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区域差距,促进协调发展*_中西部地区论文

正视地区差距,促进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差距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讨论了在全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如何正确看待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对如何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结合对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分析,提出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区域政策框架。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协调发展 区域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1978年到1995年,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GNP(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平均年增长10.4%,在世界范围内也颇为引人注目。

在全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加之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及良好的投资环境,较中西部地区发展得更快,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的差距有所扩大(见表1),导致东部地区GDP(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GDP中所占比重上升,中西部地区所占的比重下降(见表2),东部地区人均和地均GDP增幅大于中西部地区(见表1),“马太效应”明显。面对这种情况,国内有些学者颇为担忧,提出中国地区差距的扩大将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失衡,进而影响国家稳定的观点,建议中央迅速采取措施,对中西部地区采取倾斜政策,致力于全国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对此,我们结合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分析,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表1 中国人均GDP和地均GDP的差距(现价)

资料来源:见参考文献[1]

表2 中国地区间现GDP份额的变化(1984-1994)

资源来源:见参考文献[1]

1 如何正确看待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问题

1.1 地区发展差距由来已久,差距的扩大并非改革开放造成

我国国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状况、人文特点差异很大,这是客观上形成地区发展差距的基础。中华民族的文明主要发源于内陆的黄河流域,从奴隶社会早期到20世纪初清朝灭亡,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经历了由西向东缓慢移动的过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经济发展受自然力影响很大,各地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唐代韩愈曾有“国之税赋,江南占尽十之八九”之说,说明早在唐代,江南(主要是现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就物产丰富,对封建王朝提供的赋税明显多于全国其它地区,也可以说当时全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就较为明显。1840年鸦片战争后,东部沿海地区较早接触到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加之原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在全国发展相对较快。建国初期,全国工业的70%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只有30%分布在内陆地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很大(见表3)。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影响,国家曾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实行重点倾斜,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改善了全国生产力布局的宏观态势。但即使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全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也十分明显(见表3)。由此可见,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有其客观必然性,而且由来已久。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全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在全国共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的差距,是发展过程中的差距,差距的扩大受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不是改革开放的结果。

表3 全国各地人均国民收入差距状况(按当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见参考文献[2]

1.2 正确看待全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经济学理论研究都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时期,经济增长水平与地区发展差距呈明显的倒“U”字型关系,即随着人均GDP增加,人均收入地区差距呈增长趋势,并逐步增至最大。此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均GDP继续增加,人均收入地区差距逐步趋于缩小。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不例外,据分析,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持续增长时期,人均GDP增加,但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也增大,若要求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缩小,还有待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多方面的,经济增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但绝不是全部。改革开放以来,按人均国民收入的绝对差距衡量,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呈增大趋势,但按综合发展指标衡量各地区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其差距并没有经济发展差距那样明显,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环境都有了明显改善。

1.3 正确看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常使决策者处于两难境地。一位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曾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杠杆系统中力与力臂的关系。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试图省力(获得公平或效率),就不得不暂时付出延长力臂(牺牲效率或公平)的代价。我们认为政府的作用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阶段目标,利用一系列有效手段(包括经济、行政、法律等)合理地调整“支点”位置,以使公平与效率保持合理的平衡关系,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就中国目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而言,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保持全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在持续发展中解决地区差距扩大问题。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公平最终也不可能实现,只能是效率与公平兼失。

2 在发展中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发展中产生的地区差距扩大只能在发展中解决。鉴于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状况及中西部地区的客观现实和发展基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1 调整产业结构,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中西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潜在的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中西部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应将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深层次的利用放在首位。具体地说,要注意引进国外与东部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延长产业链,由现在的一次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的生产模式逐步过渡到以二次能源与高耗能产品、原材料深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在国际贸易与区际贸易结构上,由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的输出模式,逐步过渡到高质能源与载能体混合输出的模式。国家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政策,也要逐步减少指令性计划,通过市场手段调控,使能源原材料价格趋于合理,避免中西部与东部地区进行交换过程中价值的双重流失,在产业结构发展导向上,应避免中西部地区因较为充足的能源原材料供应,不愿冒风险,下力气进行传统产业的改造和老产品的更新换代,而是致力于发展一般加工工业,尤其是价高利丰的轻加工工业,并且采取行政手段,人为地割裂市场,限制生产要素流动,阻止本地资源的流出和外地加工品的流入。这不仅会造成区域经济秩序的混乱,更易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利于中西部地区自身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地区利益和投资者利益日益受到重视和尊重,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全国区域工业结构的同构化和地区专业化程度的下降。据统计,1989年全国区域工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87,其中东部为0.92,中部为0.87,西部为0.79;九十年代以来,情况并无改善,1991年,全国区域工业结构相似系数仍高达0.87,其中东部为0.91,中部为0.89,西部为0.83。东部略有改善,而中西部反而更加严重。对此,国家应制定和调整有关产业政策及相应的财政、税收、信贷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有效约束地方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

