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市场化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高速发展阶段。在城市逐渐扩张的过程当中,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城中村,将成为城市发展、产业布局的重点区域。科学规划、有序实施城中村改造不仅有利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改造工程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出现的普遍现象。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的村落逐渐被取代,除农民原有宅基地被保留外,其余土地大部分被政府征收,按照城市发展规划重新开发建设,这样在城市周边区域形成了大量分散、凌乱的城中村,村民基本已全部转为城市居民户口,村民以非农收入为主,原来的村委会虽然改为居委会,但实质上仍然还是“村建制”,实行村的管理方式。
一、城中村的现状
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城中村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低廉的建设成本,内部活跃着多种产业和经济业态,并且存在规模小、成分多、经营活等特点,通过不断地重组和分化,城中村内产业能快速适应发展变化。这些发展给城中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脏乱、人流混杂、治安混乱、安全隐患突出等诸多问题。
(一)经济产业落后
房屋租赁、土地出租成为城中村主要经济模式,村内存在大量的小商铺、小旅社、小餐馆、小公司、小工厂、小作坊。这些小工厂、小作坊大多依靠密集的劳动型产业,从事初级产品的加工,技术含量低、发展前景小,大多管理粗犷、经营分散,经济效益,生产质量、产品档次等都差强人意,无法与主流市场技术型企业进行竞争。加之行政监管薄弱,偷税漏税、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问题突出。
(二)社会管理混乱
城市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这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在个人经济能力和文明素养等方面还比较低,一般居住在租赁费用较低的城中村,通过一些不稳定、简单的体力劳动工作来维持生活。这些外来人员数量多、成分复杂、流动性大,缺乏对应的管理,各类违法的现象层出不穷,给城中村的社会治安环境造成了影响。
(三)建设规划滞后
城中村原本为自然村落,房屋建筑均为村民自建,没有进行过整体规划布局。近年来,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类违法建设、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现象频发高发,公共空间遭到大量侵占,房屋密度越来越高、村内道路越来越窄,采光通风越来越差,居住环境越来越乱,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四)基础设施薄弱
城中村建设游离于城市规划建设之外,不论是处于城市中部的城中村还是城市周边的,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缺乏、道路拥挤、交通混乱的情况,与之相对的气、电、水、网等设施杂乱,学校、银行、公共厕所、污水管网、垃圾处理中心等公共设施的缺失,大量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以及废水废气得不到及时处理,造成村内环境脏乱,同时也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五)安全隐患突出
隐身于城中村的小作坊、小工厂大多数是“三合一”(生产、生活、仓储)场所,大多从事食品加工、家具生产、建材仓储等经营活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聚集,村内人员密集、道路狭窄、安全设施缺乏、安全监管薄弱,加之“一夜房”“节假房”等突击建设埋下的隐患,一旦出现火灾,后果难以想象。
二、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问题
随着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受政策调整、产业发展、市场变化、金融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城中村改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叠加显现,城中村改造成本越来越高、利益诉求越来越多、拆迁难度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
(一)长远规划统筹不够。随着城市集聚效应的增强,房地行业迅猛发展,在土地财产、房地产经济的刺激下,一些城市没有根据城市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的高度长远考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发展,在城中村改造中大拆大建,大搞房地产经济,造成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比例失衡,影响了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
(二)征地拆迁矛盾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年来,地价、房价节节攀升,部分群众对拆迁补偿不满意,一些企业在拆迁工作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征地拆迁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一些区位优势明显,土地租金、房租收入较高的城中村,每年都有集体分红收入,村民物质生活相对富裕,对征地拆迁的和城中村改造的抵触情绪较为明显。
(三)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动迁群众对安置补偿期望值过高,在拆迁安置补偿协商中相互攀比,拆迁安置补偿政策性标准与拆迁户心里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开发企业追求投资回报,基础设施投入需政府通过城中村改造土地溢价来弥补,造成了村民、企业、政府等多方利益难以平衡。
(四)工程建设进度滞后。在城中村改造中,政府采取措施优先保障回迁安置房建设,但由于受建设周期、项目资金到位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项目的实施主体资金链断裂,造成项目停工,严重影响了征地拆迁和回迁安置房建设,增加了改造成本,同时导致群众上访增加政府维稳压力。
(五)后续发展焦虑凸显。大部分城中村改造缺乏对产业的统筹规划,土地被征收村民大多文化水平低、缺少技能培训,再就业较为困难,虽然得到一部分征地补偿费用,但是经济上抗风险能力弱,赖以生存的土地房屋被征收后,普遍表现出对后续生存发展的忧虑。
三、城中村改造策略
城中村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盘活土地资源、推动产业转型的有力举措,对于拉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促进就业、增加财收、推动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坚持规划引领,找准发展定位。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一是要以前瞻理念谋规划,以整体思维抓规划,以融合方法编规划,切实提升城中村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好规划的引领作用。二是要根据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和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充分考虑和尊重城中村改造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关系的延续性,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增强改造项目在推进时序、总体布局、产业转型、城市功能再造等方面的科学性。三是要把城中村改造与产业培育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产城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产业资源,丰富片区的产业布局,保障片区经济与产业体系的有机融合。四是要统筹片区的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公共绿地、学校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公厕及垃圾中转站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二)坚持依法拆迁,维护群众利益。征地拆迁是城中村改造工作躲不过、绕不开的难题。解决这类矛盾,核心是要坚持依法依规。一要民意为先,严格执行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认真履行“三调”(民调、地调、房调)程序,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面,把拆迁协议签在前面。二要安置先行,加强安置房建设启动资金监管,确保妥善安置走在征地拆迁之前。在群众过渡安置期间,必须按时、足额发放过渡安置费,让群众生活有着落、心里有盼头。三要补偿到位,根据各地标准,结合改造片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标准,并同步考虑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切实保障被征地拆迁群众利益。四要做好群众工作,把政策讲清、讲透、讲到位,做到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
(三)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中村改造,最终目的是让城中村的群众从“有房住”到“住好房”,切实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一要加快回迁安置房建设进度,对已经启动回迁安置房建设的项目,要重点督促项目业主加快进度,确保按期交付使用,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厕所革命”延伸,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开展健康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实现均衡发展。三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抓好市容景观打造,大力实施公园、绿地、街道等“见缝插绿”工程,突出抓好大气、土壤、水污染防治工作,着力打造群众生产生活的碧水青山。
四、结语
城中村改造工作,既是一项关系城市长远发展的重点工作,也是一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城中村改造要与片区控规梳理、产业发展布局结合起来,有效衔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统筹推进“多规合一”,按照产业聚集、生活居住、休闲娱乐、生态旅游、综合服务等方向,持续调整优化功能布局,采用拆、建、疏相结合的模式,科学实施城中村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参考文献:
[1]汪菁,刘成才.郑州地区“城中村”建筑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2,29(3):31-33.
[2]汪日光.农村建房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J].工程与建设,2006(6):709-710.
作者简介:杜秋里(1978.5-)男 四川苍溪 本科 工程师 阿拉街道办事处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建设
论文作者:杜秋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城中村论文; 城市论文; 产业论文; 经济论文; 群众论文; 村民论文; 村内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