生产力发展方式的转变,即主要从依赖自然资源,劳动力、物质资本发经济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当代高新技术,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素质,加强科学管理发展经济。从生产力三要素的角度看,就是以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而智力资源是一种人力资本。人是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但人力资本的实质不在于物质性而在于它的精神性,人力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精神资本。因此,从资源代换理论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两层含义:一是实现生产力三要素的替代,即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也就是精神性的资源替代物质性的资源,实现从物质生产向特定意义的精神性的物质生产转化。人类经济的发展证明,当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时,就产生了资源代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性。如果更高层次的资源准备不足,没有达到替代另一种资源的丰富程度,必然造成资源替代受阻,从而阻碍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就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包括物质资本)而言,在当代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就世界范围而论,几个世纪以来的工业发展,随着世界人口和财富的激增,地球上整个自然系统已难以承受人类现有的经济增长造成的重压,资源需求和资源供给的矛盾已达到相当尖锐的程度,单纯依靠开发利用甚至掠夺自然发展经济,促进经济的增长已难以实现。这一矛盾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过多,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就显得更加尖锐。它决定了以牺牲自然资源来发展我国的经济,促进经济的增长,前途渺茫。以物质资本取代自然资源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曾创造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辉煌,以往我国经济的增长也主要是靠利用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物质资本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今后一段的时间内,它仍然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物质资本是从自然资源转化来的,其物质实体就是经过生产和加工的自然资源,而且要靠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进行物质生产,因此它是一种掠夺自然资源和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的生产方式。同时以物质资本为内容和运行方式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生产,可以说是一种高能耗产业和不可再生的能源结构,它的高能量特性必然导致熵增产生污染。最终结果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谐走向对抗,“地球村”危在旦夕。有人把自然生态平衡的打破,自然环境的破坏,完全降罪于现代工业,拿工业兴师问罪,虽然过于偏激和失之片面,但也不无任何道理。由此可见,我国走工业化之路,通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是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是不可为而为之,是无法选择的选择,它具有必然性。但传统工业固有的弊端也是不可否认的,传统工业发展到今天只有转向新型工业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一定范围内继续依靠物质资本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根据资源代换原理,设法利用科技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特别是以高科技替代物质资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包括物质资本),不但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这不但因为我国潜在的人力资源丰富,而且这一资源代换将覆盖广泛的领域,它既包括现有生产部门更节约、更有效地使用自然资源,又包括开发新的空间攫取自然资源,或运用新型的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非金属矿产)。但这样做,就要具有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去发现现有资源的新的有用性,并找到有效利用、持续利用和替代自然资源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经济增长,主要不是依靠土地种植和深挖地球资源来实现:也不是利用物质资本扩大生产的规模,走外延发展经济的路子,而主要是挖掘人的智力,主要依靠人的智力资源,以及由此延伸的庞大的信息产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走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道路。这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内涵。

但应该看到,在我国要实现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也面临很多困难。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是丰富的,但智力资源却谈不上丰富。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人口素质不高的国家,这就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包括物质资本)。正因为我国存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与智力资源相对贫乏的尖锐矛盾,所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深层次的问题是人的转变的问题,是全民素质提高的问题。因此,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联系,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前者是解决存在的问题,后者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虽然解决问题的途径寻找到了,但要真正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形成丰富的智力资源,却非一日之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打好基础,渐进提高,逐步形成丰富的智力资源是可能的。由此也可以提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智力潜能,提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运用的能力,提高经济的科技文化含量,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第一步转变;与此同时大力开发和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逐步改变我国社会物质生产的特性,实现以物质资本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产向以高新技术生产为基础的新型工业经济的转化,从而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质的转变。

那么,具体来说,科技文化如何在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起决定作用呢?从生产力角度来说,科学技术虽然是生产力的核心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在一般情况下,在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是作为一种渗透因素而存在的。现代科学技术之所以是第一生产力,也正因为它广泛地渗透到生产力的各要素之中,引起了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方式、劳动组织方式、经济体制、意识形态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性变革。就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各要素的关系来说,有的学者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是按指数增长的,科学技术对生产力所起的作用,可提炼为如下的公式:即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组织方式。就此而言,科学技术是作为乘数乘到生产力三要素上的,这就意味着当科学技术为零时,即生产力不存在;当科学技术不为零时,科学技术通过对生产诸要素的渗透,本质上决定着生产发展的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代表了生产力的水平。虽然这个公式厘定科学技术是零,就谈不上具有生产能力,有它不全面的地方。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否认了生产力其他要素在生产力构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但认为生产力的水平是由科学技术这个乘数决定的,却从本质内涵上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扩大资源的利用价值。人们通过实践已清楚地看到,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有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今天已变为宝贵的自然资源,这就扩大了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需求和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二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使生产可能向边界外扩展,同样的资源投入可以产生出量多质高的产品。三是科学技术,可以改变原有的增长方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一般说来,经济增长主要靠生产要素投入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包括一切非资源因素所起的作用)推动的。我国以往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要素投入,走的是粗放经济的路子,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净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要转变这种状况,就要从要素投入转到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来,通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的增长。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改进,使劳动和资本的效率提高,即技术进步会使资本和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在给定投入量时,它会使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比以前增加,或者说生产等量产品所需要的投入量比以前减少,这样经济的增长就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变成了依靠科技进步。也正因为科技进步可以使等量的资源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也就相对节约了资源投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加快,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就会使我国的经济增长走出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困境,为走低耗、节约、集约经营之路铺平道路。这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质内涵。四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中推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动力主要来自科技进步,正是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并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分工;也正是科技进步刺激了需求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更是科技进步诱发了新兴产业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产业结构。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产业结构大调整的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基本的条件在于科技进步。

