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之分工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之分工

摘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详细阐述了有关分工的理论,分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出现也导致了产品分配不平等,使私有制不断扩大化,进而产生了阶级和“虚幻的共同体”即国家,产生了异化劳动,随之带来了剥削和压迫,为了摆脱压迫就必须消灭强制性的分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化,这是历史赋予共产主义者的伟大使命。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分工 异化 共产主义

一、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在《形态》中,马克思明确地将分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二是自然分工,三是真正的分工。分工产生的根源是男女之间存在性别差异,生理上和生产上的需要导致了男女之间不同的分工形态,这种分工形态最初是在原始社会中形成的,这种分工是无意识的,由此得出结论,性别差异决定了人类分工产生的必然性。后来随着人们能力的增强、生活需要的增多或者其他偶然性等原因,分工的形式进一步深化。例如在小农社会时期,人们处于自然经济生产条件下,分工的表现形式就是“男耕女织”。为了生存下去人们必须谋生,自然地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选择自己可以从事的行业,所以就有了种植业、畜牧业,等等。这就形成了传统的自然分工,这种分工形式限制了人的自由,并不是人们自愿形成的,而是被动的。在马克思看来这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哲学式的分工,是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是具有历史维度的。”[1]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意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才属于真正的分工,人的物质劳动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多的是为了享受其中的过程,从这一角度来看真正的分工更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分工的多样性

在《费尔巴哈》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内部,由于人们需要的不同和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分工首先会引起工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而导致城乡之间的差别、出现城乡利益对立的情况。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需求也逐渐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工业和商业之间也会相分离。由于分工的不断细化,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内部以及共同从事某一行业的个人之间又会形成不同的分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分工不仅有农业、工业、商业等产业上的差别,而且每个产业内部、每个部门内部的分工也是有差别的,这就体现了分工的多样性特征。

本研究对照组患者行急诊内科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急诊救治模式的护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至急救室后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急救室停留时间显著较短,且入院10分钟后FPSR评分明显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救治模式护理进行干预治疗后,提高了急诊救治的效果,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要低,观察组家属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急诊救治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心绞痛患者的负面情绪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作的《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的分析》显示,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校外培训总体参与率为48.3%,参与校外培训的学生平均支出约为5616元。过度的校外培训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也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剥夺了他们玩耍和自由成长的时间。

三、分工的作用

(1)分工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人类社会从产生时起就一直存在分工,分工与生产力之间是相伴相随的,分工的不断细化必然会带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相反的,生产力的提高也必然引起分工实现更高层次的细化。因为分工会促使人们专门从事某一项生产工作,在固定的生产领域时间越长,专业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通过分工的发展程度体现出来的。但是这个结论是有条件的,即社会所产生的新的生产力,它不能是纯粹的量的扩大化,而必须是实现质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分工进一步发展。总之,分工与生产力的发展是亦步亦趋的,分工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1)分工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把人束缚在某一固定的生产领域而不能进行其他生产活动,这就会导致产品分配出现问题,由此就必然出现私有制。分工和私有制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过程和结果。[3]“分工的发展阶段体现为所有制的不同形式。私有制最初是在奴隶社会中产生的,在家庭内部男人统治着他的老婆和孩子,这就是私有制的原始表现形式。分工的继续发展使私有制从家庭内部扩大到社会和国家,同时出现了城乡分离和城乡利益对立的局面。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万恶之源,分工和私有制是同质的,要想消灭私有制,就必须消灭分工。

综合两口井资料,气水内边界线的作图深度平均为-5 140m,气水外边界线的作图深度平均为-5 175m。

四、分工的影响

(2)分工对民族关系的作用。“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2]纵观历史发展过程,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一个国家生产力越发达,在国际竞争中就更有优势,那么它在世界上就更有话语权,国际地位就越高,相应的就会影响该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工导致了世界交往的普遍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此背景下,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既面临机遇又要应对相应的挑战。因此,各国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努力发展生产,争取在国际分工中保持稳定地位。这是国家能够长久发展的必备条件,也体现了分工对民族关系的作用。

(2)分工导致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分工导致了利益分配的不平等,随之产生了不同的人群,阶级就是从这些人群中分离出来的。家庭是特殊利益团体,整个国家是共同利益的象征,当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发生矛盾时,也就是产生利益冲突时,家庭就会试图进行反抗,而其他家庭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就会进行斗争,这就会出现维护共同利益的局面,国家就是作为共同利益的代表而产生的。但是马克思认为,国家只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无论对于特殊利益还是共同利益本身来说,它作为独立的形式在实质上代表的只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国家在形式上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但实际上代表的却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但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阶级将不复存在,国家也将消亡,到那时,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也就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形式。

(3)分工导致了人和社会的异化。分工的出现带有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看来,只要旧式的自然分工还存在,只要有阶级的国家还存在,单个利益和共同利益势必发生冲突,导致阶级斗争甚至是分裂,那么人所产生的力量就会反过来压迫人、统治人,这就是分工所导致的异化。任何一个人从他生下来就有自己一定的特殊活动范围,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无论他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他想活下去,他就需要坚持已有的劳动方式来获得生活资料,不能改变,这种分工和固化就会造成人的片面发展,逐渐导致人的异化。在受分工制约的这些人看来,他们的生产活动不是自发的,他们的共同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力量并不能被他们所驾驭,这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就是扩大了的生产力,随之也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异化,异化了的生产力统治着人们的生产关系,凌驾于人类之上。所以,只要旧的分工还存在,这种异己的力量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五、分工的最终归宿

分工是私有制出现的根源,为了化解资本主义生产的固有矛盾,使人类获得真正的解放,在《形态》中,马克思主张消灭分工。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分工指的是旧式的自然分工,即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压迫人、统治人的分工,马克思并不反对消灭自觉自愿式的分工。那么,消灭旧式分工有哪些途径呢?

首先,“分工的阶段依赖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只要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类在生活极端贫困的条件下,寻找生活必需品就是第一任务,分工导致的所有制、阶级和国家就会客观存在,分工对人和整个社会的异化也会一直存在,所以必须首先发展生产力,使人们摆脱贫困,才能消除旧式分工,自觉自愿的分工才能出现。其次,分工导致了人和整个社会的异化,因此为了消灭分工就必须消灭异化,这个过程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完成的。马克思认为要使异化的压迫力量发展到极致,达到广大劳动人民忍受不了的程度,到那时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遭受的不公,愿意主动站起来形成无产阶级的联合体展开和资产阶级的压迫斗争,人们之间会建立普遍的联系,各地域、各民族之间相互依赖,人们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就成为没有地域性的剥削和压迫,所有民族内部“没有财产的”人就会成为一个整体形成自己的阶级意识,主动站起来推翻整个世界,这是历史赋予共产主义者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焦宜琳.《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工理论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5,36(10):42-4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陈双飞.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政治哲学意蕴——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J].新经济,2018(10):24-2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234-02

作者简介:李悦,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许笑晗,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刘健

标签:;  ;  ;  ;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之分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