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具有“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课堂论文,生命论文,张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听了两节“同题异构”课:A课紧贴高考考点,绵密严谨,不枝不蔓;B课则以高考的某一类题型为例,由表及里,多向生成。没想到,课后大家在讨论这两节课的优劣、得失时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明显分成了“挺A反B”“褒B贬A”两派。 这看似是一个个案,其实却折射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操作的一个焦点问题:语文课到底应该固守“原点引力”还是倡导“生命张力”?虽然新课改已经推行了十多年,但是,让语文课堂充溢“生命张力”可能还处于蹀躞而前的阶段。因此,广泛研讨并且认真落实这一教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张力”本来是一种物理效应,指某物体受到拉力后物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牵引力;其相互作用具有使物体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应。引申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关注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部丰富性,关注课堂教学生命潜力的开发,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 一、夯实语文课堂的知性厚度 “张力”,顾名思义,首先需要“力”。力,需要积淀、孕育,需要厚重、强大,“教语言”是语文课永恒的主题。一堂课想要具有张力,首先必须夯实知性厚度。而现在有些语文课,越来越好看、越来越热闹,新理念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可是学生的知性收获却越来越少。为此,我们需要返璞归真,回到原点,理性地思考语文到底是什么、要到哪里去,真正做到“教学内容明明白白、教学过程清清楚楚、教学方法简简单单、教学效果实实在在”。 但是,我们不能将“知性厚度”简单地理解成“教会知识”“奉送真理”。具有知性厚度“张力”的语文课堂至少应该体现两大特点。 特点一:内容设计是从“大语文”出发的,知识建构是植根于学生认知基础的,教学路径是引而不发、由此及彼的。譬如,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于散文的阅读分析存在不少问题,而散文恰恰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体裁。为此,我们特地组织了散文阅读专题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但执教者并没有系统地讲述散文阅读的知识,而是首先分析学生在阅读散文过程中暴露的共性化问题——过于笼统、缺乏多角度意识、深度阅读文本能力不强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总结“解答策略”——要紧扣文本逐行阅读,在文中圈点勾画,进行归纳推断;要选准角度、审准探究点、确定需要筛选的内容;要分层分点作答——这一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不能只是依据文本知识体系备课,不能只当“知识搬运工”,而是要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先让学生进行“思维暴露”,再进行“问题归因”,而后进行“学法指导”。此时,学生的思维通道敞开,接受程度最高,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境界,自然就使课堂具有“张力”。 特点二:有效地“将提醒落实为习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将理解迁移到运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对于学生的某一知识缺漏或者答题疏漏,讲述得相当清楚,提醒得相当到位,但是类似问题还会不断出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听到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的学得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强化“落地训练”以促进能力形成。再以上述教学为例,教者非常注重将多角度、多层面理解散文意蕴的方法具体化,指导学生抓住“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欣赏作品的形象”等考点,引导他们找出文本中有几个角度、几个描述对象等;在“自主练习”教学环节,强调与“考试说明”结合,让学生的学习方向感更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文本练习,并展示学生答案,比较异同,归纳要点。这节课的“张力”体现在由知转识,能力迁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能够落地生根,牢固建构,而不是匆匆忙忙、浮光掠影地教学,教师展示了一番,学生什么也没有得到。 二、扩大语文课堂的感性向度 “知性厚度”是语文课堂“生命张力”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前提,它具有中心任务的地位。但是,语文教育还同时肩负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任务,而不能只有“中心任务”或者完全依附于“认识任务”。不少研究者也强调课堂要兼顾教学的“质感”,比如,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这些重视情感的论述,往往只是把情感作为服务学习的手段。比如,有的学者强调语言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使情感在识记时发挥作用;还有学者强调把文学文本中的情感发掘出来,使学生体验并内化,这比前两者仅把情感作为完成教学认识任务的工具要前进一步,但还没有注意到课堂本身应具有的促使学生情感发展的价值。 其实,具有张力的语文课堂,情感目标本身就是课堂教学的“题中之义”。它指向学生在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课程标准”中情感目标与其他两项目标并列,而并非从属关系,就是一大突破,就是一种回归。虽然情感陶冶不是一节或者几节语文课能完成的,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并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譬如,杜甫的《兵车行》以满腔悲悯之情,含蓄而深刻地揭露了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寄寓了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强烈同情。如果仅仅将目标限定在字词、情节和表现手法层面,那么课堂教学显然缺乏“张力”。在指导教研观摩活动中,我建议执教者抓住情感主线,带领学生进入情感殿堂。学生在低吟高诵、对话互动中厘清了全诗的情感线索:无论是前一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入全诗,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呼之欲出。第一段叙眼前之事中的“牵衣顿足拦道哭”,四个动作的组合很富感情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因为诗人与送行队伍中的人民感情相通,所以他才能绘出感情真切的场景,为第二段气氛渲染提供了可信的背景。第二段尽管是“行人”的叙述,但也饱含诗人的激情。如“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等句,抨击时弊的胆识就很卓绝,而这个“胆”中又包含了诗人“匡时济世”的炽烈情感。