2.2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充分发挥农牧资源优势

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基础地位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并大力强化。丰富的农牧资源是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一大优势,据1994年统计资料,中西部地区人口、耕地、农业总产值、粮食、油料、棉花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9.2%、68%、51%、62.1%、60.1%和66.5%;第一的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5%。可见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在全产业国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西部地区农业的稳定发展不但对中西部地区自身,对整个国家跨世纪的持续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西部地区在大规模开发建设过程中决不能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否则,不仅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会受到影响,全国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制约。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快中西部地区农业的综合开发,切实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具体措施包括:①应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建设农牧业产品基地,发展特色农牧业产品。②加大科技投入,利用现代生化技术,发展农牧业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牧业产品的商品化率和附加值。③把发展农业与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农牧业资源结合起来,以发展特色农牧业产品为龙头,加强科研、产品深加工业、农牧产品的运销业和服务业,形成科、农、工、贸一体化的集约经营的大农业。

2.3 普及教育,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全民素质

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社会发展水平方面,在国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的素质上。按照联合国人文发展指标(HDI)衡量,1994年上海、北京的人文发展指标分别为0.865和0.861,相当于世界第31位,高于同期韩国、新加坡的水平:而青海、西藏的人文发展指标只有0.550和0.404,接近世界第110位和131位。成人识字率,北京(91.32%)高于香港,上海接近香港水平,西藏为55.5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4.12%),与北京相差35.75个百分点。人口受教育年限,北京为7.87,上海为7.47、青海为4.42、西藏为1.81,当然这里比较的是东西部地区较为极端的情况,但中西部地区的国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素质的总体水平要低于东部地区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中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成功与否,各种层次的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的充足供应是极为重要的条件之一。靠低素质的廉价劳动力难以满足现代化大生产的需求。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应立足本地,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同时配合各地产业发展方向,抓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劳动力和各层次的人才,同时还应制订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东部和境外人才。

中西部地区幅员广阔,可结合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利用卫星、光缆和微波传输网络构建覆盖面广、效率高的电化教育网络系统,并由各地政府组织实施具体的培训和教育计划。只要各级政府重视,依托高技术的信息传输网络,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普及各种层次的教育,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劳动力素质。在这方面,国家和中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应该象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样,全面、系统、周密、超前地组织实施。

2.4 加强区域间经济技术合作

在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要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和交流。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实行联营与股份制等形式,改革和完善传统的协作方式,加快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加强区域间人才、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交流。国家也应在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区域间加强合作与交流,鼓励中西部地区利用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积极发展优势产业、“瓶颈”产业,为将来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奠定基础。

2.5 合理调整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形式,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力布局上要注意发挥现有基础设施的作用,依托建国以来大规模开发建设中西部地区时期形成的城市、老工业基地和交通干线,按照市场规律和各区域之间传统的经济联系,考虑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建立若干跨区域的综合经济开发区,培育一批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依托交通线和通信系统,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避免新项目建成后成为与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隔绝的“飞地”。

3 正确认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速度,制定科学的区域政策

缩小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加快西部的开发建设速度是中西部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在开发建设中西部的大潮面前,我们应冷静地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中西部的开发建设问题,尤其应正确认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速度。

