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战略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出去论文,海外投资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中央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政府在财税、信贷、保险、外汇、国别导向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业务的政策措施,并初步建立起对外经济合作的促进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和监管体系。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推动效应日益明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十五”时期以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外投资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中国企业正逐渐成为全球海外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一、“走出去”战略的确立与实施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终明确,是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该建议指出,在“十五”期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期,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该《建议》为今后五年我国对外投资活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了配合走出去战略的推进,2004年10月国家颁布了《关于对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政策的通知》,这个政策体现了中国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具体配套措施。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同建立了境外投资信贷支持机制。根据国家境外投资发展规划,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每年的出口信贷计划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此外,在境外投资日常管理方面,除了2002年10月原外经贸部先后颁布的《境外投资联合年检暂行办法》和《境外投资综合绩效评价办法(试行)》外,商务部于2004年11月下达了商务部关于印发《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制度》的通知。这三个文件共同规范了中国政府在境外投资方面的监督与服务工作。
在200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鼓励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
2006年商务部抓紧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继续完善对外投资合作相关政策法规,推进对外投资合作各项业务便利化。2006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鼓励和规范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意见》,这是自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第一个全面系统规范和鼓励对外投资的纲领性指导文件,为我国企业海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促进对外劳务合作稳步发展,商务部代表我国政府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包括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经济援助在内的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签署了110多个双边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建立了中日韩投资委员会、中非合作论坛投资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投资工作组等多双边协调和磋商机制。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经贸合作机制、加强政府间的磋商和谈判,推动了投资便利化和国际工程、劳务市场的开放。通过与国外政府部门商签加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务等方面合作的协议,逐步建立了政府间互利经济合作机制,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007年,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搞好“走出去”的规划,明确重点,引导“走出去”健康发展。在投资、外汇、保险、税收等方面,出台鼓励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将从五个方面为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中国将完善税收政策,促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目前中国已经和世界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截至2007年4月,我国已经与89个国家和地区正式签订了税收协定,与香港、澳门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安排。其中82个协定和两个安排已经生效执行,这一切为促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税收法律框架。
二、“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与进展
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对外经济合作,商务部牵头与有关部门在财税、信贷、保险、外汇、国别导向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同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走出去”便利化,并初步建立起对外经济合作的促进、服务、保障和监管体系,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推动效应日益明显,企业海外经营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涌现出一批成功的国际知名企业。如海尔、奇瑞、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更有一些民营企业不甘落后,千方百计走出去,如万向、远大空调、新希望等。“十五”末,我国从事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家,对外直接投资额超过50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企业1800多家,对外劳务合作企业600多家。在“走出去”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大型企业发挥了主导作用,民营企业逐步成为生力军。华为、海尔等一大批研发能力强、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管理水平高的大型企业,成为“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和核心。跨国经营企业的成长也非常迅速,到现在,我国已拥有2000多家国内母公司,境外企业6000多家,民营企业成为对外投资新的增长点。集群式海外投资初见端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以企业的市场行为为主,部分园区已粗具规模。
1.“十五”以来我国海外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十五”时期以来,我国企业加快推进“走出去”战略,海外投资重点逐渐从港澳、北美转移到亚太、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投资领域涉及生产加工、贸易、资源开发、交通、建筑、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旅游餐饮及设计咨询等,海外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
(1)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大、分布广。到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地区)有30个,累计投资额39.1亿美元,占股本投资总额的96%;其中投资额上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6个,分别是韩国、开曼群岛、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
(2)对外承包工程增长速度快,大型项目明显增多。“十五”时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726亿美元,年均增长24%,比“九五”时期增长一倍;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173亿美元,年均增长6%,比“九五”时期增长49%。到“十五”末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数达1800多家,项目合同金额992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同时投资合作大项目明显增多,如伊朗德黑兰的地铁、尼日利亚的铁路、马来西亚的电厂等。“十一五”开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00亿美元,同比增长37.9%。2007年1季度,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4.1亿美元,同比增长23.9%;新签合同额113.9亿美元,同比增长38.1%。截至2007年3月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1732.1亿美元,签订合同额2632.9亿美元。
