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_本质主义论文

论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_本质主义论文

试论人的文明进步本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本质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作者认为,人类真正从整体质量上脱离动物界是以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为界碑的。作者提出:社会化的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不断丰富着的人的本性的需求,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乃是一种具有极丰富内涵的矛盾运动系统,其整体动向就是文明进步。作者认为:人是文明的载体,而人历史地创造的人类文明是人可以直观自身本质的确证。在现实生活中,人以其愈来愈精明的创造才能,在劳动创造中推动文明进步。建设文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毁伤文明的野蛮行为是人性沦丧的耻辱标记。

人的本质问题,一向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对于什么是人的本质,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从哲理、人文、人的普遍性诸多研究角度给予了科学的界定和阐释。本文试图将人的本质界定为文明进步并论证其合理性。

一、人的本质的历史生成

人的本质即人的规律。作为“自然界中最伟大的进步”结晶的人,乃是极漫长的历史进化的最高精品。人的本质亦是历史地生成与发展的,并且永远放射着灿烂夺目的光辉。

运用历史的方法考察并揭示人的本质的著作,当首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而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则可以看作用唯物史观揭示人的本质的典范。恩格斯将人类的史前史,即最靠近人的类人猿向人进化的那段历史作为考察的起点。因而,对人的本质就侧重于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上来作出相应的表述和判断。从行文次序来看,恩格斯似乎是把类人猿的直立行走,双手自由和视野的开阔作为向人转变的初始动因,由此,动物的本能逐步进化为人的本质。然而这里却早已包含着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前提——人类祖先的社会性。“人,一切动物中最爱群居的动物,显然不能从某种非群居的最近的祖先那里去寻求根源。”〔1 〕恩格斯特别强调劳动在从类人猿向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专属于人的劳动,同样是以人的社会性为前提。就是说,只有在社会性劳动中,才有可能产生语言和意识,使猿的脑髓变成人的脑髓,这就是“正在形成的人”。而“完全形成的人”则更是与另一个“新的因素——社会”俱来。

对于什么是人的本质,恩格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人与类人猿的对比中,描述了二者本质特征的不同:“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2 〕动物“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3 〕可见,从与动物对比的意义上来看,社会化的人或者说人类的本质特征是: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从而能支配自然力而自由生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才把摩擦生火作为人之成为人的第一个重要标志:“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4〕但严格说来,人类真正从整体质量上脱离动物界, 是以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为界碑的。在此之前的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是人类的史前文化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曾指出:文明时代以前的人类的意识,还具有“畜群意识”的特征;只有在“文明人”身上才具有更充分的“社会力”即“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甚至还认为,文明人以前的人类的劳动,事实是一种“劳动兽类的劳动”。列宁在其《哲学笔记》中,也将“野蛮人”看作是“本能的人”;而只有“文明人”才是“自觉的人”。据此,我们可以将文明时代以前的史前文化阶段看作是人的本质萌生的阶段;将“从铁矿石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5〕认定为人的本质形成的开始。这样, 对人的本质特征就可以做出一个简明的判断:人的本质特征即人的文明化。

然而,人的本质特征只是人的本质的某一方面。人的本质、规律以人的社会化为历史前提,以生产劳动为初始动因,一当“完全形成的人”即“文明人”、“自觉的人”历史地出现便同时生成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的本质便成为无比丰富和深奥的整体质、高级复杂系统,单是用历史考察分析的方法就远远不够了。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的本质、本性才有多重界定。

二、对人的本质、本性的多重界定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著作中,对人的本质、本性有多重界定。在此,有必要对这些不同界定的基本内涵作简略分析考察。

1.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的特性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探讨人的“类的存在”、“人的类特性”时提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6 〕这就是说,从物种关系方面看,“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体现着人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本质特性。自由,是指人根据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支配自身和外部自然。人在其活动中,由于已知自身自然和外部自然界的一定规律性而有计划有预谋地向着预知目标前进。动物的生命活动是自然而然的,而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成为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动物的生命活动只是自然界无穷系列的自然必然性形式中的一种,其活动的结果对自然界而言等于零,而人的生命活动的特征则是将自然界无意识的必然性转化为“内在的目的”、自觉意识、自由能力,从而在自然界到处打上“人化”的印记。

人的生命活动的基础性内容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即生产劳动。所以,人们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么,能不能将生产劳动直接等于体现人的“类特性”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呢?笔者认为这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可以简单地等同看待。人的生命活动以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还包括更为高级和日益丰富的内容,“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正是从这一无比丰富的活动大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最能代表人的本质特性的内容。生产劳动虽不直接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但作为人的本质特性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却是在生产劳动中生发出来并内在地包含在其中。所以,认真地分析生产劳动这一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便可以确认“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真实内涵。

