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老年科 四川成都温江 611130)
摘要:目的 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在老年病房护理中给予常规管理方法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8年4月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下老年病房的护理质量的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7.77%(P<0.05)。结论 护士分层级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士分层级管理;质量管理;老年病房护理;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的数量也逐渐增多,患者自身的生理器官出现不同症状的退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年病房护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临床护理的转变易在老年病房护理中发生不安全的情况,为加强临床对老年病房护理管理的重视[1]。本研究将对护士分层级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院在老年病房护理中,选取在岗护士60人,全部为女性,专科以下学历护士25名,本科以上35名,年龄19-42岁,平均(28.31±5.22)岁。职称:护师19例,护士35名,主管护师6名。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法,通过既定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并分析工作量,薪酬制度与工作质量和职称相结合。观察组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具体包括:①护士分层:将护士分为责任组长、专科护士、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四层,责任组长完成护理较为有难度的工作;专科护士完成常规的护理工作;责任护士负责全面管理与护理,对下级护士指导工作,并对下级护理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协助和处理疑难问题;辅助护士监督护理质量,参与特殊患者的护理工作。护士分层标准:根据护士的职称、学历、工作时间、是否接受过培训和是否获得护士资格证。能力评估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监护和诊断、健康教育和指导下级人员、监控护理干预、疗效评价、组织协调能力、应急能力。根据岗位职责进行划分,依据人员间的的熟悉度和能力分小组,组内向责任护士负责分配病床,组长安排护士岗位职责。②成立护理管理小组:成立分层级护理小组,负责完成分层管理,由5名资历较高的护士组成,2名医师提供建议,其中2人在小组中进行承担统计、质量监督、指导等工作,选取条件需具有2年以上的护理经验和5年以上的实践工作。护师以上的职称;根据能力和绩效建立薪酬规定,主要包括:基本薪酬+奖金+福利待遇+浮动积分薪酬。考核绩效:相互监督、全员管理、小组负责管理考核、检测月度、季度的绩效与质量健康。积分报表:详细纪录每个护士的积分加减情况,总结每名护士的季度减分原因。③护士级别培训:级别高的护士承担培训工作,指导等级低的护士护理操作,主要包括:当级别低的护士询问时积极指导并解决问题;与级别低的护士共同参与危重患者的查房工作,共同探讨典型案例,并鼓励小组成员主动参与,强化较低级别护士的护理能力,并为每位护士建立管理等级档案,设计培训计划。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技术、护理文书;在两组间各随机选择45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18.0软件分析,“x±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组内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2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x±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不满意,35例满意,总满意率为77.77%,观察组有3例不满意,42例满意,总满意率为93.33%,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7.77%(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和医学模式的变化,护理工作的要求在老年病房护理中越来越高。在传统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且不具有条理性,使护理人员产生倦怠、工作处于机械化的操作,进而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2]。有研究证明,在老年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3]。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7.77%。这表明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原因分析可能为:护理分层管理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在传统的护理工作上根据护士的职称、学历、和护理能力进行分工,对患者的护理操作实现整体性,保证其护理质量[4]。同时分层级管理将护士岗位与护士的职责、职称、技能、资历等相匹配,使每位护理人员最大化的发挥自身潜能,根据等级完成不同的护理工作。通过成立小组,组内分工合作,加强了小组之间的凝聚力,保障护理质量和护理操作标准化。在进行查房时,责任护士指导培训级别低的护理人员完成操作、理论等,既帮助了级别低的护士提高了护理水平还加强了处理老年病房护理中的技能和知识[5]。
综上所述: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在老年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艳艳,詹淑民.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1):173+177.
[2]马尔哈巴·吾买尔,马兰.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1[2018-05-28].
[3]耿文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9):110-111.
[4]王秀凤.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7):259-260.
[5]张建霞.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3):144-146.
论文作者:赵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护士论文; 层级论文; 质量论文; 病房论文; 老年论文; 患者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