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_地理论文

地理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学科论文,地理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8148(2007)03-0121-02

中学地理知识涉猎广泛,居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位置上,与中学的各个学科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自然地理与物理、化学、生物联系广泛,人文地理则与政治、历史密不可分,而数学、语文是研究地理的基础学科,世界各地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失时机地向其它学科渗透,以体现学习的开放性、应用性和能力性。

一、融汇数学学科的缜密推理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具有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以数学思维解决地理学习中的问题有时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在高一地理课“地球的宇宙环境”的教学中,无论是太阳高度还是地球上两点之间的距离,都不可避免地用上了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知识点。例如:1)地球上的两点A(60°N,30°E),B(60°N,150°W),问自A向B,最近的路线怎么走?2)地球上的两点A(60°N,70°E),B(60°N,150°E),问自A向B,最近的路线怎么走?3)地球上的两点A(60°N,70°E),B(60°N,50°E),问自A向B,最近的路线怎么走?(见图1)

图1 示意图

这三个问题从根本上说涉及的是同一个知识点:地球上两点之间最近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上以这两点为顶点的劣弧,与数学的区别仅在于结论必须用地理语言去描述而已。

二、点缀物理学科的逻辑分析

物理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的科学。在地理教学中,有时也可借助于物理学科中的知识解释某些现象。

例如“潮汐”的教学中,从课本上有关潮汐的图中可以看出,面朝月球与背朝月球的方向均形成了大潮,即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形成大潮。学生可以理解面朝月球的面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而形成大潮,但无法理解背朝月球的一面也形成大潮,认为这时应该是落潮而非涨潮。其实背朝月球的那一面并非是受引力作用而是受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而形成的大潮。

例如“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学中,对于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可以参照课本上的大气的散射来解释:因为蓝光易被散射。对于朝霞和晚霞为什么呈红色的?有的教辅书解释为红光不易被散射。学生难以理解。若通过物理学中光学原理来解释,学生可能会更清楚:天空因为蓝光易被散射而呈现蓝色,霞光则是因为早上与傍晚太阳光通过的大气厚度比较大,红光的穿透性和衍射能力强而呈现红色。

例如在“大气的热力作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入学生们学过的课文“两小儿辩日”:“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让学生们讨论。中午和早上太阳距离我们并无多大差别,只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用地理学知识来说,日出时太阳高度角小,穿过的大气层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气温低;用物理学原理来说明:太阳早上在地平线上,可以与地平线上的参照物如树、房屋等进行对比,显得比较大,中午在空中,没有参照物,在空荡荡的背景下,显得比较小。

由于文科学生物理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在讲授时一定要注意深入浅出。

三、加上化学学科的变幻不定

化学学科通过研究分子揭示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在化学学科与地理学科交融的知识点上,应用化学方法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地质作用”一节中,喀斯特地貌是教材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为什么有的地方形成溶洞,有的地方形成石柱石笋?到底是哪一种外力作用的?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化学方程式:

四、添加音乐学科的起伏跌宕

学生们非常喜欢听音乐,在课堂上偶尔提及音乐,总能引起学生们特别高昂的兴致。

例如借歌曲“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提问:云是什么做的?是雨做的吗?有云一定有雨吗?有雨一定有云吗?借歌曲“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追问:不是说我国东南部是季风气候区吗,冬季是少雨季节,为什么能在台北看雨呢?为什么歌曲“黄土高坡”中,说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为什么歌曲“三国演义”中唱道“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什么中国的多数河流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呢”?

在“中国民族”的教学中,让学生唱出有关少数民族的歌曲。如“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高山上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赫哲人民心连心”。通过感受歌曲的特点,让学生体会不同民族的风情。

五、纳入历史学科的博古通今

顾颉刚先生说:“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所以不明地理的人是无缘了解历史的。”而且自古以来就有史地不分家之说。

讲解天气与气候时,可以借用有影响的两个典型事例。1)“广岛的天气决定了它成为原子弹的攻击目标”。1945年8月6日,广岛上空晴空万里。7时9分,一架气象侦察机飞过广岛上空,发回报告,“云层覆盖小于十分之三,建议投放原子弹”。8月8日,第二颗原子弹载入B-29轰炸机,作为原定投放目标的北九州市上空乌云密布,不适合原子弹投放,因此备选的长崎市就不幸成为了第二目标。2)“希特勒重蹈拿破仑覆辙”。1941年9月30日,德军对莫斯科发动了代号“台风”的大规模攻势,试图在十天之内攻占它,但形势却不容乐观。12月初,莫斯科的气温是-20℃~-30℃,德军没有棉衣,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坦克上的光学窥镜失去作用,而苏军已经习惯寒带生活,而且穿上了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苏军击溃德军就成为必然。

在地理教学中,远不止这些例子,如让学生分析唐诗宋词:“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所描述的月相,加深对“月相”知识的理解。例在“物质循环”的学习中,提出:1)如何用地理学原理解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从地理角度看“兔死狐悲”是真悲还是假悲?例如在介绍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时,可以告诉学生它是英文Greenland的音译,并且这是一个名不副实的岛屿,大多数时间它都是白雪皑皑的,并不像它的名字——绿色的岛屿。

总之,强调学科间的渗透、交叉与综合,反映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对地理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地理老师要备好信息库,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标签:;  ;  ;  ;  ;  

地理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