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地理教学的尝试与探索_地理论文

进行探究式地理教学的尝试和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变传统的重视结果为过程和结果并重,是对接受式教学的变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本文试图从探究式教学三个典型形式:课堂探究、课题探究和实践探究作一点精浅分析,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课堂探究

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学校教育仍是班级授课制为主,班级人数多在50人左右。因此,课堂是探究式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由于时空的限制,教师紧紧围绕教学主题,提出恰当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实际上,概括知识进行知识迁移也就是创新思维的形成过程。系统化的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头活水。

案例:运用数学思维,突破难点知识。

地图知识中求陡崖的相对高度这部分内容,学生不理解公式含义而在运用公式时易出现错误,并且类似的问题也不会进行知识迁移,灵活地解决问题。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突破难点,触类旁通解决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探讨陡崖相对高度公式“(n-1)·d≤H<(n+1)·d”的含义。(说明: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n表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

讨论和归纳:利用下图,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100米,引导学生说出陡崖顶部的高度范围,底部的高度范围,启发学生利用地形剖面图推导陡崖相对高度公式。

陡崖相对高度的最小值:

陡崖顶部海拔刚好是400米,底部海拔刚好是200米则二者之间只有2个等高距,相对高度是(3-1)×100=200米。

陡崖相对高度的最大值:

陡崖顶部海拔无限接近于但不等于500米 陡崖底部海拔无限接近于但不等于100米 则陡崖顶部和底部相对高度地无限接近于4个等高距 即相对高度约是(3+1)×100=400米。

由此推知:陡崖相对高度公式为(n-1)·d≤H<(n+1)·d

另外,地理计算题中,常用的一些公式如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纬差,两条经线间的纬线长度公式:L=111·Cosθ。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通过画图进行探究。只有对知识深刻理解,才能灵活运用。

教学感悟: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原因,运用综合思维理解相关地理原理和规律,不断进行归纳、概括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由一个知识点,迅速激活知识群的效果。这样,学生才能进行知识迁移,触类旁通地解决问题。

二、课题探究

所谓课题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课题,搜集信息,经过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再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的教学方式。课题探究相对消除了课堂探究的时、空、信息的限制,是课堂探究的补充和延伸,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质。通过课题研究,学生能从生活现象入手,利用网络和其它课程资源,进行综合思维,探究地理原理和规律,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案例:比较我国南北差异。

提出课题:完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教学后,为使初、高中知识衔接,用系统的方法比较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用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比较我国南北方差异。引导学生比较自然环境差异时,要从地形、气候、河湖、矿产等方面搜集信息。人文环境包涵内容很多,要求学生从经济水平、建筑风格、音乐戏曲、饮食习惯……等方面探究。学生根据兴趣进行分组活动。

信息收集阶段:这是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防止学生有“吃大锅饭”的思想,要求每个学生对收集的信息都要记录、整理、分析、归纳、概括。现在学生上网查询信息较多,教师也要提醒学生参看其它学科课文(如语文课文中有《苏州园林》《安塞腰鼓》,美术课本中有颐和园、苏州园林彩图及文字说明,历史课本及历史地图等),扩大信息来源渠道,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

探究阶段:小组成员经过信息收集后,回到小组中,对收集信息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概括。在信息交流和相互讨论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创新能力,也学会和他人团结协作进行学习。此过程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知识要有条理化,事例要有典型性。

成果展示阶段:各小组利用不同形式。用论文、图表、影像等或朗读,或角色扮演,或出墙报、办板报等形式汇报研究成果。此阶段是充分张扬个性展示特长阶段。有的学生为说明南北音乐戏曲的差异——南柔北刚时,播放《黄土高坡》和《好一朵茉莉花》,《安塞腰鼓》和《千年等一回》进行对比;有的学生把现代著名作家的籍贯进行归纳,得出南方籍多于北方籍,从这个侧面说明南方比北方文化发达;有的学生运用图片说明:北方园林庄重严谨,南方园林轻巧玲珑……。当学生展示探究学习成果时,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注视他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无论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学生间的评价,都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对正确的观点要赞扬,对错误的观点要及时委婉地纠正;对学生情感方面调控也要注意,对好大喜功者要提醒在探究成果中其他学生付出的劳动,对自卑者要肯定其敢于参与学习、探讨的勇气。

