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中国制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制造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21世纪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
1.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在过去的20世纪中,制造业给美国、日本和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在面向21世纪的发展中,美国、日本、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把制造业作为新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石。有人坦言:“无论今后科学技术怎样进步,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制造业也将永远是人类社会的‘首席产业’”。目前,美国的产业结构是:服务业占70%,农业占3%,制造业占20%。尽管服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比例很高,但制造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始终超过20%,拉动其他产业化30%,拉动经济增长率40%。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制造企业几乎囊括了美国产业所从事的全部研究开发,它们提供了制造业内外所用的大部分技术创新。”(注:《美国制造》,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因此,“美国除继续在世界市场参与制造业竞争外,别无选择。”(注:《美国制造》,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美国人分享世界繁荣的最好方式,是在美国国土上保有那些生产率高而且增长快的产业。”(注:《美国制造》,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日本政府认为,“日本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以制造业为核心而进行的,而它的成功又建立在它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基础上。”(注:《日本制造》,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制造业作为国家工业核心基础这一重要性,即使到21世纪也不会下降。在未来的信息社会,制造业依然是基础产业,必须继续加强和促进制造业及技术发展。”(注:《日本制造》,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日本认为,21世纪日本制造业面临的新挑战包括:“在内部应对产业复兴有清晰的设计,在外部应产生一个能弥补自由市场经济的新‘制度’。”(注:《日本制造》,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全世界制造业都应该从增加全球生产率这一新目标的长期观点,承担起这一挑战。”(注:《日本制造》,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因此,《日本制造》这一研究报告提出,21世纪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应该是三大方向和三大贡献。“三大方向”是:各产业中的技术升级,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面向全球的直接投资。“三大贡献”是:对世界技术进步的贡献,对世界经济运行的贡献和对全球环境保护的贡献。
2.制造业是解决就业矛盾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提高一国整体就业水平的重要基础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第三产业将会吸纳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但是制造业仍然是解决就业矛盾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第三产业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企业雇员1972~1992年由3100万人增加到4600万人,约增1500万人,但制造业的雇员始终保持在1100万~1300万人之间,呈现一个稳定的就业态势。稳定的就业态势主要归功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1966~1990年,采矿业和制造业的生产指数增加将近4倍,而这一时期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大致保持相同,所以这一时期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同样也增长将近4倍。因此,21世纪制造业不仅保持着巨大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而且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3.制造业不仅是高新技术的载体,也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
一般来说,目前制造业大体属于传统产业,但制造业并不等同于传统产业,制造业同样包括高新技术的内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是先进的制造技术创造了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Manufacturing System:FMS)、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Manufacturing:CIM)、精良生产(Lean Production:LP)、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AM)、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CE)、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清洁生产(Green Manufacturing)等,这些先进的制造技术使世界制造业创造出了历史无法比拟的生产效率,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物质生活产品,使制造业水平跨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二是先进的制造技术正在对传统的制造技术进行着系统的改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的推动下,传统制造业正在不断地吸收着电子、信息、材料、能源以及现代化管理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使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可见,传统制造业既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和动力。在当今世界上,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最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胜的关键因素。