(3)对外劳务合作进展明显。“十五”期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173亿美元,年均增长6%,比“九五”时期增长49%;2005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达56万人,比“九五”期末增加12.5万人。到“十五”期末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数达600多家。“十一五”开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分别达到52亿美元和50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6%和17.8%;新派各类劳务人员34万人,同比增加6.6万人。2007年1季度,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4.1亿美元,同比增长42.4%;新签合同额13.2亿美元,同比增长7.3%;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32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0.68万人;截至2007年3月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424.1亿美元;合同额469.2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89.3万人。
2.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或从事海外生产的需要,一些大企业开始在海外投资,加入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行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主体结构、行业分布、地域流向等方面都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
从投资方式和水平看,“十五”时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由“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等方式扩展,单个项目的平均对外投资额由2002年的281万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448万美元。2005年跨国并购已占投资总额的半数以上,2006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以并购方式实现对外直接投资47.4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36.7%。如中石化收购俄罗斯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收购法国罗迪亚公司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油国际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签订股份转让交割协议,向后者出让中石油持有的33%的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股权。中石油宣布以41.8亿美元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完成了这起迄今中国公司最大的海外收购。同时一批境外研发中心、工业产业集聚区逐步建立。对外承包工程向EPC总承包、BOT等更高层次发展,大项目增多,技术含量提高。
从经营主体看,国有大型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非公企业逐步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超过国有企业,跃居投资主体首位。国有企业占境内投资主体的比重由上年的35%降至29%,而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为32%,比上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福建省、江苏省、上海市、黑龙江省的境内主体数量占整个境内投资总数的62.5%,同时七成的私营企业投资主体来自浙江、福建两省。部分优势企业正在发展成集境内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跨国企业。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按销售收入排名的2006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中国有20家企业入选,企业排名也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中石化由2005年的第31位升至23位,中石油由2005年的第46位升至39位,国家电网公司由2005年的40位升至32位。
从投资行业看,中国对外投资已从过去以贸易领域为主,逐步拓宽到以工业制造、建筑、石油化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电子通讯、商业服务、农业等行业为主,并广泛涉及国民经济其他诸多领域如环保、航空航天、核能和平利用以及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咨询服务等。通过“走出去”,我国在境外形成了若干个原油和矿产资源生产基地,获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油气、矿产资源、木材和渔业。尤其是在能源领域我国已与30多个国家建立资源能源长期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沙特、苏丹、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大项目和中长期合作取得突破,在西欧、北非、南美、东南亚、中亚—俄罗斯海外战略区域建立了年产百万吨以上的原油生产基地;铁、铜、铝、铬等矿种均在境外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另外,我国企业在境外开展森林资源合作开发、渔业合作也取得较好成效。
从地区流向看,我国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业务遍及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亚洲为主,发展非洲,拓展欧美、拉美和南太”的多元化市场格局。2006年,中国对亚洲的直接投资额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30%,在亚洲的承包工程营业额占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的46%。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额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比例约为3%,中国在非洲的承包工程营业额占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的31%。拉美已取代亚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中国在拉美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60%。
三、“十一五”时期我国企业海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机遇期,总体上将面临更加有利的外部政治和经济环境。各国与我国的经济关系更加密切,相互依存加深;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很大。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进程将不断推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开展对外投资、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一种战略选择。但是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起步较晚,面临各种挑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国际化,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说机遇大于挑战。
第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首先面临着较好的国内环境。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和外汇储备均居世界前列,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也在加速,已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稳步推进和完善,支持和鼓励对外投资的政策也将更加完善。
第二,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6000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377亿美元,中国正在成为境外投资较多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目前仍然相对有限,但是中国已经进入发展中国家主要投资输出国行列。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均GDP的目标是要达到2000美元,在这期间我国的资本输出应更快发展。“中国的外汇储备越来越多,说明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走出去。
