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队伍建设论文,师资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444(2011)02-018-04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国际终身教育思想以及教师专业化理念的影响下,我国成人教育师资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了农民业余教育师资、职工业余教育师资、职工中等及函授(夜大学)教育师资的配置及编制的相关政策。比如:《重申〈关于企业职工业余学校专职工作人员配置的暂行规定〉的通知》(1978年);《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1981年2月20日);《关于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建校审批工作及毕业生学历等若干问题的意见》(1981年11月29日);《关于举办职工中等学校的试行办法》(1982年9月9日);《关于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意见》(1984年4月27日);《关于大力发展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意见》(1991年6月)。制定了成人中等及高等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培训内容的相关政策。确立了聘任、晋级、工资、住房、生活补贴上的相关政策、制度。比如,《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1981年2月20日);《关于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意见》(1984年4月27日);《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1987年2月25日);《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暂行规定》(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1987年6月23日);《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意见的通知》(1993年1月7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等。这些文件的颁布,有效推动了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师资的配备与编制受到高度重视
1978年,国家劳动局、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重申〈关于企业职工业余学校专职工作人员配置的暂行规定〉的通知》指出,企业单独举办或联合举办的职工业余初等或中等学校(班级),专职教师应该在企业职工总数的0.3%内配置;举办大专学校(班级)的,可以另行配置专职教师,按学员30名左右配置一名专职教师。①
1980年9月5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教育和夜大学,应当有“单独的人员编制,建立一支专职的干部队伍和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②
1981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就职工教育教师配置而言,要“积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各企事业单位,应按职工总数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比例(不包括职工高等教育教师),配备专职教师;要选调那些能胜任教学的职工和技术人员,担任专职和兼职教师,国家每年应分配一定比例大学毕业生担任职工学校教师。”
1982年9月9日,教育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和当前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举办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试行办法》,其中第7条关于职工教师配置的原则同样指出,“要根据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原则配备教师……普通课、技术基础课的教师一般由专职教师担任。关于专职教师配备的比例,国务院有关部、委或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可根据办学规模和办学形式等实际情况确定。”
1991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意见》,其中第5条关于农村教育师资配置及编制的规定指出:“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一般应配备一名至三名专职教师,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可根据需要酌情增加。其编制由教育行政部门在地方公(民)办教师总编制中解决。”③
二、师资的培训和进修问题受到重视
1981年2月20日颁布的《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要给教师创造更多的进修机会,普通高等学校和各地的教师进修学校,应当吸收一部分职工学校的教师进修。”1984年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国家经委《关于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意见》的通知指出:教职工教师的培训提高也要列入教育部门的计划,全日制高等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要承担培训职工教师的任务,有条件的地区、部门还要举办职工师范学院或职工教育学院。1987年2月2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就成人教师进修培训规定,“对成人学校教师应进行教育学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成人学校教师应有机会到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校进修。”1993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中同样就成人教师进修培训作出规定,指出,“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成人教育专业,对中高级成人教育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根据文件要求,全国各地在积极实施在职成人教育师资培训进修工作基础上,开展了各种层次成人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如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该市工农教育教师业务进修工作,充实了上海工农教育教师进修学院的职能,使该院逐步发展成一所成人高等师范性质的学校,并在1981年5月改名为上海教育学院分院,1984年又改名为上海第二教育学院。④与此同时,在上海市各区、县逐步恢复或建立了成人教育教师进修学校,使各级各类成人学校教师获得了业务进修机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北京、武汉、成都、吉林、黑龙江分别设立了成人教育学院或第二教育学院,其任务主要是培养后备成人教育干部和教师;培训提高在职成人教育干部和教师;研究与指导成人学校教学工作。⑤
三、师资队伍结构变化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成人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在改革与发展中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下表主要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为例。
从横向看,1990至2000年,我国成人高等学校专任师资年龄结构,30岁及以下、31—35岁、36—40岁三个年龄段的人数占有很大比例,其中30岁及以下这一年龄段的人数最多;从纵向看,除30—35岁、36—40岁、41-45岁三个年龄段的人数呈增长趋势外,其余年龄段的人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从表2得出:1990年至2000年十年间我国成人教育师资职称结构不断提升,教授、副教授人数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从职称结构来看,讲师职称占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较大比例。从时间来看,教授、副教授职称比例虽略有波动,但基本上呈增长趋势。从整个教师队伍的数量来看,基本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一面反映出:我国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职称结构有所改善;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成人教育师资的职称评比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1990年至2000年,我国成人教育师资学历不断提高,研究生学历占师资总体比例虽有波动,但基本上呈增长趋势。从学历结构看,本种毕业生占我国成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很大比例。从时间来看,自1999年后,研究生、本科学历人数比1998年有明显增长,专科及专本科肄业二年以上学历人数逐年减少。