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历史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化是有顺序的,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结构变化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业化发展初期,由于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必需品,因此,轻工业在整个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随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部门增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大,重工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比重不断上升并逐渐超过轻工业。第三阶段,随着大工业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生产机械化、自动化进一步发展,生产有机过程进一步提高,对生产资料提出了更多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从粗放向集约化发展,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单位社会最终产品所需的生产资料占用量和消耗量降低,因而出现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对减少的局面。这两种因素的结合,使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速度相接近,重工业的比重不再提高。第四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和生产集约化的进一步提高,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大量涌现,传统产业不断被高新技术所改造,整个制造业产业结构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一个显著的发展,无论制造业总量还是制造业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按同口径推算,2000年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为31880亿元,占当年GDP的35.6%。同时,国家财政收入的50%来自制造业,800多万个制造业企业安置了13934多万人就业。可以肯定地说,至少在21世纪前50年,制造业仍然是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是,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中国制造业面临以下结构性矛盾和主要问题。
1.制造业产出的人均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2000年,中国不少制造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钢、水泥、化肥、化纤、数字程控交换机等重要产品产量为世界首位。但按人均制造业产品数量比较,我们就处于一个非常落后的地位。日本经济学家将人均700公斤钢产量作为一个国家重化工业完成的标志,而2000年中国的人均钢产量才100公斤。国际钢铁协会对19个国家和地区钢材生产和消费的经验判断,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小于1500美元时,人均钢材消费量是直线上升的。美国有2亿多人口,钢材消费量超过亿吨的时间持续了27年(1955~1981年)。虽然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新材料可以取代钢铁,但机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等仍然是钢铁需求大户。假设以美国钢铁需求量为参照数,并考虑新材料对钢铁的替代性,那么中国目前1.28亿吨左右的钢产量,应该还有不小的发展空间。2000年,全球汽车生产能力为7700万辆。工业化国家汽车实际生产能力的增长将超过本身的需求,而中国的汽车生产远未满足12亿人口消费的需求。2000年中国的汽车产量仅有207万辆,其中轿车60.7万辆。据有关资料统计,1996年美国平均1.8人1辆轿车,德国2.1人1辆轿车,日本2.9人1辆轿车。2000年,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轿车产量仅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左右,而1亿人口的日本却占21.3%。人均制造业产品的水平,不仅反映了一国制造业生产的规模,也反映了一国经济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低水平制造产品的相对过剩,替代不了高技术含量制造产品的绝对短缺。
2.制造业技术开发水平相对落后
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主要依靠国外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一方面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另一方面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据有关部门1999年对中国514家机械制造企业2009种正在生产的主导产品调查统计,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0.5年,平均开发周期为18个月,而美国一些机械企业1990年就已经做到了“三个3”,即产品的生命周期为3年,产品的试制周期为3个月,产品的设计周期为3个星期。中国制造业技术的融合水平太低,高新技术与现有技术、机械制造技术与其他领域技术、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的融合和发展都太慢,因而制造业产品更新周期长,市场反应速度慢,新兴产业群体发育迟缓。另外,作为研究开发主体的大型企业或大型企业集团,科研开发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如美国和英国科研经费的84%和97%集中于万人以上的大公司,国外大公司的科研开发经费一般都占到销售额的4%~10%,西门子公司一家研究开发经费就占德国电气机械行业的一半。而中国机械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目前仅占销售额的1%左右。科研开发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严重障碍。
3.制造业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集中度低的矛盾十分突出
位居我国汽车行业销售额首位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2000年的销售额为560亿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排名第1位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销售额的2.1%。中国最大的拖拉机厂——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年资产总额和销售额仅分别相当于1995年世界500强排名第393位的日本久保田公司的3.60%和4.93%,以及排名427位的美国迪尔公司的3.25%和3.32%。徐州工程机械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公司,其资产总额和销售总额分别只相当于1995年排名第232位的美国卡特匹勒公司的1.97%和1.39%,只有日本小松公司的2.22%和2.15%。中国发电设备的三大动力和两大输变电设备集团公司合计资产总额和销售总额只相当于1995年世界500强排名第13位的日立公司的3.44%和1.87%,以及排名第20位的美国通用公司的1.38%和2.25%。2000年,中国电子工业总产值1200亿美元,销售收入720亿美元,销售额仅相当于IBM一个公司的年销售额(785亿美元)。中国最大的电子企业长虹集团2000年销售额为161亿元人民币(合19.4亿美元),仅为IBM公司的2.5%。即使是中国生产多年的传统产品,也远未达到合理规模的要求。目前,全国普通机床年产量约为58000~60000台左右,但生产厂家达90多家,平均每厂仅为650台左右。而日本森精机床公司1家年产数控机床即达4500台;叉车全国年产量约为20000台左右,分散在54家企业生产。由于经营规模和专业化协作的巨大差距,使中国制造业在跨世纪发展和国际竞争中面临着组织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
4.制造业的管理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1)制造业的产品质量。目前,中国主要机械制造产品中,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还不到5%。一方面,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另一方面,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产品严重积压、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据原机械工业部对9省市639家重点企业的调查,1995年生产主导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的仅占17.8%,居国际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的占26.9%,居国际20世纪70年代初水平的占48.7%,还有7%的产品属于20世纪60年代水平。目前,中国生产金属切削机床2500多种,其中数控机床品种仅占2.8%,而日本1987年已达30%,德国1990年就达54%。特别是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运用方面,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则更大。