社会化的人的生产劳动,是人为了在对自身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而与自然之间进行的物质变换活动。在这种变换活动中,人并不能使自然界增加一个物质原子,但却能造出对人的生活有用、自然界本身不能自然产生的物质形式。就是说,只有人才能在自然界打上自己意志的印记。人通过生产劳动每创造出一种人类有用物,便是实现了一个方面的自由。具体说来,所谓“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这样体现在人的生产劳动之中的:社会化人的生命、身体本来就是属于自然界的,而且永远是如此;因而人生活其中并且永远要面对的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的自然必然性,社会化的人起初是由生存的自然需要推动,通过劳动实践这一能动活动中介,认识和掌握了外界自然和自身自然的某种规律性比如说摩擦生火,而这种外在的自然必然(自然规律在未被人们认识和掌握之时,即自然必然性)一旦被人掌握并自觉运用,就会成为人的活动目的。人通过劳动而克服了其间的障碍实现了预期的目的,便是实现了自由。可见,人之所以能通过生产劳动而实现自由,内在的根据乃是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自然规律、自然本质经实践活动中介内化为人的自觉意识和目的,事实上是印入人脑被整理、抽象了的自然本质,即主体化、精神化的自然本质、精神文化;而运用这种精神文化于实践活动,使“自在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亦即客体化、物质形式的文化。所以恩格斯才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7 〕如果说“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对人的本质特征动态的概括表述,那么,文化和作为广义文化的文明,则可以看作是对人的本质特征实际状态的概括表述。

由于文化一经被人类历史地创造出来,便会以物化形式和知识的形式取得相对独立性,从而与劳动形式相分离。劳动本是人实现自由的活动,而“在奴隶劳动、徭役劳动、雇佣劳动这样一些劳动的历史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8〕。 这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劳动才最符合人追求自由的本性呢?第一、那种同物化的知识力量比如说机器联系在一起的劳动最有发展能力;第二、那种能够成为个人自我实现的劳动,是吸引人的劳动。一句话:自由的劳动、科学劳动、创造性劳动是最能代表人的类的特性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2.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9〕,“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0 〕这里所说的需要,是指作为人类本性的专属于人的需要。首先,这种需要与一般动物也具有的肉体组织需要不同,它是对肉体组织需要的超越和升华。其二,这种需要是社会化的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地产生并且是以社会的尺度来衡量的。这种需要的丰富、高级化的程度,正是显示了人、社会的文明程度。其三,社会化的人的无比丰富的需要,正是由社会化的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创造出来,并且不断地内在化为人的秉性、素养,成为人的生活意向与追求。

我们说作为人的本性的需要是对肉体需要的超越和升华,是指这样一种历史过程的结果:刚刚从一般动物中分离出来的人,其生存活动也是由本能的肉体组织必然会产生的自然需要比如充饥、御寒来推动的。但是,只要人的需要不再是单纯依赖自然界的恩赐而是靠自己的手、脑改变了自然(哪怕这种改变仅仅是用火把生肉烤熟)从而得到了满足,那么这就已经是超越了动物式的需要的一种新的需要了。“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1〕作为人的本性的新的需要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的文明进步史。由于社会化的人的自由创造力的不断发挥,吃喝对人来说不仅是充饥而是美食;两性关系则已不是自然本能意义上的关系而成为爱情;音乐与能够欣赏音乐的耳朵也是由人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出来;而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需要不仅使语言文字日益丰富高级化,而且也使信息、交往手段日益完善;至于人追求自身才能发挥、价值实现的需要,就更是一种高级化的、能直接体现人的本性的新境界。

作为人的本性的需要,固然其每一新发展、新充实,都是由社会化的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创造出来,但是,每一新的需要一经创造出来,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次展示,并且会由于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不间息性,而不断地内化为人的意向、动机、秉赋和才能。社会化的人不懈地追求自身需要的丰富性、完美性与更为高级的形式,事实上就是追求自身本质力量的充实与扩大;一句话,就是追求文明化。

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这里,作为人的本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对人的本质、规律的整体观。

人之成为人,有赖于结成社会的整体、集团即社会,“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3〕所以,人的本质不可能从孤立的个人身上抽象出来,而只能从其整体运动、社会存在中揭示出来。“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14〕从单个的人来考察,出生只是使之获得“自然个人”的存在,此后的社会关系、社会力量才使“自然个人”成为具有人的本质能力的“社会的个人”。

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产能力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力,而且永远如此。“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在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偶然落到荒野时,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15〕在早期社会交往关系不发达时,新的生产力往往是在各地重复发明而又不断失传;只是社会关系的发达才使生产力获得了普遍可靠的保存、传接和发展的方式。最能体现人的特征的语言和意识,乃是社会的产物,其社会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人的本性的需要,不仅是由社会产生,而且是以社会的尺度来衡量。而作为人的“类的特性”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才能实现。“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事实上就是“文明人”内在地已具有的社会力量的动态体现,即人的创造才能的现实发挥。“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越是高级化,其社会化的程度也就越高。所以马克思才说:“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活动的,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16〕

