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心理教育发展中心 辽宁大连 116052)
【摘要】因学习焦虑与学习障碍引发的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困扰,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的完成,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发展到神经症水平,严重的将发展成为自杀性危机事件,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的焦虑障碍大学生的个案研究,以探索在遵守精神卫生法的前提下,如何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
【关键词】学习焦虑障碍;思考;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332-0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西方一些文化思潮的影响,持续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带来的家庭教育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逐年提升,学生的人格越来越复杂导致心理咨询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家庭的幸福,高校的校园安全同时也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以通过疑难案例的临床心理干预的个案研究,本文以一例学习焦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探索高校心理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案例描述及简析
1.1 案例基本情况
李新明(化名),男,大二学生,城市家庭出身,父母婚姻状况良好。高一时曾因心理问题在本市精神专科医院做过8次心理治疗,服用百忧解等抗抑郁药物,并导致高考失利,以538分被省属本科院校录取(理想高考分数应该达到国家一本A段)。因为焦虑导致无法正常上课,被任课教师推荐到学校的心理教育发展中心需求心理帮助。
主诉:
(1)最近总是精神恍惚,做事颠三倒四,总悔恨以前心理问题没及时治疗。听课严重受影响,但仍能努力学习以避免再学业失败。大一曾获奖学金。
(2)每天睡眠7~8个小时,但总感觉没有怎么休息。饮食都正常,但体重减轻。
(3)在大学报了计算机VB和英语竞赛。想报商务英语考试但是最终没有报,又开始后悔不止,在参加英语竞赛与商务英语考试之间纠缠。后来在网上看到VB书后,后悔没有早点发现它而悔恨,很想努力学习VB却没有学成,导致不能放松下来。
(4)在寝室里不好意思与人交往,放不开。看到大家在一起挺好的,自己却很难融入并因此焦虑。一看到同学间有说有笑就心里难受。
(5)一次去大连报商务英语走错地方,记错地址,感觉自己由盛到衰,与以前的失败经历又联系起来,自认这辈子不会好了,为小时候的很多事情后悔。感到管不了自己的脑袋与思维,不再相信自己。
(6)后悔自己中学阶段因“恋物癖”花很长时间上网搜索相关图片而浪费了时间,为此产生焦虑悔恨情绪;焦虑情绪又导致学习低效。
来访时焦虑达到顶峰,连续一个月的时间里倍受煎熬,每天都在焦虑,强迫,抑郁中恍恍惚惚地什么事都做不了,感觉自己正走向死亡,极其无助,来本校心理教育发展中心求助。
1.2 症状诊断与心理机制分析
第一次摄入性谈话:对他的症状进行了全面了解分析,认为来访者因焦虑、强迫、抑郁情绪升高而导致思维混乱和社会功能受损。
分析其心理障碍的发展过程如下:
他因为形成恋物癖经常无法控制上网寻觅相关的图片与视频行为,过后又因为自己的这种行为而内疚,而本人又是一个道德感与学习动机强的学生,每次都会因为浪费时间影响了学习而加重了内心的焦虑、内疚、悔恨与自责的情绪。然后带着这种负性情绪进入到学习与人际交往的情境时,会产生低效与挫败感,又产生了负性评价性情绪,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与学习、人际交往等刺激情境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因而逐渐形成神经症性人格特质和症状思维,以致在心理上产生了焦虑、抑郁的障碍障碍,并且伴随心脏疼痛、呼吸困难、肢体行为滞涩、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受损;进而导致人际关系敏感、学习效率低效、时间管理与思维决策受阻,导致社会功能受损。
2.心理干预方案及过程
首先,对该个案进行了转介,将其转介到已经为学院开辟绿色通道的权威心理医院进行诊断与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学院特聘的心理顾问,医院的精神科主任临床诊断后,认为其心理问题属于学习焦虑情绪导致的心理、生理与社会功能受损,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可以坚持上学,并建议本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援助,并详细讨论了干预的细节。在遵照医嘱的前提下,笔者在该个案坚持服药的前提下,进行了以下的心理技术干预与心理健康教育。
(1)认知辅导:以科学的心理学原理解释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心理机制。以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原理解释其焦虑、强迫与抑郁情绪的症状,指出他的一次次自责、后悔情绪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当此种条件性焦虑情绪升高以后本人大脑中产生因焦虑情绪推动而自动产生的症状思维。这种情绪和思维都是潜意识性质的,因此,咨询师、老师和家长的劝说都常常无效。如果采用元认知干预技术直接消除导致其潜意识性自责、后悔等症状思维的条件性情绪反应,症状思维就会因条件性焦虑情绪的消失而自动减弱或消失,症状就会消除。