(2)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目前,中国机械行业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约为2200美元,而美国、英国分别高达97300美元和45330美元。中国石油、石化、海洋石油三大集团,1999年销售收入7616亿元,总人数276万人,人均年销售收入只有28万元;而美国埃克森·莫比尔石油公司同年销售收入1650亿美元(合人民币13695亿元),总人数仅为12.3万人,人均年销售收入达134万美元(合人民币1112万元)。美国1995年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为4760美元,日本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为9800美元,而中国同年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仅为2003.5美元。
(3)制造业的经济效益。1996年利润名列世界500强之首的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为75.133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全部2392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同年利润总额1087.95亿元人民币(合130.854亿美元)的57.42%。世界排名前2位的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和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利润额合计为166.63亿美元,超过了中国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总和。由于中国制造业的经济效益较低,所以制造业内部资金积累和再投资的能力也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三、21世纪中国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点
我们认为,21世纪前10年在中国制造业中具有预期成长优势的产业主要有:服装纺织;消费类电子产品;农业机械和重大成套装备;汽车;石油化工;钢铁;半导体、计算机及信息通讯产品;飞机制造;新型建筑材料和环境保护类产品等十大产业。
1.服装纺织产业
目前,世界服装纺织业销售额仅次于旅游业和信息产业,名列第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服装纺织品一直是全国首位的出口商品,1990~2000年累计出口额达3880多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5.3%,大大高于世界服装纺织品贸易的增长速度。目前,中国服装纺织品出口占世界服装纺织品贸易的份额由1995年的7.5%提高到目前的13%左右,在世界主要服装纺织品出口国中,中国已超过意大利、德国等,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纺织品出口国。2000年,中国服装纺织品出口额已超过500亿美元,预计2005年出口创汇将达到600亿~650亿美元。因此,无论从中国服装纺织品产业的现有基础和条件还是从国内外市场潜力以及劳动力优势来讲,服装纺织业仍然是21世纪初期中国最重要的出口优势产业。只要紧紧依靠技术进步,进一步解决高档面料和印染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服装设计水平,积极实施名牌战略,中国的服装纺织产业就有可能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巨大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
2.消费类电子产品
在世界消费类电子产品总产值中亚洲占60%以上,日本、中国、马来西亚和韩国已成为世界前四大生产国。目前,亚洲和北美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最大市场,消费最大的国家依次是日本、中国和韩国。中国消费类电子产业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企业组织、产品技术结构的大规模调整,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基本实现了彩电、彩管及相关产业的国产化,通过自主开发创新,已经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名优特色产品。只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消费类电子产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专业化生产水平和企业规模水平,就能够从总体上提高中国消费类电子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不同消费需求层次上的竞争能力。
3.农业机械和重大成套装备
(1)中国在农业机械和重大成套装备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中国大中型拖拉机年产量在10万台左右,但每年大中型拖拉机的报废量大于新增量,总量出现负增长。2000年联合收割机需求量约3万台,而年产量仅有1.2万台。多功能、高效率、舒适适用和安全可靠的先进农业机械更是稀缺短少。80~160马力大中型拖拉机、半喂入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及仓储机械、田间少耕免耕及联合作业机械、新型农业环保及作物病虫害防治机械、节水节能排灌机械、大型配合饲料机械等,不仅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而且还代表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先进技术装备的需求大幅度增长,成为许多机械设备特别是成套设备的消费大国。1990~2000年国内机械产品市场需求平均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国内市场机械产品的需求量约3万亿元人民币,合3500亿美元。1995年中国进口机械设备4953.1亿元人民币,2000年达到7800多亿元人民币,5年增长1.5倍,中国机械产品是一个巨大的、远未饱和的市场。
(2)“十五”时期发展和结构调整目标。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中国机械制造业将加大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力度。力争到2005年,机械工业前10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达30%以上,发电设备前3家、船舶行业前5家和拖拉机、石化机械、工程机械、重型矿山机械等行业前8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要达到70%以上;主要农业机械基本立足国内;电力、石化、冶金、矿山、石油、煤炭和交通建设所需大部分设备由国内提供,上述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要提高到50%以上,初步扭转大型成套设备大量进口的局面。
