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程序化护理干预体会论文_杨美丽

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程序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6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程序化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康复护理干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根据简化FMA评分、BL评分、ADL评分,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简化FMA评分、BL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显著,对于促进病情转归、改善预后,协同提高临床疗效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程序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

急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破裂,出现不同程度的脑部血流动力学紊乱,易损伤脑神经功能,且复发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1]。在临床上,急性脑出血作为致残性疾病之一,经过积极治疗后,存活患者常遗留后遗症,以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与护理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程序化护理干预逐渐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中,相对常规护理而言,前者更能满足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需求,患者的预后更好,可能与协同提高临床疗效有关。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程序化护理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范围46.3~69.5岁、平均年龄(61.2±3.7)岁;脑出血类型:内囊出血13例、丘脑出血11例、脑叶出血7例、桥脑出血2例;观察组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范围48.7~68.2岁、平均年龄(62.8±3.5)岁;脑出血类型:内囊出血14例、丘脑出血12例、脑叶出血6例、桥脑出血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以降低颅内压、调整血压、控制血糖、降温治疗、预防合并症等对症治疗为主,结合神经保护剂,改善脑营养代谢;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程序化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文化程度,对患者讲解急性脑出血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临床特征、诱因、治疗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心理干预,从患者的表情、意识状态、肢体动作、病情恢复情况及性格特征等因素,评估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以疏导、鼓励、劝解、暗示等多种形式,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给予患者精神支持,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康复护理干预,功能位摆放训练,定期按摩擦拭患肢的软组织,并变换体位;静态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协助患者进行翘趾/指、翻掌、转踝/腕等肌肉伸缩练习;动态训练,增加抬脚、翘膝、屈髋等关节阻抗训练;站立行走训练,分别进行下肢支撑站立、单腿扶拐单脚行走、搀扶行走、独立行走;喉舌发音训练,以喉头张合、舌头伸缩练习为主;并进行发音训练,包括单音节、数字重复发声,逐渐进行词、句的发音练习;根据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情况,引导患者提出问题,回答简单的问题,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主诉;吞咽功能训练,在患者进食时,调整体位,使颈往前倾及多次吞咽,避免误吸;摄食的速度应减慢,咀嚼应完全,一口量应减少;加强口唇舌肌肉的训练强度,扩大肌肉的张力及自由度,对咬肌进行物理刺激,提高随意性咳嗽的频率,激发吞咽反射;用药指导,使患者了解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严格遵守服药种类;讲解不同服药时间、方法、剂量对疗效、安全性的影响,嘱咐患者严格遵守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及服药剂量;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康复情况,调整饮食方案,以少膳食总热量、限盐、补充膳食钙、维生素,降低脂质的摄入。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根据简化FMA(Fugl-Meyer量表)评分、BL(Barthel指数)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2]。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比

注:与对照组护理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对比,*P<0.05。

3讨论

既往研究指出,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且进展快,若未能采取有效治疗,预后较差,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鉴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与临床护理干预是相辅相成的,在专科治疗的基础上,提高护理干预水平,对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亦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上述观点,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程序化护理干预,制定标准化、整体化的护理干预计划,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程度化,高效率、低成本的护理服务[3]。对比常规护理,采取程序化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康复护理干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可为患者提供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注重护理实践,具有规范化、连续性和主动性等优点[4]。由本研究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亦体现了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显著这一观点。在程序化护理干预中,具有严格的护理流程,除加强常规护理外,注重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强调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旨在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同时,结合康复护理干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均有利于改善预后,促进病情转归[5]。此外,由本研究表2可知,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简化FMA评分、BL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提示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显著,对于促进病情转归、改善预后,协同提高临床疗效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振香,樊少磊,单岩等.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连续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50-51.

[2]刘珊珊,张振香.国内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7-18.

[3]徐艳,王霞,胡维等.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2(8):12-14.

[4]王玉梅.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09(30):18-18,19.

[5]闫颖.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7(28):255-256.

论文作者:杨美丽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程序化护理干预体会论文_杨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