至此,我们可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本质、本性的多重界定从整体联系上概要说明了:作为人的“类的特性”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社会化的人借助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自觉运用,通过能动的实践活动而获得生活自由,是人的内在的社会力量的展现;作为人的本性的需求,是社会化的人通过“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创造出来的文明生活内化于人的秉赋、素质;而作为人的现实本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是社会化的人的整体质。可以看出,人的本质乃是一种具有极丰富内涵的矛盾运动系统,这里包括自然本质向人的内在本质的转化,必然向自由的转化,“本能的人”向“自觉的人”转化,非文明人向“文明人”、“自由人”的转化等等;我们用一个简明的语词来概称人的本质的整体动向,那就是文明进步。

作为人的本质整体动向的文明进步,可以从三个方面或者说三个层次作一概要考察:其一,作为文明进步主体的人自身,从“自然个人”进步为“文明人”、“自由人”,这在当今较明显地体现在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身上,而众多的社会个人则还正处于不断进步的历史过程之中。其二,作为文明进步的客观化形式,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实际展开与发展,包括代代相继而又不断积累发展的科学技术、文明知识系统和日益发达的物质生产力,在当今正处于突飞猛进之中。其三,作为文明进步整体质的社会关系,“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说人自身的文明化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展,是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了“自由人联合体”的高境界,才是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

三、人的文明进步本质的证明

“文明”一语,一般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况,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本文使用“文明”一语来界定人的本质,则侧重于从动态上来说明社会化的人其生命活动的内容的必然趋向。

其实,如此这般地使用“文明”一词,并非笔者一己之见。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剥削的实质时曾经指出:“关键在于,满足绝对需求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留下了自由时间(自由时间的多少,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17〕“既然所有自由时间都是供自由发展的时间,所以资本家是窃取了工人为社会创造的自由时间,即窃取了文明。”〔18〕这里,所谓“自由时间”、“自由发展的时间”,即人可以摆脱为生存而担忧的困扰,能够从容自主地从事“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时间。“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19〕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自由时间”就是人在文明进步的本质上再生产自身的时间。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将人的本质通俗地界定为文明进步,如何来证明其合理性呢?作为人的本质、规律的文明进步,其对人类历史发展与现实生活的普遍适用性,即是它的合理性。

1.历史的证明。人类社会的文明史, 就是人的本质的生成与发展史。人代代相继稳定发展的本质内容就是文明。人历史地创造的物质文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外化,无论是取物质财富形式还是物化知识力形式,都是人可以直以自身本质的确证;通过世代创造继承、凝结于现代文明人身上的文化、才能,则证明人本身就是文明的载体。人们崇尚文明业绩,事实上就是对自身本质的肯定与爱惜;人们崇敬历史上的发明家、文明创造者(即使他们是无名氏),那是因为他们是人的文明进步本质的生动体现者,是人类本质力量发展的界碑。古代神话在现代科技面前显得幼稚,然而却有永久的魅力;现代人赞叹古代神话之美,事实上是珍爱一去不复返的人类童年所表现出的文明进步本质的生动姿态。

2.现实生活的证明。人之成为人是以劳动开始,劳动创造、 文明进步是人之本性。人的愈来愈精明的创造才能,是人历史地追求文明进步的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力的凝结;当今社会无比丰富的财富则正是当今人的创造才能的绝对发挥。人追求真、善、美的感情,就是对于自己作为人的本质的肯定感情。人的欢乐莫大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即才能的施展,这就是文明的展示;人的悲痛莫大于人格的屈辱,而内在的具有社会文明力的人,在外表极端屈辱的条件下还能“在自己的‘自我’身上可以充分找到人类本质的全部内容”。〔20〕成年人的文明进步本质就体现于社会的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物质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交往关系之中;而儿童之向成人生长的过程,则是人的文明进步本质历史发展的缩影。成人目睹儿童的蹒跚习步、咿呀学语,作为人的灵性显现,就会惊喜不已;而见成人之痴呆愚昧者则会生惋惜伤感之情。这里,人们的情感判断的内在尺度,都是作为人的本质的文明进步。

3.对比的证明。文明进步是人间喜剧之源, 而毁伤文明则是悲剧之始。贝多芬曾自傲地说,贝多芬在世上只有一个,而公爵伯爵多得很。徒求虚名的人无论怎样工于心计也难以挤进人类史典,而创造人类文明的人其无名之名亦可流芳千古。圆明园的残体之美,至今还昭示着中华文明创造者的创造才华,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而这一残址同时又是毁灭文明的当事人行为的见证。这些毁伤文明者的野蛮行为连同其在后人心目中可能想象出的形象,已经永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这种耻辱的内涵是人的本质、本性的丧失。

注释:

〔1〕〔2〕〔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76、382、383、22页。

〔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56、456页。

〔6〕〔11〕〔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6、79、56页。

〔8〕〔17〕〔18〕〔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112、114、139、225—226页。

〔9〕〔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6、514页。

〔13〕〔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2页。

〔14〕〔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122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5页。

标签:;  ;  ;  ;  

论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_本质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