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议辽宁省市级党校图书馆评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辽宁省论文,市级论文,党校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图书馆评估的基本过程
为贯彻1998年山东济南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辽宁省党校贯彻全国党 校图书馆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下简称《实施意见》),加快我省党校图书馆现代化多 功能建设步伐,更好地为党校教育事业服务,于2000年3月21日向各市级党校印发了《关于 全省市级党校图书馆开展评估工作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及附件《辽宁省市级党校先进 图书馆和合格图书馆的评估标准》(下简称《评估标准》)、《辽宁省市级党校图书馆评估内 容及计分标准》(下简称《计分标准》)。该《意见》明确了市级党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目的 、内容、原则、方式、步骤及时间安排,确定了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成立了以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为组长,省委党校一名副教育长为副组长并有省委党校工作处长、图书 馆长、电教中心主任以及沈阳、大连两市党校主管校长参加的7人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该《评估标准》中先进图书馆应达到的主要指标为:工作人员10人以上,馆舍建筑面积200 0平方米以上,年正常经费10万元以上,微机4台以上,建成图书馆局域网并已实现或部分实 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和服务,馆藏文献10万册以上,定期编印内部资料;合格图书馆应达到 的主要指标为:工作人员7人以上,馆舍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以上,年正常经费7万元 以上,微机2台以上,部分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和服务,馆藏文献7万册以上,定期编印内 部资料。
该《计分标准》共分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1项、三级指标53项及各项的评估内容、最高 分值、计分标准、实际状况、实际得分,总分300分。其中一级指标为:基础建设、文献工 作、读者服务、科研活动、科学管理;二级指标主要为:人员配置、馆舍建筑面积、年经费 、图书设备、现代化设备、网络建设、馆藏文献建设、纸质文献采集加工典藏管理、流通阅 览、情报资料、科研学术活动、科学管理等;三级指标主要为:人员的数量及学历层次、专 业结构、职称比例,馆舍面积及适用程度,年业务经费及现代化建设专项经费,图书设备及 办公设备,现代化硬件设备及自动化管理和服务软件,图书馆局域网建设及与校园网、Inte rn et的联接,馆藏文献数量、种类、结构及党校文献库、地方文献室、馆藏文献数字化建设、 大型电子出版物采购,年购图书报刊的数量、种类及加工周期、藏书组织、书库管理、文献 保护,开馆时间及书报刊利用率,编印内部资料及专题索引等二、三次文献情况,学术论著 及学术交流,目标管理及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所赋于分应占总分的 约 1/3以上,充分突出了关于加大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力度这一主题。
评估工作开展以后,各市级党校校委都很重视,普遍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图书馆评估工作 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购置了微机、打印机、 扫描仪和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并且部分实现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和服务。此外,各馆在 内部管理和服务上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比较高。
各馆根据评估内容及计分标准,在自查自评自估的基础上,写出了评估报告,填写了《评 估计分表》,并经校主管领导审核后,按规定时间将上述两份材料寄送到了省委党校图书馆 ( 全省共18家市级党校参加了此次图书馆评估活动)。2000年10月份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吸 收部分市级党校图书馆馆长参加组成三个评估检查组,分赴辽中南、辽东北、辽西各市级党 校对图书馆工作进行实地核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自估得分进行了调整。
2 图书馆评估取得的收获
通过此次评估,有力地促进了各校图书馆各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工作。 主要成绩如下:
(1)图书馆在党校的地位有所加强。为搞好这次图书馆评估工作,各校校委都分别召开了多 次专门会议,积极为图书馆制定规划,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并根据需要和可能,加大财力 、人力等投入,尤其是加大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从而使各校图书馆在现代化建设 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2)图书馆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是独立部门(省直、鞍钢、辽化、阜矿4家 不是独立部门),直属校委领导,并均有一名副校长分管。大部分馆都配备了馆长,还有6个 馆配备了副馆长。