4.汽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1980年中国汽车产量仅有22万辆,2000年突破200万辆,其中轿车产量达到60万辆,20年间汽车产量增长了近10倍。目前,中国已基本建成了一汽集团、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东风汽车公司等企业集团及一大批骨干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神龙、天津夏利等具备年产15万辆或15万辆以上规模的轿车生产能力。全国载货车与乘用车(轿车+客车)的产量比为40.6:59.4;轿车产量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29.3%。在对外开放中,中国汽车工业通过合资合作和技术引进,技术水平及技术开发实力显著提高。一汽集团吸收和消化了德国大众的整车技术和美国克莱斯勒的发动机技术,自主匹配了红旗轿车,并掌握了产品自主开发设计权,国产化率已达87.3%以上。“红旗”成为中国目前惟一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国产品牌轿车。天津汽车集团引进日本大发株式会社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生产的夏利轿车,目前已形成15万辆生产能力,产品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最大的合资汽车制造企业—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别克轿车在美国也属1998年刚刚上市的新型车型,首期10万辆生产能力达产后,国产化率即可达62%。汽车工业新产品研制开发的速度也正在加快,上海大众1998年推出200Gsi“时代超人”;神龙公司推出988三厢“领导者”;一汽推出“红旗98新星”、CA7300、CA7460轿车;昌河飞机工业公司推出CH1018;哈飞推出多功能微型车;江铃推出17座全顺客车;一汽推出解放道依茨重型载货车。广州本田2.3L雅阁、上海通用3.0L别克新世纪轿车也纷纷亮相。新款奥迪A6系列产品刚刚问世,上海大众第四代价位在10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赛欧”也将面市。但从总体上看,中国汽车工业的制造技术水平特别是整车制造技术水平,与欧美相比至少落后15年左右。如果从开发、设计、基础理论、技术装备等方面比较,则要落后20年左右。与整车相比,汽车零部件工业则差距更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将形成60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其中轿车400万辆,并建成3~4家年产汽车100万辆以上具有独立自主产品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公司,把汽车工业真正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5.石油和化学工业
目前,中国已有10多种主要石油化工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其中化肥、染料产量居世界第1位;农药、纯碱产量居世界第2位;硫酸、烧碱产量居世界第3位;合成橡胶、乙烯产量居世界第4位;原油产量居世界第5位;合成树脂产量居世界第6位;天然气产量也达世界第19位。200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增加值达3967亿元,占同期整个工业增加值的11.6%,实现利润占全国工业实现利润的46.9%。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经形成一个有20多个行业、能够生产4万多种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的工业体系。目前,中国高浓度化肥占化肥总产量的47%,重质纯碱占纯碱总产量的20%,离子膜烧碱占烧碱总产量的21%,羰基合成法醋酸占醋酸总产量的37%,乙烯法PVC占PVC总产量的36%,高效低毒农药占农药总产量的33%,子午线轮胎占轮胎总产量的21.5%。199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和中国石油化工两大集团公司的战略重组,也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跨世纪发展创造了体制优势。但是,从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看,21世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2000年国内石油需求量为2.1亿吨左右,而国内原油产量仅为1.6亿吨,缺口达5000万吨左右。据预测,2005年国内原油需求量为2.4亿吨,国产原油将达1.7亿~1.8亿吨,缺口6000万~7000万吨。如果到2010年前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无重大发现,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缺口将会越来越大。2000年中国乙烯产量为470万吨,国内消费量为1000万吨。预计2005年中国乙烯需求量将达到1300万~1400万吨。目前,三大合成材料国内市场满足率只有50%左右,2000年五大合成树脂进口1296万吨,合成纤维原料进口101万吨,合成纤维进口100万吨,合成橡胶进口71万吨,合计进口量达1568万吨。因此,采用先进技术,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力度,合理利用国外油气资源,加快发展国内市场短缺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基本化工原料,特别是加快为汽车、电子、机械、纺织、建材、公路交通等产业升级配套的新型化工材料和精细化工的发展,是中国21世纪前10年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重点。
6.钢铁工业
2000年中国钢产量1.28亿吨、生铁1.31亿吨、钢材1.31亿吨。2000年中国钢材表现消费量为1.41亿吨。2000年钢铁进口96.89亿美元,增长29.3%。按数量计算,国产钢材市场占有率为89%;按价格计算,市场占有率为82%,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钢材消费国。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产业集中度、技术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在产品结构上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中国热轧薄板产量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84%,冷轧板(含镀层板)满足54%。高附加值的钢材品种市场缺口更大,2000年高附加值钢材产品进口量高达1596万吨,其中主要是轿车用钢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冷轧硅钢片、不锈钢板、集装箱用钢板、管线用钢板、造船板、镀锡板、家电用板及石油专用管等品种。“十五”期间,要在坚持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目前国内进口数量较大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要加快全行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尽快淘汰平炉、化铁炼钢、多火成材轧机等一批落后的工艺和装备,积极推进以连铸为中心的技术改造。要抓住国际钢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扩大中国普通钢材产品的对外出口。到2005年,使宝钢、鞍钢、武钢和首钢4家大型企业集团的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由目前的29%提高到50%左右,力争有1~2家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进入国际钢铁工业前列。全员劳动生产率由目前的150吨/人·年提高到200吨/人·年,达到当时世界钢铁工业实物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
7.半导体、计算机及通讯产品
据预测,在21世纪前10年的发展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增长,将会以持续超过国民经济平均增长50%的速度发展,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带动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柱产业。
