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和谐视域下太极拳技理研究
郭祥轩1,陈 威1,邝璐璐2
(1.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 235000;2.赣南师范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 目的:探讨太极拳身心和谐特点之技术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太极拳的思想基础、前人总结太极拳的内在意识特征和外在身体特点进行整合归纳获得启示.结语:太极拳是高度和谐的身心运动.从运动角度看,太极拳的特点是意识、呼吸、动作的和谐统一运动.运动时意识引导动作,配合呼吸,使身心同动,产生高度和谐精微的运动,技理主要表现在“舍己从人,随屈就伸”;“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圆”;“五弓备齐,内劲自生”;“吞吐有序,松活弹抖”;“阴阳相济,力偶配合”等.
关键词: 太极拳;身心和谐;技理
太极拳无处不彰显出和谐理念,从理论上天人合一、道、阴阳、气的思想到运动方法中的刚柔相济、动静疾徐、虚实分明等都体现和谐之美.[1]本文就是在太极拳身心和谐的理论基础上,分析太极拳技击方法中的“舍己从人,随屈就伸”“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圆”等技击方法,从而从技术原理角度分析太极拳的身心和谐.[2]
1 思想基础
1.1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注重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随着大自然的动态运动而运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遵循大自然中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正如《太极拳分段解》中所述“太极拳者实本太极之理,自然而然者.”[3]“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亦是如此,要求崇尚自然,与自然相合.太极拳的行云流水、连绵不绝、缓慢等特点在拳中每一动作都要“自然而然”.
1.2 道
在道家来看“道生万物,万物归于道.”强调道是万物的本源.《易经·系辞》中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4],强调道生阴阳.太极拳理亦是如此,《太极拳论》指出“太极为阴阳之母”,强调的也是太极生阴阳.因此,拳技变化中贯穿的“太极”实质上就是“道”.无论什么门派的太极拳,其内涵实质都是对“道”,对“太极”的追求.太极拳通过技术实践从而获得对天人相合的生命感悟与体验,亦即和谐之思想.[5]
乔十二郎道:“不是火药,只在喷射时用火药。是高粱酒,不掺一点水的高粱酒,蘸在棉花上,点燃就是绿色的。”
1.3 阴阳
《古太极图说》:“所谓一阴一阳之道生生之易.阴阳不测之神焉,惟于此图反求之身(运动亦宜反求)而洞彻无疑焉,则知吾身即天地而上下同流万物一体(拳岂外此).”反映了阴阳变化与人体运动之间存在一定规律性、统一性,用阴阳变化规律解释人体运动.把人体前后的进退,重心的起落,整体与局部的动静,胸廓、肩、肘、手、髋、膝、足的开合,脊柱的屈伸,躯体的弹抖,招式的虚实,动作的刚柔等矛盾统一的双方,构成了太极拳阴与阳和谐统一的范畴,而其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外在身体动作与内在精气神的和谐和自然的和谐统一.[6]
1.4 气
中国哲学中“气”被认为是原力、本根及生命精华所在,是人体的本源.太极拳的诸多外在形态如动作功能、身法神韵、绝招绝技等,都是“气”的演化与体现.从现代科学来看,太极拳的“气”是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其运行机制、动作方法等运动形式,可使人的意识、神韵、外形融合,协调融于大自然,动作随外力动,沾连粘随,连绵不绝.这种气生万物、万物求和的思想,将“天人和谐”表现在其中.
2 技术特点
“俯仰”是对技击动作空间变化特征的描述,表现为胸腰的折叠.在对抗过程中对方身法为仰,则以高引之,使对方失去重心;对方手法为俯,则向下引化,对手便摇摇欲坠.[9]此方法也为“舍己从人”技法的体现,不讲究散打、拳击中的直接进攻,而是以和谐为主、以和为贵,通过引化对方的劲致使对方由于自己的进攻方向改变失去平衡,进而制胜.
