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目前的道路桥梁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施工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道路桥梁出现了大面积积水和断裂等情况,而且还会产生“桥头跳车”的现象,对行车安全和舒适性有较大影响,严重影响道路桥梁的顺利通行,也给人们的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应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关键词:路基沉降;压实度;填料控制
前言
市政道路桥梁的快速和高标准建设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道路和桥梁建成后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包括板坯破裂、沉降不均匀、桥梁车辆撞击等。这些现象不仅会影响交通安全,还会使高速公路的整体评价出现信任危机。路桥施工人员应深入了解和分析路面和路基沉降路桥的原因和施工技术,从而避免路面和路基沉降的负面影响。
1市政道路桥梁路基沉降的危害
道路交通是基本的陆路运输,为经济发展、劳动力流动和交通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我国部分路段存在一些问题,如路基破裂、路基不均匀沉降、桥面铺装等。从而导致车辆撞击现象,这不仅影响驾驶安全性,速度和舒适性,还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更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车辆撞桥时会增加桥梁结构的破坏,导致桥梁节点的破坏和路面的组合。提高道路和桥梁的施工质量有利于提高道路的整体平整度。
2市政路桥段路基路面沉降的原因
2.1设计缺乏合理性
这里指的设计不合理性主要集中在桥头引道沉降段部分。在较为常见的桥头引道路基相关工程中,一般的处理方式是使用粗粒料进行填筑、应用钢筋混凝土过渡板进行弥补等方式。使用这些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降低路桥之间的刚度变化、沉降差异等,以达到提升相关段内路基整体的实际强度,最终确保路面的平整性达到要求,极大程度避免桥头出现跳车的现象。
2.2压实度不够
根据相关施工标准,在进行市政道桥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桥梁和通道等都要求展开台背填土处治。由于台背填土压实度可能会受到一些工程管理方面的干扰,例如施工原材料、顺序等,这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普遍存在的台背填土压实度与相关设计要求不相符的情况,是导致路桥沉降段内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沉降面的另外一个因素为路基路面长期处在超荷载环境中,加上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会最终形成土基塑性变形的现象,导致路桥之间产生差异性沉降现象,进而影响路面的整体平整度。
2.3地基处治不达标
在针对市政道桥出现桥头跳车问题进行因素分析和调查的时候可知,在软基路段内,一般出现桥头跳车的主要因素为地基沉降。而地基出现沉降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施工阶段设计图纸的时候,工作人员所布置的地质钻孔数量较少,且钻探的深度也与标准要求不符,进而导致软土地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不能准确勘探出软基存在的具体范围及深度等,最终致使处理桥头路堤软土地基的时候,未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造成损失。另外,在应用软基处理技术过程中,如果其与选择使用的计算参数和软基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也会导致软基处治的相关设计难以满足施工实际要求,也可能会导致桥头软土路基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上长期的雨水侵蚀,可能会导致路堤填土慢慢流失,强度下降。长此以往,最终出现不同程度沉降。
3市政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3.1沉降路面开挖、填筑以及压实技术分析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面在施工过程中要实施沉降路面的挖掘工作,整个挖掘过程主要涉及两种施工方式,分别为垂直全宽和水平通道方法,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时会结合两种施工方法,在填筑路基之前要及时清理路基,并依照路基土壤的基本土体性质来实施后续工作,并以分层的方式来实施检测工作和填土工作,保障路基实际土壤层和厚度的有效性,在沉降路基压实施工过程中主要以分层压实方式为主,通过压实和填方交叉作业的方式提升压实的质量,针对部分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要加强压实的力度和强度,从而在基础上提升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为道路桥梁沉降路段路基和路面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3.2加固和搭板设置技术分析
首先,在市政道路桥梁沉降路面施工过程时,依照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来应用合适的加固施工技术,主要有排水固结法、换土法,但是在实际应用时要充分考虑浅土层情况,对此可以采取3cm加固方式来保障软土层的质量,从而应用普通的施工材料就能够有效缩小陆地和桥台之间的沉降量,而针对部分软土地基土层比较厚的区域,可以加强路基高度的提升来实现加固沉降路段的目的。其次,在设置搭板过程中要控制好路面的刚度和厚度,首先要却板面的平整度,并对其过度和高度板进行考虑,施工中的端板和道路设计要与实际的高度大,并通过逆向坡的方式来对桥梁和道路沉降差来作为倾向的确定参考值。其次,锚板的设置要应对最后端桥台台背和板块处于垂直状态,以水平拉锚方式来对板纵向实施滑动,其中钢筋间距的距离要控制在75m~80m之间,一旦整个垂直状态受到破坏,则要将边界进行绘制和保留,确保位移的方向相同。最后是倒角,防止板发生旋转,避免路面出现结构性损坏,为边缘倒角进行合理化控制。
3.3填料控制与排水施工技术分析
首先,回填土施工过程中要以当地施工材料为主,防止泥浆、有机物以及内部无机物混入其中,有效控制含水量,一旦出现含水量不达标现象,要及时混合其他的施工材料,从而保障含水量能够达到施工土壤的特性标准,同时要积极采取筛分和压实实验,将粗骨料适当混入原材料当中,降低粘结剂的应用量,有效加强线性收缩率系数。其次,为进一步加强路面路基施工质量,要加强排水结构的优化力度,针对不同城市的实际降水量来调整沟槽和排水渠结构设计方案,防止建筑材料过多受到水分的腐蚀,从而为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同时要依照当地水位变化情况来对桥梁结构高度进行适当的提升,避免桥梁路段路基路面施工受到降水的影响,防止发生路基路面沉降现象。
3.4地基处理
对于桥背软弱地基问题,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处理,具体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实事求是,促使原有承载力得到有效提升,且地基的原有相关性能也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桥台和路堤之间的沉降差值也会得到明显减小,且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错台的现象。如果软土层的地基厚度较大,在针对高路堤进行修筑的时候,完成填充材料的填入之后,可能会产生软土地基向其两侧挤动的问题,基桩能够承受的压力也会变大,最终使得桥台产生水平位移的现象。受到这些现象的干扰,该伸缩缝和支座都可能会遭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还可能会使得桥面与桥台被损坏。因此,工作人员在使用回填材料的时候,应该尽量减轻,以达到增强地基刚性的目的。
4结语
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关系到民生建设的主要部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市政道桥工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沉降问题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市政路桥路基路面沉降的原因,接着阐述了市政路桥路基路面出现沉降应对的施工技术,希望能够在改善沉降问题,提升应对效率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郝丽静.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5,41(17):126-128.
[2]董哲.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1):63-64.
[3]王海粟.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7):238-240.
[4]徐文平.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8(11):46
论文作者:郭伟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地基论文; 现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