200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已达120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5位,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体规模已进入世界前列。虽然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已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但总体技术水平仍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关键技术上差距更大。目前,中国不少电子产品是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模仿,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和现代化生产线基本上是以引进国外为主,关键元器件、原材料和配套件仍主要依赖国外。计算机核心技术为美国Intel和微软公司垄断,系统软件和操作软件基本上是国外产品的一统天下;高档通信计算机等电子整机产品生产多数属CKD、SKD组装,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的设计生产技术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21世纪中国以半导体、计算机及通信产品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关系到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升级。要下决心解决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等基础类产品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重点支持计算机和现代通信等新兴先导产业的发展,使之尽快成长为电子信息行为的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业,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积极开拓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努力培育电子信息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8.飞机制造产业
据美国有关资料分析,“今天一个公司如想进入民用飞机市场就需投入巨资(20亿~40亿美元),要经受长时间亏损的考验(5~6年),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回收成本(10~14年)”。(注:《美国制造》,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对于一架完全新型的飞机,要售出400~500架,且每年销出最少不低于50架才能做到收支平衡。极少有公司能在5或6年的负现金流量下幸存下来,维持10~14年直到收支相抵,并能平安度过这一行业极端的销售和雇佣周期波动。”(注:《美国制造》,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目前,全世界的干线飞机市场已被“波音”、“空客”完全垄断,其他公司几乎不可能再挤入这个市场。而支线飞机的生产制造,虽然加拿大、巴西等国发展较快,但都没有形成垄断。专家们认为,航空支线运输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不可替代的优势,在21世纪具有十分强劲的发展势头。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世纪末中国民用运输总周转量名列世界第9位,民航客运周转量排名世界第6位,中国世界民航大国的地位已经初步确立。今后20年,中国共需补充1588架民航客机,其中支线飞机500架左右。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支线航空又是民航发展的致命“短腿”。1990~1997年,中国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年均增长16.2%,其中支线飞机客运量年均增长仅为1.77%。在过去的10年里,美国和欧洲支线航空以高于干线航空1倍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运输量也同时翻了一番。在“十五”规划中,中国民航把支线航空列为发展的重点,明确提出未来中国国内航线发展的布局重点将在沿海开放地区、西部交通不便地区和中部的一些旅游城市。预计到2015年,中国仅西部地区机场总数就会达到100个左右,其中支线机场数量为90个左右。因此,无论从国际飞机制造业发展的空间还是从中国支线航空的市场来看,21世纪支线飞机制造业的发展,将是中国飞机制造业发展的最后历史性机遇。中国飞机制造业经过新中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的基本条件。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一支具有民用支线飞机研制、批量生产转化、市场服务和产品系列开发的队伍,拥有一批飞行试验、飞机结构、飞机控制和航空计算等国家级重点实验机构,已经成功开发生产了运七、运八、新舟60等一批投入运行的支线飞机。不久前,国防科工委正式宣布,根据未来国内国际支线航空市场的需要,中国将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0~70座级新型喷气式支线客机,争取用6年时间提供给用户使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中国支线飞机制造业,不仅是中国民用支线航运巨大市场的需求,而且也是21世纪中国飞机制造业发展的内在呼唤。
9.新型建筑材料
2000年中国建筑业增加值为675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3%,其中建材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40亿元。1978年以来,中国建筑业(包括建材工业)年均增长14.6%。目前,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的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主要建材产品供求全面短缺的矛盾已从根本上解决。虽然中国主要建材产品产量基本上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产品的质量、品种、档次都还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产业的结构性矛盾特别是技术结构的矛盾十分突出。20世纪9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已占到全部水泥生产能力的95%以上,而中国仅为10%;浮法玻璃熔窑日融化能力发达国家平均达520吨,而中国仅为390吨;建筑陶瓷发达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达30000平方米/人·年,而中国平均仅有4500平方米/人·年。
21世纪的世界建材工业将沿着产品多功能化、节能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十五”期间,中国城市化的比例将达到35%左右,城市化的进程将为建材工业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但传统建材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将会放慢,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的市场需求增长将会加快。据预测到2005年和2010年,国内市场水泥需求量分别为6.5亿吨和7.7亿吨;平板玻璃需求量分别为2.0亿和2.2亿重箱;建筑卫生陶瓷需求量为10亿平方米和11亿平方米。因此,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要加快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重点企业,不断提高全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同时要积极利用外资,特别要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使建材工业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充满活力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10.环境保护类产品
环保产业是中国21世纪的一个新兴产业。据联合国统计资料,目前世界环保产品市场销售额约5000亿美元,环保产品占世界GDP的比重达2%。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000年中国环保产业年产值仅1000多亿元人民币,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和环保法规的完善,中国环保市场将会由潜在市场转变为巨大的现实市场。先进的环保技术、环保产品、环保设备和环保示范工程的发展,将会在中国迅速形成一个从科研开发到设备制造安装、到生产和服务的一条龙的新兴产业。