这样,学生真正触摸到了诗人“伤国忧家哀黎民”的深厚情感,感受到了诗词带给他们的情感满足,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从而达到比单纯的古诗词教学预期目标要丰富得多、广阔得多的境界。 诚然,课堂教学的感性向度绝不止“情感”一个方面,像语感品悟、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等方面都应关注。只有达到多方面的统合,才能构成完整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这也是凸显课堂张力的目标之一。 三、拓展语文课堂的理性深度 具有张力的语文课堂需要质感丰满、向度多元:学生在课堂里也许能得到对人性的感性体验、对童年的率真追忆、对亲情的温暖触动,可能会瞬间感动、怦然心动、莫名激动。我们说,这也是语文,也是语文教学应达成的目标,也是语文应然之境。但是如果高中语文课堂仅仅止步于此,那还谈不上“张力课堂”,或者说,没有达到“课堂张力”的应有力度、理想效应,因为高中学生的认识深化、意义建构、价值形成等也是通过课堂教学潜移默化、渐次生成的。 黑格尔说,要从“合理的情绪”和“情致”中品出思想,实现情感与思想的合一。朱熹则说得更为明晰:“大抵学者读书,务要穷究。道问学是大事。要识得道理去做人。”(《朱子语类卷十·学四》)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篇目一般是具体的、感性的、动人的,其间也不乏深刻的思想蕴涵,教者需要引领学生嚼其味,寻其旨,明其理。 1.要准确把握文本自身蕴藉的主旨 仍以《兵车行》教学为例,除了上文所述要读出“情”之外,还要读出“理”,读出在顿挫凄恻物象后面包蕴着的丰富内涵。杜甫的诗是“诗史”,这首诗深刻揭露了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连年不断的大规模征战,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表现出强烈的“非战”思想。而“非战”是杜甫诗史一个极其重要的主题。那么,今天的课堂也应该是强化“非战”思想的阵地,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读出其中强烈的“非战”主张,读出向往和平、同情民众的基本思想。 2.要借文明道,弘扬崇高壮烈的精神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是苏教版必修四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在这篇序文中,怀着满腔激情,热情赞颂了黄花岗烈士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激励国人发扬先烈的牺牲精神,为实现理想英勇奋斗。文章充满了理想、道义、信念。今天,这些崇高壮烈、浩然正气的黄钟大吕却渐渐式微了,即便在风华正茂的高中生心中也模糊了。而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要借文明道,弘扬、彰显浩然之气。为此,我指导教者设计了一个纲举目张的问题:那些革命志士们随时准备为国牺牲,死后可能被抛尸荒野,死无全尸,更有甚者连名字也未留下,你觉得他们的行为值得吗?对此,学生讨论十分热烈,畅所欲言,渐渐形成正能量、最强音。这对于高中生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具有重要价值。 四、提升语文课堂的个性高度 具有“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必须改变“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应着眼课堂教学中影响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着眼师生活动的全部丰富性,着眼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来设计教学。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这是叶澜教授“课堂生命律动学说”的重要主张。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既能让共性群体受益,又能让缤纷个性得到丰富,从而能实现优化的“生命律动”呢?在此,仅以我指导的研究课《羁旅词赏析》为例做一简要阐述。 首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的空间 本课的教学流程基本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回忆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抓住作者情感基调,整体感知词人的羁旅乡思;在初读基础上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作品,明确抒发羁旅乡思之情在历代诗词作品中是一个永恒主题。在这一环节教师应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自学自悟,为后面深入研讨奠定了坚实基础。结课时又让学生自主总结概括鉴赏羁旅词要点:抓住意象、注重积累、知人论世、掌握手法等。整个课堂设计按照“自主感知——互动探究——拓展延伸——概括总结”的线索进行,始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思维训练和实践操作,在互动合作中习得知识,发展能力,达到自主生成、个性提升的生态目标。 其次,要让作者内心言说与学生个体体验相融合 课堂教学最忌讳直接向学生“灌输”教者的所思所感,而这堂课将教者的观点隐匿起来,尽量引领学生自己去倾听作者的内心言说,掌握品读技能。学生自己“听”懂了:如何在羁旅愁思中抓住情感基调,整体感知词人的羁旅乡思;如何从颜色、空间感、观察视角等不同方位分析、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如何抓住具体意象分析,欣赏秋天图景,体会萧条之景与萧索之情相生相融的艺术手法;等等。在走近作者、聆听内心、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再创设与现实生活较为贴近的情境,让学生融入个体经验领悟文章主旨,并理解“所有人面对人生的冬天,都无路可逃,只能独自面对”。这样就将认知意义的文本解读上升到了感悟人生哲理的层面,对于个人成长极具促进作用。 再次,要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形成独到见解 如学习《寒风吹彻》时,我们引导学生从文中读出独到的见解,“走近文本——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跳出文本”,循序渐进,拾级而上,从而达到“感觉——感知——感动——感悟”的效果。课堂最后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思考:你曾经面临过人生的冬天吗,你觉得这时我们最需要做的是什么?结果不少学生从不同角度做出了人生思考:我们需要坚守,不为寒风所折服,积极创造条件走向温暖;我们需要火炉,更需要为自己储备柴火;我们需要冷静、智慧,懂得积蓄热量,保持温暖;我们需要抱团取暖,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集体走出严冬……每当学生由外部刺激的接受容器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时,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时,他们就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了一步。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教师可以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拓展出最大的信息空间,教师如能使课堂富有弹性和可塑性,具有较强的生成性和发展性,那么它的容量和价值就不可限量。这样的课堂空间,就是富有“生命张力”的课堂空间。我们期待着这一美好目标的早日实现。用“生命张力”建构语文课堂_课堂教学论文
用“生命张力”建构语文课堂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