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的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路论文,中小企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次战后,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政府把促进有活力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经济计划的核心和重点;日本把中小企业看作是国民经济活力的源泉,有人认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秘密之一,就在于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足以说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已构成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腾飞的双翼,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就不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有人说,中小企业在一定意义上支撑着大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话并不过份。从发展速度看是如此,从产业关联关系和企业内在联系看也是如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业已把大企业与众多的中小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小企业离不开大企业,大企业也离不开中小企业,许多大企业就是在众多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协作和配套下得以发展的。所以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在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切不可忽视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必要注重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研究。
近几年,随着外界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在外界条件变化了的情况下,一些企业由于不能正确决策或决策失误,有的陷入了困境,有的已遭受到淘汰的厄运。有人说,中小企业的失败多数属于经营不善。我认为,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痛定思痛,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也承认这一点。从我们对一些企业的调查情况看,目前中小企业在经营方面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的通病。如有的企业不从自己的特点出发确定经营方向;有的企业不善于寻找“市场空间”;有的企业一味地追求生产的“小而全”、“中而全”;有的企业不考虑规模经营和规模经济;有的企业不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有的企业产品单一;有的企业经营缺乏主动性、灵活性,如此等等。
从目前和今后的发展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方面的集团军,虽然从整体上不会被淘汰,但具体到每一个企业,要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保证其长期生存和发展,却并非易事。这里的关键是企业自己要立足市场,突出优势,找准位置,切实在经营上下功夫,采取一套有效而又可行的经营对策。笔者拟根据国内外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就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我认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经营和发展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六种思路:
1.从市场找出路,寻求市场上的“空白点”
这里所说的“空白点”,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指大企业不愿干的或干不了的那部分产品市场;另一层是指其他企业尚未顾及的那部分市场。中小企业在整体上竞争不过大企业,在大批量长线产品的生产方面不具备优势。但市场本身除了有长线产品外,还有许多属于小批量的短线产品,有许多“空白点”。例如,有的产品是用户有特殊要求的,大企业一般不愿生产;有的产品批量较小,有些大企业不放在眼里,有些大企业则又接受不了。这部分产品市场,就是中小企业大显身手、展示优势的好地方。
从目前看,寻求市场“空白点”,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企业要善于把握市场和紧跟市场。要善于掌握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对影响市场变化的各种因素,要有正确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为加强市场的分析和信息的收集,目前,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多已采用了电脑,通过电脑存储情报信息并同情报信息机构联机,以期及早获得国内外信息。现在市场的变化很快。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也日趋多样化,有些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大为缩短。这就要求企业紧跟市场,适应市场的变化,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有利就生产什么。有些事情可以边干边学或边学边干。
二是企业要善于在市场上捕捉机会,并在决策时当机立断。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发展的机会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机会对每一个企业来说又是均等的。机会在哪里?就在市场上。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它、捕捉它,不要让机会一显即逝、白白跑掉。一旦发现和捕捉到机会,就要下定决心,充分利用,千万不能优柔寡断。
三是企业要善于创造市场。在一定意义上,市场是可以创造的。企业适应市场应当是主动适应,而不应当是被动适应;它自身甚至可以创造出市场。譬如,改变一下产品的外形或增加一项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就可能销路大开,新的市场就会被创造出来。这样的事例,在国内外企业界并不鲜见。
2.从建立专业化协作关系找出路
除了加强中小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协作外,重点要搞好与大企业的分工和协作。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小企业也是社会分工和协作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产物;加强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分工与协作,实质上也是在大中小企业之间应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国外许多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它们与大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其生产专业化程度很高。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与它协作的中小企业足有1200多家,所需零部件的70-80%都是由这些中小企业提供的。我国在这方面差距不小,有些行业的全能性企业高达80%;而与此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却在分散作战。这种情况,一方面限制了大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搞好与大企业的分工与协作,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大企业保持密切联系,积极与大企业开展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应当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特点和主攻方向。国外有人认为,加强与大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是中小企业保持活力的重要条件。这是很有道理的。在我国现实情况下,加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分工与协作,不但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把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而且有利于减少重复投资,有利于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部分大企业发展成为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有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3.从规模经营找出路,使企业形成合理的生产规模
