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的发展,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电力系统朝着智能电网的方向快速发展,所以智能变电站电网中得到大量使用,其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也被人们提上日程。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问题及解决展开探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维护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变电站势必会朝着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因此,要想保障我国的变电站能够可持续的长久发展,就必须要对自身的运维管理水平进行不断的提升。要加强和巩固整个运维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在运维系统使用的过程中,融入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方式,来提升专业的技能,增强运维的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运维管理工作能够在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整个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智能变电站的结构特点
只有对智能变电站有足够的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智能变电站包括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这三层数据处理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这三层结构要做好分析工作。第一,过程层,包括智能设备的主要部件。智能变电站对其进行整合,达到了最优效果,使得电力传输及时有效,保障了电力运行的畅通无阻,发挥了智能变电站的基础性作用。第二,间隔层,包括继电保护装置等,主要作用是电力运输和保障工作,能够让电力在这样的模式下长久发展。第三,站控层,主要包含自动化设备,作用是对电力运输和改变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一定的保护手段,用科学计算的方式,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最后在分配的基础上,部分装置能对电力运行的状况进行监控,从而为后续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2 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运维管理的技术手段不够完善
目前国内外已经建设投运的数字化变电站已有上百座,国家电网公司已和南方电网已批复在建的智能化变电也有数十座。虽然这些变电站的改造及建设都符合DL/T860标准,但都缺少统一的规划,常常各自为政。各地采用的技术实现和智能化程度有所差异,尤其还没有统一的关于运行维护方面的规程和标准,维护手段也存在较大差异。虽然目前国产的智能化变电站设备不在少数,但不同厂家设备没有统一的通讯标准,使得装置兼容性差、可靠性低、保养开销大及故障排除困难。这种状态使得运行人员在巡检维护智能化变电站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技术依据及需要掌握各种厂家的技术设备使用,在运行维护中难免有所遗漏,从而使安全运行存在隐患。
2.2运维工作人员在认知智能变电站方面的问题
运维工作人员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对各项设备进行充足了解。因此,要求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有良好的创新思维,积极做好传统变电站的运营、维护、发展和变革,逐步用智能变电站取代传统的变电站。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对维护环节、操作环节的把握,避免出现因工作疏忽造成的损失。在对员工的教育过程中,也要逐步加强专业培养。
2.3运维管理的体制系统不够完善
虽然智能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发展,但其运维管理体制系统建设却相对落后,缺乏相应的经验,各种制度和规范不够全面和完善。运维系统化管理不仅包含运维管理阶段,还必须涵盖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验收、设备检修等,属于全过程管理。但目前许多智能变电站的管理还仅停留在运维管理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运行和维修仍是两个独立的部门,界限不明,职责不清常导致两个部门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导致一些故障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了运维管理效率。此外,一些项目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变电站的标准和规范基础上,但智能变电站设备与传统变电站有很大区别,导致运行人员在设备维护时缺少相应的根据和制度规定。
3 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3.1完善运维管理的技术手段
优化省级电网规划部门职责,在规划阶段设置统一标准,招标具有统一或类似标准设备的厂家参与项目设计实施,减少因设备不兼容而加大运维投入。以标准简单化、具体化、实用化为导则,梳理各种智能设备的知识,包括正常巡视、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的方法、手段和步骤等,制定各项作业标准化流程和依据,并将作业标准化流程大力推广到运行检修现场,提高运行人员标准规范作业素质。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实践,如利用移动计算设备(PDA)将规范化、信息化作业推进到运行检修现场,将基于实物标识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生产管理的业务标准,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来表示和辅助定位电力设备。真正将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与安全生产的技术标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得智能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得以实现。
3.2加强人才的培训力度
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需要运维人员参与建设和维护。运维人员在设备正常运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人员的科学管理和培训,需要有很好的制度约束。为了使智能变电站长足且顺利发展,必须加强变电站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建立一个专业化团队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让智能变电站能够在科学管理过程中长远发展。在一些科学性含量较高的设备使用上,可以邀请专业知识人员或者厂家的技术人员进行细致讲解和解答,让工作人员都能在学习中掌握智能变电站的使用,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及时进行电话咨询,快速排查和解决智能变电站发生的故障。另外,企业要从长远发展战略来看,派出一些学习接受力强的员工外出学习,为企业明天发展积累一定的专业性人才。尊重人才,供电企业才能获得长足发展。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的效率提升,有助于智能变电站的普及,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安全意识的一种保护,使自己能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累工作财富,促进自身良好发展,为供电企业长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3完善运维管理的体制系统
在管理中,强调专业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从源头控制,重视全过程动态管理,保证良好的管理效果,同时重视关键因素,做好主客观因素的控制。建立统一化的标准,一切工作参照标准执行,将日常工作行为规整为制度,以年、季度、月、周、日的形式细化制度,规范运行人员行为准则。落实责任制,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工作环节做到严谨,除了要明确职能部门责任、管控范围,还要明确各运维人员的职责范围,每值将设备按区、电压等级或片分派为各人专项巡视保管。让员工对每天的工作要求和职责都清清楚楚,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相比传统运维管理模式,系统化管理主要从传统设备与智能设备的差异着手,针对相应的工作内容进行规范管理,突出“全、严、细、实、优”的管理方法。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形成系统性的运维体系,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质量和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变电站势必会朝着智能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将不断前行,因此,我们就必须要针对在传统的电站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要不断地对已经拥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和整改,不断的在变电站发展的过程中融入创新型的思想,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素质修养,从而加强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整个智能变电站日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许建刚,吴曦.智能化变电站运维问题探讨[J].供用电,2015,30(1):12-14.
[2]严孝顺,陆茹。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运维管理问题分析[J].科学创新与应用,2017.22.122-124
论文作者:张成俊,刘俊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标准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