2.1 内在意识特征
心静用意.《太极拳术十要》“用意不用力”强调用意的重要性.《太极拳解》“心为令,气为旗”,“先在心,后在身”强调用意和用气的先后顺序.从心理、生理角度看,太极拳用意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一种心理定向活动,是指用意识支配动作,使思维活动集中在练拳上,伴随着肌肉的收缩有节律的运动,可以增强大脑神经活动的均衡与灵活性,达到改善大脑功能以及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活动的功能.从技击角度来看,通过用意使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提高,提高劲力灵活性.心静用意是身心和谐的内在因素,内外协调统一的关键.
“留白”一词最初源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是许多艺术种类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称其为“飞白”,画家称其为“留白”或“布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1].留白艺术即指创作者在作品中有意预留空白之处,为观者、读者或聆听者留下自主想象的空间.留白艺术的运用使得观者欣赏作品时能融入自身的思考与理解,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创作者的意图,而是有主动再创作的机会.
体松.《十三势行功要解》讲“发劲须沉着松静”.《太极拳术十要》讲“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放松是身心内外和谐的一种状态.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使人体内脏器官、血流、血压、肌纤维等协调配合,减少其之间的对抗,使大脑皮层得到积极性休息,提高兴奋与抑制的平衡稳定性,调节机体各系统机能,协调统一内外力量,最大限度发挥人体最大潜能,以最小付出获得最大的健身、技击等效果.
胸含背拔,腰松臀敛.中医上讲,督脉下起骶骨长强穴,沿督脉上行至大椎穴,而腧穴也在背部,腧穴是人体气血的总汇,脏腑经气由腧穴贯通,因此对胸背的技术要求相当重要.主要原理是腰部松沉可使腰椎的生理曲线改变,减少脊椎前弓形成的曲度,增加脊柱的弹性缓冲震动.另外,含胸拔背可以有效地化解对方击打劲力.同时背拔的作用是为了放劲,即为拳谱中所讲的“力由脊发”.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是指双方在对抗过程中,通过精神、视觉、肢体,感应对方意图、劲路的变化而采取的动急急应,动缓缓随的应对措施.有一定的条件反射,是“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先动”的意思,通过调整自己劲势轻重缓急,以意控劲、以劲控势,根据具体情况做到不丢不顶、粘黏连随、无过不及、守中固己,不击打对方,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意犯我,我必先犯人.此方法也是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太极拳的含蓄、中庸、中立之美,凡事追求和谐,不首先犯人.
2.2 外在身体特征
虚灵顶劲.杨澄甫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讲:“虚灵顶劲.”中医经络学说认为头为“百脉之宗”.头部相对于躯干要求形成上下一条线,有利于任督二脉的接通,调节人体气血平衡.太极拳要求头部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使头部在精神意识的指挥下,在上领虚顶中,相应肌肉收缩,使身体有轻灵感,对全身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呵护和保障。法治能够给民营企业一个稳定的预期,只有在产权保护、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才会踏踏实实发展实业,民营经济才有机会实现可持续、繁荣发展。
耀州窑文明经过千年的传承与积淀,已经形成了独具其特色的风格与审美偏好。同时,这也成就了耀州瓷在中国传统制瓷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外统一,形神兼备.太极拳视人体为一大系统,其特点就是和谐,令精气神、内外、上下、五脏六腑都达到和谐,得到形神兼备.[7]太极拳外形架势是基础,劲力是外形的灵魂,可谓内外统一.传统拳论的“意”实质是以大脑为物质基础的心理活动,气是以神经系统为物质基础的神经传导,劲是以肌肉为物质基础的肌力变化,最终太极拳的劲由肌力变化来实现.[8]大脑中枢、神经调节顺畅,肌肉有太极劲力则形与神兼备,这是太极拳内外统一,形神兼备的物质条件.另外《太极拳论》讲的“一动无有不动”.这种在意识调控下的周身协调运动,全身从思想到肢体以至各个部分,高度协调精细运动体现了太极拳的身心和谐.