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收益。一个企业要取得最大化的利润,必须选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生产规模。从中外企业的发展看,规模经济并不是大企业的“专利”。大企业有大企业的规模经济,小企业有小企业的规模经济。有些行业的规模经济企业必须是大企业,有些行业的规模经济企业则可以是中小企业。这就是说,中小企业也可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也有一个规模经营问题。同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通过规模经营,不但可以取得规模效益,而且可以开拓和扩大市场,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有规模才会有市场。
促进和加快中小企业的规模经营,使中小企业按规模经济的要求组织生产,一般可以通过增量调整的办法来实现。例如那些完全是由于投资量不足而达不到一定经济规模的中小企业,只要符合市场需求,符合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就可以加大投资,使之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对于规模经济较为明显的、适合于大企业生长的行业,则可以强化投资约束和投资管理,规定新创企业必须达到的最低限度的生产规模,以控制那些规模不经济的中小企业的再度产生。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存量调整的办法来实现。这主要是指通过企业兼并、企业合并、企业联合和企业破产等进行调整。例如,根据产业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对一些规模经济显著和要求甚高的产业或行业,指导一些中小企业进行合并;对过度竞争产业中的小规模、低效益的中小企业,或采取关停措施,或让其转向其他产业或者行业;对现有的小于规模标准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兼并、联合等措施,使之尽快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此外,要对各类企业间开展的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联合和以扩大生产规模为目的的企业兼并,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4.从新技术找出路,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
站在新技术的前列,是中小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小企业的优势和特长所在。中小企业应当推崇高新技术、高质量、高效率,在技术引进、研制、开发和技术改造方面要不吝投资。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一切也是由中小企业的特点所决定和要求的。专业化程度高,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投资规模小,是中小企业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非常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第一,它有利于采用先进的专用设备和生产技术,使之实现生产的专业化。第二,它易于操作人员及时掌握机器设备的使用技术和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第三,它有利于改进产品设计,进行产品更新换代。第四,它有利于专有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第五,它有利于专有人才的使用。也就是说,从竞争和发展方面讲,中小企业必须重视技术进步、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从企业方面讲,中小企业的特点又有利于其技术进步、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
从目前看,加快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引进,即中小企业直接从国外有关公司和企业引进,或直接从国内大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引进。引进技术的种类和方式,可以是软件技术,如专利、专有技术、技术情报和图纸资料等;也可以是硬件技术,如产品、关键设备和成套设备等;可以采取购买式引进,也可以采取联合、协作式引进。二是开发,即由中小企业直接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其开发方式主要有四种:①创业式开发,即完全依靠中小企业自己的力量搞高新技术开发,或在引进关键设备的基础上进行高新技术开发;②联合式开发,即由中小企业与有关方面联合,共同搞高新技术的开发;③吸收式开发,即中小企业对引进的高新技术,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开发;④连带式开发,即中小企业在大企业、大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某项或某些高新技术开发。
5.从多角经营找出路,适应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所谓多角经营,是指企业内部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即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这些产品之间,有的存在着某种联系,有的根本不存在什么联系。过去人们以为,只有大企业才适宜搞多角经营,中小企业不适宜搞多角经营。现在看,这种看法并不全面,一些中小企业也可以搞多角经营。国外有人将此称之为中小企业“经营构造上的革新”。现实也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企业,把“宝”完全押在某一个方面、某一种产品上,有时并不是长久之计,大企业如此,中小企业也如此。1988年,国家压缩基建规模,一些中小型机械企业纷纷由盛转衰,原因就在这里,就是吃了产品单一的亏。可以说,实行多角化经营,也不失为中小企业寻求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出路。
从目前看,企业实行多角化经营,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本业型的,即企业在本专业范围之内进行多品种经营;第二种是关联型的,即企业生产经营与本专业有关联的多种产品;第三种是非关联型的,即企业生产经营与本业无关联的产品。对中小企业来说,实行多角经营,应当更多地选择前两种类型,其产品的跨度不宜过大。在具体形式上,要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要着眼于原有技术的利用;二是要着眼于资源的综合利用;三是要着眼于产品的成龙配套。
6.从快转善调找出路,审时度势及时调转船头
从企业经营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也是以市场为导向来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但是,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投资少,包袱轻,转产成本低,与大企业相比,更容易适应市场的变化,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因此,中小企业应当经常居安思危,一旦发现自己的产品竞争不力,市场销路不佳,或发展前景不妙,就应尽早进行分析,及时作出判断,尽快调转船头,寻找新的出路——或生产市场“空白”产品;或开发其他新产品;或与大企业进行联姻协作;或寻求其他生路。对中小企业来说,这属于自行主动调整,而不是被动调整。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求得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