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桐乡市 314500
摘要:建筑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筑工程存在投资较大、管理复杂的特点,因此使用传统的粗犷式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程管理中的需要。为进一步改善建筑工程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将新的管理方式引入到建筑工程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中。基于此,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以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措施分析
引言
由于市场的刺激作用,当前建筑工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其中建筑工程管理在企业综合能力中占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创新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概念,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能够表现出自身的优势。企业通过将管理创新落实到建筑工程中去,能够有效改善当前施工状况,提高工程质量,进一步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1、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主要的施工要点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质量安全和功能完善。
1.1质量安全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前对工程特点以及工程要求有详细的了解,通过对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设计的对比,重点结合施工现场的地形和自然条件,通过合理的施工方式以及相应的施工技术,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还应该保证做到经济性施工和环保型施工。对于施工精度也应该通过一定的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通过提前的测量以及审查核对,保证施工位置的准确性。同时还应该重视施工所使用材料的质量。
1.2 功能完善
建筑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应该突出其实用性特点,并通过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建筑的功能。就基础性而言,务必保证通过一定的有效措施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功能性特征。在设计之初应该以功能性为核心,对施工周围的环境进行一定的考察,通过对干扰性因素的有效控制,不断优化整个施工环境。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需求做出一定的改进和提升,不断完善功能。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可靠性与优化性。
(1)建筑工程管理部门为了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一味的控制工程施工成本,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性降低。同时,建筑工程管理部门中的管理人员较少,经常出现一个管理人员负责多个部门事务的现象,难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质量与可靠性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我国多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不重视技术应用情况,不能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导致建筑工程施工队伍与技术团队的专业能力偏低,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一些建筑企业中缺乏管理专业人才,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降低。
(3)缺乏安全管理观念。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观念,不能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也无法在施工之前保证施工安全性。例如:在建筑工程高空作业中,管理人员不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情况,不能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同时,管理人员没有与安全监督工作人员相互合作,不能利用安全监督方式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会导致施工人员失足摔落,难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4)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还没有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不能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求开展相关活动,无法利用激励制度、责任制度、监督制度等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也难以规范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效率降低。同时,建筑工程管理部门不能做好相关管理工作,会导致出现违章作业的现象,影响着建筑工程的长远进步。⑤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不能利用现代化工作方式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无法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难以优化其发展体系,无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甚至影响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可靠性,难以提升其工作质量。
3、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法
本部分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详细分析创新措施。具体如下。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设置专门的采购、技术、监管、财务等部门,指派专业的项目工程师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每一部门都要严格把关,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同时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目标,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切合实际地选择、制定管理措施,做好每一环节的管理和优化,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漏洞,保证施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全面贯彻落实管理工作,从根本上降低施工风险隐患。
3.2 加强质量管理
(1)尽可能选择信誉好、资质高的设计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做好施工图纸设计,并在施工前召开图纸交底会,在吃透施工图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切工序均按照方案内容进行,同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施工成果可以充分满足建设单位需要;(2)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在材料采购方面,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国家相关标准来选择施工材料,保证材料相关证书齐全,入场前做好性能测试,性能不合格的材料,一定要严禁进场,避免质量较差的材料投入使用影响总体工程质量。所有进出场材料交由专人进行管理,并制定明确的管理章程,对违反管理规定的人员,必须要严肃处理,确保施工材料从进库到竣工退场期间不出现问题;(3)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保证每个人员都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较高的专业水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心,建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所有管理人员能兢兢业业地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
3.3 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在施工开始之前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并实时跟进、监督工程进度计划进行情况,保证施工进度计划方案的实施可以良好地满足工程最初预定的管理目标。施工人员要定期对每段时间的工程完成量和累计完成量进行检查,对工程的实际完成情况和计划进度进行实时跟踪、对比,加强对相关资源的严格把控,对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外在原因进行分析,必要时根据现实的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合理控制施工进度,使每一道工序按计划实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确保施工顺利开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计划,保证工程如期交工,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3.4 加强设备管理
设备进场前要严格对其性能和质量进行测试,保证满足施工要求,防止不合格的设备进场使用。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检修人员应该熟悉设备的正常运作情况,包括设备的各项指数、机器运作时发出的声音以及温度等等,不仅可以利用简单的机器就能对设备进行普通检查,还可以根据工作经验判断出设备是否有异常。同时做好设备日常的维护,定期进行清洁。对于施工现场的各种物品,明确固定的摆放位置,按照使用频率合理摆放整齐。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创新能够发挥显著的效果。管理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将其应用到其他领域依然会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同行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卢茜,邱浩斌.探析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J].门窗.2014(11):11.
[2]张运忠.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0):92.
[3]王彩萍.建筑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5(18):81.
论文作者:俞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