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系统在市政设施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顾娟

浅谈信息系统在市政设施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顾娟

南通市市政设施管理处 江苏省 054001

摘要:习总书记指出:“人类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是世界潮流,互联网对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生产力发展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黄爱军副市长在“互联网+智慧产业”发展专题报告会上强调提出,要求大家要以学习的态度认识互联网,拥抱互联网,把握互联网的发展动态,在逐步提高对互联网认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运用互联网,要相信把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运用起来,必将对我们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从各个领域的发展看,我们不得不承认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快、影响最大、渗透最广的一门高新技术,信息化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并在逐步推广和普及。信息化在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领域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们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智慧城市建设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信息系统;市政管理;应用

一、项目需求背景

1、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有客观需要

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管养设施量不断增加,管养设施量每年在以10-20%的速度在不断增加,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技术要求和管理难度不断增大,而管养人员相对有限。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信息化等先进技术手段来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作业方式,才能适应现在工作要求。

2、人民群众对市政服务有更高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广大人民群众对市政管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设施管理肩负责任重大。所谓市政管养无小事,事事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一个小小的窨井盖却关系到行人的生命安全,路面坑塘、积水,都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出行,雨污水混接,污染河道,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百姓同样反应强烈,如有桥梁的损坏、塌陷更是严重影响百姓的安危。

3、应急保障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紧急事件的应对和处置,其社会影响度在大大提高,许多城市的教训警示我们,只有快速高效处置,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才能更大程度地实现为民服务。国务院《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就是要求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防洪防涝,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排水行为,保护水环境。在灾害性天气变多的情况下,许多城市“雨后看海”的现象网上迅速传播,老百姓对防汛防涝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反映尤为强烈,社会影响巨大。尤其是在城市排水管理工作上历史欠帐较多的城市,感到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上级各种检查及市民要求。若要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只有在提高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能力上下功夫,在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建设信息化系统是基本出路。

二、市政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a)及时准确发现问题:

通过在线监控设备、传感器等设备系统及时将问题自动传送到系统中,省去很多人力。建立信息通道,可以将政府平台传送过来的信息和巡查人员上传的信息(包括各种渠道来的信息)都能及时得到接受,并能准确定位,便于分类处理。

b)迅速解决反馈问题:

通过各种渠道来的信息通过分类后,及时发出任务单,维修人员(特别是抢修任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接到指令,准确撑握问题所在和任务要求,能在第一时间组织落实,并将维修结束后的情况及时反馈到信息系统中,便于管理者组织查验和对政府平台的回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安全隐患,快速高效地为民服务。

c)提前预防处置问题:

在线监控设备及各种渠道获得的实时信息、快速调用历史信息,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科学分析,提供辅助决策,更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养护计划,达到预防性养护的要求,同时将许多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d)应急管理合理调度:

应急管理(灾害性天气的应对)中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如果我市专门建设应急管理指挥系统,可以建立信息通道,将我处业务范围内的应急处置情况进行上传,同时接受上级安排的应急抢险任务,做到与应急处置中心实时对接,共享数据,消除信息孤岛,形成更加紧密的联动关系,实现科学调度,各项资源得到优化调配(包括人员、车辆等应急设备),以最快的速度更有效地防涝减灾,造福于民。

e)实时监管科学评价

有利于政府部门的绩效再评价,有利于处管理层的绩效考核,有利于各类监管到位。领导和管理者能直观掌握设施空间分布,随时随地掌握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各级人员的工作动态,准确掌握各部门各级人员的工作量和质量质量,尤其为绩效考核、各类监管、责任追究等提供事实依据,一旦出现问题,问题出在哪儿,都可以通过系统很快查出来,无法造假,无法隐瞞,对责任追究特别管用,可以提高各岗位人员的责任意识。信息化管理真正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f)服务透明高效便民

