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四种学习习惯--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为例_科学论文

浅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四种学习习惯--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为例_科学论文

浅析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四种学习习惯——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课堂教学论文,四种论文,启发论文,创新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各国教育在更高普及程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其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已被摆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就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1]尽管小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过程不同于科学家的科学创造过程,但小学校园毕竟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摇篮,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习惯将最终发展成为他们将来在科学研究、工作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创新精神的发展、科学态度的形成及良好的创新人格品质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

      一、在激趣中培养提问的习惯

      小学科学课是以探究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来实施的。而探究来源于问题,就小学生而言,问题的产生则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常常是他们未知的认知领域,或者是对平常事物的独特发现。面对未知的世界和新奇的事物,他们总是充满好奇心。例如,三年级《有趣的磁铁游戏》一课,笔者在一开课时就利用事先准备的教具让学生观察白纸上的回形针、大头针伴随音乐跳舞。这就吸引了教室里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顿时高涨起来。学生思维的闸门一打开,问题接踵而至:“为什么它们自己会动?”“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铁的东西?”“为什么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提出问题成为一种习惯。

      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也许并不是什么新发现或者新问题,但对学生本人而言都是新的事物,而有些问题正是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解决的,有些问题将在未来的学习中得到解决。在这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着眼于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提高的,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对哪些问题感兴趣;问题对探究活动的促进作用;问题产生的价值和合理性;问题产生以后的分析能力;一个问题解决以后如何产生新问题等。[2]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施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长期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有效训练,他们的创新精神会逐渐得到提升。

      二、在找差异中培养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起始于好奇,而创新则开始于观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比较和过滤,常能诱发认知冲突,从而发现问题。而观察则是打开这种思维的窗口,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摄取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动物与环境》时,教师安排学生去寻找蚯蚓,并且比一比谁找得多。通过对不同地点、不同蚯蚓数量的观察与比较,学生的问题也就来了。“蚯蚓所喜欢的环境就是阴暗、潮湿吗?”“蚯蚓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呢?”再如,在教学《认识岩石》一课时,由于要用盐酸去检验大理岩,笔者再三叮嘱学生要按教师的要求去做,注意安全,可仍有学生把盐酸滴在水磨石铺的地面上。结果,他们却欣喜地告诉我,地面也有冒气泡的现象。对于在不经意情况下出现的异常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让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最终得出地面也有与大理岩类似成分的结论。

      观察,就是既要“观”,又要“察”。“观”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充分地亲近并感知被观察的事物,是动用人的一切感觉器官去接受各种外部信息。“察”就是思考,是用大脑对感官所收集的全部信息进行积极的思考分析,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观察活动。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要求、目标及注意事项,并明确有序观察(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整体到局部)是观察的正确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不放过学生发现的异常现象,并引导他们探寻其中的原因。

      三、在讨论中培养质疑的习惯

      质疑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质疑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学生“科学素养”高低的标准之一,质疑的习惯也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人格品质。由此,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在亲身经历的探究活动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讨论是科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形式。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就相同或不同观点互相探讨、交流。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往往容易被多数人的观点诱导,常常附和他人,即使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也不敢表达和坚持。同时,部分教师过分讲究课堂的纪律性,把学生的质疑或提问视为干扰,常常进行压制学生的提问,最终导致学生不敢、不愿质疑同学和教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营造师生、生生关系亲和的轻松课堂氛围,在学生讨论中要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尤其是要合理支持“少数派”观点,以消除学生怕出错、怕出丑的心理,进而使其养成以理服人、以证据得结论的行为方式。

      例如,在《搭框架》一课中,各小组学生分别用4根、5根、6根吸管作斜杆支撑搭出不同的框架结构,并都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当教师提出“在桥梁建设中选择哪一种框架更为合理”的问题时,大家产生了各种争议。小组间互相质疑:有人说,4根的结构更省材料;有人说,6根的结构更安全;有人说,人命是天大的事,比节省材料更有价值;有人说,修架还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如果不是地震带,只要能满足承重需要,就必须考虑节省资金,因为修桥是大家的钱……教师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互相质疑并充分阐述证据,同时对每一种观点的合理性都提出了充分的肯定。最后,学生从单纯的知识分析上升到思维层面,并达成共识:原来做一件事情不能只考虑单方面的因素,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后才能作出决定。

      可见,良好、宽松的质疑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充分、强烈的探索动机,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不仅容易生成课堂的亮点,把知识学习上升到人的素养的培育上来、把单纯的知识教学上升到全面的科学教育上来,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品质。

      四、在互动中培养倾听的习惯

      科学课以活动为主,这其中思维活动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先分析与思考,之后提出猜想并交流,动手实验后再进行交流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使创新成为可能。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安静地倾听同学、教师的陈述,总是迫不急待地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并忽视他人的观点或意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倾听的习惯。而没有充分倾听他人的陈述,就不能有效地质疑或提问。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堂上的倾听习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三年级讲《一棵大树》时,当一个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时,有个别学生没有注意倾听。笔者把这个小组的精彩发言板书了一部分后,就问学生:“这个小组有几点发现?”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和一部分不会整理同伴发言的学生就说:“有5点发现。”(这正是板书在黑板上的点数)我没有评判,而是把眼睛望向了学生。这时,有一些小手高高举手,他们答道:“是7点发现。”的确是7点发现。于是,笔者给这些学生所在的小组各加了一颗五角星,并告诉大家倾听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用“刚才他说了什么”“请你重复一下刚才老师说的”“你听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没听明白”“你和他说的不同是什么”“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等语言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指导学生形成正确倾听的习惯。因为只有认真倾听,学生之间才能有效地进行解读和评价,才能高效地质疑和补充,才能为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而真实的空间。

标签:;  ;  ;  

浅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四种学习习惯--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为例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