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体育;跳高;侧向助跑;
一、翻转课堂说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智趣体育”的教学主张,构建“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深入分析说教材
侧向助跑跳高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量的主要教材,主要是发展学生学会单腿用力蹬地跳起、两腿依次过杆、缓冲落地的动作方法。我认为如果以侧向助跑跳高作为单教材进行教学,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不到课堂教学应该有的运动量,因此,我将“快乐百宝箱”作为第二教材,来辅助主教材教学。力争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三、关注个体说学情
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爱玩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因此,在本堂课的体育教学中,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愉快游戏中渗透体育教学内容,达到本课教学目的。综合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并说出侧向助跑跳高的动作要领及健身价值;使85%以上学生基本掌握侧向助跑跳高的技术动作,约15%的学生初步掌握侧向助跑跳高的技术动作。
2.体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及上下肢、腰腹肌力量,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等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战胜困难、自信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
根据目标,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助跑和起跳技术。
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本课的运动密度约为50%,预计心率:约为120次/分,器材:跳高架4个,海绵垫4块,橡皮筋4根,音响1台,挂图4幅。
四、百花齐放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精在创法”,根据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本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问题探究法。由教师针对动作要领,启发式的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练习,然后通过分析、实践、讨论、总结等方式,得出动作要领,逐步养成学生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
2.情境教学法。教师积极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处在不同的情景之中。本课创设一种带有问题性质的场景。通过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来激发学生情智,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积极参与锻炼。
3.示范讲解法:这是在我们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精确的动作讲解、优美的示范,让学生获得具体、形象、生动的直接经验。
4.指导纠正错误法:此方法贯我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应用全体指导、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优美的动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自主选择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分层练习,这样能有效地解决了“弱生吃不了,中生吃不好,好生吃不饱”的现象,从而使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最终上升为“我会学”。
五、引导创新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习方法上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体验、观察、思考、交流。
1.体验:要了解一项运动,必须要先尝试一下。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并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观察:观察同学的学习、观察教师的示范。
3.思考: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动作概念和想象,为掌握正确动作奠基。
4.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且大胆探索、最后达到学习的目的。
六、优化教学说程序:
第一部分:开始热身部分(时间约7分钟)
设计意图:改变传统的单纯以机械陡手操进行准备活动的模式,增加采用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舞蹈,力求起到活动学生身体,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上课状态。
在体育课堂常规后,教师带领学生做韵律操七节8ⅹ8拍(学生在音乐“青春修炼手册”的伴奏下充分展示自我,活动四肢)。
第二部分:学习提高部分(时间约28分钟)
设计意图: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师教与学生练”的教学模式,构建“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模式;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增加学生趣味性练习,让学生在尝试、交流、设疑、释疑的氛围中自主学会侧向助跑跳高的技术动作,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学习侧向助跑跳高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原地起跳、上一步起跳及上三步起跳练习,指导纠正。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自主结合分四组进行尝试性练习,初步体会动作。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并且把动作要领编成了口诀,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念:“侧向直线助跑块,快速蹬地两臂提,积极摆动前上方,两腿依次过横杆,落地屈膝要缓冲。”这样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4.教师引导学生做助跑几部跨越一定高度的牛皮筋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5.学生展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6.教师引导学生挑战投不同的高度,指导纠正。
(二)游戏:“快乐百宝箱”(学生选择各自喜欢的教具,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小组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快乐百宝箱”游戏,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及灵敏、协调等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及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三部分:恢复整理部分(时间约5分钟)
设计意图:借着优美、舒缓的音乐,让学生的身心尽快恢复到安静状态;通过讲评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体现评价的教育与激励功能。
1.“轻松小驿站”:学生随《蓝色天际》音乐进行瑜伽放松。
2.教师总结、评价。
3.收拾器材,布置课后练习。
论文作者:叶衍峻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跳高论文; 动作论文; 教师论文; 教材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