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进步,使得工业化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同时也伴随生产当中各种有害物质和气体等不断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出现的状况更是杜绝不了,那么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以及救援计划的有效实施将是防御风险事故或有效控制风险问题的重要办法。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依据是法律手段。本文主要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特点出发,简单的阐述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思路,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安全生产事故;管理体系;建设
引言:当前,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的思想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使得安全生产的事故得到了更好更及时的处理,更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还是遭打了社会人士的批评,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现在,我国工业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从事工业企业的相关人员的数量更是在不断加大,有些企业和部分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仍是较多,其发生的主要根源还是得不到有效的抑制,重大事故更是层出不穷,安全生产状况极为堪忧。
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和内在特点
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原则
为实现政府的有序运作,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借鉴近年来国际上应急管理的成功经验,吸取“非典”等突发事件的教训,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定位于国家总体应急救援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体系、社会安全应急救援体系、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并列共同组成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的应急救援体系。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增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2.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的内在特性
首先,基本特点主要救援时间的及时有效,事故处理要快速及时,在发生时马上采取紧急救援,避免事故因救援不及时发生二次扩大。救援的办法和措施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要依据事故本身的性质进行精准的判断和处理,确定其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不仅仅只是依靠救援的一些经验。同时其救援的流程更具复杂的特性,像前期的处理,对现场的判断以及临时恢复等都要有一定的规划和合理的安排,另外,救援过程包括很多相关单位,如企业,公安部门,环保部门等很多相关单位。
其次,转变趋势,救援原则已经向着以人为本的生命价值上转变,政府部门在安全事故的处理当中由以往的保护财产安全转变成以人生命为主的重要思想,在安全事故当中以人的生命价值为主要处理原则,更加的重视人的生命价值。救援信息也由以往的被动公开转换成主动公开,当前是一个信息传递极为快速的时代,媒体网络的报道详细和明确,数据信息更是极为准确,对舆论的引导有着积极的正面效果。救援主体更是由单一的模式转换为较为全面的综合性模式。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优化中,社会的相关组织以及民间组织等相关力量开始加入到紧急救援当中,使得救援模式变成以政府为主,社会为辅,个人参与的全面性救援方法。
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在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面有着明显的提升和改善,然而和政府以及大家的期许相比,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安全生产救援措施不够健全与完善
政府部门以及当地的救援建设部门等的实际行动还是较为迟缓,尤其是一些地区和很多中心企业的应急部门的实际设备不够完善,装备水平更是较差,信息化程度不高,救援人员的素质跟随参差不齐,这些都较为明显。在我国矿山和化工事故的救援当中,大多是消防队和企业救援部门的工作效果更显著,但企业的救援部门大多都是人员专业性不足,专业设备不足,重视的程度也不高等问题,如果出现重大事故,企业应急手段明显落后,对救援发挥的作用明显较差,致使救援效果大打折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应急处置问题的能力较差
部分政府部门的领导和企业相关人员的法律思想意识不够深入,对应急知识了解不足,应急的相关措施和办法更是不够了解,在施救现场更是指挥不当,施救违规的问题更是不断出现。还有一些应急的队伍训练过程较为敷衍,使得在实际救援当中,装备不认识,不会使用等问题时有出现,因救援过程出现问题,致使事故中伤员加多,伤亡过重,使得经济损失加重,这种问题时有出现。
3.安全生产预警机制薄弱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对现有的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能有效地辨识和提取隐患信息,提前进行预测警报,使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现阶段,由于相当部分企业普遍存在着“重事后反应,轻事前应急准备,重事后抢救,轻预警分析”的现象,对事故预防和事故准备工作重视不够,安全生产事故预警机制薄弱。
4.企业层面的应急措施不够具体和全面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有些企业建立的责任机制不够明确,对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应急制度、规范不够健全、详细。其二,有些企业应急预案的实用性不足,过程较为单一,相关合作问题不完善,应急演练不够深入,流于表面形式。其三,有些企业风险评估措施不够健全,对风险发生的问题应对不到位,疏散工作更是存在不足,事故发生时应对和处置都有问题,救援现场更是过于混乱,现场的管理工作不够规范。
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主要思路
1.对安全风险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
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和相关管理机制,对高风险的项目要加强审核,在城乡进行规划布局,在设计和建设以及管理步骤当中进行安全风险工作的研究和探讨,对企业安全生产规范进行详细的制度,同时保证其执行的力度,对安全生产的时间和相关办法进行严格管理,对企业的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要求,保证生产经营依据相关规范和要求执行。
2.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建立安全隐患自查体系
要从根源上抑制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冶金工贸等重点安全隐患行业进行严密排查和处理,从根源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同时严格要求企业,对企业的隐患问题要按照规定进行自查、自检、自改,杜绝隐患问题发生的概率。
3.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按照市场主导、企业自主、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安全生产社会化产业,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为重点,借助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机制,有效利用社会组织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资源、专业特长和服务能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
结语:事故出现的种类较多,实际状况更是较为杂乱,事故本身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同时其发生的覆盖面积较大,应急对策从高层到底层人员所覆盖的层面较大,从公安部门到交通部门,再到相关的医疗部门,所涵盖的主体更是较多,这就为救援工作的进行以及应急管理工作的发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处理上述问题的方法就是要制定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应急管理办法,在事故出现及时有效,规范的进行处理,所以,要不断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发展,不断增强应急管理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景春,林佳秀,侯卫红.京津冀协同发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2]陈旭阳,吉尚伟,马鸣,宋明飞.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12(10)
[3]方晓岭.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6(13)
论文作者:李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安全生产论文; 企业论文; 事故论文; 安全生产事故论文; 发生论文; 体系建设论文; 社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