胯缩裆合,膝屈足抓.中医上讲,裆部的会阴穴是任督二脉交汇点.胯缩裆合,屈膝足抓是一种自然接通任督二脉的方法,有利于滋润下肢末梢组织,气血沿经络下行,打通“大周天”和“小周天”,调和气血.屈膝圆裆使胯间缝隙增大,运动幅度扩大,下肢腿脚灵便.膝关节裹扣固定髌骨加强韧带弹性,防止膝关节的磨损;足底抓地,刺激足底相应反射区活动,增强对应脏器机能,这样使重心更稳定.
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太极拳身心和谐之技理启示
太极拳就是通过自身的内在意识和外在身体特征,通过技击中对方的招式变化,而采取的和谐技击方式.
肩松肘垂,腕坐掌撑.杨澄甫《太极拳十要》中说:“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也.”肩部的松沉和旋转活动,牵引背部脊柱两侧肌肉形成“气帖背”的作用,增强力由脊发的技击效果.“坐腕”锻炼腕部旋拧灵活性及力量,保证手掌在运转中内劲不间断或丢失,从而与对方接触时制拿对方劲路.
3.1 舍己从人,随屈就伸
“舍己从人”是太极拳中体现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指彼此双方互为对手,一方根据另一方在实战中的攻防变化,己方始终顺彼攻防动作变化,在最佳时机,利用最快速度以达制胜目的,讲究引进落空,以柔克刚,沾连粘随,不丢不顶.《拳论》中讲:“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屈是弯曲,伸指舒展.屈伸是攻防变化时的外部表现,它强调了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限制,实战中根据客观变化来屈伸,进退随着对方的动作变化,做到沾连粘随不丢顶,且受对方攻防屈伸的角度、速度、方向、力度、距离的限制等.“舍己从人,随屈就伸”的技术特点正体现了太极拳和谐处世的技击观.
(六)药敏试验 按常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不同场分离的菌株,其敏感性有明显不同,但多数的菌株对硫酸新霉素、恩诺沙星、氨苄青霉素、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敏感,对常用的青霉素、土霉素、金霉素不敏感。
3.2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太极拳的本质是技击,但太极拳技术动作模式不是简单的模拟实际技击情景,在单练的时候要充分、合理、有效地完成太极拳动作方法,其中的合理就是指行拳模式合乎哲学、拳义、医学、心理学、生物力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科学原理;有效和充分则是指最大限度发挥人体最大潜能,以最小付出获得最大的健身、技击等效果,也可以说通过调节自身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恰当控制住敌方关节或小环节,以大关节打小关节,调整自身刚体结构以己方重心打对方要害或通过拿敌方小关节进而带动对方大关节,以达到充分技击的目的.
3.3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气.陈鑫《三才图说》讲“气者神之宅也,体者气之宅也.”强调“气”的基础作用.《太极拳论》中有“气沉丹田”;《素问上古天真问》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解曰》说“气帖背”,“气如车轮,腰如车轮”.太极拳的“气”,一类是指动作之间连贯的气势,指用劲不间断的连续性,如“总须完整一气”.另一类指外气(呼吸)和内气(本体感),如“以心行气”,“气敛入骨”等.这里的气,是指通过神经传递给肌肉的一种本体感觉,表现为皮肤的温度以及电位的变化,是肌纤维力的作用效果,是太极拳身心和谐表达的动力.[8]
3.4 圆
“圆是大自然的基本特征,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滞”.在太极拳运动中,无处不有圆、缠丝,运动之中要求空、虚,在理论上体现自然的和谐.太极拳的“圆”与自然万物基本形态、特性和运动规律相似,使我们在运动中体验、追求自然圆,感悟“凡物运转之机,变化之轨,万相归圆”的道理.例如太极拳以腰为主宰,身体以脊柱为轴心组成许多圆,当肢体受到攻击时,通过腰的转动而改变力的方向和作用,使对方身体重心受到牵动.用逆来顺受、圆转螺旋、内劲吸合的方法,使来劲减弱,然后用惯性之理,杠杆之理,避免了对方加于己的直接来劲.因此,太极拳之“圆”是凝聚性、包容性的,把中华民族和谐文化运用于实践之中,表达和谐文化之内涵.[10]
3.5 五弓备齐,内劲自生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五弓指的是躯干、两臂、两腿要像张开的强弓,在相对固定肌肉的两端,通过肢体保持弧形或旋转,使全身肌肉在意识控制下有目的地拧旋伸缩,增强身体肌肉牵张反射,使运动时蓄放更容易发力.这是身体和谐配合.