(2)症状的消除:根据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的S-E-R原理找到引发焦虑情绪自动升起的刺激点(S);再根据暗示学习技术程序对其进行放松训练,使其获得宁静、轻松情绪(E)与原来引起焦虑情绪的刺激点(S)相结合,导致其形成一到刺激情境(S)背景下,就自动产生宁静、轻松情绪。并根据情感组织者技术原理为其输入一种一到特定情境背景(S)下,就伴随着积极情绪自动产生积极、健康的思维过程。通过反复训练和强化,直到健康、适应性的情绪与行为反应方式达到优势兴奋到自动运行的程度,就完全替换掉了原有的焦虑情绪及其引起的症状思维。
(3)防复发辅导:元认知智慧的培养与人格塑造
①对当事人的生活、学习、性格进行认知指导与训练
通过认知辅导与临床训练,培养其自信、果断的性格,并学会时间管理与事务管理,以提高学习效率与心理效能感。
②培养内控型人格:自信自己能够觉察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果焦虑情绪与强迫症状出现或复发,相信自己有能力彻底控制。
③学会应对复发时的元认知应对策略:一旦出现复发,第一反应是自信——没问题,我有办法;然后自我反思——为什么复发;最后是应对——用技术彻底控制它、消除它。
3.干预效果与工作思考
3.1 干预效果
因为在教育与辅导过程中,发现被试是一个求治动机强,学习基础好的大学生,在药物缓解症状后,再他通过系统的心理技术干预与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并通过参加学院举行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培训班,已经系统掌握了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治疗思想,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
通过十四次的临床心理干预,其焦虑症状与强迫思维彻底治愈了。他自己形容“仿佛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一般用新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这清新鲜活的世界。”
当焦虑情绪下降后,他的思维转向积极检索知识,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原理重新评价过去的经历时,他明白了多年来诸多莫名其妙的现象其实是潜意识的作用,许多痛苦都是焦虑情绪引起的。他学会了自己设计情感组织者和思维程序,每天坚持元认知技术的自我训练。他终于从日夜不息的悔恨中走出来,拥有了良好的睡眠状态,曾经的身体不适甚至心脏疼痛等症状已基本消失,强迫性灾难思维也渐渐消失。
同学感到他变得开朗了许多,与同学老师相处起来更放松,并能够感受到大家的友善和生活的乐趣。在面对英语六级考试、雅思考试与出国的准备、之前落下的课程以及数学听不懂的时候,以往的焦虑情绪与强迫思维不再出现,他依然能够保持平静的情绪状态,在学习中,他感觉“头脑变得兴奋,记忆也变得更容易,思考变得灵活顺畅,兴趣也会增加,逐渐融会贯通,出现了所谓的‘聪明’,生理智力明显提高了。”
为了让更多与他一样经历着心理障碍痛苦的大学生像他一样能够完全康复,他加入了大学生心理协会,并成立了心理咨询部并担任了部长,与会员们一起学习与钻研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并帮助前来求助的心理弱势群体。并在毕业前获得了省励志奖学金。被英国某实名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3.2 工作思考
作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对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积极转介的同时,可以根据本校的心理咨询水平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个案科学地认识心理问题产生的心理机制,学会高效的心理干预技术,他们就可以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觉知、自我监控,最后达到自我干预与调适,并优化个性系统的终极治疗目标,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所具备的功能与优势。
因为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成就动机和理想,道德水平较高,针对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地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他们复杂的心理问题进行抽丝剥茧般的科学分析,从中发现杠杆解,将他们复杂的心理问题简单化,让个案看到治愈的希望,并充分利用他们人格系统中优秀的部分,促进他们的心理过程发生质变,最终由变态到健康,最后发展成为优秀的大学生。
这也是精神卫生法颁布以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遵循法律程序的前提下,在保证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能够及时接受正规的精神卫生机构的心理治疗后,在治疗期间以及预后,对这些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援助,积极促进他们的康复与防复发。充分体现高校的“全面育人,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与人道关怀。
【参考文献】
[1]金洪源,王云峰,魏晓旭.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论文作者:王云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焦虑论文; 心理论文; 情绪论文; 思维论文; 症状论文; 大学生论文; 高校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