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宣传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宣传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宣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乃至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闻宣传如何适应和研究这一变革,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新闻宣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新闻宣传往往偏重于单向性,笼统地灌输和宣传政策,注重于报道完成计划的成就和经验,宣传报道面窄,局限性大,使记者感到舞台小,编辑感到新意少,受众觉得距离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新闻工作者由衷地感到,如今舞台延伸了,天地广阔了,大显身手的机遇与日俱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市场经济的日趋社会化、国际化,为我们的新闻媒介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新闻源。火热的经济生活、火爆的市场竞争、火红的改革浪潮,酿造了“言必谈经济、行必为经济”的大气候。在这种强烈的市场经济氛围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只要把笔头、镜头对准生活,对准实际,就会不断撷取和采写出“鲜活”的新闻来。

其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是生产流通还是消费领域,都迫切需要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无疑要依赖于新闻传媒。现在,各行各业、各界人士,尤其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厂长、经理们,都比过去更为关心、重视新闻传媒,像电视这样声形并茂的传播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再次,因为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是竞争,作为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闻传媒必然会在竞争浪潮的冲击下,不断改进和改革自身,以追踪社会的变化、受众的心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新闻宣传提出了新的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转换新闻的价值观念,转换新闻报道的视角。过去,我们的新闻宣传特别是经济宣传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常常出现“四重四轻”,即重生产、轻市场;重产值、轻效益;重微观、轻宏观;重内向、轻外向。现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从习惯于依赖上级布置报道任务转变到深入市场经济第一线去挖掘新闻;从习惯于从指令性计划概念和目标出发去组织新闻报道,转变为从经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去搞好新闻报道;从习惯于以生产为中心环节反映经济活动,转变为从市场状况出发去宣传生产、流通和消费,发现典型,寻求新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强化引导舆论的力度。现在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又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加上人们利益格局的调整、价值取向的调适和新旧理论、观念的冲撞等因素,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说法和做法,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究其原因,许多问题都与对市场经济的偏见和对计划经济的留恋有关。面对复杂多元的社会舆论,不能听其自然,需要以正确的新闻舆论进行引导和调控。因此,要求我们新闻传媒针对人们的思想实际,着力引导人们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内涵,帮助人们克服对市场经济的偏见和片面理解,最大限度地动员和激励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新闻宣传加大信息量,注重新闻宣传的信息性、社会性和服务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宣传与受众的关系,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新闻传媒之间,谁占有信息多,谁的受众就多;谁的信息质量高,谁的服务效益就好。因此,不仅要求我们的新闻宣传加大信息量,而且在信息传播方面要努力做到四个字:“广”,即信息服务的地域要广、门类要广;“快”,要及时迅速传递各种信息,如果时过境迁,信息的价值就要受贬;“新”,主要指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的新动向、新品种、新技术、新潮流、新举措等;“准”,要宣传准确的信息,获取信息后要过细筛选,去伪存真,不能捕风捉影,人云亦云。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新闻宣传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拓宽报道面,把报道的触角伸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新闻宣传只有深切体察群众的意愿,才能贴近群众,受到群众的拥护。当前,群众的愿望归纳起来可以说是“三盼”:一盼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二盼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三盼风气良好,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宣传必须始终关注亿万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把笔头、镜头对准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视为知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宣传要以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历史使命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宣传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的本质和规律。新闻宣传要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在实践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处理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和坚持新闻宣传党性原则的关系。新闻宣传的党性,是决定报道方向的根本政治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主要标志是:全面、准确、深刻、生动地宣传报道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及其在实践中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宣传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切进步的、光明的、积极的东西,旗帜鲜明地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鸣锣开道,发挥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党性与坚持人民性是统一的,坚持党性原则与尊重新闻规律也是一致的。如果置党性原则于不顾,完全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从事新闻工作,把新闻完全商品化,就会出现“有偿新闻”和格调不高的东西,就不可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正确处理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与坚持新闻宣传党性原则的关系,就得在指导思想上做到“五个不动摇”,即: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不动摇,牢牢把握好宣传的基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动摇,唱响唱好主旋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向不动摇,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坚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不动摇,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处理好贴近群众和引导群众的关系。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工具之所以有巨大的威力,就在于它密切联系、时刻影响着亿万听众、观众和读者。所以,新闻宣传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贴近群众的核心问题是要敢于和善于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有针对性地给以有理有据的分析和回答,使我们的新闻宣传更加可读(听、看)、可信、可亲。贴近群众是为了更好地引导群众,因此,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必须着力于疏导。要服从大局,选好题目,尊重事实,解疑释惑,因势利导,决不能迎合少数人的“口味”,盲目地“炒”热点。在具体操作中,需做到难点不回避,热点不加温。