第三,国际政治局势总体继续保持稳定,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世界贸易保持较快增长,跨国投资继续回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进程不断推进,全球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各国政府为吸收外资,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更便利的服务。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更加密切,相互依存加深,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合作会不断加强。
第四,目前全球投资便利化,经济环境正逐年改善。全球FDI(外商直接投资)流量止跌回升,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国际市场空间巨大。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其前景十分广阔。而且能够更高层面参与国际分工,提高总体竞争力的需要;此外,企业国际化发展也是战略需要,寻求要素资源的需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能源安全的需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和减少贸易摩擦的需要,缓解本币升值压力的需要。
第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的企业已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许多企业在从事对外投资、跨国经营业务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营经验,实力逐步增强。
虽然我国海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石油风险、金融风险和恐怖主义等不确定因素增多,部分国家和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不良,各类突发事件波及范围扩大。国际上所谓“中国威胁论”有所抬头,少数国家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和资源合作大做文章,采取种种手段加以阻挠。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增加,部分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利益矛盾逐步增多。发达国家的技术、品牌、营销垄断,使我国企业在未来国际竞争中面临艰巨的挑战。
其次,我国企业“走出去”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体规模不大,国内企业总体实力不足,跨国经营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企业经营存在短期行为,境外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中介机构服务、行业组织自律和协调功能不完善;对外经济合作法制建设滞后,监管体制不健全。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内部治理不完善,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风险意识不强,对国外经营风险识别和控制,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加强。熟悉国际规则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仍然有限,运用东道国法律和国际通行规则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不足。
再次,国际政治和安全隐患增加,企业国际化战略管理与控制能力较差,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建立起完善的防范风险;建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和应对预案;用好政治风险保险;增强使用商业保险的能力,譬如人寿、财产保险等。同时要提高企业国际化战略,管理与控制能力,制定明确的国际化战略;协调国际化战略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合理取舍产业链条;确定经营方向;重塑跨国经营的战略控制体系;进行风险控制和战略调整;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不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这其中更要注重保护本企业的知识产权,譬如在东道国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等。
总之,随着对外投资规模扩大,我国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程加快,海外投资的运作模式逐步与国际接轨。然而,我国对外投资的历史毕竟较短,现阶段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对外投资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与技术支撑,大多数企业在海外仍主要以低廉的价格塑造竞争力,单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随意性较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但政府对境外投资普遍重审批、轻服务和监管。特别是在宏观层面上,政府的一些做法还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经济、政治和外交手段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企业预测和扫除国际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全面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以及我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地位。
四、“十一五”时期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走势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以优势产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促进产品原产地多元化。通过跨国并购、参股、上市、重组联合等方式,培育和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按照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境外资源合作开发。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程承包水平,稳步发展劳务合作。完善境外投资促进和保障体系,加强对境外投资的统筹协调、风险管理和海外国有资产监管。这一指导性文件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向前发展。预计至2010年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总额将达到600亿美元,并出现以下走向:
1.贸易、制造及自然资源开采运输和加工是中国企业未来对外直接投资欲望最强的三大领域,其中制造业对外投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很大,国际竞争力较强,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些行业已产能过剩,对外贸易摩擦增多。今后,出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拓展市场的需要,也为了减少对外贸易摩擦,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制造业企业将加快对外投资,逐步实现市场、外贸方式和原产地的多元化。
2.大型企业龙头作用继续增强,民营企业成为生力军。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发展的环境得到法律保障,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积极性日益提高,已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并将以其明晰的产权、灵活的机制,以及快速反应能力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生力军。中国大型企业国际化经营经验日渐丰富,国际竞争能力和整体实力不断增强,龙头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中国跨国公司也将更具规模。随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进一步扩展,有限责任和私营企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比重有所下降。
3.发达国家将成为投资的重点地区,非洲成为中国海外企业投资的新热点。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容量大,现实购买力强,消费水平高,需求多种多样,金融环境优越,物质力量雄厚,科学技术发达,而且工业集群为寻求效率的企业提供了最好的直接环境。在国家政策倾斜下,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将目标锁定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轻工业、农业、能源开发、资源开发、制造业等领域,进行直接投资或劳务承包等经济合作形式。
4.跨国并购将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层次不断提高,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逐步向跨国并购、股权置换等新方式转变。
标签:投资论文; 境外投资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 企业对外投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走出去战略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战略实施论文; 政府工程论文; 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经济论文; 营业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