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诚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5
摘要:工程造价是为了控制工程成本,按照所建设工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建设内容、规模、标准、功能以及使用要求等直至交付所产生的所有费用。文章主要针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概况以及常见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1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采用的审核方法
1.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是在很多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经常采取的方法。全面审核法有如下两种审核的顺序:第一种是按照建筑行业中的要求的顺序来进行审核第二种是按照此建筑进行施工的顺序来进行的。全面审核法主要是依靠建筑工程的施工图来进行的,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来发展方方面面的审核工作。因为全面的审核需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来共同完成,所以工程预运算的审核的成本和工作的量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1.2重点审核法
在投资比较高成本和工作量很大的建筑工程的造价中,重点审核法得到了很大的应用。重点审核法和全面审核法在使用时会有细微的差别。重点审核法只对建筑工程中相对比较重要的环节去进行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因此他审核的范围和全面审核法相比会比较小。所以,重点审核法具备操作简单,工作量不太大的优点,正因为它具备了这些优点,它才能更加快捷的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质量。
1.3筛选审核法
筛选审核法主要是以“三个标准的表”为审核依据的。这三个标准值分别为:工程量,用工的工程量,建筑单位面积上的工程量,根据对着三个标准量的总结,分析,汇总出“三个标准值表”。在这种审核过程中,如果标准值和审核值中间有不同,一定要及时的改正问题并且进行有效的调整,尽可能的缩小两者之间的不同。所以,筛选审核法有便于操作、利用,很容易发现问题的优点。
1.4标准图审核法
比较单调是标准图审核法审核过程的特点,因为它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严格根据标准图来进行施工的工程,所以工程造价预审核也要按照它的标准图来进行。除此之外,发生改变的部分要单独进行审核。因为标准图审核法的应用范围比较有限,所以准确率高,审核的时候效率快是标准图审核法的优点。
2预结算审核的常见问题
2.1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于利益的向往,往往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只注重成本,对于内部的控制有所忽略,使管理制度形成了非常大的缺陷,归结其主要的原因其实基本就是三个方面:①有些工程项目建设根本就没有进行内部控制,或者是内部控制只是一个虚设的,用来应付检查的幌子,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②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科学合理,但由于管理人员的个人责任感不强,或者工程规模较大管理不到位,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几乎没执行;③由于领导的直接干预,内部控制制度约束力较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工程造价审核存在的问题
①法律法规无法满足现代的工程,个别方面有所欠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程造价审核有关的法律已经与现代的社会发展相脱节,有些方面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例如,在企业中标之后,企业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增加施工成本,这就对工程结算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②审核所需资料真实性较低,材料不足。在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中,由于工程资料不足,或者资料有造假行为,审核工作将不得不停滞不前。不仅如此,所记录的资料由于只是流水性记录,参考价值较低。在工程中由于办理工程签证的工程复杂,所以在进行落实时会出现各种情况,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签证的真实性以及权威性的丧失。
3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完善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工程造价审核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完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的同时,应明确工程项目管理各个操作程序与行为准则,确定责任主体,对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做好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在管理制度完善的基础上,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
3.2 预结算审核合理编制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因其具有不相同的工作内容,其编制也存在诸多不同。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编制过程中,应在合同、招投标等文件的基础上,与工程建设具体情况相结合进行合理编制。在业务稳定的前提下可进行固定预算编制的选择。在创新预结算编制的同时,完善审核内容、形式,以此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便利。在编制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制度时,应对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等加以确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工作量审核的目的。筛选审核法、分解对比审核法、计算审核法及重点审核法等为现阶段常用的预结算审核方法。审核方法的选择应与土木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相结合,达到工程质量提升与降低成本的效果。
3.3 提升造价审核员工素质
作为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审核工作人员素质高低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审核员工正式上岗后,业务培训不足,无法适应工作岗位需要,这种情况的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无法将造价审核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不重视人员素质问题,导致大量违法违规操作行为的产生,为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工作人员素质培训工作,将其终端责任全面落实。根据施工单位相关规章制度,应进行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根据工程自身情况,进行审核人员的合理配置,确保其配置数量的合理性及业务素质符合造价控制需求。在聘用审核人员时,要求其必须具有一定学历及从业资格,加大审核人员培训力度。
3.4 始终坚持三步走原则
与工程建设具体情况相结合,根据工程量审核、套价审核、取费审核三步走原则对工程结算进行审核。在工程建设造价结算审核过程中,应以大子目为重点,兼顾把握小细节。不仅做好工程量审核工作,还要确保工程量预算的准确性。科学论证、现实考察、数据参考、计算准确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方式,只有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才能避免误差。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应实行复审制,在审核工作质量提升的同时,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一般可选取一级审核、三级复核制作为审核项目的方式,也就是造价工作人员审核后,复核由项目负责人执行,最终由技术负责人终审,以此对审计风险进行最大限度的降低。
总结: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因为工程预结算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因为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会有很多因素对其正常的推进带来影响,造成有问题经常出现在其中。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首先弄清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从而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稳定的发展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卫沛庆.浅谈土建工程预结算审核[J].价值工程.2012.31(4).
[2]周延萍,张北京.做好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9).
[3]韩兴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研究[J].工程经济,2015(4)
论文作者:李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标准论文; 工程量论文; 造价论文; 内部控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