新闻宣传要贴近群众和引导群众,有一个提高宣传艺术和技巧的问题。要力求寓宣传于事理之中,用丰富的生动的事实进行入情入理、潜移默化的宣传,让群众从大量的事实中去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力求“短”、“新”、“快”、“活”引人入胜;增加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增强群众的参与感,真正使我们的新闻宣传磁铁般地吸引广大受众,从而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宣传也要讲究信息服务效益,力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但是必须明确,新闻宣传一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决不能颠倒两个效益的位置,搞“有偿新闻”,不择手段捞钱。因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而新闻则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没有事实特别是没有具备新闻价值的事实,新闻便无从谈起,而有偿新闻是以等价交换为前提,人家付钱,你发新闻,把经济效益放到首位,就会出现没有新闻事实搞新闻宣传的情况,就会违背新闻宣传的自身规律。再从新闻的功能来看,新闻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党的政策,引导社会舆论,传播各种信息,服务生产、生活,提供大众娱乐等新闻媒体的多种功能,也决定了它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处理好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搞好新闻舆论监督,都是正确引导舆论、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所必需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绝对不是不要批评报道,不是不要舆论监督,关键是怎么搞好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要有利于帮助党政机关改进工作,有利于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维护大局、维护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本着这样的原则,开展舆论监督需注意五条:一是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抱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和与人为善的态度,注意方式方法,讲究社会效果,不去图一时痛快,追求“轰动效应”;二是批评的问题和对象有典型意义,既是各方关心的实际工作中的“热点”,又是社会各界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难点”,目前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宜公开批评;三是舆论监督要把握适度,给人以启发和希望,防止诱发不稳定因素;四是批评报道的事实要十分准确,讲求辩证法,分析入情入理,结论符合实际,不搞绝对化,不说过头话;五是重大批评报道争取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单位的配合。

——处理好“抓稿子”与“抓‘脑子’”的关系。新闻宣传能否体现鲜明的党性,是否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政策水平和新闻业务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抓稿子”必须“抓脑子”,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素质。具体的是要做到“三抓”:一抓学习。学习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学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知识,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则;学习新闻业务知识,提高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水平。同时,还要按照“全面、公正、客观、真实”的要求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新闻纪律,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二抓深入。现在有些新闻作品比较肤浅,是直接与采访作风不深入相联系的。一些同志习惯于跑机关,看材料,删删减减,敷衍成篇,这样的稿子,必然空洞、乏味。广大新闻工作者只有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度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心,深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线去,调查研究,观察生活,才能及时发现和真实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发展、新成就、新经验,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气勃勃的生活、思想和创造性的劳动实践。三抓精品。建立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奖优罚劣,消灭差错,努力争创名牌节目、栏目,培养和鼓励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上的创新精神、创优意识,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出一批坚持正确方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

——处理好新闻改革与宏观管理的关系。新闻改革的着眼点,应该是有利于“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有利于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与效果,有利于调动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机制。因此在推进新闻改革的同时切实加强对新闻宣传的宏观管理十分必要。各极新闻单位需进一步强化台长、总编责任制,做到“职在一方,守土有责”。同时各级党委、尤其是党委宣传部门有责任把强化新闻舆论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作为大事来抓,加强舆情调研,建立健全新闻例会制度,队伍培训制度和审读、审听、审视制度,逐步使新闻管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为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和舆论引导工作水平提供有力的保证。

标签:;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宣传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