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鸣[1]2010年在《基于STAGE软件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文中指出随着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相应的理论及算法也越来越多。由于影响数据融合效果的因素很多,仅靠研制人员进行定性评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定量评估。仿真技术便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仿真建模技术,来对数据融合结果进行定量研究,即验证数据融合结果的可靠性或其它需要验证的属性。因此,仿真平台在数据融合技术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已经相对成熟的理论和算法很多,任何一个仿真平台都不可能全部囊括。由此可得,本文将要构建一个通用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仿真平台具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深刻理解STAGE软件的运行机理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之上,结合STAGE软件的优势和特点,对它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仿真平台的作战想定环境即仿真剧情,给目标跟踪算法提供了数据来源。其次,采用结构化分析的软件设计方法,遵循功能模块化的原则来设计该仿真平台,其中包括的主要功能模块有:剧情产生(STAGE软件提供)、系统数据管理、数据融合中心、数据通信、人机交互界面、性能评估。进而,本文根据各个模块的功能要求加以说明和软件设计,其中在数据融合中心模块中本文详细描述了目标跟踪算法的建模思想和扩展性的接口定义设计;在性能评估模块中本文详细描述了性能评估软件指标的定义和提取,及该模块的软件设计和实现方法。最后,仿真的实现。本文以雷达和红外目标跟踪算法为例子,测试和验证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平台的性能,并证明其实用性、兼容性和扩展性。本文所用的软件开发工具是STAGE软件和Visual C6.0混合编程来实现该仿真平台的开发。另外本文还测试了第叁方提供的目标数据,进一步证明仿真平台的兼容性,也证明了融合中心的目标跟踪算法建模和组件封装的重要意义——提高其代码的重用率。
佚名[2]2010年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文中研究指明TP112010051942输出耦合的复杂网络自适应牵制同步/樊春霞,蒋国平(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应用科学学报.―2010,28(2).―203~208.针对输出耦合复杂网络的同步控制,提出一种自适应牵制控制方法以实现复杂网络同步。不同于现有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节点输出变量构造同步控制器,只需控制网络中的部分节点就可根据同步误差自适应
王益鸣, 彭冬亮[3]2010年在《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仿真平台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该文为了适应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仿真平台的系统构建思想,采用结构化分析的软件设计方法,开发了一个通用的,易扩展的数据融合仿真平台。该文主要内容包括:STAGE平台与Visual C++6.0的混合编程,目标航迹的绘制;UDP/IP协议的网络数据通信;融合算法框架的软件设计等等。通过在系统运行的一个算法实例,证明了该仿真平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王泽阳[4]2013年在《机载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与融合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传感器多目标融合跟踪技术将数据融合技术运用于目标跟踪领域,解决了军事和民用中的诸多问题,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科研价值。其中,高密集度机动目标跟踪是该领域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本论文基于机载平台,探讨多传感器多目标融合跟踪领域的数据预处理、航迹跟踪、航迹关联和融合各项关键技术,最后从系统高度研究数据融合系统仿真平台。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在于融合跟踪系统中的航迹关联与融合技术,提出了一些关于航迹关联与融合的有效新方法,设计并实现具有一定适应性和扩展性的数据融合系统仿真平台。本文的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预处理与航迹滤波方法。首先,详细探讨野值剔除、数据配准等数据预处理技术;然后,介绍了局部节点目标跟踪技术,通过跟踪叁种典型航迹,比较了几种常用的自适应机动目标跟踪算法的性能。(2)传感器航迹关联问题。机载雷达与红外传感器相关问题,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有算法仅利用方位信息,采样极大似然准则进行航迹关联,不仅性能欠佳,而且算法不易收敛。本文基于统计和模糊数学理论,综合利用方位和俯仰信息,优化相关判别准则,给出一种机载雷达与红外传感器航迹关联算法,提高了航迹关联率。(3)航迹融合算法。如何确定最优加权因子是加权航迹融合算法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构造多模型航迹质量(Track Quality based on Multiple Model,TQMM)这个量值,给出一种带信息反馈的加权航迹融合算法,来解决多传感器对同一目标进行跟踪时权值的最优分配问题。系统引入反馈机制,利用多模型航迹质量确定权值,能够精确地更新权值,从而实时有效地进行目标跟踪。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的加权融合算法相比,基于TQMM的加权融合算法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特别是在融合系统传感器观测精度相差较大的情况下,算法的跟踪效果更为突出。并且,随着传感器数目的增加,系统的跟踪精度逐步提高,不过当传感器增加到一定数目时,系统的融合精度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4)航迹融合算法。由于多传感器的采样速率各异、通信延迟以及目标时而离开传感器观测区域,观测数据的时间间隔随机变化,此类观测数据不同步问题大大降低了多传感器系统的跟踪精度。因此,研究多传感器异步融合比研究同步数据融合更具实际意义。通过建立观测数据时间间隔无规律变化情况下的异步航迹融合模型,并基于多模型航迹质量(TQMM)的概念,给出一种带信息反馈的分布式异步航迹融合算法,将TQMM用于权值分配,提高了异步融合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TQMM的异步融合算法的性能比现有经典异步融合算法更好,较好地解决了多传感器观测数据时间间隔随机变化场景下的异步航迹融合问题。(5)多传感器多目标融合跟踪系统仿真平台研究。首先,详细分析机载多传感器多目标融合跟踪系统的设计需求和数据来源。然后,基于用户需求和传感器特性,设计仿真平台总体框架和子模块,并在Borland C++Builder开发环境中实现系统。