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英
(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53)
【摘要】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6例择期行全麻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全麻联用瑞芬太尼;观察组:全麻联用舒芬太尼。记录比较两组苏醒指标、术后5min VAS评分、术后30min内镇痛药物使用率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拔管时间、唤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时间等苏醒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min VAS评分与术后30min内镇痛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36±0.21)分、16.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苏醒期不良反应率(7.35%)较对照组(26.47%)相比,显著更低(P<0.01)。结论:全麻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在苏醒期内镇痛效果更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苏醒质量
【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086-02
全身麻醉患者在苏醒期因长时间承受导管及气管插管刺激、手术创伤及被动体位所致的肌肉酸痛而极易引发躁动,并可诱发术后并发症,危及其生命[1]。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择期行全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全麻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6例择期行全麻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均为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女29例,男39例,年龄22~56岁,平均(42.7±5.3)岁,手术类型:14例泌尿外科,13例妇产科,11例心胸外科,30例骨科;观察组女31例,男37例,年龄24~57岁,平均(43.5±5.8)岁,手术类型:15例泌尿外科,12例妇产科,13例心胸外科,28例骨科。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临床可比(P>0.05)。
1.2 方法
(1)麻醉前准备:①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860)0.5mg+地西泮(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6020744)10mg;②以流量1~2L/min的面罩吸氧30min左右。(2)麻醉诱导:①依次静脉推注咪达唑仑(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33)0.1mg/kg、丙泊酚(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42)2mg/kg、维库溴铵(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541)0.08mg/kg;②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0.2μg/kg;观察组:在①基础上,给予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56)0.4μg/kg;③对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实时监测。(3)麻醉维持:①静脉泵注9mg/(kg?h)丙泊酚+0.35mg/(kg?h)维库溴铵;②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6~12μg/(kg?h)瑞芬太尼;观察组:在①基础上,联合0.1~0.2μg/(kg?h)舒芬太尼;③两组术中均可追加维库溴铵以使肌肉松弛度适宜手术要求;④舒芬太尼于术毕前40min停止推注,维库溴铵于术毕前1h停止推注,其他药物均于术毕停止推注。
1.3 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拔管时间、唤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时间等苏醒指标;并比较两组术后5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与术后30min内镇痛药物使用率及苏醒期不良反应。其中VAS评分:共10分,无痛用0分表示,且分数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剧烈。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苏醒指标
两组拔管时间、唤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时间等苏醒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苏醒指标比较(x-±s,min)
3.讨论
临床全麻镇痛主要以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为主,两者均属阿片受体激动剂。瑞芬太尼是一种镇痛作用强,起效迅速,术后苏醒不受输注时间影响的理想静脉麻醉药[2]。但其只具有短效性,半衰期一般仅有4~6min,正是这种特性导致其停药后易出现急性躁动与疼痛,并在拔管时引起血流动力学明显波动。进而引起心肌耗氧骤增、心率加快及血压剧增等心血管多种强烈不良反应,并可促使血管吻合口形成血肿、裂开或术野渗血骤增,可威胁患者生命[3]。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衍生物之一,其镇痛效果在芬太尼家族中是最强的[4]。具有安全性高,起效快,亲脂性较高,易穿透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结合度高,和阿片受体亲和力大,镇痛持续时间较长且效果佳,半衰期长达60min,且在肝脏内代谢较快并可直接经肾脏排出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全麻[5]。本研究显示,全麻应用舒芬太尼的观察组和采用瑞芬太尼的对照组在拔管时间、唤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时间等苏醒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为患者术中实际用药量依据实时动态生命体征监测结果进行调整所引起。观察组术后5min VAS评分与术后30min内镇痛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36±0.21)分、16.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苏醒期不良反应率(7.35%)较对照组(26.47%)相比,显著更低;表明瑞芬太尼镇痛作用时间短,术后多数患者需要采取额外镇痛措施;舒芬太尼在苏醒期内仍可有效发挥其镇痛作用,能大幅降低苏醒期内不良反应率。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在苏醒期内镇痛效果更佳,能显著改善苏醒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高光洁,尚宇,杨闻宇等.地佐辛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0):1000-1002.
[2] 任波,白晓光.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术中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7):1068-1070.
[3] 李立晶,张建敏,王芳等.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1):21-23.
[4] 吴奇伟.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26):110-112.
[5] 杨明华,范芳,谢瑞祥等.老年患者舒芬太尼血药浓度的测定[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537-5539.
论文作者:张可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芬太尼论文; 全麻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