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200060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通过的常规护理配合综合护理护理干预临床疗效及改善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40例,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应用综合护理措施的试验组和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各40例患者,随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综合护理后肺部感染的治愈率为95.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7.5%,试验组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提高、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高。有利于促进及加快患者病情恢复速度及状态,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及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有利于综合护理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抢救危重病人的手段,能够有效的解决患者的气道阻塞。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是指患者进入icu进行治疗后3天内发生的肺部感染,属院内感染。由于气管切口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并且进入icu治疗的患者的病情常危急,大多数患者昏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细菌通过伤口进入支气管及肺部及几率大幅增加。因icu患者抵抗力较差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本次研究通过对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与使用常规护理的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探究经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后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改善及预后。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40例,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应用综合护理措施的试验组和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入选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综合征、传染病及癌症等疾病,且无对本次研究可能有所影响的基础疾病。随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试验组:20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71.63±5.46岁,男性15例,女性5例,其中脑溢血患者6例,经心肺复苏患者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例,脑梗死患者5例,COPD患者2例。对照组:20例,年龄33-85岁,平均年龄73.81±6.43岁,脑溢血患者8例,经心肺复苏患者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例,脑梗死患者3例,COPD患者3例。参与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基础疾病情况,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差别无明显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分析。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具体综合护理干预如下:
1.2.1 心理护理干预 进入icu治疗的患者病情一般较重,气管切开时会产生紧张及恐惧心理,患者会自认为病情加重,对自身生命健康产生忧虑,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情绪。在此情况下会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医护人员应每天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对患者家属进行肺部感染相关知识的教育,对清醒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调整患者心理情绪,减少焦虑。恐惧心理,使患者及家属可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提升护理效果。
1.2.2 环境护理干预 医护人员保持病房的安静整洁,护理人员每日定时对病房、床单消毒,告知患者家属在规定时间内采取视频对讲,并保持床单、被罩等的清洁及更换。
1.2.3 一般情况护理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定时对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血糖、呼吸进行测量并记录,并观察患者意识情况及瞳孔对光反射。如有异常及时通知主管医师进行相应的处理。对患者进行q2h翻身拍背,持续气道湿化,并保持床头抬高30-40度。
1.2.4 气管切口护理 在患者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后,护理人员除对患者肺部感染进行治疗护理外,还需注意观察患者的气管切口情况,观察伤口是否出血,局部保持清洁,根据伤口情况更换敷料,同时对伤口及周围使用复合碘消毒液进行清创消毒。提高伤口恢复效率,防止重复感染。
1.2.5 吸痰护理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使患者气管、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充分被吸出,同时保证患者吸气时肺部能够充分充盈。在吸痰前后给予患者吸纯氧2-3min,每8小时雾化1次,吸痰时间少于15秒。吸痰期间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吸出痰液性质。
1.2.6 口腔护理 复方氯己定漱口液,负压刷洗式护理。
1.3 疗效评估标准
将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治愈率判定标准:(1)治愈:患者肺部感染消失;(2)有效:患者肺部感染有所改善;(3)无效:患者肺部感染无改变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计算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比较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方案进行护理后,试验组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并发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在此次研究试验中,通过常规护理配合综合护理,从患者的治疗环境、心理状态、器官的切口护理、吸痰及口腔护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使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出院后的心理情绪良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率情绪及思想,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通过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通过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的相配合能够有效的改善治疗效果及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更好的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相对仅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明显提高。有利于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丽芳,蓝惠兰,冯婷,李海艳.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4):4116-4117.
[2] 谯林林.观察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2):154-155.
[3] 杨君丽.探讨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8):282-282.
[4] 徐小民.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16):282-282.
[5] 刘荣.48例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2):244-245.
论文作者:彭全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患者论文; 肺部论文; 气管论文; 效果论文; 常规论文; 并发症论文; 措施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