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安全工作对火电厂检修班组的重要性,以及检修班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阐述,并结合检修班组在生产中所承担的业务、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工作实际,分析了火电厂安全管理中维修班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规范检修班组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火电厂;检修;安全工作
1.检修班组安全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1.1安全培训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重视生产,忙于生产,轻视和忽视安全培训,投入的时间、人力、资金很少。检修班组的安全培训与学习流于形式,只停留于片面的传达和宣读上级文件、通报等方式和方法层面上。形式单一,创新不足,使职工不乐意参与和接受,实际效果不理想。
1.2检修作业前,风险预控不足
作业前不静心去想作业程序及防范措施,造成危险和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职工的安全意识基本上还处于“要我安全”的思想认识阶段,没有养成“我要安全”的习惯,在现场检修作业中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
1.3职工对习惯性违章熟视无睹
习惯性违章是指长时期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规定的行为。员工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不高,缺乏安全常识或存在盲目自大等心理因素,又因为不是每次习惯性违章都会引起安全事故,所以很多员工对其熟视无睹、习以为常。造成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员工不能自觉地严格执行工作规程,形成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成为经常,事故迟早会发生,职工往往会怀着侥幸心理,或者认为自己力量薄弱,无法影响整个检修工作流程或规范,最多只是在自己操作过程中多注意安全工作。
1.4危险点分析控制工作不到位
危险点是指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行为等。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员工安全意识不强,未有效开展危险点分析对所开展的工作整个过程未能有效控制。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组的连续稳定运行,使部分干部、员工放松了对安全的警惕性,滋生了乐观主义思想,自认为现有的人员,设备配置能够预防事故发生,从而放松了对危险点分析工作。相关厂家或者设计方在设备运行后,亦未根据不同机组,操作工人安全管理水平,调整分析危险点的分布及安全操作重点。导致危险点分析控制工作不到位。
1.5重考核,轻管理
多年来由于强调加强安全管理,发生安全事故后加重了对事故责任者的考核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会给员工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为回避惩罚,有的员工采取多种方法应付考核,而不是把考核转化为积极的行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作业习惯。有的职工为隐瞒事实真相或者隐患,不能查找到真正的事故原因,进而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的重复发生。或者对身边的安全隐患想当然地推给设备或其它人,工作中总是找客观原因而不主动采取措施,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管理层以考核标准为日常管理的规范,不具体考虑不同岗位,不同特质员工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岗位考核要求时,积极或者消极的态度,管理层面对上级考核和业绩要求,将矛盾转移到基层职工的方法,变成了职工的负担,以考核结果作为安全检修工作的终结性评价。
1.6职责分工不明确,安全责任不清
出了事故后相互推卸责任,又能让当事干部、员工轻易找到借口,究其原因是企业未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系或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企业缺乏相关制度,或制度条款不详细,或制度重复制定,没有作废标识或节点上存在漏洞等。尤其是在相关事故发生后,涉及多方面多层次员工的时候,很多职工没有真正参与到安全生产工作中,对自己职能范围内的检修工作,无法准确认清,选择退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检修班组安全工作的对策
2.1加大系统理论学习,拓宽安全管理知识
必须要端正职工思想意识,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可以采取现场观摩,实地培训,案例分析,汇报交流等各种形式进行培训学习。设备的安全检修规程,系统培训,在设备更新改造后,根据实地情况,理论和操作时间综合起来培训,以理论为基础,贯穿安全操作规程。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系统理论的实践研究或者更新提高。
2.2安全工作制度化,减少习惯性违章行为
对于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和屡禁不止的各种习惯性违章情况,要杜绝习惯性违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提高人员的素质,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和遵章作业的好习惯。只要班组群体中所有人都能够养成严守安全规程的习惯,就可以有效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鼓励职工参与安全制度修订工作,职工是生产一线,安全工作的直接当事人,当强调安全检修工作与自身紧紧联系的时候,职工更能从本质上关注制度,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安全意识。
2.3开展好危险点分析,做好事故预防与控制
危险点控制就是在作业前通过一定的途径,对作业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止由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发生。事故控制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使后果尽可能减小。它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是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一种有效方法。
2.4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
安全评价是指应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工作。考核和管理相结合,使得检修职工认识到安全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安全,对安全考核结果分别对待,提高职工主动发现问题,汇报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大力推行安全生产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作业。
2.5加强人性化安全管理
通过调查对事故的违章者进行处罚是完全必要的.其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为了避免事故的再现。要从管理层次上找原因、找责任、找对策,从制度建设上入手,从安全的本质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发生安全事故后重点应放在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理念,构建企业安全文化,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作为一个企业,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
2.6加强设备管理,推行火电厂设备状态检修
火电厂设备状态检修是随着管理水平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先进维修方式。设备状态检修以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通过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可靠性评价以及寿命预测等手段,判断设备的状态识别故障的早期征兆。对故障部位及其严重程度、故障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并根据分析诊断结果在设备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将要发生之前主动实施维修。通过推行设备状态检修可以提高设备可用率为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全性能、优质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和管理保障。此外积极采用科学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淘汰落后的生产装备,不断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水平,从根本上消除设备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待实际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没有大、小事或轻、重之说;注重管理中的细节问题,小事当成大事抓,才能真正强化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此类的安全管理理念应该大力推行和宣传,让其深入到每个职工心中,感受到该理念带来的文化气息,并由此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良民、孙爱国.如何做好火电厂机组检修的安全管理[J].山东科技信息,2016(8)
[2]王雅琦.探析火电厂检修班组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学与信息化,2016(11)
作者简介:
王宏(1994—),男,江苏省灌南县人,本科文化,助理工程师,从事工作:火电厂设备检修等工作。
论文作者:王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工作论文; 事故论文; 班组论文; 作业论文; 设备论文; 职工论文; 火电厂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