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_pdca论文

数字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量控制论文,学术期刊论文,数字论文,PDC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53(2011)06-0009-06

新闻出版总署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将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及打造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发布平台均列为新闻出版精品生产工程,并明确提出“建立覆盖主要学科领域数字学术期刊”,“建立多学术期刊单位的在线投稿、同行评议、出版与发布系统,鼓励传统学术期刊与数字学术期刊互动,推动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转型,带动原创学术文献数字出版的产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①。在学术期刊数字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有关数字学术期刊的运营模式、竞争力及质量等焦点问题,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践界早已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在关于数字学术期刊质量的研究中,许多学者聚焦于数字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确立及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论文及期刊评价指数,且偏重于定量指标的测算。笔者认为,这种研究偏好集中解决的是数字学术期刊事后质量控制问题,对事前控制及过程中控制的关注明显不够。根据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管理应是全过程、全员参与及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是将事前、过程中及事后控制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与传统学术期刊不同,数字学术期刊质量不仅包括内容质量和服务质量,更强调内容传播与服务提供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内容质量不仅指所发文章自身的学术质量,也涵盖关键词、检索词、相关链接等辅助因素的质量。因此,对数字学术期刊而言,只重视事后质量控制显然不够,必须认识到前期计划环节对提高内容传播与服务提供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以及编辑加工对提升论文学术质量及辅助因素质量意义深刻,并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构建符合数字学术期刊特点的PDCA循环质量管理体系。

1 数字学术期刊质量控制PDCA循环模型

PDCA管理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将整个生产流程及质量改进过程划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不断进行动态循环,使产品或服务质量通过周而复始的循环反复,实现螺旋式改进与上升。结合数字学术期刊的出版流程,数字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就是一个从选题到编辑初审、同行评议、公众评议、终审定稿,再到读者反馈、测度评价系数,最后由编辑跟进作者后续研究并在吸纳反馈信息基础上进行质量改进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同时,在PDCA循环的不同环节,依托公众及专家评议两个平台实现全社会的参与(如图1)。

图1 数字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模型

计划属于事前质量管理阶段,执行强调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查和处理同属事后阶段。在这个循环中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这一循环并不是孤立的概念,而是一个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的整体,每个环节中还包含着自身的PDCA子循环②,从而推动整体循环有效运作,这一点在评议活动中尤为明显。第二,PDCA循环不是水平意义上的重复运转,而是像上楼梯一样不断进阶的上升循环模式,每经历一次轮回,产品的质量水平就会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这种提升一方面是组织学习能力的作用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资源与经验不断累积的必然结果。在实践中,数字学术期刊寻求自身质量提升的进程,实质上就是努力实现整个PDCA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以计划、执行、检查环节中各关键点的改进为基础,并在处理环节实现质量提升的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体说来,编辑对作者在选题上的引导、编辑对作者及稿件的筛选、专家评议与公众评议平台的搭建与维护、对公众反馈意见的搜集整理等,都是促成期刊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PDCA循环作为一个整体,只有当各环节的质量提升关键点都得到足够重视与有效控制,方能顺利运作,并在每次循环的最终环节获得整体改进意见,支撑管理层做出相应决策,由此实现期刊质量的不断提升。

2 数字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环节

根据前文所构建的PDCA模型,数字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不仅仅存在于单一的某个环节,也不仅仅依靠单一主体执行,而是一个贯穿数字学术期刊出版全过程,由编辑、管理层、评议专家及公众共同参与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由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环节构成,包含期刊定位、制订出版计划、选题引导、预审与初审、同行评议、终审定稿与发布、公众评议、公众意见反馈、测度评价系数、后续跟进、期刊改进11个质量控制关键点,每个关键点在整个质量控制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如表1)。

2.1 计划——构建期刊质量蓝图

计划环节是确定期刊受众、质量水平、规模等整体概念的阶段,是期刊质量蓝图的绘制阶段,为期刊出版整体工作引领方向。这一环节包含期刊定位、制订出版计划和选题引导三个质量控制关键点。