总结阶段: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探究过程的体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创新的快乐、知难而上的勇气。特别是学习方法要认真总结,为解决此类问题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果打下基础。但是就对这个课题而言,到此为止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我国南北差异显著,但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为什么统一的时间长而分裂时间短,形成统一的大中国?引导学生不脱离研究成果,对各小组成果进一步整合和升华,仍然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归纳:中国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完整的水系;共同的语言文字,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合力守护以长城为标志的祖国边疆;京杭运河的历史作用;南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的互补。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等等,使南北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学生仿照上述方法,也可探究我国东西差异。

教学感悟:教师不要满足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也要广泛收集信息,勤于思索,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结论作迅速客观的评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以时空的视角分析问题,学生探索一些地理问题时,会以史实验证人类活动导致自然环境的演变;分析一些历史问题时,会联想自然的演变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三、实践探究

实践探究是探究式教学开放性最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形式。学生通过眼的观察、脑的思索,把所学知识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自己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方案,进行实地考察,独立解决问题。

案例:河流地貌成因及人类利用河流资源状况。

提出问题:学完河流地貌知识后,师引导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以颖河为对象,探究河流地貌的类型、成因,以及人们开发利用河流资源的状况。

收集信息:在颖河支流的上游段拍摄照片,河床呈V字型;在颖河中游曲流处拍摄照片,凹岸陡,凸岸缓;平直河道(河水自西向东流)南岸陡,北岸缓;近岸观察,同样是平直河段,胶结性好的粘土河岸坡度缓,而松散的沙土河岸坡度陡。

探究阶段:探究河床特征及成因,上游河段河床呈V字型,原因是地形起伏较大,水速快,河水以下切蚀侵为主。中游段河床宽浅,曲流较多,是因为水速慢,流水侵蚀以侧蚀为主。弯曲河道由于流水不仅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且还受离心力的影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当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一致时,凹岸侵蚀强烈;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不一致时,凹岸侵蚀微弱。探究人类利用河流资源的状况:颖河不在丰水期时,运沙船和运煤船多靠水深的南岸和凹岸行驶。码头多建在水深的南岸。但北岸也有码头,这是因为界首城区主要在颖河以北,离城区,运输方便。北岸泥沙沉积年,有采沙点。

展示成果:学生画出实地考察的河段图,标出考察点和拍摄照片的地点,把研究的成果以直观形象的图片,简明扼要的注释,阐述地理成因,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如图:颖河(北半球的河流)A、D为凸岸 B、C为凹岸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B岸(凹岸):地转偏向力和弯道离心力不一致(为钝角)侵蚀作用弱。

C岸(凸岸):地转偏向力和弯道离心力一致(为锐角)侵蚀作用强。

表层河水流向凹岸,凹岸侵蚀坡度陡;

底层河水流向凸岸,凸岸堆积坡度缓。

另外,学生对国家下决心治理淮河洪灾,整治河道,提高防洪标准所采取的措施给予肯定,并作宣传。对采沙点过多会破坏河床,可能带来洪灾隐患,给予批评,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希望政府加强管理。通过实践活动,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教学感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联系社会和生活,拓展教学范围,把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观念引入地理教育。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会运用相关的各学科知识,探究地理问题;会逐步掌握全面分析的方法,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形成正确价值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课堂探究,课题探究和实践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学生主体性渐强。在具体实施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恰当地选择探究形式,适当调控探究过程,引领学生走向知识,体验学习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激励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地理结论,从自然和人文的结合上探究地理原因的习惯;养成对多种地理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联系变化的社会学习地理的习惯。师生共同把课程作为时空无限的创生资源,把教与学作为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巩固知识和开阔视野并举,体验学习过程和注重学习实效并重,实现“学会”到“会学”的转变,由学习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经验,逐步具备验证现在和推测未来能力,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

标签:;  ;  ;  ;  ;  

探究性地理教学的尝试与探索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