(3)图书馆人员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全省参加此次评估活动的18家党校图书馆现有人员13 4 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133名,占99%,较第一次评估提高了6%,大本以上人员 为106名,占77.9%;学习过图书情报和计算机专业的人员为43名,占32.1%,较第一次评 估提高了10.1%;专业技术人员为115名,占人员总数的85.8%,高、中、初级人员分别为15 名、66名、34名,分别占人员总数的11.2%、49.3%、25.4%,其中专业人员、高级、中级人 员数分别比第一次评估提高了12.5%、8.2%、10.3%。上述统计数字说明,全省市级党校图书 馆的人员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历层次明显上升,专业结构趋于合理,职称结构改善 较大。从人员的绝对数量来看,虽然较过去有所减少,但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从学历层次 来看,少数党校还有了研究生。从专业结构来看,许多党校图书馆计算机专业人员从无到有 。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职称人员数量较过去翻了两番,许多党校图书馆高级职称人员从无 到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此次评估前,我省部分市级党校图书馆没有高级职称岗位 或高级职称岗位太少,从而造成部分符合晋升高级职务条件的人员无法晋升。由于在《实施 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市级党校图书馆高级职称比例应不低于15—20%,一些市级党校因有了 这一尚方宝剑,就积极与所在市人事局沟通、协商,增设了高级职称岗位。
(4)馆舍条件有所改善。全省12所市级党校图书馆拥有独立、专用的馆舍,9个馆达到要求 标准,3个馆基本达到要求标准。大连、鞍山、抚顺、辽阳、朝阳、锦州、本钢7个馆都是图 书馆第一次评估以后新建的图书馆。多数馆购置了新书刊架等。
(5)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成绩显著。在开展此次评估以前,我省市级党校大多数馆微机数量都 很少,个别馆甚至连一台微机都没有,购入自动化管理软件的则更少。通过此次评估,大多 数馆都加大了现代化建设资金的投入,购置了微机、打印机和自动化管理软件,加大了图书 馆自动化建设的力度。
(6)积极进行二、三次文献开发。大多数馆都能积极为教研人员提供资料信息、编制内部资 料等。其中编制内部资料的有沈阳、大连、鞍山、沈铁、辽阳、本钢、锦州、油田、本溪、 阜新、盘锦、朝阳等12家,编制专题索引或报纸剪裁的有鞍山、本钢、辽阳、油田、本溪、 阜 新、朝阳、葫芦岛、沈铁、营口、省直、丹东、抚顺等13家。
(7)科研成果较多。近几年以来,各馆都很重视科研活动,积极鼓励馆员撰写论文。据不完 全统计,全省18家市级党校图书馆5年来共发表在省级以上报刊上的学术论文163篇。其中鞍 山、铁岭、辽阳、沈阳、大连、油田、沈铁、本钢等8家公开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均在9篇以上 。
(8)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大部分馆的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等比较健全 , 有的已经编印成册,有的已经张贴上墙。
当然,通过此次评估,也还发现在图书馆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图书馆人员整体素质还不高,人员知识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党校图书馆人员偏 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2)馆舍被占用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图书馆馆舍面积偏小。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党校建设了新 馆,但建成后被学校其他部门占用较多。一些党校图书馆馆舍面积偏小,结构也不合理。
(3)部分馆现代化建设步伐迈得不大。
(4)各馆经费不能满足图书馆实际发展的需要,导致各馆年图书采购量锐减。在18家市级党 校图书馆中,购书量1999年与1995年相比,增加的只有3家,持平的1家,减少的14家,并且 减少40%以上的高达10家。征订报刊种数1999年与1995年相比,增加的只有2家,减少的16家 ,并且减少40%以上的高达8家。
(5)部分馆学术氛围不浓,科研成果偏少。有少数馆近5年以来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仅 在3篇以下。
3 图书馆评估的最终结果
2001年2月末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进行最后综合评审并排出名次。鉴于此次图书馆 评估工作制定的先进图书馆和合格图书馆的评估标准比较低,时间比较紧,多数馆还处在积 极的建设中,会议决定此次暂不评定先进图书馆和合格图书馆,但对综合排名前10位的图书 馆予以通报表扬。具体评估结果如下:
(1)图书馆评估最后综合排名居前10名的单位是:辽阳、鞍山、油田、沈铁、营口、大连、 沈阳、省直、铁岭、抚顺。
(2)现代化建设投入较大,且已形成一定规模的7个单位是:鞍山、营口、辽阳、沈铁、铁 岭、油田、省直。
(3)馆舍条件较好的12个单位是:大连、沈阳、鞍山、抚顺、盘锦、辽阳、营口、朝阳、铁 岭及阜新、油田、沈铁。
(4)人员比较充足且结构比较合理的5个单位是:沈阳、抚顺、大连、阜新、本钢。
(5)馆藏文献资源较多的5个单位是:沈阳、本钢、鞍山、大连、锦州。
4 对各市级党校图书馆的今后发展提出新要求