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区位、发展策略等方面的原因。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规模要与整个国内、国际环境和国家的财力相适应,应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九五”期间,按国家财力和外资进入的强度分析,在不影响东部地区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投资,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国内环境看,“九五”及下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是加快实现产业集约化和规模经济,推进资源的优化重组进程,特别是国有资产的优化重组改造,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大幅度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此,国家只能将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向东部管理和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市场占有量大,与国际市场联系较密切的大中型企业,推进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从国际环境看,对海洋资源的争夺很可能成为亚洲地区矛盾激化的焦点。21世纪,在亚洲各国人口增长的大背景下,对海洋资源的争夺势必加剧,届时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海洋资源的权益和开发问题上的矛盾很可能被某些国家利用,以达到其遏制中国发展,维护自身在亚太地区利益的战略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已经引起了一些国家的不安。近年来世界上不断出现有关“中国威胁论”的言论,有些国家别有用心地大肆宣扬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世界和平的所谓“威胁”。事实上,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因此而产生的巨大的就业压力,中国不可能接受低速增长的方案;另一方面,即使将来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接近美国,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将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随着越南、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开放,国际资本在亚洲的流向也趋于多元化,今后中国引进外资的规模和速度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现在中国所处的相对稳定的和平建设时期极为宝贵。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和有限的外资,加快发展速度,增强综合国力?这一重任目前只能依靠继续大力强化东部地区的发展,同时适度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来实现。我们应抓紧时间,坚定不移地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战略,在新的水平上继续强化东部地区的发展,推进国内产业走向国际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与其它国家的竞争中取胜奠定基础;同时适度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积极引导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逐步缩小我国地区发展差异,为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原材料,为我国社会经济跨世纪的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按照我们的分析预测,在国际上没有大规模战争等突发事件的影响,中国人口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经济以每年约8—9%的速度增长,通货膨胀率能有效地控制在10—12%,进出口贸易不连续多年出现巨额逆差,国内政局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从1996年至2000年,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1)b]仍将继续扩大。但“九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将明显加快,相对差距扩大速度速度减缓。“九五”期末至2005年,绝对差距仍继续扩大,但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前期投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开始发挥作用,同时由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财政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也将明显增加,相对差距不再扩大,并逐渐开始减小。2006年至2010年绝对差距仍将继续增大,但国家投资开始逐步向中西部倾斜,财政转移支付也将大大增加,中西部发展速度明显上升,绝对差距由加速扩大逐渐向减速扩大转变。2010年以后,国家投资开始加速向中西部倾斜,中西部地区将进入一个大规模的全面开发建设时期,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最终将同步趋于缩小。

一些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出于自身的战略和地缘政治利益的考虑,并不希望中国目前迅猛发展的势头长久地保持下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夸大渲染中国的地区发展差异,甚至还有可能以此作为所谓“人权问题”的内容之一,向中国发难,借此诱导中国政府放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战略,分散投资力度,过早地致力于均衡发展,减缓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速度,为自身遏制中国的发展积蓄力量,赢得时间,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区域政策框架可表述为:正视地区差距,促进协调发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战略,在新的高度上继续强化东部地区的发展,同时适度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是我们国家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此我们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认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环境,避免任何急功近利、违反客观规律的“大跃进”。

参考文献1 马建堂.中国区域问题研究。经济学动态,1996(2)2 胡鞍钢.中国地区差距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123 吕鸣伦、鲁奇.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速度.经济预测.1996(25)4 Bdegar M.Hoover等.郭万清等译.区域经济学导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5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5人类发展报告(中文版).1996.16 刘树成等.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5

[1] 本文是在导师毛汉英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深表谢意。

(1)b 我们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两项指标来表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绝对差距为两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差,相对差距为两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收稿日期:1996年7月

TO IMPROVE REGION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CORRECTLY RECOGNIZEDISPARITY AMONG REGIONS

lu Minglun

(Institute of Geohgraph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

Abstract In this paper,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economy sustainable rapidgrowth since 1978,we discussed the way for recognizing disparity amongregions of China correctly.In addition,we give our suggestions on dec-reasing disparity among regions and improv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ha-rmoniously.And also,on the base of analysis civil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uring China cross-century development.China regional poli-cy principle has been given.

Key words regional disparity;harmonious development;regional policy.

标签:;  ;  ;  ;  ;  ;  

正视区域差距,促进协调发展*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