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深市主板公司年报总体业绩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报论文,深市论文,主板论文,业绩论文,总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截至2010年4月30日,深市主板485家上市公司全部完成2009年年度报告披露。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仍在持续,但经济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全年国内社会消费基本稳定,投资持续增长抵消了上半年出口显著下降的负面影响,我国经济宏观走势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9年末总资产规模达34900.4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039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109.4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95.84亿元;亏损公司数量显著下降,六成以上主板上市公司实现了盈利增长,体现出总体盈利能力增强、亏损面缩小的复苏态势。
总体业绩变化情况
一、盈利能力增强,亏损大幅缩小
2009年度485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09.43亿元、营业利润1251.6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39%、64.08%。485家公司2009年度实现净利润995.84亿元,同比增长54.46%。其中308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占公司总数的63.51%,整体盈利能力较2008年度大幅回升;69家公司亏损(其中新亏损公司40家),同比下降32%;72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亏损面缩小。
2009年485家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2654.03亿元,较2008年同比增加1524.26亿元,增幅达到134.92%。经营性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幅增加,一是体现了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比较充沛,二是说明公司实现利润的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三是证明2009年度宏观经济政策支持、货币投放量增加以及宽松的信贷环境对上市公司的流动性产生了正面影响。
截至2009年末,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达34900.45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27.2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0393.30亿元,同比增长19.57%。2009年度主板上市公司在资产规模扩大的同时实现了9.58%的净资产收益率,较2008年度上升2.16个百分点。见表1。
二、盈利质量提升,增长幅度扩大
在经历2008年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冲击、国内多种自然灾害等重重考验后,国务院在2008年底果断、迅速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使中国率先启动复苏进程。485家主板上市公司2009年度呈现出总体业绩大幅上升、盈利规模普遍增加、盈利质量有所提高等现象(见表2)。具体表现为:
(1)主板公司毛利率及毛利润额稳步增长,其中主板公司总体毛利润额在2007~2009年区间复合增长率达17%(详见表3)。
(2)2009年,五成以上的主板上市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六成以上的公司实现了2009年度营业利润、净利润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的同比增长。
(3)两成以上的公司实现了营业利润、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0%以上。与此对应,2008年度60%以上主板公司营业利润下降,30%以上主板公司营业利润下降幅度50%以上。
(4)公司经营成果的质量显著提升。485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达2654.03亿元,较2008年同比增加1524.26亿元,增幅达到134.92%。
随着2009年度我国经济的稳定复苏以及国内消费持续增长,上市公司总体盈利能力大幅增长,来源于上市公司核心经营业务的盈利占比也有所扩大。
此外,尽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普遍好转,但2009年度总体盈利能力同比较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2008年度基数水平相对较低有关。
三、业绩非正态分布,盈利能力分化
485家公司2009年度平均基本每股收益0.3098元,较2008年度同比上升42.25%,且盈利集中度较高。2009年度主板净利润额排名前50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合计占485家公司总体净利润的73%。2009年度,主板每股收益高于0.6元的公司为88家,仅占比18%;每股收益低于0.6元的公司为397家,占比82%,且其中328公司每股收益介于0~0.60元,占比68%;每股收益较低(0.1元以下,包括亏损)的公司总计为197家,占比41%。
主板上市公司盈利集中度较高的原因之一为部分主板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对其业绩增厚作用明显;此外,由于行业景气度的差异以及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有些行业在2009年度仍然经营艰难,这种行业分化和上市公司个体发展阶段以及运营管理能力差异使得上市公司收益呈现非对称性分布。
总体业绩构成分析
一、刺激政策作用明显,全年业绩先抑后扬
对485家上市公司2009年度业绩各季度构成的同比变化分析显示,伴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呈现V型反转。
如图1所示,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主板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同比出现强劲反弹。2009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到二季度即扭转为同比稍有增加。2009年一季度主板公司营业利润、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长滞后于收入增长,但在2009年二季度已经大幅上升到同比增加近50%。2009年度下半年,各项指标的增速开始放缓。