在整个期刊质量控制体系中占有“龙头”地位的期刊定位却是容易被人忽视的一环,它包括对期刊的受众定位和质量水准定位。相比传统学术期刊偏重于质量评价系数的提高,数字学术期刊更倾向于将目光聚焦在期刊的整体经营活动上。一方面,确定期刊定位相当于选定期刊面向的细分市场。单从读者的角度看,期刊受众需求呈现日趋细化的态势,网络技术与搜索技术的发展更是强化了这种需求的碎片化趋势。数字学术期刊相对于传统学术期刊的技术优势正可以满足这种个性化需求,由此,期刊定位的明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有学者建议在刊文标题部分添加“核心适读人群”信息,将读者定位细化到文章③。这种定位也体现在文章本身如关键词的确定等细节上。期刊本身面向群体的学术水平,即期刊选定的对象是高度专业化的特定人群,还是渴望了解相关内容的广泛人群,直接决定文章关键词选择是精准还是宽泛,链接的相关文章是高深还是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开放存取期刊作者付费运营模式逐步发展,数字学术期刊已将服务对象由读者扩充至作者。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作者、促进相关学术领域的沟通与交流,成为数字学术期刊的重要任务。调查表明,期刊的读者定位和退稿率等都是作者选择投稿期刊的重要因素④。明确的读者定位可以让作者的成果精确传递至有效人群,质量水准高低决定着期刊退稿率的高低,两者共同对数字学术期刊所服务的作者群体进行划分,这正是期刊定位工作的意义所在。

制订出版计划主要是指制订出版进度计划,目的是使编辑能有效掌控出版进度,保证整个出版流程高效运作,缩短出版周期,真正发挥数字学术期刊的时效性优势。这向编辑提出了具备整体观、全局观的系统思维,能够合理统筹规划工作的新要求⑤。对于数字学术期刊而言,出版计划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出版周期安排制度的突破,即数字学术期刊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平台的优势,打破期刊刊期或“册”的限制(不论是定期或不定期),随时来稿,随时进入稿件录用环节。以牛津旗下的开放存取期刊AoB Plants为例,其以年为单位分卷,其间稿件可按时间和主题顺序在网络上发布,这种制度安排使得数字学术期刊的出版时间更为灵活,也就保证了其时效性的优势⑥。

选题引导是计划环节中最基本的一步,是与期刊内容联系最直接的一步,具体包括选题计划和选稿计划两个方面。前者是传统学术期刊选题工作在数字环境下的延伸。编辑除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关注学界新闻等传统途径外,还可充分利用网络学术交流平台追踪学界热点,发掘选题。后者是针对自投稿件进行的预先引导,通过公布稿件基本筛选标准,使作者明确投稿方向。选题计划的实施离不开公众交流平台的支撑,这一平台主要包括学术新闻发布平台和学术自由论坛。其主要作用是为学者、编辑及其他关注者提供及时了解学界动态、自由加入学术讨论的便利,并为学者的研究、编辑的选题提供参考与启示,促进整个学术氛围的活跃。

2.2 执行——保证期刊内容质量与时效性

执行环节是整个期刊出版及质量控制的主体环节,包括编辑预审与初审、同行评议、终审定稿等活动,其中同行评议活动是数字学术期刊质量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编辑初审是期刊稿件面对的第一道关卡,由编辑决定是否将稿件付与专家评议。初审标准由期刊的基本定位决定。做好初审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期刊出版效率,降低评议成本。由于有便利的网络通信技术支持,数字学术期刊在初审阶段引入了编辑预审制度,即在作者交付完整稿件前先提交对研究意义的陈述、摘要等信息,编辑据此对稿件质量做出初步判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审稿效率。以自然期刊集团(NPG)的预审制度为例,作者通过期刊在线系统提交预审文件,包括对论文重要性的阐释、论文摘要及引文和参考文献清单,以便编辑做出预审决策。若通过预审,作者再在线提交全文,进入编辑初审;否则作者不必再回复编辑,可直接将稿件另投,从中省去不必要的等待时间⑦。

同行评议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学术论文质量改进方式,其关键是确定并遵循公正合理的标准选定评议专家组。仍以NPG的标准为例,其基于专业知识、声望、特殊推荐及过往经验等标准来选择评议专家,避免使用散漫或是不注明评议理由的人选。此外,NPG十分强调评议过程中文章的保密性,若评议人在评议过程中征求大学或相关机构的意见,务必要求在评议报告中说明⑧。同行评议质量与效率依托专家平台的构建,既包括建立评议专家库,也包括构建以编辑为中介的、评议专家与作者间的匿名间接沟通系统。对于数字学术期刊而言,出于出版效率的考虑,评议专家既往评议时间记录也是重要的筛选指标。

