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方法依据人工经验进行工程造价评估,无法避免工程造价的动态变化带来的影响,导致大型工程建设的工程造价的评估精确度较低。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工程造价评估,能够获得准确的评估结果,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对大数据分析对工程造价精确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提出了减少概预算误差和提高工程造价精度的方法。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工程造价精确性;影响
1.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工程造价的评估是大型工程建设的核心。通过合适的评估方法可以对整个大型工程建设中所消耗的材料、运输、水电以及劳务报酬等所花费的费用进行准确的估计。由于各种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变化呈现出高度的无序性和非线性的特点,使得工程造价费用超支,从而拖延了整个大型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而通过利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分析方法,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工程造价评估模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工程造价评估已经成为当前基础建设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大数据分析过程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的评估,其中数据的评估过程是大数据分析的核心。现阶段,主要的工程造价评估方法包括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评估方法、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评估方法和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评估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工程造价评估方法。由于工程造价评估方法在工程建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成为很多专家研究的重点的课题。在进行大数据分析下工程造价的准确评估过程中,利用混沌算法建立工程造价各种影响因素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多次迭代运算对工程造价各种影响因素的混沌变量进行重复更新。但由于混沌算法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和无方向性,会造成寻优效率降低的情况,因此将人工鱼群算法与混沌算法相结合,通过多次优化训练,从而实现大数据分析下工程造价的准确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进行大数据分析下工程造价的准确评估,能够获取准确的评估结果。
2.大数据环境下减少工程造价概预算误差与提升造价精度方法
2.1 熟悉项目规划,了解工程情况
一个项目的规划, 不仅仅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家政策决定, 还需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各项环境来决定, 如资源、经济、技术、环境等。通过对各项环境的综合分析和研究, 来确定具体的项目总体构思和框架。对项目的整体流程做到心中有数, 对施工现场的每一个阶段的施工程序和工艺都要了解掌握, 通过对每一个项目的认真分析研究, 从中做出最合理科学的工程概预算, 把因工程概预算而导致的成本超支现象降到最低。要想做到每一项都心中有数, 这就需要工程概预算人员对施工图纸了如指掌, 这其中包括诸多方面, 如结构施工图、建筑施工图、水电施工图、装修施工图等。熟悉整个流程就可以在具体的关键环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数据, 从而减少工程概预算的误差, 提高造价的精度
2.2紧跟现场节奏,充分掌握工程实情
想要提高工程概预算的精度, 就必须深入现场认真查看, 充分地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进度, 在实际中对照施工设计及概预算数据进行仔细分析, 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概预算中错算、漏算、重复计算的问题发生。在紧跟现场的同时, 要认真分析现场的环境来确定所需要使用的工艺, 施工工艺是一个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它的科学使用可以直接影响到造价成本,所以选择正确的工艺方法也是概预算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决定施工工艺的因素有很多, 这其中包括施工所在地的地质地貌、人口环境、施工技术、人才层次、施工安全等诸多综合因素,通过根据这些因素的系统分析比较, 选择出最适合的技术工艺、设备以及施工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达到节约成本, 科学有效利用资金的目的, 往往合适的工艺比使用最先进的工艺更重要, 因为先进的科技也就代表着高额的资金投入, 而根据综合环境的不同, 最先进的技术不一定可以带来最好的工程效果, 必须要将经济和施工技术综合分析。在选择工艺时, 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在空旷的场所施工, 就应当尽量使用大型机械来完成, 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 加快施工的进度。但是如果在比较狭窄的施工场地, 就应当采用人工与机械协同工作的方法或者单纯依靠人工的方法作业, 施工的工艺不同, 就会产生不同的造价费用和不同的工程量。
2.3熟知工程范围,掌握概预算要领与关键点
工程概预算工作对编制人员的专业性和政策性要求很强, 编制人员必须清晰地掌握国家工程行业规范和法规, 各项工程政策及收费标准和价格, 各种施工工艺的使用成本和工程量。编制时需要广泛地收集各种材料和数据来进行分析, 既要熟悉行业规则, 又要了解实际情况, 对工程中各个小的项目做到心中有数, 把握住可能超支的关键点, 做到持之有据, 贴近实情, 可以保证工程顺利有序地开展, 也可以确保预算的精度, 将最终造价的误差降到最低, 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施工并达到预期效果。
2.4注重编制人员素质,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由于工程概预算工作是所有施工工作的重要依据, 所以概预算的编制工作往往是时间紧、任务重, 这就导致编制人员的工作压力大, 精神紧张, 并且面对繁多的项目计算表和定额条目需要反复地抄写和校对, 不免会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如算错数目、重复计算或者漏算的现象, 而且大量的重复计算也浪费了时间。这就需要提高编制人员的工作效率来解决这些问题, 计算机的应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 需要编制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 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可以提出自己有建设性的意见, 使工程概预算做到准确无误, 同时, 建筑单位应当给予概预算编制人员更好的学习培训平台, 为他们创造深造和提升能力的机会, 促进编制人员的培养发展, 这样才可以使企业收获更长远的发展和更持久的利益。
3.结语
在当今这个工程发展的良好契机下, 大量的工程涌现出来, 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工程概预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是各项工程的施工计划参考依据, 同时也是控制投资的有效工具。而由于工程概预算是一个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作,所以其在工程中的依据地位就更加突出,在提升工程概预算精度的道路上, 不仅仅需要高度的重视, 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 只有编制人员队伍强大, 才能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 有效地提高造价精度, 使工程项目更加顺利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韩琦.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探析[J].价值工程,2014,33(23):91-92.
[2]卢伟荣,黄高琼.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法探讨[J].福建建材,2014,(4):105-107.
[3]刘明林,张素丽,吉小飞.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6):205-206.
[4]褚菁晶.浅析施工方案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3):37-37
[5]王娜.浅析工程造价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2013,(36):442-443.
作者简介
王佳惠,性别男1996年出生,籍贯:浙江义乌,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论文作者:王可田1,王佳惠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概预算论文; 大数论文; 方法论文; 算法论文; 据分析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