(1)各市级党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未来五年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规划。党校数字 图书馆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动态工程,是从传统图书馆走向现代图书馆的根本性突破和 变革的过程,这中间,必然有一个技术准备、知识准备的过程,为此,我们要分步骤确定目 标,按照统一标准要求,进行分工合作、统一协调,组成一个多层面、多功能的文献信息网 络体系。当然,由于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时间 的耗费上都必须从实际出发,认真摸索,积累经验,逐步展开。各单位一定要以严肃认真的 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通过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包括总体要 求、基本内容、经费来源、软硬件配置、组织领导、实施步骤在内的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 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同时各单位也要根据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方案,拿出适合各 校情况的具体实施方案。首先要实现本单位内部的网络化,然后实现同全省、全国党校图书 馆和地方公共、高校图书馆的联网,进而考虑同全国网、国际网的联网,从而达到资源共享 的目的。此外,还应强调一点,各单位数字图书馆建设还要同本单位内部校园网建设、远程 教 学网建设等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
(2)加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金投入。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的资金筹集主要有三个途径:一 是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二是动用自有资金,三是取得社会赞助。各地方党校都要研究 、落实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金投放问题。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财力,采取多种办法,筹措数 字图书馆建设专项资金。当然,条件暂时还不具备的单位,经费的确困难的地方,也要量力 而行,不搞“一刀切、一阵风、齐步走”。
(3)进一步建设好图书馆局域网。图书馆局域网的基本构架为:配置网络服务器1台,终端 工作站用微机若干台,网络交换机1台及相关网管设备。网络服务器通过网络交换机用五类 双绞线与终端工作站相联结,通过网络服务器对全馆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统一协调,从而形 成图书馆局域网。图书馆网络系统为星型拓扑结构。在硬件配置上,应坚持立足够用,适当 考虑发展的原则。通过招标或其他方式选定专业公司进行网络服务器、网络交换机、UPS电 源等硬件设备的采购及网络布线等工作。关于微机的选购应以物美价廉便于升级的兼容机为 宜。
(4)建设好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①还没有购置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单位主要应选用 目前市场上用户量较大且比较成型的知名系统。②抓好书目数据库建设工作。一方面对馆藏 原有图书进行回溯建库工作。可以通过从中央党校图书馆购入书目数据库或无偿使用省委党 校图书馆书目数据库进行套录,减少工作量;另一方面对新近采购的图书及时进行录入工作 ,从而尽快实现图书采访、编目、流通、检索工作的自动化管理和服务。
(5)建立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的基本构架为:配置光盘镜像服务器1台、检索用微机若 干台、集线器1台、激光打印机1台及相关网管设备。我们建议,电子阅览室内检索用微机, 资金比较充裕的单位不应少于10台,资金比较紧张的单位也不应少于5台;学术光盘资料, 资金比较充裕的单位应购买《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全文数据库》当年数据、《中国人民大学复 印报刊光盘全文数据库》当年数据等学术光盘全文资料,资金比较紧张的单位也应购买《中 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光盘全文数据库》当年数据,从而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的作用。此外, 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在电子阅览室内联通因特网服务,以利于更好地利用因特网上的海量信息 资源。
(6)加强具有本馆特色的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我们初步拟定如下选题:①馆藏古籍 文献题录和部分全文数据库;②校刊和馆刊全文数据库;③本校科研成果题录和部分全文数 据库;④省市情、企业内部研究资料题录和部分全文数据库。
(7)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建设现代化图书馆必须要有一支政治坚定、思想活跃、技术过硬、 专 业协调、结构合理的专业队伍。建设这样一支专业队伍,必须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第一位。 图书馆的队伍结构应该是多类型、多层次的,要有合理的人才资源配置和专业技术知识结 构,要采取积极措施调整人员、部门结构,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选调、引进一批有相当专业 特长,重点是具有较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人员、信息开发咨询人员和图书情报专业人员。此 外,我们还应该在工作定位、学术活动经费、出国进修考察、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等方面采取 有力措施,用政策来稳定图书馆的专业队伍。在图书馆队伍建设中,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 要把那些政治思想好、业务与技术过硬、作风正派的优秀人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8)加强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各级党校要把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置于校委的直接领导 之下,列入校委的议事日程。要有专门分工的校长来抓这项工作。校领导应该亲自抓规划, 抓落实,抓各方关系的协调,及时解决职能部门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