有利于各类行政管理、行政审批。推行网上审批,方便群众,各程序均公开透明,实现人人平等,消除因人情关系带来的不公,是实现政务公开,高效便民的重要举措,同时也能有效抑制各类腐败事件的发生。

三、市政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途径

实现上述目标及作用,需建立市政设施管理的数字化模式,与业务深层次融合,提高市政业务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形成市政一体化的管理平台。提高突发事件和应急抢险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科学调度,实现资源优化调配,以最快的速度控制危害的延伸,将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为保障城市政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现代数字化管理手段。构建监测与模型的联合应用模式,运用模型辅助进行决策,提供管网规划改造的科学决策手段。建立覆盖市政管理范畴软硬件及业务子系统,各业务子系统既能单独运行使用,又能集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整体,并使之能彼此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性能最优。

确保上述业务目标的实现,通过一系列软件硬件的建设来实现上述功能。

(1)建立信息化管理指挥调度中心。

通过综合信息化技术,提供高清晰度、高响应度、高智能化的应急指挥调度手段,实现市政应急指挥信息资源化、信息分析智能化、应急决策科学化。

(2)建立信息化管理数据运算中心。

统一规范建设,通过大数据、冗余备份等技术手段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数据资源高效、可靠、稳定的互联互通。

(3)建立前端采集系统。

实现市政管线数据的监测、监控。安装管网的流量监测设备,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远程监控、分析预警等。实现市政设施管理处对排水管网、泵站、道路、桥梁等信息动态监控,辅助进行科学决策,将许多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建立高效可靠的环境机房。

一个良好的计算机机房环境不仅应为核心的网络和计算机设备提供高可靠的供配电系统,而且应为设备的运行提供高度洁净的、恒温恒湿的空间环境,使机房内的各个计算机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从而为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稳定可靠、高效节能的后台支撑和保障。

(5)建立信息化综合数据库

进行综合数据库设计和建设,包括资产数据库、基础地形数据库、运行监测数据库、文档、多媒体数据库等,实现市政设施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入库,同时建立市政设施数据长期有效的更新维护机制;

(6)构建业务管理软件。

建设设施信息管理系统收集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的静态数据;建设管网在线监测系统,收集设施的动态监测数据,实现对监测数据和视频的实时显示和数据分析,有效监控设施的运行状态。将数字化管理手段与巡查维护、防汛应急、排水户管理等业务进行整合和优化,构建业务管理系统,形成适用于市的市政数字化业务管理流程和模式,提高监管效率。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和操作,构建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实现用户-角色-权限的管理。

通过以上硬件支撑系统的建设,结合软件平台,有效提高突发事件和应急抢险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科学调度,实现资源优化调配,以最快的速度控制危害的延伸,将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为保障城市政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现代数字化管理手段。

四、配套建设

随着市政信息系统的不断增加,信息系统运维服务的管理对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而且已经在市政设施运营管理和经营决策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成立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负责服务器设施的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负责服务器软件系统及数据库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深化培训,提高关键用户的技术素质,加强内部信息化系统软硬就培训和市政信息化技术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根据日常维护的数据和记录,提供后期市政信息系统的整体建设规划和建议,更好的促进设施设施信息化管理规范化合理发展提供支撑,为市政设施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结语:

信息化管理的本质是用科学的感应设备或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和计算机的统计计算分析替代了人工监管及人工统计计算分析,用快速的电子流代替了传统的纸质流和电话流,通过网络传输大大提高了获取数据的能力及传输速度和统计计算分析的效率。我们清醒地知道,信息系统本身也不是万能的,它不会解决所有问题,它只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果管理不跟进的话,同样不会取得预想的效果,必须与规范的管理流程有机结合和员工的积极配合,才能真正理顺和规范各类管理行为,加上相应的考核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信息系统的应有的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向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迈进,相信信息系统建设必将促进并推动市政管理水平上一新的台阶。

论文作者:顾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浅谈信息系统在市政设施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顾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