全年净利润的60%以上来源于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贡献。2009年第四季度净利润甚至占到全年净利润的36%以上。随着2009年度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公司实现利润的速度从一季度到四季度逐步增强趋势明显。
二、“三费”占比下降,利润率回升
2009年度485家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占当期营业利润比例分别为72.58%、85.36%、24.69%,较2008年同口径数据大幅下降,其中管理费用占营业利润比例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3.93及18.99个百分点。
此外,2009年度市场好转使得各项资产价值回升导致减值准备计提减少,也对公司业绩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下表所示,2009年度资产减值计提184.03亿元,同比下降45%,占2009年度营业利润比例为14.70%,而2008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则高达334亿元,占当期营业利润的41.11%。
由于主板公司减值计提总体集中度较高且减值计提行业集中度明显,2009年度经济形势好转后,上述费用大幅减少,资产价值回升以及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保证了主板上市公司2009年度营业利润率的大幅增长。见表4。
三、非经常性损益占比持平
2009年度485家主板上市公司平均每股非经常性损益0.07元,占当年基本每股收益的22.68%,与2008年非经常性损益占比22.31%基本持平。见表5。
主板公司2009、2008年度营业外收支的对比分析显示,2009年度主板公司营业外收入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16.08%,较2008年同口径数据下降7.47个百分点。而营业外支出对利润总额的影响也有所减少。
对485家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重分布统计可见,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100%以上的公司较2008年度有所下降,采取大额非经常性损益对盈利进行操纵的公司有所减少。但通过2009年报公司补充、更正披露及事后审查情况来看,仍然有少数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避免亏损和实现扭亏。此外,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失真、业绩预计的频频修正也往往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有关。见表6。
四、公允价值回升,对利润贡献积极
2009年度市场回暖带来的各项资产价值回升也使得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2009年度485家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合计26.73亿元,而上年同期主板公司公允价值变动造成亏损24.77亿元。
2009年度主板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12.73亿元,主要来源于二级市场证券价格回升。而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则主要源于人民币升值对外币债务估值的影响等因素。此外,主板公司2009年度衍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损失4.99亿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证券、房地产等资产上涨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对深市主板公司2009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损失构成分析显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前十名中包括电力行业公司2家,证券公司2家,房地产企业1家。而公允价值损失前十名中有远洋捕捞、家电制造、证券公司、航空公司等。这些公司由于行业及业务特点导致更容易受到公允价值波动的影响。
五、上市公司衍生品投资情况
由于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波动,部分上市公司结合日常经营需要采用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对冲采购或者销售标的商品价格大幅变动风险。深市主板从事衍生品业务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较小,且具有行业特殊性及因主要经营业务避险需求等特点。但2009年度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衍生品价格变动合计产生亏损4.99亿元,尽管占净利润比例极小,但是相对于2008年度同口径数据变化幅度较大。
重点行业分析
中央出台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具体行业落实措施推出后,我国总体经济从2009年一季度启动。前述对深市主板公司总体盈利水平的季度同比变化趋势体现了总体经济变化趋势。但是外部经济危机持续影响,加之具体行业的分化,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度主板公司业绩的行业差异较大。我们对主板485家上市公司中银行、房地产、钢铁、汽车、电力、石油石化、建筑建材、机械、纺织服装、商业批发零售等十大重点行业进行了分析比较,如表7所示。
我们所关注的重点行业中绝大多数在2009年度实现了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房地产行业和纺织、汽车、机械等主要制造业净利润增幅明显;建筑建材、机械、汽车、房地产等行业在资产规模扩大同时也实现了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大部分重点行业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大幅增加。
此外,尽管主要行业总体业绩回升明显,但钢铁业等受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冲击严重的行业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有所下降。2010年度,由于受到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持续上涨以及产品供需关系制约,钢铁冶炼等行业发展势头仍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