通过评议的稿件在进入公众视野之前还需经编辑终审定稿。需强调的是,对于数字学术期刊的出版,由于论文公开后容许作者与公众之间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在公众评议环节作者对稿件仍有改动或完善的空间,因此在这一环节应模糊“定稿”概念。“定稿”不定,仍可完善,这正是数字学术期刊互动性、持续性优势的题中之意,也是其能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数字学术期刊论文的终审过程中,编辑不仅要进行校对、查证数据、排版等常规工作,还要协助作者对文章进行技术性改进。在网络技术下,读者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在近乎膨胀的海量信息中寻得所需,检索词是连接在线读者与有效信息的重要纽带。对数字学术论文来说,检索词通常包含于篇名、关键词、摘要三个辅助要素中。编辑要协助作者拟定合适、恰当的文章题目,确定有效关键词,编写涵盖关键信息的摘要,从而增加文章在浩渺网络信息中的“可见度”⑨。相关链接的设置也是沟通读者与文章的重要渠道之一。除传统上以关键词、作者进行设置外,可以考虑按照知识体系设置各文章的相关链接,并可对其加以分类标识,如通过设置相关知识基础链接、相关领域知名学者文章链接等方式来帮助读者完善知识体系。

2.3 检查——质量决策的信息基石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对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进行评价。常用的评价方式包括测度评价系数和公众评议。数字学术期刊的评价系数是能综合反映期刊生产能力、学术影响力、网络传播能力、期刊可获得性及期刊声誉等信息的综合指标⑩,其意义突显为对期刊整体质量水平的裁定。公众评议既包括对某项特定研究成果的评价,也包括对期刊整体质量改进的建议,这些反馈信息往往偏重于操作层面。对这两种渠道的反馈信息,编辑都应给予足够重视,不可偏倚一方。

公众评议机制的应用是数字学术期刊较传统学术期刊的一大突破。此时的公众平台成为公众评议场所,它不仅是读者发表评论的空间,也是研究者与其他研究者及读者进行交流的场所,有助于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向沟通。平台组织者鼓励公众评议的参与者进行实名交流,从而建立起具有权威性的学者交流虚拟社区,提高数字学术期刊的学术价值。读者在浏览论文的同时,还可通过在线链接,查看文章所有过往版本、具名评议报告及相关回复。这种透明的公众评议制度,一方面使更广泛的主体参与到学术文章的质量改进中来,有利于文章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为作者的后续研究以及后来研究者提供宝贵的借鉴信息。

公众反馈信息及评价指数都在论文发布平台上予以链接或公示,论文发布平台与公众反馈平台通常是合二为一的。这种公示不仅有助于编辑和期刊管理部门掌握刊物现状,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引导相关作者的投稿行为,吸引期刊目标作者群与读者群的关注,是期刊定位的重要体现。

2.4 处理——期刊质量提升的“质变点”

处理环节既是对上一个PDCA循环的总结,也是下一个PDCA循环开始的基础,是期刊在经验归结基础上实现质量提升的过渡点。在这一阶段,编辑一方面对已经发表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并继续跟进同作者或相关课题的后续研究;另一方面对整个出版过程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吸纳意见,寻找质量改进点。

由于数字技术的渗透,数字学术期刊在实现质量的“质变”上更为容易。显而易见,数字技术为期刊质量提升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即时、便利的网络通信使编辑、学者间的长期有效沟通成为可能,利用链接技术可以提供广泛的相关信息从而丰富论文内容。同时,数字技术使学术期刊参与者的思维发生变化。从学者角度来说,由于技术促进学术交流的空前繁荣,因此学者与期刊编辑及学界进行交流的积极性增强,与期刊出版者间的合作变得更加频繁。从期刊角度来说,在数字化大背景下,期刊的服务观念有所转变,服务对象包含读者与作者两大范畴,期刊实现自身质量提升,不仅是指学术质量的拔高,更是指对作者、读者服务质量的提升,而期刊促成以作者、读者需求为中心的质变的积极性本身就成为吸引服务对象的一个亮点。

在处理阶段,编辑仍然应与受众进行广泛交流,积极搜集受众反馈信息,以作出正确改进决策,并要注意决策后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质量改进的方向和途径。此外,要在处理环节实现期刊质量提升的“质变”,关键是管理层的参与。在这一环节,编辑要积极与管理层沟通,使其了解一次循环中各级反馈的信息与建议,以便及时做出调整,从而将下一次循环推入更高的起点。特别要及时反映期刊受众(既包括读者也包括作者)需求的变化,做出基于用户需求的质量改进决策。

