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向士红

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向士红

湖北江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秭归 4436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加方便的日常出行,必须要进行良好的市政道桥施工。在市政道桥施工中,具有良好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混凝土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使得道桥施工的质量降低,因此需要通过对该技术的合理应用,明确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市政道桥;施工;应用

引言

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加强对其的技术管理。在具体的道桥施工中要适应行业与国家发展的大局,要紧紧抓住混凝土施工技术这一关键环节。

1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常见的问题

1.1额定荷载能力不足

用不同材料制成的混凝土具有不同的力学特性和承载能力,在道桥建设施工中尤其注重这一点,道桥施工所使用的混凝土既要满足行人的需求,还要保证能够通行大型车辆,其单位面积承重能力应该较强,但是由于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或者选用的混凝土荷载能力不足,在正式通行之后,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荷载裂缝,这些裂缝的产生会大大降低道桥的使用年限,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因此,在道桥施工中,一定要严格规范施工工序,选用合格的混凝土。

1.2混凝土收缩

混凝土在硬结的过程中,体积会减小,从而会产生收缩。这样的收缩有很多种类型,其基本原理都是混凝土在硬结的过程中水分减少,混凝土温度下降,使得内部提及开始收缩,但是由于混凝土搅拌的并不均匀,所以混凝土内部很有可能形成不均匀收缩,这样的不均匀收缩会施加给混凝土一个拉力,如果这个拉力超出了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那么就会产生收缩裂缝,与荷载裂缝相同,收缩裂缝也会使得混凝土荷载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道桥不能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

1.3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混凝土是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搅拌的,大部分情况下会具有较大的含气量,这会造成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在应用不同性能的引气剂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大量气泡,这些气泡相互连通,就会形成蜂窝麻面,除此之外,如果混凝土配合不恰当,也会在搅拌的过程中混入大量气泡,就算进行了处理也很难消除,这也很会造成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蜂窝麻面既不美观,又存在着安全隐患,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混凝土的蜂窝麻面很容易被碾碎,使得路面的承重能力发生改变。

2混凝土技术应用

2.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注意工程施工步骤的合理性,并加强砼外表面的质量控制。在砼支架的搭设过程中,要尽量减弱混凝土塑性变形,可预压混凝土的表面,做好混凝土外表面的受力测量和计算。对于塑性收缩缝,应该以降低水分蒸发速度为主要控制途径,注意加强早期养护,可用草垫或麻袋覆盖在混凝土表面并浇水。

2.2控制温度

预防桥梁产生裂缝的措施包括多个方面,除了施工人员按照要求合理规范施工以外,温度控制是预防桥梁产生裂缝的主要手段。在混凝土搅拌时应用水对碎石进行冷却处理;也可以在砼中铺设水管,注入冷水降温;控制其入模的温度也十分重要,而最适宜浇筑混凝土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如果必须在夏季施工,浇筑时最好避免混凝土的直接暴晒,适当减少厚度,同时应通过一定的措施来降低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方便浇筑层散热。

2.3添加外加剂

在气候温度的变化幅度大的情况之下,砼很容易被损坏,降低其耐久性。所以,在调配混凝土时,要注意混凝土抗冻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且在某些工程当中,砼是用来阻止透水的,因此在这时就需考虑混凝土抗腐蚀问题。为增强该类性能,可在配制混凝土材料时增加外加剂或掺和料,进而保证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需要注意的是在添加时应注意外加剂要满足相关要求的规定。

2.4道桥混凝土基面防水

对现浇道桥混凝土防水路基通常采取凿毛机来增强砼表面的附着力,增强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合度,进而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一般要进行路面浮浆清除,这可以大大提高路基面强度。在混凝土道桥防水工程路面施工过程中,还控制好的两个重要参数为:粗糙度与深度,通过适合材料的选用、适当方法的使用,保障防水段粗糙度和深度适宜,以适应混凝土道桥使用需求,保证行车安全。

2.5过渡段处理技术的应用对策

过渡段现场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工作,从而为有效确保道路桥梁的整体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在对新料进行摊铺处理的过程中,应将路面塌陷现象用切割机彻底清除,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使切线顺直,之后将碎料清扫干净、涂刷沥青。其次,应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规范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摊铺施工,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可以采取分层填筑、压实的方式。最后,加强对沉降观测的重视,切实做好沉降处理,以加强过渡段的可靠性、稳定性。

2.6预防铺装层松散

为保障铺装层的施工质量,就必须确保铺装层施工技术措施的严格落实,并要加强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管理与控制,最终实现道路桥梁整体施工质量的提高。首先,应在思想上加强重视,提高对铺装层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关注,加强对每个施工要点的重视;其次,严格控制铺装层厚度,确保厚度合格,同时也要严格遵循步骤来进行铺设,确保铺设到位;再次,应加强防水处理,预防渗漏,避免铺装层出现松散、脱落的现象;最后,道路桥梁投入运营之后,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尽量减少重载车辆的数量,对铺装层实施有效保护。

3提升混凝土技术的有效措施

3.1提高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技术在应用的时候,一定要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原材料,这样才能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为了提升混凝土质量,首先一定要选用高质量的水泥,砂石等材料,同时还要添加一些适当的填充剂,以保证混凝土中含有较少量的气泡,其次还要严格的对材料配合比、混凝土的水灰比等进行科学的选择,这需要结合到桥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因为不同比例的混凝土具有不同的力学特性和承载能力,只有适合现场情况的混凝土才能满道桥施工的需求。

3.2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不会出现收缩、开裂现象,施工单位要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制定完善的养护计划,对混凝土进行后期养护。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的重点是: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2个小时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进行保湿养护。同时辅以浇水养护,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通常来说,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次数最少为每天4次,养护周期也要不少于7d,浇水次数要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禁止在混凝土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直到混凝土试块达到相应的规定时,再拆除混凝土中的构建模块。在混泥土因为泌水性而出现气泡孔洞时,要及时进行修补,避免孔洞面积不断扩大直至连接到一起,影响路桥使用。

结束语

对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来说,市政道桥施工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混凝土技术作为道桥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已经开始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置,对混凝土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以期能够提高市政道桥施工的质量,相信在不久之后,我国的道桥质量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罗晓明.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8:249-250.

[2]周世雷.浅谈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8:248-249.

[3]刘生和,王德林.对道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才智,2015,01:371.

[4]张文博.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07:279-280.

[5]张秀芹.探讨混凝土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3506:17.

论文作者:向士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向士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