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调查与分析_教育论文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调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信息化论文,区域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主要是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四方面展开。为了研究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笔者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2月对五省二市(以下分别简称为A、B、C、D、E省和F、G市)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省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同时对部分省市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样本的信度较高。本文通过对调查样本和访谈内容的梳理和分析,理性透析基础教育信息化硬环境、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前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发展策略。

一、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校园网是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平台,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更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是教育信息的接收与输送的实现手段,是教育一体化的重要途径。离开网络平台,现代化教育就无从谈起。在调查的七省市中,F市没有提供有效数据,另外六省市的有效数据见表1。

表1 各级各类学校数及建校园网数和所占比例

省高校 中小学

学校数 建校园网 比率 学校数 建校园网 比率

学 校 数 学 校 数

A 121 121 100% 21512455821%

B

9

9 100% 1244 100

8.0%

C 64 64 100% 9444 928

9.8%

D 55 55 100% 141191282

9.1%

E 27 27 100% 8400 262

3.1%

F

2

2 100% —————

G

5

5 100% 1030 23823%

数据显示,中小学校校园网的普及率不高,远远落在了高等院校的后面。形成以上结果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其一,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远远超出了基础教育;其二,基层的管理人员受传统的观念影响很深,以课本为学习对象的意识很重;其三,由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我国,“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大多数人已经适应了以高考为指挥棒的传统教育,对网络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敬而远之,导致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薄弱。建设校园网,共享教育资源,可大大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但目前对于基础教育而言,信息化资源短缺,有“路”无“车”或有“车”无“货”,这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普遍“瓶颈”,也是中小学教师及学生对教育信息化兴趣不足的重要方面。鉴于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发展基础教育软环境(人文环境)迫在眉睫,要以软环境促硬环境,政府必须理性地认识这一点。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七省市中的五省市有关基础教育领域信息技术课程的数据。从对这五个省市的数据分析看(表2),开课学校数高中和初中占比例较高,有四个地区小学占比例较低,这说明相关地方教育机构没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放到相当的位置,忽视了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地方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还有待提高在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按照2000年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的要求:“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任重而道远,各省市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表2 五省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情况

地区 A

D

EF G

开课开课 比例开课 所占开课 所占开课 所占

开课 所占

情况校数 所占校数 比例校数 比例校数 比例

校数 比例

高中 862100% 400 83% 358 90% 173100% 48 100%

初中2471 67%1405 63%1018 80% 945 90%202 100%

小学8472 50%2673 23% 873 13%1350 90%360 46%

研究还发现,在中小学无法对其是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进行界定,因为地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系统规划,督导机制不很健全,开课的随意性很大,其他课程如数学、语文和外语等很容易对其形成冲击。受升学率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变数就更大。

对七省市的农村高中、初中和小学数量,以及农村高中、初中和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校进行调查时,只有三个省市提供了这方面的数据。这一现象表明,许多省市对农村的教育工作重视不够,教育信息化工作力度不足,这也是农村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后于城市的重要原因。从提供数据的三省市的情况来看(如表3),横向看信息技术课程开课率的排列顺序为农村高中、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可见在农村对高中的重视要强于小学。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与地方经济有很大关系。

表3 三省市农村高中、初中、小学数及其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数和占学校数比例

农 村开课的 农 村开课的 农 村开课的

小学数农村小 初中数农村初 高中数农村高

学 数中 数中 数

E 数字 6401 515 712453 19 13

比例8% 64% 68%

F 数字

850 255 600180 60 30

比例

30% 30% 50%

G 数字

580 360 60 60 无 无

比例

62% 100%

从表2和表3的比较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村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课率明显低于本地区中小学,这里既有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也有因投入不足而造成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制约问题。农村小学生占全国的80%,如对农村实施有效的教育投入,所取得的教育效益将是城市的4倍,这理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教师教育信息化

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提供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数据的省市只有两个。从访谈的情况看,没有提供数据的省市并不是没有进行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而是在这方面的投入不是以教师教育信息化专项投入来体现,或者说投入的随意性比较大,投入管理不规范,不能获取调查数据。从调查结果看,七个省市全都制定了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计划(图1),同时以文件的形式下达。可见,各地政府机构对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相当重视,但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从调查结果分析,除一个省不确定外,其他都以脱产、不脱产或两者兼顾的形式对教师进行过培训(图2),说明各省市政府已经把教师教育信息化纳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范畴。“大力开展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结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一轮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培训;抓紧做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进行新大纲和新教材的培训工作。”这是教育部2000年的《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无疑还有一段距离,还需付出一定的努力。尤其农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应视为重点,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教育始终滞后于城市教师,这种状况应引起政府的关注。

附图

图1 七省市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计划

附图

图2 七省市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方式

四、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离开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工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信息化环境就不能服务于教育,就不能谈基于信息化的教育创新。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七个省市有五个省市对资源建设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图3),但还有两个省市政府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对资源建设的认识有待提高。

附图

图3 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政策

从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过程来看,各地区都成立或依托于不同的组织对资源建设工作进行管理。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信息化资源建设管理机构各不相同,有教育信息中心、电教馆和信息技术教研所等。

附图

图4 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管理机构

由于这些机构纵向看上级管理机关不统一,政策执行缺乏同一性;横向看部门之间的业务缺乏一致性,必然导致区域之间信息化资源共享性的缺失。从资源管理的部门设置上可以分析出各地区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尽相同,表现出认识的多样性。因此,国家有必要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特别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工作的管理环节进行规范。如此的管理状态,必然堵塞工作沟通与合作的通道,不利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部门的经验交流和信息交换也不能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在资源管理,相关政策制定和工作具体实施、操作层面,由于缺乏系统、整体的规划和协调,缺乏整体层面对有限教育资源的合理规划、配置及有效使用,区域之间形成重复性的信息化资源投资、开发和建设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五、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从调查结果来看,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十五”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地区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也有了一定层次、层面上的认识。但是,从教育整体来考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区域教育信息化仍然面临着众多“瓶颈”与误区。这些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所能够解决的,必须以国家的力量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1.建立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督导机制

研究表明,一些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观性、随意性很强,还没有一定的科学认识,新的教育理念还没形成。建立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督导机制,可以有效推进各区域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发展。

2.建立健全各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

管理已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环境建设、资源建设、教师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只有建立基于政府层面的管理机制,“瓶颈”问题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亟待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3.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

加大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可以有效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信息化比城市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更加重大。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共享优秀教育资源,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4.建立健全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水平的质量评估机制

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发展大计。由于受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信息技术教育还没有引起中小学校的足够重视,使教学不能按教学大纲有效实施。政府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水平的质量评估机制,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健康发展。

5.建立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机构

一般来说,中小学信息技术人才相对短缺,一些中小学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处于茫然境地,限制了这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机构可以有效服务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标签:;  ;  ;  ;  ;  ;  ;  ;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调查与分析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