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播种育苗是营林造林的关键性内容,加强对其各个环节技术要点的探究不仅能够有效保障苗木的成活率,对于营林造林工程建设进程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这种情况下,人们应当树立先进的意识和理念,在开展营林造林过程中加强对各个环节技术要点的掌控,不断的深入探究,为我国营林造林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营林;造林;播种;育苗;技术
引言:
在营林作业中,播种育苗技术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作业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播种育苗技术的应用,更好地实现树木类型的多样化,既有利于解决树木的广泛覆盖,又有利于解决森林资源匮乏和紧缺的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因此,对营林造林中的播种育苗技术进行研究有其必要性。
1 前期准备环节
1.1 种子的采集
不同的植物种类,种子的生长周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种子的选取过程中要全方位考察,科学选种,适当选择种子的采摘时机,过早的进行种子采摘容易导致培育过程失败,会有种子不发芽的情况出现,过晚的进行种子采摘会导致种子因延误最佳采摘时间,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进而出现种子腐烂的情况,最佳的采摘时间才能更好完成种子的培育。采摘下来的种子还需要集中处理,为了防止种子上有虫卵的残留附着,可以用营养液对种子进行冲洗,这项工作也有助于种子对营养的吸收,也可有效避免种子在生长期患病的可能性,有效提升种子的存活率,同时经过处理的种子在生长后也能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困扰。此外,对种子存储地的选择也要进行科学慎重的考量,空气流通速度快、空气干燥的地区是种子存放地的首选,切忌不可将种子存放在高温或存在污染的区域。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种子检查,有效防止虫害对种子质量的损害。
1.2 种子的处理
种子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正式的播种,根据播种地的环境特点与种子类型等因素对种子进行不同的处理。为了提升种子对抗病虫害的能力,技术人员可以减少种子在土壤中生长时间,在种子在发芽阶段,可以通过科学培育等技术手段提升种子发芽速度。种子的处理方法因种种客观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例如,在雨季,技术人员可以直接播种干种子,也可以采用浸种的方式进行播种;面对种子发育正常且外部表皮没有十分坚硬的种子类型,可以采用烘干法培育,因为此类种子发芽条件简答、没有休眠期、胚芽发育健康,烘干法可有效促进这类种子在一个月内发芽;面对种子正常发育但是外部表皮坚硬的种子类型,可以采用水烫法加胚胎法培育,因为此类种子没有休眠期、胚芽同样发育健康,但是因为坚固的外皮,导致种子难以发芽,通过水烫法有效帮助种子褪去种皮或种壳后采用胚胎法促进种子快速发芽。
2 中期技术要点分析
2.1 播种时间的选择
苗木的生长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播种时间选择的合理性也会对其生长效果产生较大影响。由于种子的御寒能力较低,在进行播种是一般都是选择温度较为适宜的春秋季节进行播种;如果是树苗移植,那么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结合地域环境对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进入冬季后需要对树苗进行御寒防寒,对于南方来说由于夏季温度较高,需要做好相应的遮阳措施,并保证树苗的水分需求得到满足。
2.2 播种技术要点探究
在播种前要种植密度合理,确保树苗种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苗木品种及类型、种植区域进行全面了解。对于一些生长速度较快的树苗来说,应当使其密度处于较小状态下,但为保障其营养吸收,也要科学的加强密度控制,避免因种植密度过小树苗影响吸收难以保证而发生枯死问题。密度选择时也要加强对树苗受日照情况的分析,使树苗能够充足的吸收阳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营林造林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播种方式有三种:点播、撒播及条播,点播是将种子在预先整理好的种植沟中按照科学距离进行播种;撒播是在前期准备环节制作的苗床中均匀的撒播种子,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种子颗粒较小的树苗种子散播;条播则是在科学设计的行间距下进行播种,使树苗成长过程中可以接受到充足的阳光,并且对于后期的松土养护也能提供便利条件。在进行播种方式选择时应当结合种植区域的地理环境和种子类型,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使其成活率和保存率能够得到保证。
2.3 覆土环节技术要点
当种子在播种完成后需要进行覆土,这是育苗播种的最后环节。常规情况下,需要将播种区域的土壤保持在较为湿润的情况下,并防止土壤水分出现过量挥发的情况,湿润的土壤能够有效的调节地表温度,使树苗的成长具有适宜的温度。在对覆土厚度进行选择时需要针对树苗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计算,避免覆土过厚导致种子破土生长或是过薄情况下受风吹雨淋致使裸露在外难以生长。
3 林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3.1 营养与水分的供应管理
水分与营养是树苗生长的重要因素,水分与营养在育苗阶段的供应情况对促进树苗的生长尤为重要。树木在不同生长阶段时,根据自身特点,对水分与营养的需求量也不尽相同。所以技术人员在育苗过程中要根据环境影响、树苗自身特点等客观因素对树苗进行科学的培育管理,选择恰当的浇水时间,定期除草松土,保证外部环境中包含的水分、养分符合树苗的实际生长需求。例如在树苗出现针叶的阶段,要开始进行蹲苗的操作,同时加强松土、浇水、除草的工作,有效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在树苗培育后期要停止肥料的供应,停止松土、浇水、除草的工作,预防树苗出现贪青徒长的可能。
3.2 温度控制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树苗的生长,因此要及时注意温度的调控,保证树苗的健康生长。首先要避免树苗因受到阳光直射产生温度过高的情况。要加强庇荫设施的建设,及时用物理方式对树苗降温,防止树苗受到伤害;其次在温度降低时,如冬季或极端天气,要注重防冻工作的开展,可以通过设置防风屏障,通过植被覆盖、沙土掩埋等手段有效帮助树苗抵御严寒,防止树苗受到伤害。
3.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有效减缓:第一、营林造林的相关部门要大力开展监控预测手段,及时提出病虫害预警,让技术人员对面临的危机心中有数,做到从源头掐灭危机,防治病虫害对幼苗的侵蚀;第二、当病虫害产生时,技术人员要根据当地环境及所种植树木的种类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最大程度减少病虫害处理时造成的环境污染、水土污染及树木上的农药残留,可以通过物理防治手段或合理范围内的化学手段进行科学防治,例如进行土壤消毒等,也可以采用无毒害少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害虫的消灭处理,必要时可以将严重的树苗清除,防止更大规模的病害感染;第三、可以采用绿色植保技术通过生物学的手段引入生物链上害虫的天敌对害虫进行捕杀,也可以利用害虫自身的特性例如趋光性进行诱捕消灭工作,减少传统农药清除害虫时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结束语: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针对当前环境状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人工林营造工程,并采取了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措施,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对于现代营林造林来说,前期的播种育苗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对于植被的未来生长具有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对其培育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要点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发挥其生态和社会效能。
参考文献:
[1]刘杰.营林造林中播种育苗的技术要点[J].农业与技术.2018(22)
[2]徐江.浅析营林造林中播种育苗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18(10)
[3]张剑梅,朱领雄.浅析营林造林中的播种育苗技术[J].种子科技.2018(12)
论文作者:张永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种子论文; 树苗论文; 生长论文; 技术论文; 营林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要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