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致药物外渗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孙雁,邓丽蓉

1例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致药物外渗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孙雁,邓丽蓉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甘肃 张掖 734400)

【摘要】 目的:根据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液外渗后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特点寻找理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最大限度减少碘海醇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对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期间意外出现外渗病人予以50%硫酸镁局部湿敷并抬高患肢及冷敷。结果:病人于当日病情缓解,疼痛减弱,水肿明显减轻,未发生无菌性炎症或组织坏死,并于3日后痊愈。结论:硫酸镁局部湿敷是一种治疗碘海醇注射液外渗的有效方法,配合患肢抬高及冷敷能在短时间内促使组织水肿消退。

【关键词】 碘海醇外渗;局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241-02

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增强扫描是当今CT诊断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尤其是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碘海醇是CT增强扫描中常用的造影剂,CT增强扫描是用数控注射器通过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后,按所需要的时间进行扫描。增强扫描利用了病变组织与相邻正常组织间的吸收差别,从而更清楚的显示病变,增强检查不仅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而且对定性诊断颇有帮助[1-2]。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如果注射速度太慢。对比剂可能已经经静脉系统流出,这样所获得的CT值不能真正反应组织灌注量的情况,所以必须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人体静脉造影剂注射,但静脉快速注射药物,特别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一旦漏于血管外会引起组织强烈刺激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疼痛、麻木及产生水泡、重者引起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关节功能障碍或被迫截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CT扫描检查中,我们对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后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的患者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局部给予50%硫酸镁湿敷同时配合抬高患肢及局部冷敷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我县系边远少数名族地区,我院自2013年购置CT后,大大提高了我院的诊断符合率。2014年12月我院1例中年女性患者黄某在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因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后致药液外渗引起前臂高度肿胀而被迫终止检查。回科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立即为患者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在抬高患肢的同时局部给予50%硫酸镁湿敷及冰袋冷敷,1天连续冷湿敷数次,很快使肿胀局限,并促进了渗出药液的吸收,3天后患者消肿痊愈,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1.1 临床表现

早期损伤的前臂肿胀、剧痛、颜色改变,进而发展到整个手臂均肿胀且出现青紫,压之不褪色,皮温低,质感硬。

2.护理措施

2.1 药物处理

50%硫酸镁局部湿敷。根据渗漏范围选取比渗漏范围周边多2cm的纱布,厚4~6层,用50%硫酸镁完全浸湿(以不滴水为宜),注意保湿,及时更换,并抬高患肢,关节处制动。硫酸镁属盐,其化学性质稳定,不被吸收,而50%硫酸镁溶液对组织液而言则为高渗溶液,局部湿敷可产生高渗透压,使肿胀部位组织水肿液在短时间内吸出、消肿,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起到局部治疗的作用、临床观察无不良反应,方法简便易行。

2.2 非药物处理:

2.2.1一般在药物外渗的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

2.2.2冷敷:可减轻皮肤损伤程度,收缩毛细血管减轻局部出血和疼痛,用冰袋冷敷药物外渗处皮肤24~48小时(时间长短以病人耐受程度为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严密观察

由于使用高压注射器,造影剂流速快,达2~3ml/秒,对血管冲击力强,易造成造影剂渗漏皮下形成大面积软组织肿胀损伤,操作者在血管的选择上,首先尽量不要选择关节屈曲部位的血管,且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应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我们通常选择靠近高压注射器一侧的上肢弹性较好的血管(手背或手臂部)。如血管不充盈,系好止血带后嘱患者握紧拳头再松开,反复几次,这样更容易看清血管,根据血管选择合适的针头,进针要深,确定注射针头在快速回流良好的静脉内后,牢固固定针头,并试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数毫升,确定无漏渗迹象后仔细检查管道并正确连接。防止在高压注射过程中,血管内的液体对针头的反作用力,随注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造成针头脱出血管。由于此造影剂的注射有别于常规的静脉注射,穿刺后的药液推注是由机器完成的,因此需反复检查,确定管道通畅,无空气,无盘曲打折后再与患者相连接,并旋紧各个连接口,以防止由于高压的注射会使连接口脱开,药液喷溢。一切均确保无误后方可离开病人,使用远程监测器遥控注射。

2.4 使用设置的程序进行注射前,告知病人一旦有渗漏现象发生,立即通过话筒传告操作者,操作者应立刻在终端上点击中断或终止注射按钮,以停止远程监测器遥控注射,且需耐心向病人解释对药物外渗处理的重要性,要求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减轻病人的紧张心理,解除思想压力,争取尽快恢复健康状态。

2.5 加强专业技术训练,提高穿刺技术,正确使用高压注射器。

2.6 注意事项

局部外漏者48小时内严禁热敷,热敷会引起水疱和溃疡,使损伤加重,增加病人的痛苦。

3.结果

经过处理后,病人当日病情缓解,疼痛减弱,水肿明显减轻,48小时后局部水肿、疼痛明显减轻,肢体活动逐渐恢复。3天后局部肿胀、疼痛感消失,皮肤张力恢复正常,肢体活动自如,未发生无菌性炎症或组织坏死。

4.讨论

4.1.药物外渗的原因

4.1.1由于穿刺不当,造成血管壁损伤或穿透血管,针头固定欠佳。

4.1.2.患者系中年女性,长期输液致血管脆性强,通透性增加。

4.1.3.使用高压注射器,造影剂流速快,冲击力强加之衣袖过紧。

4.2 外渗损伤的机制

碘海醇造影剂属高渗性溶液,粘滞性强,加上高压针筒注射,CT增强扫描成像时间的需求,进药速度极快,每秒钟2~5ml,量60~100ml,压强300psi磅/平方英寸,对血管冲击力强,一旦进入皮下间隙后能使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失去平衡,细胞外渗透压可将细胞内水分吸出,使细胞严重脱水而死亡,当药物进入细胞时也将水同时带入细胞,又使细胞因机械膨胀破裂死亡[2],引起局部组织迅速肿胀,致循环障碍加重,循环障碍又阻碍渗出造影剂消散。其高渗透压又可是红细胞皱缩、聚集使局部的动脉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增加,又加重了体液的渗出,这是碘造影剂渗出后引起组织迅速水肿的原因。水肿的组织可压迫血管,造成组织供血减少,加重组织缺血、缺氧、疼痛。严重可使组织坏死,引起肢体功能障碍。[2]

总之,高压注射器是一种简便、高效的诊断器械,临床只要能正确使用,可给CT增强扫描检查带来更为精确的诊断而且不会增加患者痛苦,一旦发生药物外渗情况,应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即50%硫酸镁湿敷,同时抬高患肢和局部冷敷的方法辅助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认真做好细节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而且可以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使护理工作得以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宋国良.现代CT检查诊断与图像解析使用手册.北京:北京科大电子出版社,2005: 382-383

[2]郭春花、杨劲松.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致药物外渗一例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第11期

[3](欧乃)碘海醇注射说明书。国药准字H20000595产品批号12039793

论文作者:孙雁,邓丽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1例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致药物外渗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孙雁,邓丽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