最后,输入传感器量测数据进行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仿真平台满足设计需求,并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5]2017年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王益彬[6]2015年在《AFL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提出空中飞行模拟试验机(Avionics Flying Laboratory,AFL)作为各机型航空电子系统及信息融合技术的验证平台,其研制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工业发达的重要标志,受到业界特别关注。但是如何设计AFL仿真验证平台的分布式系统结构极具挑战,尤其是将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分布式系统构型以得到更可靠的航空电子系统的融合验证信息更为艰难,因此相关研究文献不多。本文针对这一难题,在研究分布式仿真体系和信息融合技术基础上,对AFL进行模型设计和仿真验证,完成AFL的软件设计和实现,并综合评价AFL信息融合仿真验证平台的可信度。论文主要工作要点如下:1.研究AFL信息融合策略及融合算法。由于不同传感器其数据特性不同导致融合策略也不同,在对常用传感器数据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支持度矩阵的局部状态估计融合算法和基于角度的双门限航迹关联与融合算法并针对本系统特性制订了叁种融合策略。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融合策略和算法的有效性;2.研究AFL分布式信息融合系统设计的需求及关键技术。本文采用技术嫁接方式,将DIS和HLA两种仿真体系对比分析后的改进技术应用于AFL信息融合仿真验证平台的设计,提出一种面向机载航空电子系统的分布式信息融合仿真系统架构;3.AFL信息融合仿真验证平台的软件实现与应用。首先采用微软的Visual C++6.0进行系统软件设计、采用MFC、ProEssentials技术为仿真系统提供可视化交互环境;然后分析被测系统需求,设计了叁种测试案例。最后通过分析试验数据,验证了该系统运行良好,能够灵活选择被测系统及融合策略,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稳定性、扩展性;4.综合评估AFL信息融合仿真验证平台的可信度。信息融合系统的仿真可信度评估包括建模和仿真的各个环节。首先建立可信度评估模型,并分析常见的几种评估方法。然后先采用AHP法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再采用相似理论综合评估各指标的可信度分量。最终用以评估AFL融合仿真系统的可信度。分析评估结果可知该融合仿真系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论文的相关研究,对信息融合技术在AFL的研究及应用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边德飞[7]2007年在《多传感器融合导航系统性能评估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航空航天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利用的导航信息源越来越多,各导航系统优缺点并存。在高技术的现代化战争中,单一的导航系统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和实时性成为一项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课题,而对导航系统性能作出正确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提高导航系统性能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本文首先结合组合导航系统工作原理和工程实际情况,研究并提出了多传感器导航系统性能评估系统结构组成、信息融合算法的总体方案,设计出结构简单、具有较强容错能力的卡尔曼滤波器,针对事后信息融合处理,还提出在卡尔曼滤波的基础上进行最优固定区间平滑滤波算法,通过增加观测量提高融合结果精度。在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信息融合算法的各个模块展开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传感器原始数据预处理算法、同类型导航系统信息融合算法、卡尔曼滤波算法、最优固定区间平滑滤波算法、大气参数解算以及导航系统性能评估算法等。本文在理论算法研究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多传感器性能评估系统软件实现研究,提出了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和实现流程,并通过仿真实验数据和实际飞行试验数据测试,验证多传感器性能评估系统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体现了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还对性能评估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并将其核心算法应用于磁航向辅助的捷联惯导/GPS组合导航系统,研制了基于单片机+DSP双CPU导航计算机硬件平台的组合导航原理样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组合导航系统性能测试方案,该测试方案方便可行,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也有效验证了组合导航系统原理样机的性能。
佚名[8]2011年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P112011011954一般成本环境下分散式多工厂资源调度/陈胜峰,蔚承建(南京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2010,39(5).―640~645.研究多工厂一般成本结构特征,即工厂含有固定成本和单位成本,提出了一种分散式多工厂资源调度方法,该方法使用基于连续双向拍卖市场机制的ZI2策略。ZI2策略是一种包含价格和数量的二维报价策略,agent采用该策略在给定价格范围内随机提交报价。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ZI2策略可以实现较高的调度效率,整体平均效率达到90%。图2表8参10
参考文献:
[1]. 基于STAGE软件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D]. 王益鸣.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0
[2].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J]. 佚名.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10
[3]. 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仿真平台的设计[J]. 王益鸣, 彭冬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4]. 机载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与融合技术研究[D]. 王泽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13
[5]. 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
[6]. AFL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D]. 王益彬. 电子科技大学. 2015
[7]. 多传感器融合导航系统性能评估算法研究[D]. 边德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8].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J]. 佚名.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