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依据城市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以及创 新性建议,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居民居住舒适、出行方便、绿色环保等提供设计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建筑;设计;改进;创新
1.我国城市住宅的发展特点
(1)我国的城市住宅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建设规模相当大,并 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能源等广泛应用,我国 的城市住宅建设整体质量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2)我国的城市住宅需求,由最初的数量型需求转变为质量和数量并重 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 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更加看重居住的舒适性。所以,为了满足人们 的居住需要,开发商们在扩大城市住宅建设数量的同时,越来越侧重于建设 的质量。
(3)在建设城市住宅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住宅的适应性,侧重采取大 开间结构,也
就是大空间,从而使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地进行室内 设计和装修。但是,现在由于技术不足,关于住宅适应性的建设还需要进一 步进行摸索和实践。
(4)开始了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逐步以精装修取代毛坯房,努力 实现城市住宅建设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2.住宅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事实上,住宅建筑设计一直在朝前发展,在紧跟人们生活环境要求发展,但是从各种实例中可以发现住宅建设的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具体体现 在如下几个方面:
2.1不合理的套型设计(1)起居室的设计:对于起居室的设计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一面积太 大了,将起居室的面积设计过大,室内的净高必然显得较低,带给人们压抑 感。其二起居室门洞的数量较多,在设计起居室时门的功能和数量成反比例,如果一个起居厅设计2-3个门还是不会影响到其功能,但是如果是3个以上,必然会增大交通面积降低其使用的功能。从实况来看,只要门上了5个以上起 居室的作用就小了,几乎就是一个过道的作用了。因此,门洞数量和位置对 起居厅的功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设计起居室时,应根据套型面积,尺 度适宜不可过小亦不可过大,虑设置过渡空间,避免开门见厅,尽量减少开 向起居室门的数量,门与厅直接相连时,可使门的方向转变一个角度或凹入,以增加隐蔽感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2)卫生间的设计;在如今住宅设计之中,有一些将卫生间位置面对着 入口或者直接面向起居室开门,不协调也不雅观。卫生间的位置最好与厨房 邻近,以便于管理线的集中,既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又美观大方。卫生间最 好按照干湿分离的布局设计,卫生间的干湿分离,使不同空间各为所用,互 不影响,考虑到了生活的细微之处,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 了生活质量,是现代卫浴设计的基本方法。目前,由于煤气热水器的普遍使 用,用户在安装热水器时,不得不把煤气管道接到卫生间内,因此在考虑卫 生间的位置时,不能忽略这一点。(3)厨房设计;一些住宅厨房设计的面积太小,只满足规范的最低要求,仅仅只有4个平方米左右,根本无法满足住户的实际需求。燃气管道、给排水 管道等在排列上也十分凌乱,没有设计统一的专用管道井,给检修带来困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冰箱已不再做为奢侈品放在起居厅,微波炉、电烤箱等厨房电气产品不断增多,若将厨房使用面积增加2.0m2左右,使用功 能却会大大提高,这样的厨房一定会深受广大住户的喜爱。
2.2采光不够理想
如今许多住宅都是大进深的住宅,这样设计不到位必然出中部“暗厅”,还有一些房间形状狭长,致使中部的采光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一些住宅防止暗厅面积过 大,许多在中部暗厅开个口,形成了狭长大房间,这种设计不但房间使用起 来不便利,也不能够满足起居厅的采光标准中所规定的“侧窗采光要大于7倍 窗地面积”。还有一些住宅建筑设计中,住宅套内的较多居住空间朝向不利,和住宅设计的规范要求不相符。
2.3小面积选用跃层
如今,在很都多层与高层的住宅建筑中间层出现了大量跃层住宅,这样 设计是为了追求气派与变化的室内空间,没有其他的功能要求。但是这种跃 层却对老弱以及儿童不利,而且楼梯占据了一定房间面积,如果面积不太大 的套型就更不适用。而且不少的室内住宅楼梯由于尺寸的限制,坡度设计较 陡,步宽的尺寸不够,都给居住户带来隐患。
2.4采用错层式的场合不理想
(1)小户型使用了错层式;在一些住宅建筑设计中,有一些面积不大的 小户型,为了体现错层,就设计出了踏步设置,但是踏步要占据一定面积,这样不但降低了使用面积,而且踏步具有空间分界作用,致使房间给人小气 之感。(2)地震区使用错层式,给人一种立面上和平面上突然变化之感。
3.城市住宅建筑设计改进与创新
(1)城市住宅建筑目标规划设计。规划将以现代设计理念、设计手法,创造高质量的住宅小区,以人为本,优化环境,提高品味。按照环境与生态 规划设计的原则,充分考虑利用环境、绿化等生态要素,注重创造优美的环 境。力求塑造一个既具有优美环境,丰富文化艺术内涵,又具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住宅小区。
(2)城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整体框架。规划主旨以绿化作背景,道路为 构架,加强建
筑布局与绿化空间的整合,创造丰富的、具有视觉变化效果的 趣味性户外休闲空间,亦使更多的居民户内具有良好的朝向与“景向”,来诊 释全区的空间秩序。通过精心的规划布局,在有限的条件下把环境优美的景 观引人小区,再把小区内的美景引至住户的窗前,做到推窗见景,满窗皆绿。如此一来,才能使我们的城市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居更佳。
(3)城市住宅建筑总体设计布局。根据用地条件在干道左右两边布置单 元式多层住宅,各单体长短不同,高低错落,体量各异布局通过住宅单体的 空间限定,并结合户外绿化环境设计,形成内部围合的邻里空间,创造空间 丰富、亲近自然且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主人口设计与人口对景效果相结合,道路设计与广场空间、绿地空间相结合,共同塑造户外空间景观。位于小区 中部的集中绿地是小区的空间重心与景观塑造的户心。沿主要道路周边应设 有沿街商业裙房,为打造商业繁华、增加银行、邮电、电信等服务设施功能,可满足小区居民的生活需要。住宅均保证良好的朝向,保证小区内部良好通 风。小区内部公建配套齐备,为小区物业安全管理提供保障。对大型社区的 开发要规划出幼儿园、中小学教育用地建没。
(4)城市住宅建筑交通设计。设计中要着重于道路及其交通的丰富内涵,体现三大功
能,即交通功能、交往功能和景观功能。尽最大可能按照人车分 流的原则,设计满足停车要求的地下停车库,机动车进小区前做到汽车马上 入库,与地面人行合理分流。确实有困难的设计应考虑改变小区干道线形,形成蜿蜒曲折的小区道路,以减缓机动车速,同时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并 将步行系统与绿化环境相结合贯穿于小区内部。沿道路两侧设置地面机动车 足够数量的停车位,方便就近停车。
(5)城市住宅建筑生态住宅设计。生态住宅应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室 内环境。要求空间大小与尺度设计合理,材料质感与色彩选择得当,设施与设 备配置完备,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清新,无污染、无辐射、无噪声。
总之,城市住宅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社会和 谐稳定,当然更与居民居住舒适、方便、健康等都息息相关,随着城市化进 程的快速推进,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对城市住宅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巍,刘丹丹等.浅谈住宅的节能设计[J],科技信息,2011
论文作者:王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住宅论文; 城市论文; 起居室论文; 空间论文; 面积论文; 小区论文; 功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