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把听的能力放在首位,可见懂得倾听的重要性。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要学会表达,更要学会交流,而倾听就是交流的桥梁。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景象却是——学生不会倾听。许多人认识上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将“听”等同于“倾听”。要知道,和嘴巴不同,人的耳朵几乎随时都处于工作状态,因而人耳的“听”常是消极而被动的。“倾听”则完全不同,参与“倾听”这个动作需要耳朵、眼睛和心灵的组合。可以说,倾听是积极的,必须集中注意力,还应该随时调动大脑思考分析判断和总结。
关键词:小学生 倾听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5-172-02
【前言】透视当今大多语文老师的课堂,说、演、画、唱等轮番登场。学生读得精彩,答得有创意,点点闪光的生成让老师们满心欢喜,可试问:你的学生学会倾听了吗?不禁愕然。静观热闹的课堂,你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老师激励的话语下,孩子们的小手如林,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可当老师指名一个学生回答或朗读时,有的学生脸上露出沮丧或失望的表情,有的学生则仍然高高地举着手,期盼着下一个表现机会。而至于别人读得怎样,说得如何,似乎和自己毫无关系。还有的学生,没有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一旦发言的同学出现错误或停顿时,马上就把他打断。而在我平常上课中也有一些案例是值得我们老师反思的:
教学片断一
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四季》一文时,熟读了儿歌之后,我问大家:“每一个季节都唱到了什么景物?”孩子们纷纷举手,其中A回答了这个问题:“小草,荷叶,嗯——”A稍微停了一会儿,正思索着。这时有那么几个孩子,边举手,嘴中边喊着:“谷穗!雪人!谷穗!雪人!”A尴尬地望着我,嘴里咕哝着:“噢,谷穗,雪人。”坐下了。
分析:A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只作了短暂的停顿,稍加思考。其余孩子便没有耐心听下去,着急的代替他回答。这实际上,等于剥夺了A思考、回答的权利。
教学片断二
在拓展说话训练时,我要孩子们挑一个喜欢的季节说说它的特征。B说道:“春天,小草发芽了。”几个同学发言之后,我见C举手特别积极,便请他发言,他说:“春天,小草发芽了。”此语一出,有的孩子便说:“刚刚说过了!”C不服气,有些委屈地说:“我又没有听到。”
分析:C在别人发言时,没有认真听,结果,重复回答了。
以上两个案例中出现的情况是否感觉很常见?语文课堂上表现积极,踊跃回答,热闹非凡,让老师觉得学生好似在倾听了。但认真分析下,我们看到的学生踊跃的缘由更多的是他们想表现自我,赢得赞赏。赞赏和荣誉是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的动因所在。
然而这样的动因对于语文课堂肯定是不足的。甚至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会对那种老师的赞赏渐渐缺乏了热情,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同一个班的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回答踊跃,参与度很高,而到了高年级阶段,回答的同学寥寥无几。因此教师除了以“欣赏”来激发学生对课堂的热情,还可以开发“倾听”这一习惯,让学生在倾听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这种乐趣可能会对学生更有帮助,因为懂得倾听就要求人首先要会思考,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古人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倾听,就是一个在学习上交友交心,不断进行智慧思想碰撞的途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获取知识,倾听则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因为不管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能听、会听是最根本的。学生善于倾听还是组织课堂讨论的保障,那种只在乎自己的发言,而不关注别人见解的做法,只能使课堂局限于表面的热闹。由于受年龄特征及独生子女特点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如何教学生学会“倾听”?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安静为先
李政涛先生说过:“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参与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倾听,决不在孩子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孩子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孩子的回答。对孩子的发言,给与适当的评价。老师的榜样作用,在于让孩子明白,听别人回答首先是要做到安安静静,这也是教孩子一种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假如一个教师习惯一听到一个明显出错的答案,马上打断纠正,可能会挫伤孩子回答的积极性,也会造成学生浮躁,不能倾听的失当行为。相反,不管答案准确与否,首先老师都给予态度上的肯定,静静聆听,再让其他学生参与点评,做到鼓励和纠正结合就能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倾听”榜样
二、明确倾听的要求和规则,让课堂“有法可依”
小学生由于年龄问题,心性活泼,对自己行为控制不佳,因此在课堂上要明确倾听的要求和规则,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法可依”。长久形成习惯,才能让他们在行为上先做到倾听的前提条件——静心。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商议确定一些倾听规则,如:
1、老师发言时,小朋友要认真倾听后再发表想法;
2、要学会先举手,后发言;
3、小朋友发言时,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也要认真倾听,发表想法;
4、不管谁发言,要等发言人结束发言,才可提出不同意见或补充意见。
而对于违反规则的同学,可以采取游戏式的惩罚:给大家唱歌,为其他小同学服务一次,为班级做一件公益事情……总之我们要在不伤害他们自尊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小惩罚,才能够让全体遵行这种规则。
三、生生点评,带着目的倾听更入神
课堂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互相点评,也能促进学生更为入神倾听对方的见解。教师一句:“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对他的观点还有什么补充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更会静心倾听,作出评价,在倾听中学会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补充他人的不足之处。因为要点评他人看法,首先注意力就容易放在回答问题的同学身上,会不断地对对方的答案进行判断和思考,得出看法,因此,学生倾听得更投入,才能思考得更深入。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向发言者提出问题。在认真倾听了别人观点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分析和判断,互相启发,在倾听中产生思维碰撞,让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
四、平淡内容趣味化,常见话题陌生化,引发学生倾听的注意力
课堂中许多平常的知识,教师经过“添油加醋”或者形象比喻,常能把平淡无奇你的内容变得充满趣味,或者让常见的话题变得充满新鲜的体验。例如,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设计为富于童心童趣的故事或游戏,使学生学习兴趣迅速被激发,会产生强烈地求知欲,焕发敏锐的思维,激发起“倾听”的欲望。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学习了新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感觉到生活当中处处有语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孩子们当然也就大大提高了倾听的的效率。
【结束语】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但是,谁都不能否认,“听”并非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在语文教学中,“听”排在“说、读、写”之前,应该得到必要的重视!它必须贯穿于说、读、写、思种种教学活动中,因此就需要我们挖掘、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当然,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小学生更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训练。让我们记住:学会倾听——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追求!
主要参考文献:
[1]秦冬芳,关于对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几点思考[J]文能学与艺术,2010(3)23123
[2]王洪波培养小学生复听习懂和深思品质的点滴体会[J]教育,2016(8):0明08600目85
论文作者:朱明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孩子论文; 课堂论文; 孩子们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