3 数字学术期刊PDCA循环的整体运作

数字学术期刊质量控制PDCA循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组稿、初审、评议再到终审的出版流程为线索,以公众交流平台、专家评议平台、公众评议平台、公众反馈平台等网络平台为依托,由编辑、管理层、评议专家、公众、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主体共同参与,通过明确各环节质量控制关键点实现由部分带动整体质量提升的持续循环。整个循环的持续运转有赖于各环节的分工协作、各平台角色的有机扣合以及各参与主体的有效沟通。

3.1 以计划为龙头,执行为保证,检查为基石,处理为“质变点”

数字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突出强调计划环节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计划环节是保证整个出版流程有序高效进行的重要依据,是实现数字学术期刊时效性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期刊整体水平构建蓝图,后面的环节都紧紧围绕计划环节确定的受众与质量水准而展开,它为整个期刊的发展明确方向,并为期刊内容搭建整体框架。执行环节是与期刊内容最为贴近、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环,是数字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主体环节,其中的编辑审稿、专家评议,实现了刊文质量的逐级完善与提升。检查环节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通过搜集公众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反馈意见,得出反映期刊质量现状的有效信息,为下一步做出改进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处理环节是对一次循环的总结,是将下一轮循环推向更高起点的“质变点”。它以前次循环的反馈信息为依据,确定下一循环的起点,与下一循环的计划环节紧紧相联。这样,四大环节在循环中既发挥着不同的功用,又环环相扣,紧密相联,使质量控制体系成为一个有效运作、不断循环上升的有机整体。

3.2 基于用户需求的平台构建

数字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主要依托于专家平台和广泛的公众平台。后者的角色可细分为公众交流平台、公众评议平台及公众反馈平台,这三个平台的搭建是数字学术期刊互动性与社会性优势的集中体现。优秀的数字平台能够很好地契合用户需求,满足学者用户利用平台加强学术交流、搜集研究资料、活跃学术氛围的内在需求,并通过为学者提供种种便利实现机构用户的需要。这种基于用户需求的平台构建不仅为用户提供展示与交流的渠道,更意味着通过检索技术、RSS订阅技术、标签云技术等手段,降低学者搜集资料的劳动强度,为学者的学术研究创造更为便利、活跃的辅助环境。同时,各平台间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可以共同搭建起以数字学术期刊为中心的网络学术交流社区。

3.3 以编辑为服务主体的沟通机制

在PDCA循环中,数字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是全员参与乃至全社会参与的过程,具体说来,包括编辑、期刊管理层、评议专家、公众、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个执行主体。保证信息在多主体间的有效传递,是确保循环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而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编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专家评议平台,由于通常采用双盲制评议办法,作者不会与评议专家进行直接交流,这时,编辑是沟通专家与作者的唯一纽带,承担着信息传递的工作。在检查环节,编辑又扮演着信息整合者的角色,是将公众反馈意见集中整理并将重要信息呈交于管理层的重要角色。正是由于编辑在整个沟通机制中为作者、受众、评议专家及管理层提供的服务工作,才保证各主体之间的沟通及整个PDCA循环的顺利开展。

(收稿日期:2011-09-10)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EB/OL].[2011-05-19].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508/201104/715451.html

② 刘伟,刘国宁.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84

③ Elbeck,M.,Mandernach,J.Expanding the Value of Scholarly,Open Access E-journals[J].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08(2):237-241

A Method for Comparing Scholarly Journals as Service Providers to Authors[J].Serials Review.35(2):62-69

⑤ 周园.论系统思维在网络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83-86

⑥ Oxford Journals[EB/OL].[2011-09-07].http://aobpla.oxfordjournals.org.

⑦ Nature Publishing Group[EB/OL].[2011-05-20].http://www.nature.com/authors/author_resources/how_publish.html

⑧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EB/OL].[2011-05-20].http://www.nature.com/authors/policies/peer_review.html

⑨ 汪新红.科技期刊论文网络传播的编辑特点[J].中国出版,2011(2):58-60

⑩ 陈铭.开放存取期刊评价模型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0(14):11-15

标签:;  ;  ;  

数字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_pdca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