这种现象,既反映我国成人教育师资学历结构有所提高,同时也反映出近年来,成人教育规模的扩大与具有高学历的成人教育师资逐渐减少之间形成了发展相悖的局势,这种现象不符合成人教育未来发展趋势,此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四、师资队伍社会地位的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受到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各种政策的颁发、制度的确立为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社会地位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1981年2月20日,《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在晋级、调资、奖励和福利方面,企业中的教师和科室技术人员要一视同仁,地区性职工学校的教师要和普通学校的教师享受同等待遇。”1984年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国家经委《关于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意见》指出,“要切实改善职工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职工培训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企业中职工教师的紧急、调资、奖励和生活福利待遇应与同科室技术人员一视同仁,并积极研究解决职工教育专职教师和管理干部的职称问题。”⑨
1987年6月23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的通知同样指出,“成人学校的专职教师在职务聘任、晋级、调升工资、分配住房、奖励和生活福利等方面,应与普通学校教师的待遇相同;企业职工教育专职教师也可与企业科室技术人员的待遇相同;对兼职教师,要给予合理的报酬,要建立奖励制度,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⑩
1987年国家教委、农牧渔业部、财政部联合发出了《关于颁发〈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暂行规定〉的通知》,制定了《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暂行规定》,指出“乡(镇)聘用的专职教师待遇照普通学校同类教师或乡(镇)企业技术人员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兼职教师应给予合理报酬”,还规定:“教育部门要给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配备少数必要的专职教师,对这些教师在职务聘任、晋级、调资、民转公和生活福利等方面,要与同级普通学校教师的待遇相同。”(11)
五、师资队伍数量的扩充和质量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教育事业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不仅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不断多样化,成人教育师资数量,从总体上也不断得以扩充。下面主要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专职师资数量的变化为例说明(表4)。
以上数据不难发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专任师资数量的增长趋势:从1978年开始,专任师资数量为3.02万人,到1999年,专任师资数量为9.76万人。1999年专任师资数量为1978年的3.23倍。虽然与1997年相比,1998年、1999年的专任师资数量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整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专任师资数量获得了很大的增长。
在数量增长的同时,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也得到了关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师专业化理念的影响下,我国成人教育师资专业化问题也得到了关注,并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比如:多数学者认为成人教育师资专业化是“新世纪成人教育教师的基点”和“社会教育变革与教师角色转变的新需求”。(13)然而,随着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反专业化”言论,有学者认为成人教师只能算是“准专业”或“半专业”,甚至还有学者认为成人教师专业化可有可无,因此主张放弃“专业化”。(14)
关于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所取得的共识是必须符合六个方面的标准:①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②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即进行服务所需的专业道德。③经过较长时期的培养与训练。④需要不断的学习与进修。⑤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⑥形成坚实的专业团体。(15)许多学者对构建我国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提出了相关策略。如开展校本培训、行动研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加快专业组织建设等。还有学者借鉴发达国家对成人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的经验,提倡采取“短期训练、中期进修和长期研究”等三种方式,对成人教育师资进行专业培育,提高其专业素质,从而促进成人教育师资专业化的实现。(16)
通过对我国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历史进程的考察,不难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重要的经验。第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主要体现在从指导思想、政策制定、制度建设等方面,倡导社会各界,重视成人教育师资的社会作用与职业地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步伐。第二,相关法规制度的确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相继确立的若干政策与制度,为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相关法规制度的初步建立,一方面为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配置、编制、聘用等标准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职业化进程。第三,建立了一支与成人教育事业发展基本适应的师资队伍。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成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党和国家对成人教育师资的选聘、配备、编制、培养与培训等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地贯彻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兼顾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建设了一支以专职师资为骨干,以兼职师资为主体的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第四,受教师专业化理念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成人教育师资专业化问题在我国理论界与实践界都受到了高度重视。
注释:
①③⑩(11)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司组织编写.成人教育政策法规[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79、61、266、58.
②何红玲.新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88.
④王永贤.上海成人教育史(1949-1989)[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166.
⑤张维.世界成人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399.
⑥⑦⑧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0-200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⑨江西省教育厅成人教育处.1984年各类成人教育文件汇编[G].1985.11.
(12)董明传,张世平.成人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335-360.
(13)(15)刘奉越.近十年我国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10-12.
(14)余经天,孙立新.对目前我国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两难”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0):66-68.
(16)胡梦鲸.成人教育专业化与师资培育的展望[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6,(2):14-19.
标签:成人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