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直肠癌术;结肠造瘘;常规护理;综合护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4-ZYM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属于消化道病症,占据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其位置处于盆骨的深处,所以解剖操作复杂,手术治愈不彻底,且手术之后复发率较高,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直肠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确定,只知与社会环境、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在临床治疗中Mile‘s术是治疗直肠癌效果最显著的方法,因为Mile‘s术具有手术根除性高、切除范围大、且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的优点。但是接受Mile‘s术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永久性的结肠造瘘,会让患者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上的不便。所以在进行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也是治疗的重要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尽早的恢复身体健康和心身健康。因此,本文采取随机对照法进行研究,探讨直肠癌术后Mile‘s结肠造瘘的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2月运用了直肠癌术后Mile‘s结肠造瘘的患者7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54-76)岁,平均(65.25±0.53)岁;文化水平:小学7例,初中8例,高中9例,大专及以上11例。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53-77)岁,平均(65.54±0.81)岁。文化水平:小学8例,初中8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文化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直肠癌患者临床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均获得病理学检查确诊。(2)能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有关护理工作。(3)所有患者均首次进行直肠癌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1)近3个月使用其他方法治疗或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者;(2)合并精神异常者。(3)不能积极认真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造口袋的护理,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的使用造口袋,当袋中的排泄物达到容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时,应及时进行更换,并进行清洗。
观察组患者运用综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加上其他的护理方法,包括:(1)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因为术后大部分的患者会存在不良的心理现象,必须向患者介绍相关的知识,促进其对病症的认知,消除患者的恐惧[2]。(2)对患者进行皮肤管理,运用高质量的造口袋,对于皮肤破损的患者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发生感染;(3)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注意少吃不易消化的食品、少吃带籽的食物、以及带有特殊味道的食物。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主要包括瘘口感染症状,瘘口粘膜水肿症状,以及瘘口狭窄症状的发生例数。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 )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1个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瘘口感染症状,瘘口粘膜水肿症状,以及瘘口狭窄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瘘口感染症状 瘘口粘膜水肿症状 瘘口狭窄症状 观察组 35 2(5.71) 2(5.71) 1(2.86) 对照组 35 3(8.57) 4(11.4) 3(8.57) / 4.416 4.012 4.730 P / <0.05 <0.05 <0.05 3讨论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属于消化道病症。其位置处于盆骨的深处,所以解剖操作复杂,手术治愈不彻底,且手术之后复发率较高,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3]。Mile‘s术是治疗直肠癌效果最显著的临床治疗方法,因为Mile‘s术具有治愈率高、切除效果好、能缓解患者症状的优点[4]。因进行Mile‘s术治疗的患者需进行永久性的结肠造瘘,会让患者在术后出现较高的并发症率,且会损害患者的心身健康,所以需在进行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科学全面的临床护理。
本研究中,经1个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瘘口感染症状,瘘口粘膜水肿症状,以及瘘口狭窄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及时对进行了直肠癌术后Mile‘s结肠造瘘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瘘口感染症状,瘘口粘膜水肿症状,以及瘘口狭窄症状等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在对患者进行直肠癌术后Mile‘s结肠造瘘后,要注重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患者尽早的恢复身体健康和心身健康,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才娣[1, 黄冰, 周俊霖,等. MRI远端结肠造影检查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造瘘术后瘘管的诊断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 37(4):684-688.
[2] 骆洋, 陈建军, 秦骏.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对第3站淋巴结清扫的影响及第3站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8, 17(2):154-160.
[3] 白洁, 刘兴华, 蔡明,等. 腹腔镜异时性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32(01):9.
[4] 成军, 李晓云, 晏伟,等. 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腹膜外造口与腹膜内造口的比较[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 17(17):1082.
论文作者:袁令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患者论文; 直肠癌论文; 症状论文; 结肠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