以上我们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考察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揭示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生产力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果从更深的层次考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会看到转变的趋势主要是从传统工业经济向新型工业经济的转变,物质生产劳动向智力劳动的转变,这是更具本质性的转变。就新型工业经济而言,它本质上也属于技术经济的范畴。只是在传统工业经济中,“科学”与“技术”是分离的。就“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而言,“科学”包括技术,技术是科学的产物。但技术在传统工业生产中却表现为一种独立的系统,失去了与科学的本质联系。而在新型工业经济中科学和技术是高度融合的,被称之为知识产业的“高科技”,就是科学与技术或“知识”与“技术”的高度融合,是人的智能的集中表现。因而新型工业经济也可以称为智能经济。人们一般把智能概括为人改造物质、变换能量和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讲,智能属于人的智力劳动,是智力的外化。它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是以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形成的新的生产力。但它作为人类的一种最可宝贵的资源,却不在于人自身的肉体组织及其所具有的能量,而在于人的智慧和智力。它在经济活动中的分工,一般表现为智能机主要从事物质生产,智能人主要从事精神生产,所以智力劳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劳动。高技术含量的发明和创造就是人的一种智能的体现,是人的智力的外化。它同一般工业技术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在经济活动中,工业技术广泛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内在质量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通过对经济贡献率推动经济的增长。而在新型工业经济中,是以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相对独立地进行生产,因而在其创造的高科技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智力劳动占有决定性的份额,成为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它标志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而新型工业经济不同于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工业经济,它是一种全新的基于当代高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新型工业经济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发展经济转向把智力和高科技作为一种资本来发展经济,它决定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势力的强弱。本世纪初,有人曾把石油比喻为工业经济发动机的燃料,现在,信息变为新型工业经济发动机的燃料。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谈论发电机、铁路、汽车、生产流水线;在新型工业经济时期,人们必须熟悉半导体、芯片、光盘、计算机。现在《纽约时报》一天的信息量等于17世纪一个人一生所能获得的信息量的总和;在一片指甲大小的芯片上可以存放两年的《人民日报》的信息量;特别在21世纪的今天,一束光纤便可传输全世界每一天所有的电话通讯量。软件的发展,网络的生产、虚拟技术的广泛应用,表明新型工业经济已经到来。从新型工业经济角度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不只是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从而使自然资源供给相对减少(生产等量产品所利用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质量提高和利用率增强,以此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而是不断推动着社会从传统工业文明步入智力文明,或者说物质文明步入精神文明,以智能革命替代能量革命,从而改变人类生产活动的重心,科技资本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这是更本质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资源代换理论考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会看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直接目标是驱动经济的增长,是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但它在转变过程中所体现的却是从物向人的转变,从主要凭借物发展经济走向主要凭借人发展经济。更确切地说,凭借人的知识、智慧、智力发展经济,也就是凭借人的精神力量发展经济,经济和文化不但日趋一体化,新型工业经济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它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生产活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如前面所说,这一转变的实现,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这就意味着从主要依靠掠夺和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转向了主要依靠精神文化的力量发展经济。科学和技术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讨客观真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技术是根据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是人改造世界的手段。前者更具认知性、知识性,后者更具实践性。但二者本质上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特别是当代高科技更具有这种特性。因而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实质性的不同,也就主要表现在前者是一种精神文化含量较低的经济,后者是精神文化含量高的经济,是一种具有鲜明精神文化特性的经济。至于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更为本质的转变,即从传统工业经济走向新型工业经济,因为它是人类的一场智能革命,就更是人的一种精神大解放、精神的大提高。它与传统工业文明相比,因为传统工业经济是一种高熵的经济,因而必然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的污染,新型工业经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从传统工业技术圈走向高科技圈,它主要借助人的智能、智慧改变传统工业的高能结构,走向低熵的新型工业经济,人类有望解决传统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使人类更富有,也更文明,使经济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标签:;  ;  ;  ;  ;  ;  ;  ;  

从资源置换理论看科技创新在中国经济模式转变中的意义与作用--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经验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