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也要“三面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也要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辞:“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党的十五大报告则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报告还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也就是说,党的十五大已明确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也要“三个面向”的思想。从邓小平的教育要“三面向”到党的十五大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三面向”,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规律性总结,是对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今天,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研究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此,一点也不可疏忽。
一、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面向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论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时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这就是说,实现现代化是我国百年为之奋斗的战略任务,是振兴中华、发展中华的基本目标,现代化内涵了人的现代化,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因此,精神文明建设面向现代化,也就是要立足现代化、融入现代化,为实现现代化、发展现代化全力以赴。这里最关键的是必须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历史意义。即必须充分认识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曾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的科学内涵。本来,改革开放一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十二届六中全会还专门作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但是在历史的进程中确实存在“忽视思想教育,忽视精神文明”,“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客观过程上的,也有主观认识上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历史意义缺乏全面深入的把握则是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虽然明确了“重要特征”,但那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尚属探索阶段,以致没有论及“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说,面向现代化,就是要从社会主义本质上定位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和两个文明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一手软、一手硬”,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有问题时“硬化”,没问题时“软化”的问题,克服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手段的现象。具体说来,面向现代化,必须把握三点:
一是要服从中心、服务中心,实现“结合”。由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当然包括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服从和服务这个中心。在明确和坚持精神文明建设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时,还必须明确和坚持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两个文明的历史形式必须相统一,社会才能全面发展的观点。即必须明确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要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任何经济建设重大项目的上马,任何经济制度和重大政策的出台都得考虑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问题,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统一部署。例如党的十五大报告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大政方针,特别是有关所有制结构、宏观调控、资源配置、分配方式、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等方面的大政方针,提出了在2010年前必须解决的两个关键性课题:“成功地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等。同时,也部署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而从精神文明面向现代化的角度看,就是要为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和历史任务的完成鸣锣开道。但是这个“面向”不是“消防”,而是融为一体,同步发展。
二是要抓住根本,解决“三大历史课题”。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面向现代化,服从、服务现代化,实现“两个结合”,任务艰巨复杂,工作千条万绪。但必须抓住根本。这个根本不是别的,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继续认真解决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三个如何”的历史课题,即:“如何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如何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
三是要突出各自特色,明确各自的重点难点。精神文明建设面向现代化,要突出行业、地区、单位的特点和不同时期的重点。确切地说,解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邓小平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精神文明思考,着眼于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中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个一切有利于”(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四有”公民的培养。
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面向世界
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而且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时代特征,既以本国特色为主体,又以人类文明为共性,既有本国环境,更有世界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正如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所指出的,不仅“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开放、借鉴、吸收,以人类文明为背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为此,也必须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面向世界科学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积极扩大国际科技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来说,科学技术教育既是内容又是载体。现在,科学技术已发展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国际化和教育(主要指国民教育)的交流化,已成为近10多年来重要的发展趋势,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科学无国界。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学科理论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科学的概念和成果,封锁不住,也难以保密。吸收国际科技教育成果历来是各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也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一定“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注: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博采各国之长,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作努力,并为世界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实施知识产权制度”(注: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国外智力。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注: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使我国的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之一。
二是要面向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大胆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管理理论和经验。先进的管理制度、理论、经验等也属精神文明的范畴。生产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是科技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形成和发展的经济背景。现在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而国际化、全球化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当代特征。规模经济会带来最大效益,追求规模效益是主导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跨国公司的不断涌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正是为了追求规模效益以便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取胜和发展。为此,发达国家已创造出了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理论,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我们应该吸收与借鉴。诸如建立企业研究开发、制造、流通、销售、服务纵向结构的有效率的体制;增强企业发展国际网络的能力;提高企业多国经营的灵活性;提高企业在国际上学习的能力和对国外企业和用户发生影响的能力;增强决策者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及成功地处理内外因素互动、作出迅速灵活反应的组织能力;提高选择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和优势互补的能力及处理好互补性、共处性、有限性和独立性的关系的能力;保障企业各项制度和运行机制与国际惯例接轨,产品的各项技术标准与国外标准兼容的能力等等。经济管理的制度、理论、经验是生产力水平的一个表征,但是强烈的国际化意识,开发独特的技术和名牌产品,追求规模效益则显示出当代企业文化的特点,体现精神文明的水平。独特的民族文化也是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无形的实力资源。弘扬民族文化,扩大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也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能源。
三是要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批判地吸收国际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的优秀成果,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文学艺术、新闻媒体、哲学社会科学也是无国界的,世界各国各有传统,各有精华,特别是到了当代,高科技进入这些领域,更出现了五彩纷呈的局面。我们的方针是批判地吸收,大量地借鉴。并坚决消除和防止文化垃圾的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总之,精神文明建设面向世界,乃是大势所趋,时代所向。无论是国家的、民族的,还是区域的、城区的,甚至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必须有这样的指导思想,有这样的具体部署。
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面向未来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战略系统工程。从战略的角度讲,面向现代化就是抓住根本,面向世界就是把握全局,而面向未来则是筹谋长远。我们讲的“未来”,就是指21世纪。今天,人类已走到了21世纪的大门口。千年换代,世界沸腾,一个论题:“知识经济”,振撼全球。一种事实:信息劳动,价值倍增。人类正处在由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之中。其实,信息劳动(即广为宣传的“信息社会”,我们认为叫“信息劳动”更为合适)、知识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和科技问题,而是一种社会形态,它将开启人类文明的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面向未来,也就是要面向信息劳动、知识经济时代。为此,我们认为还是得抓住三个要点。
一是要解放思想、革新观念。人们的观念总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由所处时代的实践方式、生存方式所决定。信息劳动、知识经济时代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节律和面貌,世界将瞬息万变、充满活力和竞争,它不仅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大变革,也是文化领域的深刻革命。精神文明将建立在知识经济的基础上,人们的思想观念将发生很大改变。面对观念的大变革,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研究新情况,提倡新观念,培养新意识。
二是要提高素质,培育人才。知识经济是“脑袋”经济、人才经济。21世纪将完全进入“财富源于人力(人才)资源”的时代。现在,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已是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那么,谁拥有掌握先进科学理论和技术的人才及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谁就将拥有21世纪。大力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四有”公民、“四有”干部和一代代优秀人才本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而我国在近现代曾失去了世界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换发展和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发展两次机遇,这次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换发展的历史机遇则再不可错过,必须早作准备,提高素质、尊重人才,实现两个“转移”。
三是要尊重知识、强化创新。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生产力。但知识是无形的财富、无形的生产力,瞬息万变,日新月异,创新才能有新知识。因此,换言之,知识经济,也可叫创新经济。有人说:“秦砖汉瓦,铁器农具,一直用到现代,创新的意义不明显;工业时代,创新是进步的阶梯;现在,创新成了能否生存的第一前提——莫特尔公司每年‘吃’掉自己的‘孩子’,不断以新的处理器取代刚推出不久的处理器”。此乃不无道理。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因此,面向未来,精神文明建设要强化民族和人民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同时还要对精神文明建设本身的“软硬件”进行不断创新。我们相信,在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三个面向、统观全局、精心部署、突出重点、创新开拓,精神文明建设一定有新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