3.6 吞吐有序,松活弹抖
吞为化,吐为打.吞吐,对于太极拳训练中“上下一线,阴阳虚实转换,松静自然虚无”有积极的效果.在吞吐转换间,将松静之气贯于脊柱,以做到领虚脚、腿,使重心落在实脚、实腿之间,形成踏实的支撑源.在上步时,以吞吐之势将丹田气送达脚跟以推动落步,做到节节贯串引领整体劲力,从而丝丝入扣完成重心转换.以静制动,以静随动以静御动,以静待动,悟阴阳,明虚实,随屈就伸,把握好变化,无过不及.
松活是太极拳的基础,弹抖是体内气劲升华后迸发于外的形体表现.松活是充满活力的体现和要求,及婴儿之状态,为养生之大成.正如《拳论》云:“出手脱肩里合肘,两手扶助似水流”.动于静之内,静于动之中,神敛则气顺,心静则体松,松则容易入柔,柔才能灵活.注重松活练习,掌握内气潜转、劲由内换的法则,培养体内气机团聚.松活去僵劲,弹抖如金狮抖毛,腰裆配合,发劲时转腰扣裆,力达梢节.
其中,r为无风险利率;θ是长期方差,当t→∞时,E(ν(t))→θ(E(·)表示期望算子);κ是瞬时波动率ν(t)回归至θ的速度,σ是ν(t)的波动率;Wj(t)(j=1,2)是相关系数为ρ的2个维纳过程。由文献[14]可知,SV模型的特征函数为
3.7 阴阳相济,力偶配合
力偶原理是指两个平行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实际的运用中,两力方向相反是绝对的,其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但其效果均会使对方旋转.太极拳的运动是阴阳互根、此消彼长的均衡运动.太极拳的法即是对力偶原理和身体和谐对称的具体使用.
4 结语
太极拳是高度和谐的身心运动.从运动角度看,太极拳的特点是意识、呼吸、动作的和谐统一运动.运动时意识引导动作,配合呼吸,使身心同动,产生高度和谐精微的运动,技理主要表现在“舍己从人,随屈就伸”;“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圆”;“五弓备齐,内劲自生”;“吞吐有序,松活弹抖”;阴阳相济,力偶配合等.
参考文献:
〔1〕王国志,邱丕相,郭华帅.太极拳:一种体认和谐的典型音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1):64-67.
〔2〕邱丕相,田学建.论太极拳的普遍和谐价值观[J].体育学刊,2005(3):35.
〔3〕陈绩甫.陈氏太极拳汇宗·太极图画讲义[M].北京:北京中华书店(影印本),1988.
〔4〕姬昌.周易全书[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
〔5〕金正耀.道教与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43-50.
〔6〕高谊.论太极拳理的哲学基础[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3):41-46.
〔7〕于功保.盈虚有象——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65.
〔8〕武冬.24式太极拳入门与提高[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
〔9〕人民体育出版社.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433-434.
〔10〕耿同满.论太极拳之圆[J].体育文化导刊,2009(6):128-134.
中图分类号: G85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60X(2019)05-0126-03
收稿日期: 201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