四、21世纪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第一,对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产业,要大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使之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21世纪初叶经济发展一个不可忽视的战略重点。服装纺织产业和消费类电子产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两大类制造产业的发展,中国不仅有着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而且还有一定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优势。只要进一步把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中国服装纺织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内在质量和成本将会更具国际竞争力。进入WTO以后,中国纺织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出口环境将会更加改善,只要我们加大产业的组织程度,在出口信贷、出口退税和保险等方面制定鼓励优惠的政策,在大力推动企业跨国经营、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在国外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中国服装纺织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就一定会在不长的时间内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
第二,对于具有巨大国内市场和竞争优势的产业,要更加积极地实施“以我为主”的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新型建材和农业机械产业,由于受运输条件、生产成本和产品特殊要求的限制,国内企业同国外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产业要更加积极地实施“以我为主”的发展战略,根据国内市场需求,努力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成果,大胆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档次和用户服务水平,不断降低生产成本,用适用的技术、可靠的质量、低廉的价格和满意的服务,把国外产品拒于国门之外。
第三,对于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大市场空间而又缺乏技术优势的产业,要更大胆的实施“请进来”的发展战略,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成长。汽车、重大装备、石油化工、飞机制造、钢铁和半导体、计算机及信息通讯类产品都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这些产业,无论是从资金投入上还是从技术开发水平上分析,我们都不可能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短期内完成赶超。但是,我们有着巨大的国内市场资源。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更大胆地放开国内市场,就可有效地把国外技术和资本吸引过来,也只有最大限度地吸收国外制造业的一切先进技术成果,我们才有可能实现经济超越式发展的目标。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过多的市场限制不仅会阻碍国外企业的进入,而且也会降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对外开放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究竟是让国外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还是最大限度地把国外技术、资本引进国内市场,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两种选择。最大限度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不仅可以把利用外资同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而且还可以得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的好处。因此,尽快改革市场准入的各种不合理限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外资在更大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进入汽车、重大装备、石油化工、飞机制造、钢铁、半导体、计算机和信息通讯制造业领域,积极支持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参与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是实现中国制造业发展赶超战略的重要外部条件。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对制造业现有重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努力推进企业制度的创新,不断增强重点国有企业的融资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产品竞争能力,尽快在上述制造业内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进口替代产品和具有较强出口竞争优势的企业。
第四,集中优势力量,按照“有限目标”的原则,抢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制高点,加快培育一批21世纪新兴制造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世纪制造业的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要按照“比较优势”和“有限目标”的原则,组织力量、集中目标、重点投入,抢占一批具有21世纪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制高点,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未来高增长潜力和优势的产业领域,实现中国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先发展。①要确定有限目标。根据现有的国力和产业基础,要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亚微米深亚微米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高性能计算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生物工程药物、生物芯片、农业生物工程等领域,实现产业化。②要进一步改善技术创新的环境。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加大基础技术和尖端技术领域研究开发的投入,努力增加高新技术成果的储备;进一步提高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创新体制的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保证;加快培育风险企业成长的步伐,为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转化的“温床”和基地;积极支持和鼓励外资企业在国内设立科研开发机构,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资源和信息的共用共享。③要加快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技术创新的核心是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在国外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今天,人才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我们只有在选人、用人和分配制度上进行更加彻底的改革,创造更加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为各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更好的舞台和环境,真正承认和体现人才的价值,才能从根本上占据拥有高素质人才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